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范疇的陰陽概念 傳統(tǒng)上對陰陽的認識,基本上處于無序的狀態(tài)。也就是并非遵照認識的基本邏輯對其進行解讀,而是把不同范疇的陰陽概念混雜在一起,一時候前為陽、后為陰,一時候多為陽、少為陰,一時候背為陽、腹為陰,一時候氣為陽、血為陰,這樣繞來繞去,仿佛什么都可以用陰陽來表達,但當需要明確究竟什么是陰陽的時候,卻無所遵循。易學是這樣,中醫(yī)學當然也不可能例外。沒有意識到不同范疇的陰陽概念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否則就將帶來認識的錯亂。
1,感性認識范疇的陰陽概念:上下,左右,前后,快慢,晝夜,內外等這些屬于感性認識層面的陰陽,是很簡單直觀的,憑感覺,知覺認識到的。感性認識的特點,一者是客觀真實存在,二者基本上是把多維空間當成一維空間來解讀。比如上與下,左與右,前與后,快與慢等,都屬于把多維空間利用“一維空間”來展示的例子; 2,理性認識范疇的陰陽概念:所謂理性認識層面的“陰陽”概念,其實也就是一種定性的矛盾分類方法。也就是矛盾可以不分彼此,任何一方既可以代表矛,也可以代表盾;但陰陽概念卻嚴肅得多,具有相對的規(guī)定性。正是這一定性,才為更高層次的思維模式打下基礎。其基本定義就是:凡是明亮的,溫暖的,積極向上的,進取的,具有這些特征的事物,都屬于陽。反過來,凡是屬于黑暗的,寒冷的,消極向下的,退行的事物都屬于陰。同時也說明,陰陽雖然對哪一方面為陽或為陰有規(guī)定性,但并不是就是專指其中的某一種,指的而是這些事物的共性,具有相對的抽象性。筆者認為,具有抽象性的矛盾陰陽概念,其實就是把多維空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抽象出類似于二維空間來解讀或闡述。比如中醫(yī)的八鋼辨證就是分別從表里(空間)、寒熱(時間)、虛實(屬性)的陰陽角度對疾病形成的認識,雖然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但中醫(yī)對人體的認識,不是單純的表里就可以達到的,證因也不是單純的寒熱就可以替代,所以,要對疾病形成科學的認識,抽象的八鋼辨證是力不從心的。同時也說明,這種把多維空間試圖從不同側面的二維空間進行闡述或解讀的方法,如果直接運用于實踐,是很難反映事物不同時空動態(tài)變化的。比如五行的相生相克本來屬于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多維空間;但在二維空間就被看成是機械循環(huán);所以,把抽象理論與方法直接套用于實踐,是難以客觀真實的反映出事物在不同時空的動態(tài)變化的,正因為此,中醫(yī)基礎理論的不完善,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還沒有步入到認識的最高階段······ 3,理性具體思維模式范疇的陰陽概念:也就是陰陽五行學中的陰陽概念。 在這里,我有必要強調一點,理性具體思維模式與理性具體認識是有區(qū)別的。前者【就是理性具體思維模式】屬于思維邏輯的最高階段,而后者【理性具體】則屬于具體科學范疇,也就是脫離了思維邏輯,將由具體科學所取代。比如傳統(tǒng)中醫(yī)學由于只是把理性認識范疇的陰陽運用到中醫(yī)學,那么在中醫(yī)學實踐中運用到的陰陽概念,就屬于理性具體認識的陰陽概念,也就是與中醫(yī)學有關的陰陽概念。實踐證明,如果把某個范疇的陰陽概念用來指導實踐,那么,就只能形成與該認識相應的具體學科。由于感性認識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質,而理性認識由于具有抽象性,所以,如果直接運用于實踐,就難以形成完整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也是造成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一直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所在。 理性具體思維模式的陰陽概念,也就是我們探討的事物的本質內容“是什么”范疇的陰陽概念,屬于陰陽五行學立論的基礎。整個陰陽五行學,都是反映陰陽內容動態(tài)變化的理論體系。承載這個理論體系的論著就是《陰陽系統(tǒng)論》。所以,要對陰陽內容在不同時空的動態(tài)變化深入了解,并在實踐中辨析“是什么”與“怎么樣”的矛盾在外在環(huán)境制約下能不能達到動態(tài)統(tǒng)一,為理論結合實際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服務于天下! |
|
來自: 六柱易學周老師 > 《中醫(yī)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