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嵐(富書作者),來源:富書(ID:kolfrc) 網(wǎng)上有個熱門話題:“什么人活得最幸福?” 有一高贊回答:“幸福最重要的秘密就是,感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無論你的經(jīng)濟狀況如何。” 人活一世,都在追求幸福。 可有些人明明擁有很多,卻不覺得幸福。 他們或行色匆匆,或怨天尤人,或裹足不前,活生生把日子搞得一團糟。 其實,幸福并非遙不可及,而是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 人民日報推薦了9個小方法,助你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幸福,感受幸福。 人生諸多煩惱,都是比較惹的禍。 俞敏洪分享過一段經(jīng)歷: 在北大讀書時,有位室友看了本他沒讀過的書,他便問人家:“大學要讀這種書嗎?” 對方默不作聲,只投來鄙夷的眼神。 這讓俞敏洪內(nèi)心很不爽,便暗下決心,一定要比大家的成績好,才不會被人瞧不起。 大一大二時,他格外用功,別人不是聽講座,就是參加運動會、搞社團,只有他整天泡在圖書館。 令人唏噓的是,努力這么多成績并不見好,身體也亮了紅燈。 那段日子里,俞敏洪才明白:一味地跟人比較,實在愚蠢至極。進取是人的本能,只要你比昨天的自己更優(yōu)秀,就夠了。 因為攀比,變得偏執(zhí),越陷越深,迷失本心。 《加繆手記》里有一句話: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有比較。 比成績,比薪資,比老公孩子。比來比去,習慣高估自己,輕看別人。 《人間值得》的作者說,幸福的秘訣就三個字:不比較。 一味攀比,不僅會迷失自我,還會錯失好運。 與其跟人比,不如緊握手中的幸福。 那些活得舒心的人,都懂得知足常樂,把握眼前的歲月靜好。 人生中,很多東西是強求不來的,如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人生之路》中的林巧珍,深愛不得志的高加林。 可正當她沉浸在愛情的喜悅中時,對方卻以去大城市發(fā)展為由,提出了分手。 巧珍知道這天遲早會來,沒想到這么快,她大方地選擇了放手。 她表示,我愛你,就只盼著你好。 清醒如巧珍,緣起時,珍惜擁有,緣滅時,揮手祝福。 她看得清現(xiàn)實,拎得清輕重,對事不苛求,對人不強求。 《了凡四訓》中說道:“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太陽終會西沉,要走的留不住,不走的何須留。 抓不住的,就盡早放手。 不與往事多糾纏,不跟自己過不去。 學會釋懷,關注當下,你的人生還有更多的精彩。 不依賴,是人生的必修課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一歲時生了一場大病,喪失了聽力和視力。 在安妮老師的耐心教導下,她重新喜歡上語言,為與人交流,每天反復練習手語,手指磨破也不在乎。 因為好學,凱勒的知識儲備不低于同齡人,更驚喜的是,她最終克服困難,學會了讀書和交流。 成年后,她一邊寫作,一邊忙于殘疾人事業(yè),人生開啟了新的美好篇章。 命運不公,她便奮起反抗,障礙重重,她便逐個擊破。 即便身處逆境,凱勒也不依賴家人,憑借意志,找到屬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路遙說:“靠自己生活,靈魂都是安寧的。” 越長大越懂得,與其依賴別人,不如靠自己。 成年人內(nèi)心的安全感,終究是自己給的最可靠。 依靠自己,你才會活得更硬氣,活得更舒坦。 從現(xiàn)在起,不依賴他人,自己的未來自己去爭取。 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不給自己設限。 蔡和母親葛健豪,就是榜樣。 她幼時喪父,為讀書,想盡辦法上私塾;嫁為人妻,丈夫不給力,辦學教育子女樣樣不落;年近半百,照顧子孫,志在千里赴法留學。 葛健豪生于封建末期,思想?yún)s很前衛(wèi)。 她不設限的精神,不僅讓人生熠熠生輝,還讓蔡家人才輩出。 所謂天助自助者。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面對困境,愚者知難而退,勇者迎難而上。 你選擇如何,你的人生就如何。 打破思維的墻,掃除心中的障礙,內(nèi)心不設限,你將會擁有無限可能。 越抱怨,幸福指數(shù)就越低。 抱怨多了,你會滿身戾氣,更會令人生厭。 《紅樓夢》中的趙姨娘,算是半個主子。 面對優(yōu)渥的生活,她不珍惜,還抱怨頗多。 做鞋時,抱怨用的是邊角料;探春按規(guī)矩分喪葬銀子時,說女兒太刻薄,給少了;賈環(huán)與丫頭玩受了氣時,說兒子活該,自己沒本事,我真替你羞…… 怨來怨去,上下都沒人待見她。 