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畫像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潤州金壇(今江蘇常州)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詩作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其《女耕田行》、《屯田詞》諸篇亦反映民眾疾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邊草明月 調笑令邊草, 邊草, 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 明月, 胡笳一聲愁絕。 【注】調笑令:詞牌名。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曰:“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弊宰ⅲ骸皰伌蚯小墩{笑令》,飲酒曲有《卷白波》。”詞調名蓋本唐曲。邊草:邊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變白,為牛馬所食。盡:死。雪晴:下過大雪后放晴。月明:月色皎潔。胡笳:一種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區(qū)的管樂器,漢魏鼓吹樂常用之。絕:極,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詞。 孤旅 這是一首反映邊地戍卒思歸情緒的小令,這類題材唐詩甚多,詞則鮮見。盛唐時代的詩人們都向往到邊塞建功立業(yè),岑參等人筆下的邊塞風光無比壯麗,充滿樂觀情調。中唐時代,李益的邊塞詩就有一種凄涼氣氛。戴叔倫此詞所寫也是這種情緒,寫得含蓄深沉。 王建畫像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后出為陜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 團扇 宮中調笑團扇, 團扇, 美人病來遮面。 玉顏憔悴三年, 誰復商量管弦。 弦管, 弦管, 春草昭陽路斷。 樂女 【注】調笑令:詞牌名,此調亦即《宮中調笑》,又稱《轉應曲》。團扇:圓形的扇子,古代歌女在演唱時常用以遮面。管弦:用絲竹做的樂器,如琴、簫、笛。昭陽:昭陽殿,借指皇帝和寵妃享樂之地。黃升云曰:“王仲初以宮詞百首著名,《三臺令》、《轉應曲》,其余技也”。此詞乃“宮詞”之余。詞調本以“轉應”為特點,凡三換韻,仄平仄間換;而此詞內容上亦多轉折照應,大體一韻為一層次。 樂女 王建寫了大量的樂府,亦甚同情百姓疾苦。有些小詞,別具一格,《調笑令》,原題為“宮中調笑”,本是專供君王開開玩笑的,他卻用來寫宮中婦女之哀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