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了32種昆蟲,有點重口,荒野旅行時如遇緊急情況可做參考食用。 九香蟲 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九香蟲又稱黑兜蝽、瓜黑蝽、打屁蟲。屬蝽科昆蟲。成蟲體稍帶銅色光澤,密布刻點。觸角第5節(jié)黃褐色。前胸背板及小盾片上有橫皺紋。腹部側緣各節(jié)黃黑相間,黃色部分狹于黑色部分。分布于河南、華中、華南、西南等地。為我國特有種。若蟲和成蟲喜在瓜秧上吸食。民謠講“皇帝老兒吃鹿茸,老百姓吃打屁蟲”。 九香蟲性味咸,溫,無毒。具理氣止痛、溫中壯陽等功效。含蛋白質、脂肪、甲殼質等成分。夏、秋季捕捉成蟲,放入容器中,用開水燙死后,再用清水反復沖洗,然后用鍋炒食。四川省閬中等地老百姓常捕捉九香蟲炒食或用油炸食。 ? 麻皮蝽 Erthesina fullo(Thunberg) 麻皮蝽又稱臭大姐、麻椿象、黃斑蝽。屬蝽科昆蟲。成蟲體長2.1~2.4cm,寬約1.0cm,黑褐色,密布細碎不規(guī)則黃斑和黑色刻點。頭部狹長,其前端至小盾片中央有1條明顯的黃色縱線,頭部側緣、前胸背板前緣和前側緣具黃色窄邊。各足脛節(jié)中部黃色。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麻皮蝽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捉成蟲,放入容器中,用開水燙死后,再用清水反復沖洗,然后用鍋炒食。 ? 茶翅蝽 Halyomorpha picus(Stal) 茶色蝽又稱茶色蝽。屬蝽科的昆蟲。成蟲體長1.2~1.6cm,橢圓形,茶褐色或黑灰色,具黑色刻點。前胸背板前緣有4個淡黃色橫列的斑點。小盾片基緣常有5個白色小斑。側接緣黃黑相間。腹部腹面淡黃白色。若蟲和成蟲危害林木、果樹和農作物等。秋季成蟲喜歡在房屋墻上、電線桿、公路旁等處群居活動,是捕捉成蟲的好時期。除寧夏、青海、新疆、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 茶色蝽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礦物元素等。藥用功效不詳。食用方法同九香蟲。 ? 負子蝽 Sphaerodema rustica Fabricius 負子蝽又稱大負子蝽。屬負子蝽科昆蟲。春季雌蟲把卵平產在雄蟲背上,并分泌一種膠質粘著,直至孵化,估稱為負子蝽。成蟲扁卵形,褐色至褐灰色,體長約1.5cm。頭部尖,三角形,中部有1條黑粗線斑。復眼大,長橢圓形,黑色,有光澤。蟲體背面較平坦,腹面稍突出。小盾片三角形,端部尖。前足為捕捉足,中、后足扁平,后足脛節(jié)內側有1列長毛。腹部末端有短而扁的呼吸管。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生活在池塘、湖泊、河水中。 負子蝽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捉成蟲,用開水燙死后,放鍋中炒食,或用鐵絲穿成串用火烤食。是口感較好的食用昆蟲。 ? 碧偉蜓 Anax parthenope julius Brauer 碧偉蜓又稱老竿、水蝎子。屬蜓科昆蟲。成蟲腹長約5.5cm;后翅長約5.3cm。頭部前額有1條黑紋,上額前緣具淡藍色橫條紋。合胸淡綠色。雄蟲腹部第1~2節(jié)膨大,綠藍色。分布于全國各地。稚蟲生活在水中。成蟲喜在池塘、水庫、湖泊邊飛行。 碧偉蜓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撈稚蟲,放入鍋中炒食。河北白洋淀一帶老百姓常捕捉稚蟲用油炸食。提示:碧偉蜓吃害蟲,為有益昆蟲,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捕捉食用。 