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工夫補充 儒家修身功夫來自上古,是古代圣王的明心之法,是最簡單最有效的俗家修行法。儒家修身法參透性命,以事為修,一步登天直透中黃,是世俗的修法,特別適合大眾,節(jié)約了時間,又把修德,練氣,做學(xué)問,融為一爐。 為什么沒人教儒家功?是前輩們自私?還是失傳了?都不是。因為功夫的上乘境界不是功法而是心法,心法只能自覺,自省,自悟,只能講些道理,即儒家的修法——“格物”完了。只有自覺的去學(xué)習(xí)《大學(xué)》《中庸》才會明白,這種自省自悟的事情誰又能夠教? 儒家并不主張一味靜坐,而是要在人情事變上用功,體會正邪。比如儒家強調(diào)要“慎獨”也就是,謹慎獨處,靜坐也不是要像佛道兩家一樣要入靜,而是要克省察治,排除己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以養(yǎng)浩然正氣。 儒家的修煉是德,理,氣 三者的結(jié)合。學(xué)問之道有三,曰:省察也,克治也,存養(yǎng)也。 儒家的功夫其實體系是這樣的:六證修法的目的只為一個“得法”入門而已。從“知止”到“得”只是入門而已,是筑基功夫,儒家只有一個功夫叫“誠 ”。儒家功夫的順序:“六證”相當于入門完成了格物致知,是得“法”的階段,修完就能“得”“格物”的辦法,正心誠意是格物致知的功效。也叫得“中 ”進而意誠。所以儒家功夫簡單就一個字“誠”,所以陸九淵稱為至簡功夫。 中華文化經(jīng)典《易》中的思想,周文王做了總結(jié),也就是元'亨'利'貞,并寫成爻辭。這是如何過得更好的辦法,修身進德的辦法,儒家入門首在立志。就自修自省上并不比佛道少多少,省事多少,就天人合一的最高層次,歸納起來就是道德二字。何為道德?孔子回答了:儒家《大學(xué)》中中庸之道的提出,更清晰的指出五達道,三達德,這是修道也是做人最基本的東西??鬃釉诖嘶A(chǔ)上提出中庸的思想是一個偉大的發(fā)展,是把上古修煉發(fā)展到了新的高度。顯然孔子是道統(tǒng)的傳承(上古十六字真?zhèn)鳎┱撸驗橛小爸小钡牡澜y(tǒng),這就是中華核心文化。 儒道兩家淵源極深,同源而不同流,儒道兩家同來自《易》,儒道兩家的區(qū)別 :道家是地道貴在守雌,自然,無為無不為,是在學(xué)地道無為而萬物得養(yǎng);儒家是天道貴在行。知行合一,以人應(yīng)天,是在學(xué)天道有行而萬物有本末始終,儒家有為有不為曰:天理。故一個是天一個是地成為儒道兩家的分水領(lǐng),用儒家解釋道家或道家解釋儒家都是錯誤的這必須搞清。過程來看儒家還強調(diào)知行合一“天下惟此事,父不能傳之子,父不能傳子,師不能傳徒,此道只能自求”,是一條力行之路。 儒家和道家在漢朝開始分道揚鑣,上古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被兩家繼承了下來,但漸漸失去本來面目。儒家被統(tǒng)治者看中,開始科舉之后修身的本質(zhì)漸漸消失,成為只會搖頭晃腦的腐儒,儒家經(jīng)典也被刪改的面目全非,習(xí)氣練劍的越來越少,漢唐時讀書人是佩劍的,文武雙修比較彪悍,書和劍成了讀書人不滅的夢。宋時完全成了一種貴族裝飾,明清時后來連裝飾也沒有了,這也是中華民族衰落的開始。儒學(xué)在明朝開始復(fù)興,修道方面以王陽明為代表。儒家文化本質(zhì)為修煉文化,心學(xué)是修煉學(xué)而非哲學(xué)了。 儒釋道三家靜坐法,均以心性修養(yǎng)為主要對象,其全體大用,均以心性為本。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為頭腦,道家以“煉心煉性”為工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yǎng)性”為工夫,為頭腦。儒家重養(yǎng)氣,佛家重見性。道家重練氣,內(nèi)觀,儒家重養(yǎng)心,內(nèi)省。養(yǎng)生功夫就在于化后天之氣為先天真氣,以達到延年益壽。人心指后天的私欲,道心指先天本性,所謂“人心惟萬慮之主,道心為眾道之本”。儒家修法為什么稱浩然正氣呢?孔子認為,天地間浩然正氣乃是宇宙萬物生生化化之根本。有極圖就是天人合一圖,是旋轉(zhuǎn)的先天太極圖,儒家修真圖,實際就是取中間道那個漩渦,所以叫“中”孔儒正氣功,道法自然,實際上就是持中中正,謂自然之道法。 何為“中”? 《中庸》有云:“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笨梢姟吨杏埂穼嶋H上是孔門心法,《大學(xué)》是體系,兩書是一體的,這和朱熹的看法一致——中庸之道就是孔子哲學(xué)和修養(yǎng)方法的精髓,不然孔子怎么能成圣人,中庸就是成圣進學(xué)的方法。 