本文摘自朱爾旦著【戰(zhàn)爭事典特輯023】《萬歷朝鮮戰(zhàn)爭全史》 十一月十九日夜半時分,島津義弘、立花宗茂、高橋統(tǒng)增、小早川秀包、筑紫廣門乘船從昌善島出發(fā),試圖穿過露梁海峽,向順天方向進擊,擊破明、朝水軍。有兩人因故未能同行,島津忠恒因為肚子痛而留在了昌善島,寺澤正成則已先前往南海島與宗義智會合。李舜臣收到島津援軍出發(fā)的消息后,及時告訴了陳璘。五鼓時分(凌晨3時至凌晨5時),陳璘乘坐朝鮮的大沖鋒船,隨著潮水直下露梁,揚旗伐鼓而進。(《東征記》)李舜臣乘船在前面帶路,其余船只緊跟在后。(《象村稿》) 露梁海戰(zhàn)示意圖 而日軍方面,也并未完全大意。由于是在晚上行軍,立花宗茂十分警惕,他為了避免倉促遭遇明、朝聯(lián)軍船隊,讓船手們在船艙偵察海面動向。準備充足之下,立花軍最先發(fā)現(xiàn)李舜臣率領的朝鮮船隊。立花宗茂立即指揮立花軍的船只急速靠近對方,以便跳幫展開肉搏戰(zhàn),并命令把朝鮮軍的首級割下來扔回船上,然后立刻回航,不要因為戀戰(zhàn)而焚燒敵船。(《朝鮮役錄》《久國雜話》) 在立花宗茂的命令下,立花家臣池邊彥左衛(wèi)門率先跳上一艘朝鮮船,但他剛大呼自己是“最早上船的”,就被朝鮮水軍用長矛刺中,當場死亡。(《谷田六郎兵衛(wèi)覺書》)隨后,立花家勇將小野和泉、立花三太夫帶兵登上朝鮮船只作戰(zhàn),他們運氣很好地俘獲了幾艘船。立花宗茂的弟弟高橋統(tǒng)增也指揮麾下駕船踴躍前進,一靠近朝鮮船只就紛紛跳上船去。高橋船隊接連將斬獲的朝鮮軍首級懸掛在外,贏得周遭日軍一片喝彩。(《朝鮮役錄》) 日軍艦隊指揮官立花宗茂的浮世繪象 島津軍見狀也上前與朝鮮水軍交戰(zhàn),由于島津義弘沒有像立花宗茂那樣提前做了準備,因此島津軍剛看到朝鮮船隊的時候,很是吃了一驚。島津義弘的家臣川上久辰、川上久國父子乘坐一艘六端帆的小船靠近一艘朝鮮大船,結果因為朝鮮大船太過龐大,無法登船,反倒讓自己的小船被動挨打。朝鮮大船對著川上久辰的小船不停地放箭、發(fā)射火器,“ 下矢石者如急雨”,使在小船上的川上家臣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傷亡。其中,川上源太左衛(wèi)門、勝目與左衛(wèi)門、木場利兵衛(wèi)被“ 石火矢”擊中而死,桑波田五郎兵衛(wèi)、有馬善左衛(wèi)門、有村喜八被“ 石火矢”打中負傷。此外,半三郎、十右衛(wèi)門、金八、須藤彌七郎被弓箭射殺。 時年48 歲的川上久辰拿起鉤槍,想擋住朝鮮軍的火器攻擊,卻被兩顆飛石砸中腦袋,當場昏死過去,倒在了船上。朝鮮大船又用被稱為“ 熊手”的鐵鉤鉤住川上久辰的小船,使他們難以逃走。(《川上左近將監(jiān)久辰譜中》)時年18 歲的川上久國死里求生,他手持鐵炮沖進朝鮮大船,連放十幾發(fā),擊斃了十七八名朝鮮士兵。川上家臣花北治部左衛(wèi)門則手執(zhí)大斧,打破了朝鮮大船的欄板。