黑紋偉蜓 Anax nigrofasciatus Oguma 黑紋偉蜓又稱馬大頭。屬蜓科昆蟲。成蟲腹長約5.7cm;后翅長約5.0cm。上顎具黑色 “T”形斑紋。合胸側面黃綠色,有2條粗黑紋。腹部黑色,有許多藍綠色斑。分布于華北、華南、西南等地。稚蟲生活在水中。成蟲喜在池塘、水庫、湖泊邊飛行。 黑紋偉蜓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撈稚蟲,放入鍋中炒食。民間常用油炸食。提示:蜓科類吃害蟲,為有益昆蟲,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捕捉食用。 ? 棒腹小葉箭蜓 Gomphidia con?uens Selys 棒腹小葉箭蜓又稱聯(lián)紋小葉春蜓。屬箭蜓科昆蟲。成蟲腹長約5.0cm;后翅長約4.7cm。頭頂具一對黑色較大的短突起,形如2個小犄角。合胸前方具一個近似“W”形的黃綠色紋。第7腹節(jié)之后膨大呈棒狀。分布于全國部分地區(qū)。稚蟲生活在水中。成蟲在池塘、水庫、湖泊邊飛行。 棒腹小葉箭蜓性味微寒,無毒。具益腎強陰等功效。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撈稚蟲,放入鍋中炒食。民間常用油炸食。提示:蜓科類吃害蟲,為有益昆蟲,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捕捉食用。 ? 黃 蜻 Pantala ? avescens Fabricius 黃蜻又稱黃蜻蜓。屬蜻科昆蟲。體赤黃色。頭頂有1塊黃色突起,突起前方有1黑色橫條紋。翅透明,翅痣赤黃色。腹部黃褐色,第3~10節(jié)背面有黑斑,第8~9節(jié)黑斑較大。分布于全國各地。稚蟲生活在水中。成蟲到處飛行。是最常見的種類。 黃蜻性味微寒。具益腎強陰等功效。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捉稚蟲,放入鍋中炒食。提示:蜻蜓吃害蟲,為有益昆蟲,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捕捉食用。 ? 桃紅頸天牛 Aromia bungii (Faldermann) 桃紅頸天牛又稱紅頸天牛、桑蠹蟲、蛀蟲。屬天??评ハx。成蟲體黑色光亮,體長2.8~3.7cm。觸角細長。前胸背板棕紅色,兩側各有1個刺突。鞘翅肩較寬,向后漸窄。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幼蟲乳白色,前胸背板前半部橫列4個黃褐色斑。幼蟲在樹干內生活。為常見食用昆蟲。 桃紅頸天牛幼蟲性味甘,溫,無毒。具活血,祛瘀,通經等功效。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從樹木蟲道中挖取幼蟲,放入鍋中炒食。也可用鐵絲穿起來,用火烤食,味道鮮美。民間常用油炸食。 ?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 光肩星天牛又稱星天牛。屬天??评ハx。體黑色。觸角細長,節(jié)基部白灰色。前胸背板側刺突長而尖。鞘翅基部光滑,沒有瘤突。鞘翅上有大小不規(guī)則的白斑。足及腹面黑色,密被灰色細絨毛。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幼蟲鉆蛀樹干。為常見食用昆蟲。 光肩星天牛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四季均可從樹木蟲道中挖取幼蟲,放入鍋中炒食。也可用鐵絲穿起來,用火烤食。 桑天牛 Apriona germari (Hope) 桑天牛又稱粒肩天牛、黃褐天牛。屬天??评ハx。成蟲體密布黃褐色短絨毛。前胸背板有橫皺紋,側刺突尖銳。前翅基部密生黑褐色顆粒狀小點。分布于遼寧、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四川等地。