中為道體,堯、舜、禹、湯、文、武、孔、曾、思、孟等歷圣相傳之大道,只此一“中”字,亦即是中道。老子并不言丹道,只言“守中”。丹道是養(yǎng)生家的杰作。 《中庸》除開宗明義標提“天命之謂之性,率性之謂道”外,其言以至誠盡性時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盡性工夫,擴而充之,即可與天地參。這全是一套最簡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所以,儒家功夫又稱一貫功夫。天人合一時感覺天地就是太極圖,太極就是“中”。可見中正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太極之道。 《大學(xué)》提“正心誠意”,《中庸》提“率性盡性”,孟子除提“存心養(yǎng)性”外,又提“盡心”。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養(yǎng)性,不但為盡心盡性之本,且亦為煉心煉性與明心見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道家之煉心煉性,固須從存養(yǎng)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見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養(yǎng)之何以得見?且也,明之之后,猶須存之;見之之后,猶須養(yǎng)之,久而彌光。不然,修證工夫,于證得明見之后,固可立地成佛,然于明見之后,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養(yǎng),即于成圣成道成佛以后,仍不可有一時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動!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爾敗之。故必須守而勿失,死而后已方可。歷來儒家中人,好剽襲佛家明心見性之旨以為用,庶不知儒門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為方便說教也。舉心即性見,舉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與命與心與性與理與道,要皆是一體。亦可以說,皆統(tǒng)於道。分于道而具異名,名異而體同也。“天地與我同體,萬物與我為一”。言理如是,論工夫則尤然。由靜極定篤中,自家心上,自可證到。大程子曾云:“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于身為心,其實一也?!庇衷疲骸爸恍谋闶翘?,盡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又云:“性之本謂之命,性之自然者謂之天,性之有形者謂之心,性之有動者謂之情。凡此數(shù)者,一也?!泵献釉唬骸白郧蠹吹谩!弊郧笳?,自求于吾心也。舉心,則性自在其中矣;舉性,則道自在其中矣;舉道,則天地萬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孺家之道統(tǒng)圣脈,一是以存心養(yǎng)性為工夫為頭腦。或問:“心性存養(yǎng)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靜而已矣。心之體本靜,性體亦然。感于物而動,緣于欲而動,動則失其本,而違于道矣。道不可須臾離,故心不可須臾動。天地萬物,生于靜而長于靜,失于動而亡于動。余故曰:'靜罔不吉,動罔不兇?!斯耪苤灾^'一動不如一靜’也?!洞笠住匪^'寂然不動’者,所以存其本心,養(yǎng)其性體也。所謂'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動,則湛然無物;湛然無物,則洞然虛明;洞然虛明,則有感即應(yīng),應(yīng)而遂通矣。其所以能應(yīng)而遂通者,蓋洞然虛明,則靈覺不昧;靈覺不昧,則一神獨耀,則無知而知,無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應(yīng),而應(yīng)無不通也?!薄熬烤购嗡?”曰:“此中自有虛無竅,直透鴻蒙末判前?!币徽咧辽浦兀瑹o對待之體。儒家以中為道體,道體虛無,難為言說,故立一以為用。堯舜心傳曰:“惟精唯一,允執(zhí)厥中?!贝诵哪芤?,方能得中。惟一由中生,中由一立。由中而生一,是“無極而太極也”也。由一而立中,是“太極本無極”也。