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文化北京
2023-05-27 09:30
發(fā)表于北京
▲生命是美好的相遇 正安文化(北京)為你歡喜展顏 艾灸可以溫煦氣血、透達(dá)經(jīng)絡(luò)。用艾灸來調(diào)理脾胃虛寒,穴位可以選擇中脘穴、足三里穴。 「六腑以通為要」,調(diào)理脾胃虛寒生痰的要點是溫通,這兩個穴位都是多氣多血之穴,通過艾灸來溫通透達(dá),可以暢通氣血,推動推痰濕排出體外。 中脘穴,屬脾之募穴,任脈與手太陽小腸經(jīng)、手少陽三焦經(jīng)和足陽明胃經(jīng)交會的穴位,又為腑會,胃之腑氣,六腑精氣會聚之所。 足三里穴,屬于足陽明胃經(jīng),可為上行的精血開通道路,故為保健要穴。艾灸足三里穴可以生發(fā)胃氣、燥化脾濕。 《靈樞》:「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不少中老年常有痛癥的困擾,也可能是脾胃虛衰的表現(xiàn)。 日常可以艾灸中脘和足三里,保護(hù)脾陽之氣來保健。另外,碰到由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腹痛、嘔吐、吐稀白痰等不適,艾灸這兩處穴位也有一定幫助。 一周安排2~3次艾灸即可,每個穴位15~30分鐘,以自身體感舒適,穴位有灸感為度。 艾灸時,穴位上局部汗出,是痰濕外排,要馬上擦拭干爽,繼續(xù)艾灸。艾灸后毛孔大開,極易受風(fēng)寒侵襲,故不可在空調(diào)房艾灸,也要注意避寒避水,艾灸后2~3小時才能洗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