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5歲,因咽部不適而就診。 自訴咽癢數(shù)月,咽中如有異物,咯之不出,伴口苦,無口干.汗出,無畏寒肢冷,納寐可,二便調(diào)。舌紅苔白膩,脈弦。 六經(jīng)辨證:少陽太陰合病。 擬方:小柴胡湯合半夏厚樸湯。 方藥:柴胡15 黃芩10 黨參10 清半夏10 炙甘草8 生姜切10 大棗4枚 厚樸20 茯苓15 紫蘇葉10 三劑,水煎服,日一劑。 二診:訴已好轉(zhuǎn),癥狀減輕,原方鞏固。 思路: 梅核氣,多因情志不遂,肝氣瘀滯,痰氣互結(jié),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fā)時止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臨床以咽喉中有異常感覺,但不影響進食為特征。 患者口苦,脈弦,辨為少陽證,方用小柴胡湯疏肝解郁; 咽有異物感,咯之不出,苔白膩,為有痰,辯為太陰證?!督饏T·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22》指出:“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方用半夏厚樸湯降逆化痰。 |
|
來自: 經(jīng)方人生 > 《許俊祥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