在二人的拼死抵抗下,朝鮮大船終于放開川上久辰的小船,使其逃去。(《西藩烈士干城錄》) 另有一艘島津軍的船只也被朝鮮水軍的鐵鉤鉤住。朝鮮水軍將火藥桶投入島津軍的船上,使船只著火。船上的島津士卒或被燒死,或跳入海中被淹死。有些幸存下來的島津兵狗急跳墻,跳上了朝鮮船只,結果要么被朝鮮水軍的槍、長刀刺死,要么被半弓射死,共有54 人被殺。那名在泗川倭城之戰(zhàn)中追殺明軍的島津家武士大山綱宗也被砍傷,墜入海中。(《 島津家高麗軍秘錄 》《 西藩烈士干城錄》《 舊記雜錄后編 》《 征韓偉略》) 李舜臣作為朝鮮水軍大將,沖鋒在前,結果被日軍船隊給圍了起來,陷入惡戰(zhàn)。隨后趕到的陳璘見狀,認為明、朝聯(lián)軍有如一體,如果不去救援,必然會挫敗明軍士氣,于是立即指揮諸將去替李舜臣解圍。結果李舜臣雖然得救,但陳璘所乘的船又成了日軍的新目標。日軍船只蟻附蜂屯,將陳璘的船只重重圍住。這時候天還沒有亮,情況非常危急,甚至有兩個日軍士兵跳上了陳璘的船,幾乎要逼近陳璘。陳璘的兒子陳九經(jīng)為了保護父親,用血肉之軀擋在前面,結果被日軍刺傷,鮮血淋漓。旗牌官世煒用镋鈀去刺日軍士兵的胸膛,把他們推入海中,才使陳九經(jīng)免于一死,但日軍群集在陳璘船下,難以一一驅(qū)逐。(《象村稿》《宣廟中興志》) 陳璘見狀,干脆下令停船。明將王元周、福日升換乘朝鮮大船,護衛(wèi)在陳璘船只左右。陳璘于是讓軍中大聲吶喊,對著日軍船只不斷放炮,但日軍不僅沒被打退,反而對著陳璘的船仰放鐵炮。陳璘于是下令將士拿著挨牌,統(tǒng)統(tǒng)臥倒在船上。日軍見狀,又來攀登陳璘的船,結果船上明兵用長槍俯刺,將這些日軍刺進海里。黎明時分,明軍老將鄧子龍乘船來救陳璘①,他下令投火到日軍船上,將日軍船只點燃。陳璘望見火起,知道是鄧子龍來救他,于是醒悟過來,下令說:“ 給我燒了!”(《東征記》)船上明軍得令后,各自放火,站在高處用噴筒噴射日軍的船只。(《象村稿》)這種噴筒,內(nèi)裝打成藥餅的硫黃、樟腦、松脂、雄黃、砒霜等物,點燃后會在空中噴出數(shù)丈遠的火焰。噴筒噴出火焰后,燃燒物會附著在船帆和木質(zhì)船體結構上,極易引發(fā)大火。并且,火筒內(nèi)的東西燃燒產(chǎn)生的煙霧具有毒性,可以對日軍進行慢性傷害。在露梁海戰(zhàn)中,噴筒主要擔任近距離火力支援任務。(《露梁海戰(zhàn)中武器裝備使用對新時代我國國防科技建設的啟示》) 一時間,火勢洶涌?!读x弘公御譜中》說:“ 敵船投大石以破諸將船,投火壺以燒勇士船。”《東征記》形容說:“ 如龍銜燭,通海紅光?!薄断蟠甯濉穭t稱:“ 風急火烈,賊艘數(shù)百,頃刻煨盡,海波盡赤?!比哲娨虼恢?,又見明軍的沙船、蒼船趕到,開始慌忙逃散。(《東征記》)最后,日軍退入了觀音浦港口。(《李忠武公全書》) 但退入觀音浦之后,日軍發(fā)現(xiàn)失去了退路,又掙扎著殺了出去。欲奪得頭功的鄧子龍率領200 多個士兵,沖鋒陷陣,擊殺無數(shù)日軍。