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周、春秋起,居住中原的人們把四周侵擾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西周“烽火戲諸侯”而亡國(公元前771年)的周幽王就是被西戎兵打敗的。 最早有記載北狄戰(zhàn)事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北伐山戎救燕之戰(zhàn)(公元前664年)。在追擊中,齊軍一度在迷谷處迷路,幸賴管仲足智多謀,找了幾匹孤竹國老馬(老馬識途),將全軍帶出迷谷。 西晉時期的“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開創(chuàng)了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對中國歷史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接上半部分) 五 在五胡十六國時“盛開” 西晉末年,王朝內部混亂不堪, 隨著“八王之亂”混戰(zhàn)開始,國力日衰,各少數(shù)民族紛紛南下,逐鹿中原。此時的鮮卑各部,紛紛投靠西晉邊疆重臣,參與中原紛爭。鮮卑的慕容部、拓跋部、禿發(fā)部和乞伏部在北方地區(qū)相繼建立政權。 1.前燕(337-370) 慕容鮮卑最早居住在西拉木倫河一帶,后逐漸南遷,入居遼西、錦州一帶。到慕容廆時,慕容部先后擊敗扶余、高句麗和宇文部、段部等鮮卑部落,逐漸成為遼西最強部落。 317年,慕容廆被任命為鮮卑都督。321年,又封其為大單于,賜丹書鐵券。333年,慕容廆死,其子慕容皝即位。337年,慕容皝自稱燕王,史稱前燕。他統(tǒng)一了東部鮮卑各部,成為東北地區(qū)最大的政權。 慕容廆 342年,慕容皝遷都龍城(今遼寧朝陽)。350年,前燕攻下后趙的薊城(今北京),以薊為都。352年,前燕攻滅冉魏,又遷都鄴城(今河北邯鄲臨漳縣),其子慕容俊稱帝。后因內訌造成混沌,至370年被前秦所滅。 前燕政權的疆域最盛時南到淮河,西至河北和山西交界,東延海邊,前后33年。 后起的幾個燕政權,都是由曾降于前秦的前燕宗室建立的。 2.后燕(384-407) 后燕的建立者是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前燕滅亡前夕,慕容垂在內爭中失勢,逃奔前秦,苻堅任命其為冠軍將軍、賓都侯。 383年淝水之戰(zhàn)苻堅戰(zhàn)敗,慕容垂乘機說服苻堅,由自己帶兵去平定丁零人之亂,慕容垂兵至洛陽,遂與丁零首領翟斌聯(lián)合反秦,于384年自稱燕王,以中山(今河北定縣)為都,史稱后燕。 396年,慕容垂死,其子慕容寶即位,至409年為臣下馮跋(漢人)所殺,后燕亡。后燕擁有前燕大部分疆域,共存在23年。 3.西燕(384-394) 西燕的創(chuàng)立者慕容泓也是前燕宗室,前燕滅亡后遷往關中。淝水之戰(zhàn)后,慕容垂率先叛秦,慕容泓也招集關中鮮卑數(shù)千人占據(jù)華陰(今陜西華陰)稱帝,史稱西燕。 其弟慕容沖亦起兵于平陽(今山西臨汾)響應。慕容泓待部下嚴酷,被部下所殺,擁立慕容沖為皇太帝。385年,慕容沖占據(jù)長安稱帝。 西燕地域狹小,不在傳統(tǒng)的十六國之列。僅存10年即為后燕慕容垂所滅。 4.南燕(398-410) 南燕的創(chuàng)立者是慕容皝少子慕容德。淝水之戰(zhàn)后,慕容德跟隨慕容垂建立前燕,封為大將軍,鎮(zhèn)守鄴城。 398年,慕容德反叛后燕,率戶四萬,向南遷徙至河南滑縣,稱燕王,史稱南燕。不久即向山東發(fā)展,以廣固(今山東蓋都北)為都,占有山東東部。410年為劉裕所滅,存國12年。 四燕政權均出自鮮卑慕容部,他們很早就與漢族接觸,受漢族經(jīng)濟文化影響較深,國滅后很快就被漢族融合同化。 5.西秦(385-431) 西秦的創(chuàng)建者是隴西乞伏鮮卑首領乞伏國仁。前秦統(tǒng)一北方后,乞伏鮮卑臣服于前秦苻堅。淝水之戰(zhàn)后,其首領乞伏國仁率十萬鮮卑部落起事,于385年自稱大單于,領秦、河二州牧,在苑川筑勇士城(今甘肅榆中大營川)為都,史稱西秦。 乞伏國仁 388年乞伏國仁死,其弟乞伏乾歸繼立,遷都于金城(今蘭州)。