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9年的蘇軾是快樂的。這一年,他由徐州知州調(diào)任湖州知州。湖州自古便是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江南富庶之地,對于吃貨蘇先生來說,到湖州當一把手,基本上等于是把老鼠扔進米缸里啊,即使平調(diào)也等同于升職啊。 但公元1079年的蘇軾又是不快樂的,不但不快樂,而且簡直倒霉透頂,差點連命都沒了。因為這一年,一個對中國文學(xué)史有著巨大影響的事件發(fā)生了。這個事件就是“烏臺詩案”。 到了湖州上任之后,按照慣例要感謝皇上的提拔,于是,蘇軾寫了《湖州謝上表》送到京城。謝表中寫了這樣一句話:“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yǎng)小民。”這其實就是一句自謙的話,但事情壞就壞在這句話上。御史臺的官員接連上章彈劾,說蘇軾這兩句話是攻擊朝政,反對新法。于是宋神宗大為惱火,下旨將蘇軾從湖州抓捕下獄。 此后形勢急轉(zhuǎn)直下,越來越多的政敵從蘇軾的詩文中搜羅“證據(jù)”,要置他于死地。就連蘇軾自己都以為這一次在劫難逃了,但最后卻發(fā)生了轉(zhuǎn)機。圣諭終免蘇軾一死,將他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于是,死里逃生的蘇軾來到黃州,開始了人生中最貧窮最低谷的一段時光。 蘇軾名義上是官,實際上仍是犯人,要受當?shù)毓賳T監(jiān)視,俸祿可想而知是極低的,根本養(yǎng)不活一家人。幸好他的粉絲馬正卿正好在黃州為官,為他申請到了城東一塊廢棄已久的坡地。于是,在公務(wù)之余,蘇軾帶領(lǐng)家人開墾坡地,種田幫補生計。后來,在“東坡”種地的蘇軾就變成了“東坡居士”。 然而,這只是表面原因。因為“東坡”這個外號,無論怎么看都土得有點敷衍,飽學(xué)如蘇軾,為何會選用呢?其實,真正促使蘇軾取這個別號的人,是白居易。 時光倒流二十年,公元1059年,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赴京做官時,船過忠州,蘇軾特意停船登岸一游,留下了《屈原塔》《嚴顏碑》《竹枝歌》等詩篇,與白居易有過超越時空的交集。因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作為最出名的兩任杭州“市長”,蘇軾對自己的前任白居易相當敬佩。他在《去杭州》一詩中寫道:“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較前賢。”這里的“衰朽”是指蘇東坡自己,而“前賢”自然是白居易了。 公元815年,白居易因“越職言事”被政敵炮制了“新井詩案”,貶為江州司馬,又三年遷為忠州刺史。忠州城東有一山坡,白居易于公事之余,常到坡上植樹種花。白居易還以“東坡”為題詠對象,寫下了許多詩,比如“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東坡種花》)、“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東坡種樹》)、“何處殷勤重回首,東坡桃李種新成”(《別東坡花樹》)、“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栽樹”( 《步東坡》),等等。足見白居易與“東坡”結(jié)緣之深。 在黃州東坡種地的蘇軾,想必也想到了前輩白居易被貶官之事,進而聯(lián)想到白居易也曾在忠州的東坡種過花草樹木。蘇軾曾在文章中寫道:“樂天自江州司馬除忠州刺史……某雖不敢自比,然謫居黃州……出處老少,大略相似”。于是,蘇軾“心有戚戚焉”,遂以“東坡”為號的可能性非常大。 宋代文學(xué)家周必大在《二老堂詩話》中說,“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源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焙檫~《容齋隨筆》中說:“蘇公謫居黃州,始自稱東坡居士。詳考其意,蓋專慕白樂天而然?!敝麑W(xué)者陳邇東也在《蘇東坡詩詞選》中表示,東坡是“作者對于前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忠州東坡墾地種花的一種仰慕和趨步?!?/span> 由此而見,一個外號,兩代文豪,的確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段佳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