幼蟲鉆蛀樹干。為常見昆蟲。 桑天牛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四季均可從樹木蟲道中挖取幼蟲,放入鍋中炒食。也可用鐵絲穿起來用火烤食。 ? 竹 蟲 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 竹蟲又稱直錐象、竹象鼻蟲、筍子蟲。屬象甲科昆蟲。成蟲體菱形。頭小,半圓形;喙直,短于前胸。觸角索節(jié)6節(jié),棒愈合成靴狀。前胸盾形,基部中央有1黑斑。雄蟲前足脛節(jié)長而彎,腹緣密生長毛。幼蟲長圓筒形,乳白色,胸足3對,腹足4對。分布華中、華南、西南等地。幼蟲取食竹筍。 竹蟲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剝取竹筍中的幼蟲,放鍋中小火炒食,味道鮮美。民間常用油炸食,味道鮮香酥脆。為西南地區(qū)常見著名的食用昆蟲。 ? 黃緣真龍虱 Cybister japonicus Sharp 黃緣真龍虱又稱龍虱、水鱉蟲、水龜蟲。屬龍虱科昆蟲。成蟲黑色至黑褐色,具光澤,長卵形,扁平,光滑,體長約4cm。觸角11節(jié),線狀。前胸背板側緣和鞘翅側緣均有黃褐色邊。后胸腹板在后足基節(jié)前無橫縫。中、后足扁平,邊緣具纓毛。后足呈槳狀。分布于東北、河北、北京、浙江、重慶、華南、云南等地。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水田中。成蟲有趨光性。 黃緣龍虱性味甘,平。具補腎,活血等功效。含蛋白質、脂肪等。南方四季均可捕捉成蟲,放入鍋中炒食。也可用鐵絲穿起來,用火烤食。民間常用油炸食,味鮮美。 ? 銅綠麗金龜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銅綠麗金龜又稱銅克郎。屬麗金龜科昆蟲。成蟲銅綠色,有光澤,長卵圓形。觸角9節(jié),棒狀部3節(jié)組成。前胸背板大,側緣有窄黃褐色邊。小盾片近半圓形。腹面多呈乳黃色或黃褐色。前足脛節(jié)外側有2齒。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北、四川等地。成蟲喜在黃昏至前半夜活動,趨光性較強。 銅綠麗金龜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季捕捉成蟲放入鍋中用小火烤食。民間常用油炸食,口感酥脆。 ? 黃褐麗金龜 Anomala exoleta Fald. 黃褐麗金龜又稱黃褐金龜子。屬麗金龜科昆蟲。成蟲黃褐色或赤褐色,油亮,長卵圓形。觸角9節(jié),棒狀部3節(jié)組成。前胸背板側緣有淺黃褐色邊。小盾片近半圓形,與背板接連處密生黃色細毛。胸下密被黃褐色絨毛。鞘翅縱肋較明顯。前足脛節(jié)外側有2齒。分布于東北、華北、河南、寧夏等地。成蟲趨光性較強。 黃褐麗金龜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季捕捉成蟲放入鍋中用小火烤食。民間常用油炸食。 華北大黑腮金龜 Holotrichia diomphalia(Bates) 華北大黑腮金龜又稱朝鮮黑金龜甲。屬鰓金龜科昆蟲。成蟲黑褐色,長橢圓形。觸角10節(jié),棒狀部3節(jié)組成呈腮狀。前足脛節(jié)外側生有3齒,內側一棘刺與中齒相對。分布于北方、西南、華東等地。成蟲喜在黃昏至前半夜活動,趨光性較強。 華北大黑腮金龜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季捕捉成蟲后,放入鍋中用小火烤食。也可用鐵絲穿成串,用火烤食。 ? 東亞鉗蝎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東亞鉗蝎又稱馬氏鉗蝎、蝎子。