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之都麥加,是伊斯蘭教教徒心中的圣地,朝圣麥加,哪怕千里迢迢,哪怕傾家蕩產(chǎn)。日光之城拉薩,是藏傳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朝圣拉薩,哪怕三步一跪,哪怕九死一生。世外桃源水洪池,是我心中的圣地,朝圣水洪池,哪怕山高路險,哪怕九曲百折。 記不得這是第幾次朝圣水洪池了,車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我全然沒有了第一次朝圣時的提心吊膽。不過第一次的“糗”仍歷歷在目,那時汽車在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公路上行駛,險峻的地勢,幻影般的白霧,讓我沒有絲亳外出放松的喜悅,只有擔心,只剩擔心。生害怕開車者駕車技術(shù)的不過關(guān),被蜿蜒曲折的山路小看欺負,窗外的美景統(tǒng)統(tǒng)被忽略,坐在副駕的我,只有緊緊抓牢扶手,只剩屏氣斂息的謹慎。而今,我可以肆無忌憚地東張西望。蒼翠的群山,盎然的綠植,清脆的鳥鳴,繽紛的山花……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迷失在這美景里。 心頭驀然浮起兩句詩:山色蒼??磩潘?,亂云飛渡仍從容。不覺中,我的思緒忽然像這蜿蜒的山路一樣,向前延伸著,延伸著。 水洪池村,位于海拔1460米的太行山上,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它山勢陡峭,森林茂密,清泉遍野,古樹挺拔,景色優(yōu)美,宛若養(yǎng)在深閨“少女”,美麗堪比九寨溝。這也曾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孤村,山高谷深,下山無路,出行困難,被人稱作“懸崖村”。大多老村民依稀還記得多年前的那條小路,那條與外界溝通的唯一通道,那條世代村民用腳踩的羊腸小路。 因為山險路窄,村民們出山一趟實屬不易,需要歷經(jīng)幾道狹窄陡峭、迂回曲折的險要門檻,整整三天才能走出去。盡管后來有所好轉(zhuǎn),可徒步走到能坐車的九里溝,單趟也需要三四個小時。因此村子里90%的人,一輩子都沒機會走出大山,只能守著滿山的資源過著窮苦的日子。 花開了又落了,葉綠了又黃了,果青了又熟了,飛鳥在枝頭自在歌唱,飛蝶在花叢快樂起舞,清泉在山間默默叮咚,再美的景色也只能顧影自憐,寂寞輪回。守著山水風光,山里的人出不去,想看風景的山外人進不來,縱有世外桃源的盛世美景,也只能在貧瘠中黯淡無光。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無數(shù)個脫貧轉(zhuǎn)富之后濃縮的至真至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水洪池村原黨支部書記苗天才重新回到這個落后的小山村時,他覺得再也不能這樣輪回下去。于是召集全村老少商量:“咱們自己先修個'牛車路’咋樣?”他的提議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就像星火之光,燃起了燎原之勢。是呀,與其閉塞落后,不如先修先干,多修一里,就能與外面的世界接近一里。 經(jīng)過商議,苗天才就帶著7名黨員,組織全村僅有的48名勞力,開始移山修路。要知道,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修一條路尚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何況是在上世紀80年代那個太行山上的落后小山村? 工程的艱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物資欠缺,沒有現(xiàn)代化機械,也沒有先進的工程技術(shù),村民們就用最簡單的工具,錘,釬,鎬,鏨,锨,筐,籃,一分一厘地撬開沉重的大山。近10年的苦戰(zhàn),終于打通了一條長13.5公里、寬約4米的出山路。 10 年,13.5 公里,48 個人,8 名黨員,2名犧牲者。他們失去的是年華,換來的是坦途。1995 年,通往山外的路終于修通了,水洪池村人的下山夢終于實現(xiàn)了。 我沒有親見那場感天動地的修路場面,每次踏上這條九曲十八彎的盤山路時,我在腦海中無數(shù)次勾勒過那個畫面。我聽過村民自豪的回憶,也看過當事人講述的報道,更看過電臺以此事拍攝的電視劇《日出日落》,可無論怎樣感人動人,都還原不出當時那艱難的真實。