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錢幣部分因為涉及的排序和定性比較復雜,而上博的清代錢幣收藏又冠絕國內(nèi)官藏,因而不敢貿(mào)然亂語,當然這個系列的解讀僅代表老崔個人此時此刻的理解,若有智者見智之處,看官們還可參看上博的注解。
天聰汗錢(上博解作:聰汗之錢,亦可)背十一兩,左側(cè)版式為'小字露鋒',右側(cè)版式為'闊緣小字',天聰汗錢目前發(fā)現(xiàn)版式共8種,以背上十最為珍罕:順治通寶背滿寶漢原雕母,此品重6.2克,版式于順治錢五式系列中未見,觀其刀法特征,與清代早期祖錢并不吻合,略有嘉慶雕母錢之風骨,今泉界判定此品不到代,其制作上限或達清中期,亦或晚至民國初年,為早年泉人戲作之物。另據(jù)《中華珍泉追蹤錄》披露,京城王希賢亦藏一品此雕母,王希賢父親曾任職瑞府,并參與泉局祖錢的制作,后調(diào)任吉林機械局,雕刻廠平系列銀幣之祖模;民國時期回到北京,曾用錢局工藝雕刻雕母錢若干以饗泉人,此二枚雕母錢是否系王父所為,亦未可知:順治通寶光背連水治(上博解為母錢,實此版子錢所見皆有母風),順治通寶背二,順治通寶背十一兩一組三枚;順治十一兩僅浙江談橋有出,其鑄造背景有何故事,尚待泉界挖掘: 順治通寶背上工及上延二品,上工者應(yīng)為工部試鑄,存世僅數(shù)枚,上延為僅見品,其正面版式與順治通寶背上臨標準版完全一致,故疑為順治通寶背上臨改刻:康熙通寶背乾隆通寶雕母,此品為王希賢、戴葆庭迭藏,從錢面看其制作上限為乾隆時期,然細觀其雕法,無乾隆朝雕母錢精細的'刀痕化盡'之特征,是否又是王父所為?已成疑案:康熙通寶羅漢錢、康熙羅漢背龍鳳、康熙羅漢背大清一組三枚,康熙羅漢錢為康熙帝60大壽所鑄之祝壽錢,背龍鳳者亦有康熙本朝風骨,背大清者則應(yīng)為清晚期四川爐所鑄之套子錢:康熙通寶背滿漢鞏及滿漢西二品,康熙背鞏為康熙錢之名品,背西目前所見有兩個版式,此版為大西,或稱泉手西,今泉界多認為此版為后期補鑄:雍正通寶寶泉局羅漢式闊緣雕母,此品祖錢為孫鼎舊藏,其特征與雍正朝雕母完全吻合,可謂雍正雕母錢一標準器:雍正通寶寶泉局雕母(祖錢)及子錢,其中祖錢為戴葆庭舊藏,亦為雍正雕母標準器之一:雍正通寶寶源局雕母(祖錢)及子錢,其中祖錢亦為戴葆庭舊藏,上博所藏此三枚雍正雕母錢皆銅質(zhì)細膩,刀法干凈利落,底章刀痕化盡,十分精彩:
以下為清代中期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的情況。
乾隆通寶寶泉局未開穿雕母、乾隆通寶背寶泉內(nèi)廷大制錢闊緣母錢、乾隆通寶背寶源未開穿雕母一組三枚;上博共藏乾隆通寶泉、源局雕母錢10枚,其中泉局9枚,未開穿7枚,開穿祖錢2枚,源局一枚:乾隆通寶背寶鞏大錢及乾隆通寶背寶蘇穿上仰月大錢二枚,此二品皆為地方錢局之開爐錢,其中背寶鞏者目前僅見,寶蘇者亦僅見數(shù)枚:嘉慶通寶背寶泉未開穿雕母、嘉慶通寶背寶泉滿文出頭寶母錢二品;上博藏嘉慶泉源局雕母錢共6枚,其中泉局3枚,開穿祖錢1枚,源局3枚,開穿祖錢1枚:嘉慶通寶寶泉局鐵錢及嘉慶通寶寶源局未開穿雕母二品,嘉慶鐵錢泉史無載,或為私鑄品:嘉慶通寶寶直局折二試鑄、嘉慶通寶寶蘇常平式闊緣、嘉慶通寶寶云局祖錢三品,其中寶直局折二試鑄曾于《簡明錢幣詞典》等諸多泉譜所著錄,寶云局祖錢系沈子槎舊藏,目前為僅見:道光通寶寶泉局未開穿雕母、子錢、道光通寶寶源局開穿祖錢、子錢、道光通寶寶源局小平鐵錢共計5枚,上博藏道光泉源局雕母共計9枚,其中泉局4枚,開穿祖錢2枚,源局5枚,開穿祖錢3枚,多為李偉先捐贈,唯展陳2品非李氏舊藏:道光通寶寶蘇局小樣祖錢、道光通寶寶蘇局常平式祖錢、道光通寶阿克蘇局小平錢一組三枚,其中寶蘇常平式祖錢為孫鼎舊藏:道光通寶寶泉局銀錢,此錢于《上海博物館藏錢幣》系列叢書中無載,觀其實物似鑄造后又經(jīng)雕琢,刀法于泉局祖錢不同,錢文書寫亦略帶匠體,與清代中期泉局端莊的錢文書寫并不吻合,其屬性和制作時間尚待進一步考證:道光通寶篆書光背大錢,此錢面文部分與民間所見背'清字'壓勝錢類似,或為壓勝錢鏟去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