394年前秦主苻登敗死,乾歸盡有隴西之地,改稱秦王。400年遷都苑川,同年敗于后秦姚興,遂降附為其屬國。 407年,乾歸被姚興留居長安。 409年,乞伏乾歸回到苑川,復稱秦王。412年乾歸為兄子乞伏公府所殺,擁立其子乞伏熾磐繼位,遷都臨夏。414年攻滅南涼改稱秦王。431年,大夏赫連韋伐率兵進圍南安(甘肅隴西),熾磐子暮末降夏,西秦滅亡。 乞伏乾歸 6.南涼(397-414) 南涼是河西鮮卑禿發(fā)部所建。禿發(fā)鮮卑分布在今甘肅永登以西至青海湖之間的廣大地區(qū)。397年,禿發(fā)部首領禿發(fā)烏孤自立為大單于、西平王,建都于廣武(今甘肅永登),史稱南涼。399年遷都于樂都(今青海樂都)。同年烏孤死,弟禿發(fā)利鹿孤繼立。400年又遷于西平(今青海西寧)。 南涼是個窮兵黷武的小政權,404年稱臣于后秦姚興,被封涼州刺史,駐守姑臧(今甘肅武威)。408年,與后秦決裂,復稱涼王。從此為與鄰國爭奪河西走廊而連年征戰(zhàn),人心不附。414年被西秦所滅。 南涼滅后,大部分禿發(fā)部人被西秦、吐谷渾所吞并,以后又被北魏統(tǒng)治。一小部分投奔了河西的北涼,北魏滅亡北涼后,在河西的禿發(fā)氏被遷往平城(今山西大同),改姓源氏。 禿發(fā)鮮卑、乞伏鮮卑等都出自西部鮮卑,較多地保持了游牧民特色,漢化程度較低,國滅后一部分融合同化于漢族,一部分融合于其他民族。 7.代國(315-376) 代國為拓跋部鮮卑建立,是北魏的前身。307年,拓跋鮮卑首領猗盧繼位,猗盧是拓跋鮮卑創(chuàng)始人拓跋力微長子沙漠汗之子,其總攬三部,兵強馬壯。 310年,猗盧助晉,大破白部鮮卑和鐵弗匈奴,受封為大單于、代公,并從晉割取陘嶺(今山西代縣句注山)以北五縣地,遷徙北族十萬戶充實之,實力不亞于同時興起的匈奴族人劉淵、石勒。 315年,猗盧受晉封為代王,置官屬,史稱代國。猗盧之后,拓跋郁律繼為代王,“西兼烏孫故地,東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馬將有百萬”,遂有南下之志。 到什翼犍時(338-376),代國處于最強盛的時期。他在位39年,仿行中原政治制度,勢力大增,“東自濊貊(朝鮮),西及破洛那(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莫不款附”。 376年,前秦苻堅派大軍二十萬北伐代國,占領代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拓跋什翼犍率眾北逃。逃至陰山時為其庶長子拓跋寔君所殺,代國滅亡。 六 拓跋鮮卑建立北魏 383年淝水(今安徽壽縣東南)之戰(zhàn),東晉八萬人打敗前秦苻堅八十萬之眾,創(chuàng)下古今戰(zhàn)爭史之奇跡。此后北方大亂。 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抓住時機,重聚舊部, 于386年,在牛川(今內蒙錫拉木林河)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同年四月,遷都盛樂,改國號為魏,自稱魏王,史稱北魏。 拓跋珪建立北魏后,對拓跋鮮卑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部族制度進行改革,“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使各個民族都成為北魏的編民。并且大興農業(yè),開立屯田,穩(wěn)固了北魏的經(jīng)濟基礎,加速了拓跋鮮卑封建化的進程,為日后北魏王朝的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97年,拓跋珪率部南下,攻破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縣),后燕滅亡。398年,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稱帝,史稱道武帝。 422年,其子拓跋嗣乘南宋武帝劉裕病卒之機,沿黃河流域同劉宋開戰(zhàn),奪取黃河以南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洛陽等軍事重鎮(zhèn)。 