但是后方的友軍船只卻不小心失手,用火器打中了鄧子龍的船,船一下子就著了火,船帆燒了起來,船上明軍驚慌之下都往另一邊躲避。結果日軍乘勢登上鄧子龍的船,不僅將船上的人全部砍死,還把船給焚毀了。(《兩朝平攘錄》) 鄧子龍的塑像 擊殺鄧子龍的日軍部隊由誰率領,在日軍親歷者的文書、覺書中并沒有任何記錄,因為他們當時并不知道明朝將領的名字。等中國、朝鮮史料傳入日本后,日本人才漸漸知道他們對手的名字。但島津家編纂的各種史料,都沒有提及是島津義弘的船隊擊殺了鄧子龍。五代秀堯撰寫的《朝鮮役錄》記載說: “ 宗茂麾兵,趁機蹙之,斬子龍,其下殲焉。”出身薩摩的五代秀堯,說擊殺鄧子龍的是立花宗茂,而非島津義弘??梢?,擊殺鄧子龍的日軍船隊,屬于立花宗茂的可能性比較大。 旁邊的朝鮮水軍看到鄧子龍的船著火,誤以為是倭船燒著了,更加賣力地對著日軍船只放火。朝鮮水軍將領李純信一口氣燒毀了10 余艘倭船,這讓朝鮮水軍歡呼雀躍。李舜臣觀察到有3 名日軍將領在一艘樓船上督戰(zhàn),便集中精銳去進攻這艘樓船,射殺了其中一名倭將。陳璘隨后與李舜臣會合,他讓人連發(fā)虎蹲炮,接連擊碎了數(shù)艘倭船。(《李忠武公全書》) 這里介紹一下虎蹲炮這種火器,這是戚繼光在嘉靖年間抗倭時創(chuàng)造的一種小型將軍炮,形狀像一只蹲著的老虎,故以此命名。其總重量為18 公斤~20 公斤,炮身長2 尺,有5 道~7 道寬大的鐵箍。炮口一側(cè)有類似“ 虎腳”的大鐵爪三角形支架,另外在炮的后尾配備大鐵釘以固定炮身,減少發(fā)射產(chǎn)生的后坐力,同時避免了發(fā)射后炮身后倒的危險。每次裝填100 枚5 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以及1 枚30 兩重的大石子或大鉛子。大石子、大鉛子用于摧毀敵方的船只,小石子、小鉛子則可以殺傷敵方的士兵。在露梁海戰(zhàn)中,虎蹲炮負責提供遠程火力支援,用來摧毀日軍船只的船身和船上建筑。(《露梁海戰(zhàn)中武器裝備使用對新時代我國國防科技建設的啟示》) 李舜臣又一次帶隊沖鋒,奮力射殺日軍。但沒有想到的是,日軍的鐵炮隊就埋伏在船尾,他們一齊向李舜臣射擊,炮彈直接穿透李舜臣的胸膛,要了他的性命。(《亂中雜錄》)李舜臣犧牲以后,船上的人試圖隱瞞其死訊,繼續(xù)作戰(zhàn),但是失去主將的朝鮮水軍很快就“ 大潰”(《鼓山集 ·奉事李公神位壇碑》),陷入潰亂狀態(tài)。其他船上的朝鮮水軍將官,也紛紛遭到日軍鐵炮射殺(《羅州郡邑志》《麗水志》《湖西邑志》),各船將官級別陣亡者累計達60 余人(《聱漢集 ·日錄》)。其中較為知名的犧牲者,有加里浦僉使李英男、樂安郡守方德龍、興陽縣監(jiān)高得蔣等10 余人。(《宣祖昭敬大王實錄》)至于普通士兵,戰(zhàn)死者難以計數(shù)。目睹了作戰(zhàn)經(jīng)過的島津家臣川上久國晚年回憶,立花宗茂指揮立花軍貼近朝鮮軍船只,直接跳上船進行肉搏戰(zhàn),一連奪取了60余艘朝鮮大船,并利用這些船只組織撤退。