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詩》中,趙翼寫道:“少時學(xué)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年少之時,我們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是工夫不行的問題。到了一定的年紀,才幡然醒悟,有很多事兒都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不過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罷了。 清代名臣曾國藩也認為,欲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無論是七分天注定,還是天意居半,都說明“天意”的影響是巨大的。有些人活得不幸,并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天意的問題。 其實很好理解。如果努力就能富貴,那世界首富就不該是馬斯克,而應(yīng)該是牛和驢。所以說,有些事兒,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簡單。 老天要禍害一個人,會降下這幾種劫難,讓他一生受苦。 一、讓人一生都是“勞碌命”。 在網(wǎng)絡(luò)上,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改變命運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那是很殘酷的——這是一個分層次的世界,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坐辦公室,終究需要有大部分人去送外賣、送快遞、干苦活、臉朝黃土背朝天。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富人的數(shù)量是稀少的,窮人占了絕大多數(shù)。這就是我們談到的“二八法則”。精英不到20%,普通人占了80%以上。 老天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富貴,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有錢。試想,每個人都有100萬,這100萬不就不值錢了嗎? 所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碧斓浪非蟮?,是平衡。就是說,該富有的,必然會富貴。不該富有的,就只能是貧窮了。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是勞碌命,還無法改變。這,就是所謂的天意不可違了。 二、人生不如意事,占了十之八九。 宋代的方岳有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這人生不如意事,基本占了八九成之多。哪怕我們說出來,別人也做不到感同身受。因為每個人的苦,都存在差別。 有些人的苦,是沒錢沒勢,身處于底層。有些人的苦,是事與愿違,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有些人的苦,是勞碌一生,但一無所得。 正如韓寒所說,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芒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萬千種,浮云莫去求。 有些人運氣爆棚,住在了高樓大廈當中。有些人比較不幸,只能活在深溝里。前者,光芒萬丈。后者,凄涼不堪。只能說,世人皆苦,唯有自渡。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老天對一個人好,會讓他的不如意事,降至一二成之少。老天對一個人不好,就會讓他歷經(jīng)磨難,有苦無甜。 三、總是跟機遇和貴人,擦肩而過。 王志文說過,一切都是機會罷了。 有些人可以成功,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他們運氣好,碰到了機會。有些人活得失敗,不是因為他們毫無能力,而是因為他們錯失了機會。 機會這種東西,就是成功的關(guān)鍵。比如說在互聯(lián)網(wǎng)領(lǐng)域創(chuàng)業(yè),二十年前創(chuàng)業(yè),跟二十年后的今天創(chuàng)業(yè),結(jié)果就是天差地別。 再比如,法蘭西的拿破侖驚才艷艷,軍事能力彪炳史冊,但他就是因為時機的問題,在滑鐵盧戰(zhàn)役當中失敗了,落得被流放的結(jié)局。 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時機到來的時候,天地萬物都跟你同心協(xié)力。失去了時機,也許天地萬物都會跟你作對。 這貴人和機遇,就是普通人“一遇風云化作龍”的關(guān)鍵。碰不到,那就是命的問題了。什么是命?正如曾仕強教授所言,無可奈何就是命。 四、讓他屢戰(zhàn)屢敗,沒有出頭天。 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最后取得成功。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永遠都屢戰(zhàn)屢敗,跟失敗有緣分。 對于這兩點,有些人就很疑惑了,“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跟單純的“屢戰(zhàn)屢敗”到底有什么差別呢?這差別可就大了。 千古一帝漢高祖劉邦,屢戰(zhàn)屢敗,然后屢敗屢戰(zhàn),在決定性的戰(zhàn)役中打敗項羽,統(tǒng)一天下。所以他的結(jié)果,就是在戰(zhàn)爭中取得勝利。 一代梟雄劉備,只有屢戰(zhàn)屢敗,一輩子六起六落,最后在白帝城遺憾而終,落下去了就起不來了。所以他的結(jié)果,就是在失敗中走向了終點。 現(xiàn)實就是如此殘酷,別人哪怕戰(zhàn)敗了,也能東山再起。而有些人一旦戰(zhàn)敗了,也許小命也沒有了。東山再起,成為了奢望。 身為普通人,我們沒必要為了天意而憂愁。只要盡了人事,那結(jié)果如何,靜待天意就好。至少,盡力了,人生就無憾了。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