卡耐基說,抱怨是最無價值的事情,因為它既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減輕痛苦。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對它,它便會笑對你。 愛抱怨的人,所見皆是苦難,所遇皆是困境。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都是命運的饋贈。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心態(tài),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不抱怨,多反思,找到正確的能量圈,從容應對生活的刁難。 拖延是人生最大的絆腳石。 看過一個小故事: 小青蛙在路邊曬太陽,同伴提醒它,路上車多不安全。 小青蛙慢悠悠地說:“不急,我再曬會就走。” 傍晚,小青蛙還沒回來,同伴急忙朝路邊找去,才發(fā)現(xiàn)被壓扁的青蛙尸體。 小青蛙就像生活中的你我。 總覺得拖一下沒事,殊不知危險正悄然來臨。 心理學家喬治·哈里森說: “拖延是一種不能按照自己的本來意愿行事的精神狀態(tài),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現(xiàn)。” 拖延的本質是迷茫,迷茫,則是因為目標不清晰。 從現(xiàn)在起,定個明確的小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涓涓細流,終會成海。 拖拉的人,注定會被干掉,只有行動起來,勤奮自律,你才有贏的可能。 成年人最高級的自律,就是不虛度光陰。 《平凡的世界》一書中的孫少平,出身貧苦,讀書是他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讀高中時,他每天窮得連飯都吃不飽,依舊在夜深人靜時堅持看書。 在礦山工作,也隨身帶了本《紅與黑》,休息時打著電筒看。 孫少平雖不比妹妹蘭香文化高,但他始終心懷遠大抱負,惜時如金,每天都活得認真而清醒。 亦舒說過:“一個人的時間用在什么地方是看得見的。” 你怎么利用時間,時間就會如何反饋你。 四季有輪回,逝去的時間無法追回。 韶光易逝,生命短暫,管理好時間,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生活中,總有讓人氣急敗壞之時。 還記得曾經(jīng)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嗎?起因只是一個女乘客錯過了站。 當她發(fā)現(xiàn)問題時,不僅不想辦法解決,還辱罵毆打司機,司機怒不可遏,出手反擊。 方向盤偏航的那刻,十幾個人的生命瞬間覆滅,悲劇就此釀成。 如果女乘客心平氣和,哪會有這場無妄之災? 沖動是魔鬼,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子。 梁實秋說:“血氣沸騰之際,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span> 生氣容易,忍氣不易。 成熟的人,應該是情緒穩(wěn)定的。 情緒穩(wěn)定,是不說無禮的話,不做荒誕的決定,不做無用的辯解。 愿你做個情緒穩(wěn)定的人,三思而后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森林有只自卑的小灰兔。 它羨慕同伴白色茸毛,討厭自己灰色茸毛。 為變白,它吃白蘿卜、泡牛奶浴、在白油漆里滾圈,可都無功而返。 有天,小灰兔撞見小白兔中箭倒地,原來是獵人發(fā)現(xiàn)了小白兔。 小灰兔之所以躲過一劫,是因為它灰色的皮毛隱蔽點。 山羊伯伯看見說:“人人都有缺點,最了不起的則是勇敢做自己的人。” 小灰兔豁然開朗,回道:“嗯,我明白了,山羊伯伯,從今天起,我要做回真實的自己!” 俞敏洪說:“自卑的人,一定比狂妄的人更加糟糕?!?/span>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沒有掌聲,自己也能跑,沒有光芒,就自己發(fā)光。 為人處世,不自卑,要自信。 愿不卑不亢,活出想要的精彩。 李誕說:“人要感到幸福,才能看到玫瑰。” 一個人,永遠不要失去對生活的興趣。 生命有限,不必苛求完美,時光無涯,努力把握當下。 幸福,不是難得的彼岸花,而是你用心生活時的一顰一笑。 我來人間一趟,所經(jīng)歷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是幸福的見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