(《久國雜話》)但根據(jù)島津義弘在露梁海戰(zhàn)結束一個月之后寫的書信透露,日軍總共才奪取了4 艘朝鮮大船、2 艘明朝大船。(《舊記雜錄后編》)由此而言,川上久國在回憶中可能夸大了事實。無論如何,畢竟“ 倭本不慣水戰(zhàn)”(《兩朝平攘錄》)。據(jù)同樣目睹了立花宗茂作戰(zhàn)經(jīng)過的島津家臣伊勢貞昌事后回憶,立花宗茂因率眾與明、朝聯(lián)軍的大船相戰(zhàn),自身部隊也被殺過半。(《伊勢貞昌覺書》)正當朝鮮水軍因為李舜臣陣亡而陷入苦戰(zhàn)之時,明軍把總沈理乘坐巨艦奮戰(zhàn)向前,船上火器齊發(fā),當場斬得日軍首級130 余顆。隨后,明軍游擊季金也率領水軍趕來救援。在明軍的打擊下,日軍船只被燒沉許多,“ 焰同赤壁”(《兩朝平攘錄》)。日軍死傷慘重,海水都被染成了血色,海面上漂浮著許多尸體、船板、兵器、衣服。(《宣祖昭敬大王實錄》)據(jù)島津家臣川上久國晚年回憶,相較立花宗茂還能奪取朝鮮船只撤離,島津義弘的軍隊損失極為慘烈,島津軍士兵幾乎全軍覆滅。(《久國雜話》)另一名島津家臣淵邊真元也在晚年回憶說,由于明、朝聯(lián)軍以大船為主,島津軍以小船為主,所以連島津義弘的御船都陷入了不利境地,島津的御供眾全都舍命相戰(zhàn)。(《淵邊真元高麗軍覺》)雖然島津義弘、立花宗茂仍激勵日軍作戰(zhàn),但他們已經(jīng)落了下風。戰(zhàn)斗最激烈時,明、朝聯(lián)軍的士兵將船靠近島津義弘的御船,跳了上去,奪下了船上的御馬?、?之后返回自己的船只,并將御馬印插在船上。所謂“ 御馬印”,就是大名的身份標志,在戰(zhàn)場上象征著他們本人,因此御馬印被奪可以說令島津義弘顏面大失。有一名叫黑田宅右衛(wèi)門的島津軍武士為了不讓主家丟臉,硬是跳上對方的船上,把御馬印給奪了回來。(《大重平六覺書》) 李舜臣被朝鮮民族視為民族英雄,圖為在韓國首爾塑立的忠武公李舜臣將軍像 但不管怎么說,島津義弘的御船被明、朝聯(lián)軍登上去,可見當時日軍的情形十分窘迫。五代秀堯的《朝鮮役錄》承認在這個關口,島津軍已經(jīng)打了敗仗。包括島津義弘在內(nèi)的日軍終究不是明軍的對手,他們只能先行逃離戰(zhàn)場,但是遭到明、朝聯(lián)軍的追擊?;鞈?zhàn)中,島津軍的船只被沖散,只能且戰(zhàn)且退。其中,島津家臣樺山久高、喜入忠政等人的船只遭到破壞,船手死傷嚴重,因此不能退卻,他們只能帶上500 士卒,漂泊到南海島,逃到了島上。明、朝聯(lián)軍船隊望見后,一把火焚燒了樺山久高等人棄置的船只。(《朝鮮役錄》) 島津軍逃跑時,風刮得很大,海峽又突然退潮,濤聲如雷一樣響亮。在這種惡劣天氣下,雖然島津軍的輕舸能穿越露梁海峽逃向出發(fā)的地方,但島津義弘乘坐的大艦卻辦不到,于是就這樣掉隊了。明、朝聯(lián)軍望見以后,追趕了上來,圍住島津義弘的御船,以鐵鉤牽住了它。