言無極則為先天之學(xué),言太極則為后天之學(xué);用無極則為先天之功,用太極則為后天之功。故守無,可以致一,守一,可以制萬。道家《洞玄經(jīng)》謂:“萬卷丹經(jīng),不如守一?!庇嘁鄧L云:“圣學(xué)大要,全在守一?!狈蜃幼灾^“吾道一以貫之”。所謂一以貫之者,即以一貫之也。一者絕對體,在心為良知良能渾然未分之本體,一動心起念,即為二矣。二則有善惡是非之對待,而天下之紛爭起矣。夫一,又為《大易》之元也?!兑住分^:“元者,善之長也。”又謂:“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故一又為無思、無慮、無念、無欲時之至善之體。伏羲畫卦,以一畫開天地;堯舜禹傳心,以“惟一”開中道;老子以“抱一”為天下式,佛以一合相告須菩提。凡此皆絕對之一元論也。天地萬物,莫不有“對”;合其“對”而為一,則不獨“對”可合,萬殊亦莫不可合。守一之極,則自可建立陰陽之統(tǒng)一觀,心物之統(tǒng)一觀,內(nèi)外之統(tǒng)一觀,人我之統(tǒng)一觀,生死之統(tǒng)一觀,時空之統(tǒng)一觀。此為齊萬不齊、同萬不同、通萬不通、化萬不化之心法也。守一之法,有存心守一法,有系心守一法,有制心守一法,有寂心守一法。佛《遺教經(jīng)》謂:“制心一處,無事莫辦。”“制心一處”,即制心守一也。然實不若“存、系、寂”三者工夫之較自然也。大程子力倡“主一”之說,復(fù)謂“主一無適,敬以直內(nèi),便有浩然之氣”。實不若以“守一”為內(nèi)圣之功,更為明暢易曉。就圣功上言:寂心守一,凝神默照,集義養(yǎng)直,不搖不動,則天地氣象與圣人氣象,亦自油然而生??鬃痈骖伝卦唬骸岸硕摚愣?。”六字實為圣道心傳,虛字吃緊,最宜注意,端則中正,虛則竅存。守此一,即此竅也。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人得一以圣?!惫试唬骸暗闷湟?,萬事畢?!焙我缘靡??曰:“守則得之,不守則不能得也?!钡ぜ医倘恕耙荒钜?guī)中,可以入圣”。 儒家有動靜二法克服了靜坐之后的散亂,這比佛家的念佛,道家的時時守丹田更為實用,也更適合俗家,因為儒家有在事上練功的方法,除了靜坐(靜存)之外,生活也是練功,而且越是心煩意亂練功效果越好(動養(yǎng))。 自伏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軻止,圣圣相傳,皆言道而不言理,傳道而不傳理。所以然者,以舉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舉理字,以立理學(xué),除標新立異別開路徑而外,豈有他哉?韓愈力倡道統(tǒng)之說,宋儒意欲創(chuàng)“理統(tǒng)”以繼“道統(tǒng)”,井求之于禪釋;且后分裂道術(shù),各執(zhí)一端,而有程朱陸王之千古公案,紛爭不息。 要做大人(君子)是為人生的幸福而修,是為做人而修的,是為提高智慧品德(進學(xué))而修的為己之道,儒是正襟危坐的。“知止”就是把惡心、散亂的心能止住。“知止”重在一“知”字。儒家說知禮,等于佛家說守戒。再進一步知善惡忠偽,再進一步知仁,及孔子說“知天命”。知能進一層,則功夫也更進一層。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修身的過程包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格,至,誠,正為修身的過程,就是由不正到中正。所以格物就應(yīng)該是調(diào)心的開始,是心態(tài)歸于誠正的過程的第一步,格物和知止意思相關(guān),格物就能知止就能入手??偟膩碇v個人認為大學(xué)之道就是中庸之道,就是體認天理。 “誠”有人把它當作一種修法,誠意就是不自欺,也就是慎獨的修養(yǎng),其實這是生活化的練功,和禮一樣是時時體天理的修養(yǎng)方法。其功效: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修身的根本在正心。 陽明先生說: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有以致知為至極其良知,格物為格其非心者。又謂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于正;致者、至也,至極其良知,使無虧缺障蔽。以身、心、意、知、物合為一物,而通為良知條理;格、致、誠、正、修合為一事,而通為良知工夫。意心身都來格物上用功,格物即止至善也,無非隨處體認天理,體認天理,即格物也。致知,乃格物工夫;其云格物,乃致知功效。在者,志在也,志在于有功效也;致者,思也,“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格者,法也,有典有則之謂也。 