不是昆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蛛形綱、蝎目、鉗蝎科的動物。成蝎土黃色。體分頭胸部和腹部2部分。頭胸部較短,有1對鉗鋏和4對步足。腹部分前后2部分。前腹部寬大,7節(jié);后腹部細長,5節(jié),末端有尾刺呈上翹鉤狀,內有毒腺。主要分布于北方。棲息在石縫、石塊、磚瓦塊下。 東亞鉗蝎性味咸,辛,平,有毒。具有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等功效。含蛋白質、脂肪、卵磷脂、牛黃酸、多種礦物質等成分。夏、秋季捕捉成蟲,用開水燙死后,放入鍋中炒食?;蛴描F絲穿成串,在火上烤食。民間常用油炸食,味道鮮美。 ?螻 蛄 Gryllotalpa 0rientalis Burmeister. 螻蛄又稱東方螻蛄、大土狗、啦啦蛄。屬螻蛄科昆蟲。體土黃色。前胸背板盾形。觸角絲狀。前足為開掘足。后足脛節(jié)背側內緣有3~4個能動的刺。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喜夜晚活動,有趨光性。民間有“螻蛄夕鳴悲,凜凜云歲暮”的詩句。 螻蛄性味咸,寒。具利水消腫、通淋等功效。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等成分。捕捉后用開水燙死,放入鍋中煮食、炒食。也可用鐵絲穿起來用火烤食。 ?中華螳螂 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中華螳螂又稱中華大刀螳。屬螳螂科昆蟲。體綠色或黃褐色。前胸背板細長,在1/3處擴大。前足腿節(jié)下外緣處具列刺4個。前翅革質。喜生山坡草地、灌木叢中。民間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諺語。為最常見的種類。 中華螳螂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捉后用手捏死,放入鍋中炒食,或用鐵絲穿起來用火烤食。民間用油炸食,酥脆鮮香。螳螂捕食害蟲,對農業(yè)有益,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輕易捕食。 ? 廣腹螳螂 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 廣腹螳螂又稱廣斧螳、拒斧螳。屬螳螂科昆蟲。體淡綠色或紫褐色。胸部和腹部均較寬闊是本種的主要特征。前胸背板寬廣,呈長菱形。前足腿節(jié)寬粗。前翅有1個白斑,前緣區(qū)寬大。紫褐色型前翅有不規(guī)則的小白色斑。分布于華北、華中、華東、福建等地。為最常見的種類。 廣腹螳螂性味甘咸,平。具補腎,固精等功效。成蟲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捉后用手捏死,放入鍋中炒食,或用鐵絲穿起來用火烤食。螳螂捕食害蟲,對農業(yè)有益,不到萬不得以時不要輕易捕食。 ? 棕污斑螳螂 Statilia maculata Thunberg 棕污斑螳螂又稱污斑螳螂、小刀螳螂。屬螳螂科昆蟲。體灰褐色,偶見有綠色個體,體較為細瘦。前足基部前龍骨具1行白色小尖刺,內側基部具1黑色斑,腿節(jié)內側具粉色、白色和黑色相連組成的彩色斑。分布于河北以南及西南等地。 棕污斑螳螂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秋季捕捉后用手捏死,放入鍋中炒食,或用鐵絲穿起來用火烤食。螳螂捕食害蟲,對農業(yè)有益,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輕易捕食。 ? 柞 蠶 Antheraea pernyi(Guérin-Meneville) 柞蠶又稱櫟蠶、槲蠶。屬天蠶蛾科昆蟲。成蟲黃褐色。前翅中部有一個膜質透明圓斑;前翅內橫線褐色,內側有白邊。后翅圓斑與前翅相似。蛹褐色或黑褐色。