《 町田氏正統(tǒng)系譜》形容島津義弘當時面臨的險境“,譬之源義經(jīng)失弓于屋島,猶危急甚也”。 船上的島津軍竭力死戰(zhàn),想要盡快擊退聯(lián)軍,然后逃回去。但因為船手死傷眾多,結果難以行舟。島津義弘此時的處境非常危險,很多島津軍士卒拿著盾牌圍了上來,以保護島津義弘不被明、朝聯(lián)軍的火器和弓箭射中。島津家臣種子島久時、川上忠兄、川上久智、新納忠增、大田忠綱等人在船上接連向聯(lián)軍的船只放鐵炮。其中,種子島久時和川上久智最擅長使用鐵炮,他們彈無虛發(fā),讓聯(lián)軍不敢逼得太近。明、朝聯(lián)軍船上的士兵為躲避島津軍的鐵炮,紛紛退到船艙內(nèi),只一雙手露在外面,握住鐵鉤牽住島津義弘的御船。但是船上的島津軍又往下投火、放鐵炮,鐵炮打中了聯(lián)軍士兵的手,鐵鉤就此脫落,再也無法鉤住島津義弘的御船。這時,島津家臣町田久政、阿多忠次等10 余人乘坐一艘船,出現(xiàn)在海面上,來救援島津義弘。他們登上明、朝聯(lián)軍的船只,為島津義弘殿后,沒過一會兒就全部戰(zhàn)死了。島津義弘因為這些家臣的奮戰(zhàn)而幸免一死,但他船上也死了18 人。(《大河平氏藏》《朝鮮役錄》) 島津義弘的浮世繪 據(jù)五代秀堯的《朝鮮役錄》記載,此時寺澤正成、宗義智聽說戰(zhàn)事緊急,連忙從他們所在的南海島前來支援島津義弘等人,并力殿后,使得明、朝聯(lián)軍船隊暫時停止了攻勢。然而朝鮮史料《亂中雜錄》的記載卻與此大相徑庭,聲稱留守在南海島的日軍聽說島津義弘在露梁戰(zhàn)敗的消息以后,就在宗義智的帶領下從島中陸路竄到??诔舜幼吡?。 筆者傾向于《朝鮮役錄》的記載,宗義智應該參戰(zhàn)了。因為,葉向高的《蒼霞集》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宗義智曾俘虜過一個叫鄭六同的朝鮮陪臣,他深得宗義智的信任,但鄭六同實際上是明、朝聯(lián)軍的內(nèi)應,于是露梁海戰(zhàn)爆發(fā)時,鄭六同點燃了他所在船只的火藥庫,造成日軍大敗。 而因為肚子痛留在了昌善島的島津忠恒,尚不知日軍已經(jīng)在露梁和明、朝聯(lián)軍打了起來。不過露梁海戰(zhàn)發(fā)爆發(fā)時,他聽到遠方傳來了巨炮的聲音,懷疑島津義弘等人已經(jīng)在和明、朝聯(lián)軍開戰(zhàn)了。因此天一亮,島津忠恒就乘坐關船,率領麾下的 鹿兒島眾從昌善島出發(fā),向著露梁方向前進,以策應島津義弘。島津忠恒的船隊將要接近南海島的時候,炮聲已經(jīng)聽不見了,遠遠看去,只有硝煙還在海面上彌漫。島津忠恒繼續(xù)行進了一段距離,才看到一艘從前線敗退下來的島津軍船只正徐徐逆浪而來,這艘船的主將是島津家臣井尻彌五助。島津忠恒驅(qū)船迎了上去,詢問前方戰(zhàn)事。