423年,拓跋嗣之子拓跋燾即位,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雄才大略,通曉兵法,常親自率軍出征,臨陣勇猛,多獲勝利。431年擊破赫連夏國,436年滅北燕,439年滅北涼,統(tǒng)一了北方。 拓跋燾死后,拓跋濬、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相繼登基,尤其是473年,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在馮太后(其母為漢人)的輔佐下進行了大范圍的改革。諸如實行俸祿制、均田制、三長制、遷都等,極大地促進了北魏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于495年正式遷都洛陽。并實行了禁胡服(讓鮮卑貴族一律改穿漢裝);“斷北語(鮮卑語),從正音(漢語)”;改復姓、定漢姓(皇帝都改成“元”姓);通婚姻(與漢人通婚);改籍貫(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原籍,死后不許歸葬塞北)等措施。 孝文帝的一系列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促進了鮮卑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同,爭取到了漢族地主的支持,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其封建統(tǒng)治。使拓跋鮮卑統(tǒng)治長江以北地區(qū)達二百年(386-581),形成了南北朝對峙的有利局面。 北魏后期的統(tǒng)治者日趨腐化,吏治逐步敗壞。528年,契胡人爾朱榮發(fā)動河陰之變,掌控朝政。530年,北魏孝莊帝元子攸殺死了專權的爾朱榮,爾朱榮弟爾朱兆又殺死孝莊帝,立元恭為帝,政權再被爾朱氏所握。 532年,高歡滅爾朱氏,殺元恭,另立魏孝武帝元修。元修為擺脫高歡所控,從洛陽出逃,投奔鎮(zhèn)守關中的將領宇文泰(宇文泰祖先是來自遼西的鮮卑宇文部)。 534年北魏開始分裂:高歡又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宇文泰殺元修,立元寶炬為帝,都城長安,史稱西魏。 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受西魏恭帝禪讓而登基(是為孝閔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孝閔帝年幼,大權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九月,宇文護殺孝閔帝,立宇文毓為帝,即北周明帝。 560年,宇文護又毒死北周明帝,立宇文邕為帝,是為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個有抱負的皇帝,待其羽翼豐滿,于572年殺死宇文護,親掌朝政。他采取了一些政治、經(jīng)濟積極舉措,國勢日漸強大。 宇文邕影視劇造型 而東魏在權臣高歡死后,其長子高澄掌權篡魏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于550年即帝位,國號齊,史稱北齊。 北齊政權傳至高緯,荒淫無道,朝政敗壞,民聲載道。576年,北周發(fā)兵攻北齊,次年攻陷都城鄴城,北齊后主高緯和幼主高恒被擒,北齊滅亡。 之后,北周又攻打南方的陳朝,取得了長江以北的廣大土地。581年,楊堅受禪讓取代北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北周亡。 北周滅亡后,以鮮卑族作為主體建立的鮮卑國家已不復存在,成為民族融合道路上又一消失的古代民族。 但也有現(xiàn)代學者,從古人遺骸線粒體古DNA研究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錫伯族人群很可能是古代拓跋鮮卑的后裔——只是可能!! 本作品圖文無侵權意圖,如有雷同,告知刪除。感謝您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