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必須始終保持警惕,以避免對真實情況的誤解。這些結論你可能都知道,不過,我更認為,比起他們,你處理信息的方式更值得關注,畢竟背后是“信念模型”在主導。 大部分喜歡“先入為主”相信一件事,后來卻發(fā)現,事實不是這樣;很多地方存在這些錯誤的觀念,數量驚人,不僅誤導公眾,還會污染輿論之井,導致虛假的言論,在社會中廣泛傳播。 有時,我會從聊天中聽到一些醫(yī)學建議,每天喝10杯水對健康有好處。但是,這種建議可能沒有足夠證據支持。 或者,有人給公司高管發(fā)一封虛假郵件、把商務聚會上,說一些不合適的笑話傳播出去,不透露任何來源。 隨著信息多次傳遞,要追溯真實來源,變得非常困難,甚至沒有人關心它們的真實性,并當信息以不同方式發(fā)出時,可能會攜帶更多信息,其中包括偏見、不可靠部分,這些,最終導致人們對信息理解產生偏差。 如果某個信息來自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傳播者,有某種特定的偏見,就完全歸咎于他們。 除非這個傳播者,對所有可用的來源,都持有成熟的陰謀論,我們才能說他們傳播信息是出于特定的偏見。 換句話說,我們不能輕易地,認為某個人傳播信息只是因為他們有某種特定的偏見。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情況,考慮信息的來源和背景,以及其他可能的因素,才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有些人喜歡在抖音、小紅書、微博發(fā)布各種視頻、照片展示豪華旅行、名牌購物、奢侈品收藏等。 雖然這些展示可能是虛構的,與商家合作種草的行為,但很多人會被這些外在的視覺所吸引,誤以為,這些人真的過的如此奢華。 他們可能會受到這些表面的信息所影響,產生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這些虛構的展示是真實的。 亦或: 某地發(fā)生一場大地震,導致斷電和通信中斷。這種緊急情況下,人們可能會面臨困境,無法聯系家人和朋友、無法獲得及時的救援和資源等。 然而,有些人,可能會傳播關于地震期間的不實言論。比如說,有奇跡般的救援隊伍出現,或者,某個地區(qū)的居民全都逃離,這些虛假言論會引起其他人的恐慌和混亂,導致更大的困難和緊張局勢。 不過,還有一些人可能比較聰明。 面對各類新聞、經驗等信息時,他們都一套自己認為的信念,更愿意接受與已有信念相符的信息,并自動忽視與信念相悖的信息,不愿意接受相反的證據、觀點。 最常見情況是開會時。 當談到一個項目決策,其他人支持另一個方案,對你提出的觀點懷疑,你會感受到壓力和不適,會思考是否堅持自己的觀點,還是為了避免沖突,尋求團隊認同,而放棄想法。 這種內心掙扎和猶豫,正是GOSH效應的體現。從反面來講,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權威比較大,那也可能因“光環(huán)效應”默認你是對的,最終忽略一部分事實。 還有比較經典的例子。 我會故意把手表或時鐘調快10分鐘,這樣我會覺得時間比實際上更晚,進而更快地趕去約會。雖然這個做法有點荒謬,我明明知道手表不準確,但我還是會被表面上的信息所影響,誤以為手表顯示的虛假時間是真實的。 還有,當人們在做決策時,他們往往會過于重視貨幣的面值,而忽視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比如,假設通貨膨脹率為7%,而每月工資只增加1000美元,大多數工人可能會選擇這個選項,而不是每月增加50美元的選擇,盡管后者的通貨膨脹率只有1%。經濟學中把叫做“貨幣錯覺”。 這樣的選擇實際上并不明智,因為實際工資的增長只有3%,而不是7%;相比之下,后者實際工資增長了4%。 也就是說,人們往往只關注加薪的數額,而忽視掉通貨膨脹等背后的因素,畢竟,大半人認為,工資高比什么都好使,其實,“錢值不值錢”,與通貨膨脹有直接關系。 能得出什么結論? 斯賓諾莎的“自動信念模型”和“GOSH效應”不同在于,其一,前者,強調個體在對外界信息進行初步感知后,自動形成信念,不需要深入分析。 其二,后者側重于,人們在信息處理中更容易受到與自身信念相符的信息的影響,以及對與之相悖的信息持懷疑態(tài)度。 理解這些,你就明白大腦如何處理信息,以及有些人為什么會如此固執(zhí)的堅守自己的想法。 那么,我們的這些偏見,到底怎么來的?你會說,別人的影響,好奇心,諸如此類。假設用媒介觀察者視角來看,這些只能代表表面現象。 深層次,是一種“真相饑渴”。 當我們的情感,和個人信念開始比客觀事實更能夠影響公眾輿論時,真相就變得稀有起來。在社會上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中,真相稀缺的現象有很多原因。 