頭部前下方有一白斑。主要分布于東北等地。幼蟲以柞樹等樹木的葉片為食。 柞蠶蛹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秋季剝開蠶繭內的蛹,放入鍋中煮食或炒食,民間用油炸食。成蟲摘除翅膀后,放入鍋中炒食或用火烤食。是野外補充身體能量的優(yōu)質昆蟲食品。 ? 豆天蛾 Clanis bilineata Walker 豆天蛾又稱豆蟲。屬天蛾科昆蟲。成蟲體黃綠褐色。前翅狹長,前緣中部有1個淺黃色三角形大斑。后翅除前緣、內緣黃白色外,其余為棕褐色。中、后足脛節(jié)背側有銀白色縱條。幼蟲綠色,體兩側各有7條傾斜的淺綠色線,尾部上方有1個向下彎的尾尖。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西北、西南等地。 豆天蛾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季捕捉幼蟲,用開水煮食,或用火烤食。青島等地人,夏季捕捉幼蟲存入冰箱,吃時用油炸食,口感酥脆。 黑盾胡蜂 Vespa bicolor Fabricius 黑盾胡蜂又稱大黃蜂、黃蜂、馬蜂。屬胡蜂科昆蟲。頭部和胸部密被棕色長毛。觸角背面黑色。中胸背板黑色,略隆起。中、后胸側板均為黃色。足黃色,但跗節(jié)略呈棕色。腹部背板各節(jié)有黑色帶;腹板各節(jié)均為鮮黃色。分布于華北、陜西、華中、華南、西藏等地。喜在山區(qū)林木中活動。為常見種類。 黑盾胡蜂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常用煙熏的方法獲取蜂巢。成蟲、幼蟲和蛹可用鍋炒食。民間常用油炸食。提示:獲取蜂巢前,身體裸露部分必須進行防護,以免被蜂蜇傷。 ? 凹紋胡蜂 Vespa auraria Smith 凹紋胡蜂又稱吊馬蜂。屬胡蜂科昆蟲。頭窄于胸部。額部、顱頂及頰部呈棕色,被棕色細毛。中胸背板黑色,中部有一條凹形棕色斑紋;小盾片黃棕色。跗節(jié)全為黃棕色。分布于西南等地。 凹紋胡蜂性味甘,涼,有小毒。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成蟲、幼蟲和蛹可用鍋炒食。云南等地百姓常用油炸食。提示:捕獲前,身體裸露部分必須進行防護,以免被蜂蜇傷。 ? 金環(huán)胡蜂 Vespa mandarinia Smith 金環(huán)胡蜂屬胡蜂科昆蟲。頭部為橘黃色。前胸背板前緣中部突出,肩角明顯,前緣兩側黃色。中胸背板和小盾片黑色。后小盾片黑色。腹部除第6節(jié)全部為橙黃色外,第1~5節(jié)為黑色,第2節(jié)以后各端部有窄條金色環(huán)。分布于遼寧、華北、陜西、甘肅、華中、華南、西南等地。以華南、西南最常見。喜在林木中活動。 金環(huán)胡蜂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成蟲、幼蟲和蛹可用鍋炒食。云南等地百姓常用油炸食。提示:捕獲前,必須進行身體防護,以免被蜂蜇傷。 澳門馬蜂 Polistes macaensis Fabricius 澳門馬蜂又稱馬蜂。屬馬蜂科昆蟲。中胸背板黑色,中部有2條黃色條斑;并胸腹節(jié)黑色,有2條黃色條斑。腹部第1節(jié)前方為圓錐狀;第2至5節(jié)背板,沿端緣有橙黃色寬橫帶。雄蜂唇基內凹,腹部7節(jié)。分布于河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喜在樹上筑巢,巢單片,不大。 澳門馬蜂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成蟲、幼蟲和蛹可用鍋炒食。提示:捕獲前,必須進行身體防護,以免被蜇傷。 ? 黃翅大白蟻 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 黃翅大白蟻又稱白蟻、螱。屬白蟻科昆蟲。大兵蟻體長約1.1cm。