程子:“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格者正也,格物就是正物,物者事業(yè)。大學(xué)這部儒家經(jīng)典傳承的是上古文化,傳統(tǒng)的文化上修身包括進學(xué)的方法(修真),還有品德的修養(yǎng)不注意品德的修養(yǎng)就不是華夏儒家文明了,道德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這么重要的東西在儒家的核心文化中應(yīng)該體現(xiàn)出來! 《大禹謨》載舜命禹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贝思词菤v史上有名之十六字心傳?!按蟮莱4嫖淖滞猓嫱静辉谡Z言中”。在此,人心與道心,只是一心,切不可作二心會,由其下句之“惟精惟一”,即可證之。其工夫頭腦在教人以人心合道心。道心即天心,故亦即是以人心合天心工夫。以人合道,以人合天。此為最高之綜合原理,與最高之相應(yīng)原理,最吃緊處即在此。在求其合之以前,先須修“應(yīng)”字工夫。以人應(yīng)道,以人應(yīng)天,也就是以道率人、以天率人之意。本天道以立人道,本天德以立人德,本天心以率人心,本天性以率人性。人則體而應(yīng)之,修而合之;合與不合,再印而證之;印證不二,即得中道矣!一般人恒言“天人合一”,究競?cè)绾涡??如何?如何一?干圣不傳!實則全在吾人心地上入手,從心上起修,從心上求應(yīng),從心上求合。合則同,同則一,一即所謂絕對本體,唯一不二,不二即中。中則至善,至善即道?!洞髮W(xué)》之“止于至善”,即止于中,止于道也?!吨僦a》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義制心,以禮制心。”《大學(xué)》之“明明德新,民止至善”,與此誥若合符節(jié),其為道一也。其次如舜命皋陶曰“民協(xié)于中”?!吨杏埂酚浛鬃淤澦矗喾Q其“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孟子稱湯曰“湯執(zhí)中,立賢無方”?;雨悺逗榉丁酚谖渫?,其所言“皇極”,亦即建立中道于天下也。故曰:“會有其極,歸有其極?!弊铀贾杏?,即中道也。執(zhí)中之執(zhí),即“擇善固執(zhí)”之執(zhí)。執(zhí)而守之,守而行之,行而成之,成而勿失,則證道矣;是故執(zhí)中即守中也??子诓辉坪酰骸叭私栽挥柚瑩窈踔杏?,而不能期月守也?!贝怂^守者,如神龍養(yǎng)珠之守也。中體無聲無臭,無形無相;守則存,存則化,化則著,若則成,成則生;化化不已,則生生不息,而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亦可與萬物合其情,與萬事通其理,而無適不善,無用不宜也。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這應(yīng)該是《大學(xué)》中的核心(大學(xué)之道),在我看來明德和至善本為一體互為表里,明明德是體至善為用。什么是至善?當然就是中庸之道!這樣一切就明白了《中庸》之道就是至善之道!這樣《大學(xué)》《中庸》就能聯(lián)系起來,更重要的是能把儒家十六字真?zhèn)鞯囊Α皥?zhí)中”的心法圈了進來。這就是開啟寶庫大門的鑰匙。通過修煉較長時間的靜坐達到心體“澄瑩”的境界,獲得一種神秘的心理體驗和心靈飛躍。楊慈湖也主張靜坐得悟,他還把這種方式稱為“反觀”,說:“嘗反觀,覺天地萬物通為一體?!薄拔嵝猿稳磺迕鞫俏?,吾性洞然無際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毙纳f物,萬物有心,心物互化,合而為道!修心為上,心外無理,這就是儒家對“道”的理解。 儒家修行的心法知行合一是儒家的真諦,所以按照傳統(tǒng)還是不教方法,自己研究《大學(xué)》《中庸》研究出來才真正是自己的,這就是身體力行!儒家氣功不是普通的養(yǎng)生方法,要靠自己體貼出來通向真理道路來,因為“知行合一”是儒家修行的必由之路,做到才能見到,見到又要合于天,今天體會出來一點就要去做。這就是儒家心性之學(xué)或悟道的特點。儒家板塊里不是有幾篇是新手寫的體會嗎?修儒就是這樣修的,不只是打坐,是力行之路。所以儒家道修行就一“合”字,合天之德就是天人合一。一旦返回先天之后,可以和宇宙相通,吸取宇宙能量,人體如漩渦之中心,宇宙能量自然進入中脈。所以儒家功力增長強勁,稱浩然正氣。 |
|
來自: 新用戶29125i7o > 《儒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