比如說: 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需要經過嚴格的確認才能發(fā)布,這需要時間;很多復雜的事情,并沒有簡單的非黑即白的答案,事實隱藏得很深。 當我們討論社會問題時,我們的正義感會被加強,我們更需要那些能代表公序良俗的事實。 從個人的情感角度來看,回顧那些,曾經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的話題,現在的人們對真相有一種迫切的渴望,并非無緣無故。 在研究極端案例的傳播后果時,許多學者都提到,事件本身對公眾心理造成了傷害,比如引發(fā)恐慌、導致不信任以及對事實異常敏感等。而真相的信息量有多大,我們自己的想象力就有多大。 換句話說,如果客觀的事實傳播不夠及時或不夠充分,那么我們就干脆自己創(chuàng)造和傳播主觀的事實。 從概率上來看,我們的想象力并不總能推動真相浮出水面,反而更容易造成混淆;但是我們應該正視這種"真相饑渴",特別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中。 一是,要讓人們更快地獲得真實信息;二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不傳謠、不造謠,并且能夠辟謠的輿論環(huán)境;三是,要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想象力,引導網友在想象的過程中輸出更多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當我在工作中需要與他人進行溝通時,有時,會遇到他人對我提出的觀點,抱有抗拒或懷疑的態(tài)度,這種情況,可能是因我之前,對這個人有偏見,或者先入為主的看法所導致的。 這種情況下,我就會時刻警惕,自己可能存在的偏見和先入為主的觀點,努力避免,讓這些想法影響我我的判斷和行動,并保持客觀和開放的態(tài)度。 同時,我也會意識到對方可能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需要通過善意的交流,和理性的辯論,來減少對方的抵觸和懷疑。 我曾經讀到一篇研究論文,它探討人們在觀看廣告時如何受情緒影響。 假設你在看一則,介紹一個新款手機各種功能、特點的廣告,觀眾通常會對廣告中的功能、特點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比如興奮、好奇或滿意。 當廣告展示手機快速反應的速度時,觀眾可能會感到興奮、激動;當廣告展示手機高像素的攝像頭,觀眾可能會感到好奇和期待;同時,觀眾的表情和身體語言,也會隨著廣告內容展示而有所變化。 同時,如果廣告展示一個讓人驚喜的特點,比如快速充電的速度,觀眾可能會皺起眉頭并微微前傾,表示好奇和驚訝;如果廣告展示了手機長時間續(xù)航的特性,觀眾可能會松口氣并稍微放松下來,表示滿意和安心。 觀看完廣告后,觀眾會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進行評價。研究發(fā)現,觀眾通常會在情緒感受上,與他們的表情和身體語言保持一致。 不過,有時也會出現例外情況。 比如,如果廣告中出現了一個你不太喜歡的品牌代言人,你可能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不去考慮品牌代言人,只關注手機本身的特點和性能。 這與研究發(fā)現相符,即在理解產品信息之前,觀眾通常會先產生情緒反應,只有在具備足夠的認知資源和動機后,才會深入思考和判斷產品信息。 這能說明什么? 拿我來說,當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和動力時,我才會開始質疑事物。如果沒有對某個問題沒有興趣,可能不會深入思考和質疑它。 但是,如果我想讓自己開始質疑某個觀點或理論,就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激發(fā)我認知能力和動機的環(huán)境。這可能包括提供相關信息,引發(fā)我的思考和討論,并強調問題的重要性和影響。 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才會主動去思考、質疑并探索更深層次的問題。 人們很難理性,更多采用群體思考。 群體中,信息會導致人們“先入為主”,不管對錯的去相信一件事,這會形成自動信念模型。 自動信念模型,可能導致GOSH效應出現。時刻“保持質疑”,說白了,就是在“培養(yǎng)思辨”與“和而不同”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