頭部黃褐色,上顎黑色。頭背面觀略呈長方形。上顎粗壯,左上顎中部后有數(shù)缺刻,右上顎無缺刻。觸角念珠狀,17節(jié)。小兵蟻體長約0.68cm,體色略淡。分布于中南部、云南等地。民間有“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等警句。 黃翅大白蟻性味甘,溫。具鎮(zhèn)痛、靜心、消炎等功效。含豐富的鐵質,有助于治療缺鐵性貧血癥。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大多數(shù)白蟻都可以食用。成蟲、幼蟲可放入鍋中炒食。卵可與雞蛋液攪拌后炒食或蒸食。 ? 蚱 蟬 Cryptotympana atrata(Fabricius) 蚱蟬又稱知了、黑蚱蟬、蜩。屬蟬科昆蟲。體黑色。觸角鬃狀。中胸背板中部前端具近似“∪”形的紋。雄蟲腹部第一節(jié)有2個半圓形背瓣。前、后翅均為膜質,翅脈明顯,暗黃褐色。老熟若蟲土黃色,俗稱“知了猴”。老熟若蟲傍晚開始從土中爬出。分布于遼寧至廣東?!对佅s》詩云:“莫倚高枝縱繁響,也應回首顧螳螂?!眳s也值得人們一思。蚱蟬為民間百姓最喜食的昆蟲。 蚱蟬性味咸,寒。具清熱,熄風,鎮(zhèn)驚等功效。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若蟲用開水煮食或用鍋炒食。成蟲和若蟲也可用鐵絲穿成串用火烤食。民間人們常在夏季傍晚用手電照樹干,抓取若蟲,用油炸食,味道鮮美。 ? 蟪 蛄 Platypleura kaempferi(Fabricius) 蟪蛄又稱春蟬、中華蟪蛄蟬、蟪蛄蟬。屬蟬科昆蟲。體小略扁平。頭部、胸部背板暗綠色。前翅布滿濃淡不一的黑褐色云狀紋;后翅黑褐色,邊緣白色透明。雄蟲背瓣半圓形,蓋住發(fā)音器。雄蟲可發(fā)出“滋、滋、滋...”連續(xù)不斷的鳴叫聲。分布于華北以南等地。為常見食用昆蟲。喜在低矮樹木上生活,容易捕捉。 蟪蛄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夏季傍晚用手電照樹干,抓取若蟲,用開水煮食或用鍋炒食。白天捕捉成蟲炒食或用鐵絲穿成串用火烤食。民間常用油炸食,味道鮮美。 ? 鳴鳴蟬 Oncotympana maculicollis Motschulsky 鳴鳴蟬又稱蛁蟟。屬蟬科昆蟲。成蟲黑色,有綠色斑紋,體長約3.7cm。頭較小。中胸和后胸背板被白色蠟粉。前翅橫脈上有4個黑褐色斑。雄蟲背瓣完全蓋住發(fā)音器。雄蟲可發(fā)出“嗚嗚嗚嗚哇...”連續(xù)不斷的鳴叫聲。分布于遼寧、華北、陜西、甘肅等地。主要在低山區(qū)林木上生活。相傳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避暑,聽到樹上有一種昆蟲的叫聲很好聽,于是派人捕捉帶回北京,放入香山林中繁衍。所以,香山一帶鳴鳴蟬特別多。 鳴鳴蟬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若蟲用開水煮食或用鍋炒食。成蟲和若蟲可用鐵絲穿成串用火烤食。民間常用油炸食。 蒙古寒蟬 Meimuna mongolica (Distant) 蒙古寒蟬又稱蒙蛁蟟蟬。屬蟬科昆蟲。體長約3.2cm,黑暗綠色。前胸背板中區(qū)2條黑縱帶圍成中央一黃綠色“!”形紋。中胸背板中部有黑色“Ψ”形斑紋;后部暗綠色“×”隆起前角前方各有1個黑色圓斑。腹瓣淡綠色,伸達第6腹節(jié)。分布于河北、北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喜棲息在楊樹和果樹上,容易捕捉。 蒙古寒蟬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若蟲用開水煮食或用鍋炒食。成蟲和若蟲可用鐵絲穿成串用火烤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