今天他們可以風輕云淡地講述,我們可以眼含淚水地傾聽,身臨其境的驚心動魄又怎能是語言所能描摹出來呢? 太行山上的壯舉又何止水洪池村的盤山路呢?六十年代,勤勞勇敢的30萬林州人民,苦戰(zhàn)10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上世紀70年代,郭亮村的十三勇士,歷經(jīng)5年的浴血奮戰(zhàn),徒手開鑿,在太行山119米高的絕壁中間,修建出了一條高五米,寬四米,長度1250米的壁掛公路,堪稱“世界第九大奇跡”,被譽為“最美天路”。曾經(jīng)無數(shù)人趨之若鶩地探訪過這些人間奇跡,他們驚嘆,他們感慨。我也曾朝圣過這些人類杰作,不止一次地想起荀子那句話“人定勝天”。太行山上的這一個個傳奇故事,不也在一次次詮釋著它的內(nèi)涵 。 無聲地注視著前面延伸的盤山路,我的思緒仍在默默地馳騁著,飛越太行山脈,飛翔在祖國大地的崇山峻嶺之上。我看到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我看到一條條天路蔚然壯觀,把人間的溫暖送到八方。有人說只有中國的基建狂魔,才能在天地間書寫神話,譜寫傳奇。這就是中國速度,這就是中國魄力,這就是中國力量。 我把目光收回到眼前,路邊的石塊,路旁的樹木,是不是都記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印刻著一個動人的形象。我為什么不止一次地朝圣水洪池村?我在尋找著什么?我又在銘記著什么? 盡管不是第一次來,我依然為村里那古樸的石墻石屋吸引,那棵滄桑的古樹依舊茂盛,那條石砌的小路依舊隨意。這幾年,隨著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好政策,水洪池村也在一次次蛻變,村民的生活也在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出了大學生,種上了高寒小麥,搞起了高山反季節(jié)蔬菜,蓋起了花崗巖石料場,辦起了鮮切花基地,同時借助毗鄰的九里溝景區(qū)、全國大學生寫生基地以及正在建的姬溝休閑度假山莊,大力發(fā)展起旅游業(yè),建設水洪池避暑度假山莊,前來旅游的人絡繹不絕。尤其夏天游人多,農(nóng)家樂一天的收入都上千塊,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xiàn)就業(yè)。 我們在村里隨意轉(zhuǎn)著,來到觀景臺,極目遠眺,看到對面的山峰,高低錯落,俊美挺拔,云霧繚繞,如萬仙開會,又像群峰選秀。山上蒼松翠柏,滿目綠色,山中鳥鳴聲聲,溪流淙淙,松濤陣陣,似人間仙境,又如流動畫卷。此刻,塵世間所有的煩惱早已丟到爪哇國,只有滿目生機,只剩滿心歡喜。 我忽然想起課本里教過學生的那些寫景美文,現(xiàn)去不活生生地閃現(xiàn)在眼前?!洞鹬x中書書》說“實是欲界之仙都”,《與朱元思書》說“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古人誠不欺我。 朝圣水洪池村,難道僅僅是流連它“盛世美顏”嗎? 來到一處院落,石頭砌成的三座二層樓房,墻外掛著兩塊牌子“中共濟源縣委”“濟源縣抗日民主政府”。1943年6月,中共濟源縣委、縣政府到濟北沿太行山一帶開展活動,曾駐水洪池村辦公。他們深入群眾,宣傳抗日,領(lǐng)導生產(chǎn),開展游擊戰(zhàn),壯大根據(jù)地,擴大游擊區(qū)。 仰望著那兩個牌子,我的思緒不禁又回到抗戰(zhàn)時期,劉鄧大軍縱橫在太行山上,用熱血譜寫著抗日贊歌。那首贊歌激蕩在心中,噴張血脈?!翱谷盏姆榛?,燃燒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如醍醐灌頂,我知道自己朝圣水洪池的目的所在,我不是尋找心靈的凈化,而是追尋精神的信仰。我也明白那些發(fā)生在太行山上一個個人世間傳奇,他們不僅僅有著愚公移山敢為人先的氣魄,更賡續(xù)著巍巍太行孕育著的革命精神,更是用太行精神譜寫著歷史的新篇章。一次次朝圣水洪池,一點點把太行精神鑄入靈魂的深處。 中午,隨意在一戶農(nóng)家樂吃了頓家常便飯??粗帜_麻利的大嫂在灶前忙活著,臉上洋溢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笑容,我哪有理由不相信,水洪池那條九曲十八彎的盤山路,何嘗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 水洪池,我來了,我朝圣般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