井尻彌五助告訴島津忠恒:“ 義弘公行船至南海瀨戶,有敵大艦猝至,我軍眾寡不敵,吃了敗仗,諸船潰散?,F(xiàn)在義弘公的船得以保全,但是剩下的船只都遭到了破壞,很多船被燒毀沉沒。即便如此,義弘公船上的人也都負傷了。因此,義弘公派臣前來通報敵情?,F(xiàn)在義弘公的船上只有一名船手了,遲遲不能行舟?!保ā兑翓|壹岐入道覺書》) 島津忠恒聽了以后大吃一驚,連忙加快船速,前去接應島津義弘。過了一會兒,島津忠恒終于在海面上發(fā)現(xiàn)了島津義弘的御船,只見島津義弘的御船已經(jīng)被砍壞了,船板上還插著密集的箭鏃,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刺猬。(《淵邊真元高麗軍覺》)而在島津義弘的御船周圍,只有3 艘島津家的船只護衛(wèi)在側(cè),這4 艘船現(xiàn)在全都被明、朝水軍的船只給包圍了。(《出水眾中伊東玄宅申出》)立花宗茂等人的船隊此時也未能走脫,仍在與明、朝水軍對峙。(《朝鮮役錄》) 島津忠恒乘坐關船沖上前去,闖入島津義弘的船與明、朝聯(lián)軍的船之間,正面沖向聯(lián)軍,為其他日軍殿后。島津家的4 艘船只以及立花宗茂等人的船隊,迅速背對明、朝聯(lián)軍,趁著這個機會逃離戰(zhàn)場。島津忠恒孤軍殿后,在日本諸船撤退了3.9 公里以后,他才隨之退卻,跟著島津義弘撤回了昌善島。(《出水眾中伊東玄宅申出》《朝鮮役錄》) 島津義弘逃回到出發(fā)地昌善島以后,心有余悸地說:“ 敵若來攻,則寡不可戰(zhàn)矣。”在這種畏懼心理下,島津義弘連夜逃向巨濟島。(《朝鮮役錄》)至此,露梁海戰(zhàn)落下了帷幕。 露梁海戰(zhàn)從十一月十九日寅時( 凌晨3 時至凌晨5 時)開始,一直到打到巳時( 上午 9 時至上午11時)才落下帷幕③,誠可謂一場激烈的海上大戰(zhàn)。而露梁海戰(zhàn)的最大受益者,其實是順天倭城內(nèi)的小西行長等五位大名。他們趁著明朝、朝鮮水軍與日本水軍酣戰(zhàn)之際,乘坐船只從順天倭城出逃,而陸上的明軍提督劉不加以阻攔。小西行長等人繞過露梁戰(zhàn)場,經(jīng)慶尚道貓島西梁,向南海島的平山浦方向逃去。島津義弘等人事后怒責他們,“ 乘舟船不援予之曹苦戰(zhàn),只遠見之而逃虎口退去”(《義弘公御譜中》)。 文中注釋: ①朝鮮史料《宣祖昭敬大王實錄》記載,鄧子龍乘朝鮮板屋船;明代史料《橫戈集》記載,鄧子龍乘坐明軍的唬船;而《明史·鄧子龍傳》《兩朝平攘錄》記載,鄧子龍先是乘坐巨艦,后又換乘朝鮮船。 ②《朝鮮役錄》一書中稱為“金扇馬標”。 ③ 此據(jù)朝鮮史料《宣祖昭敬大王實錄》收錄的陳璘戰(zhàn)后報告。而根據(jù)日本史料《舊記雜錄后編》收錄的島津義弘文書,露梁海戰(zhàn)從寅之刻( 凌晨4 時)打到午之刻末(下午1時)。之所以如此,恐怕島津義弘是把他撤退到昌善島的時間,算作露梁海戰(zhàn)的終止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