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判斷疾病的傳變也比較重要,我們的診斷依靠的是確定病位和病性,也有醫(yī)家提出病勢的概念,就是疾病傳變的趨勢。病情是會發(fā)生傳變的,正邪旗鼓相當?shù)脑挘∏槟軌蚓S持穩(wěn)定,不傳變,正邪雙方力量的斗爭,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最終是要分出勝負的,要么是正勝邪去,要么是正虛邪進。 邪氣大于正氣,正氣不支,疾病就會往里傳變,最有名的莫過于第97條的“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可見正氣虛(血弱氣盡)才是邪氣入里的根本原因。疾病的傳變分為病性的傳變和病位的傳變,病性傳變由陽證傳變?yōu)殛幾C,病位傳變,由表入里。正常情況下,疾病的傳變都是由表往半表半里和里證傳,甚至由表直接入里,越過半表半里的病位。一般情況下疾病不會主動由里往外傳,必須經(jīng)過治療之后,疾病才有可能從里往外傳。 今天我們學習疾病的傳變。 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 傷寒一日,并非一定是一日,是個概指。指的是傷寒初起的時候,多是太陽病的階段。正邪交爭于表,是沒有半表半里證和里證的癥狀反應的。此時太陽病的脈,麻黃湯是脈浮緊而有力的,是正邪交爭有力、邪實正氣不虛的狀態(tài)。桂枝湯是脈浮緩或弱。麻黃湯證的時候可以高熱到39或40℃,脈率快,脈也數(shù),但為何我們不說麻黃湯的脈是脈浮緊數(shù)呢?因為一般情況下,脈遲數(shù)定寒熱,這里的寒熱指的是寒證、熱證。麻黃湯、桂枝湯表證的發(fā)熱只是癥狀,是正邪交爭于表,欲汗不得汗,陽氣郁遏、氣機不通導致的發(fā)熱,但不是熱證,因此我們不提麻黃湯證脈浮緊數(shù),只是提脈浮緊。到了銀翹散,有熱證需要清熱,就提銀翹散的脈是脈浮數(shù)了。 表證的時候,脈象雖然因為發(fā)熱而快,是數(shù)脈,但手指下的感覺相對安靜,并不躁動不安,因為沒有熱邪。雖然快卻有從容和緩的感覺。所以仲景說脈靜,就是單純表證。那么如何判斷疾病是否要發(fā)生傳變了呢? 頗欲吐,若躁煩。因為半表半里證常見嘔,如小柴胡湯證的心煩喜嘔,常以嘔代指半表半里證。但需要注意表證的時候也有嘔的表現(xiàn),比如在桂枝湯12條也提到的“鼻鳴干嘔”,但表證的嘔吐相對輕,而這里的頗欲吐,頗就是很、甚的意思,頗欲吐就是吐的癥狀明顯,是半表半里的嘔吐,說明出現(xiàn)了半表半里證。 躁煩多見于熱證,熱擾心神則躁煩。如大青龍湯證就是在麻黃湯證基礎上見到“煩躁”一癥。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脈數(shù)急,就是脈不靜,急就是急迫、躁動不安的脈,說明出現(xiàn)了熱邪,出現(xiàn)了并非表證的癥狀表現(xiàn),就說明疾病往里面?zhèn)髯兞恕?/p> 麻黃湯無熱證,雖然脈浮緊、脈率快(脈數(shù)),但沒有熱邪、沒有熱證,所以手指下的脈相對安靜的狀態(tài),并不躁動。當手指下的脈由安靜轉變?yōu)樵陝硬话驳臅r候,就說明出現(xiàn)了內熱,表證無熱證,只有半表半里證少陽和里證陽明才有內熱,所以必然是表證往里傳變所致。 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合在一起看,類似于喜嘔(頗欲吐)、心煩(躁煩)、脈數(shù)急(躁動不安),說明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半表半里和里的熱,說明已經(jīng)由太陽的表往里傳了。如果太陽病已罷,就是少陽或陽明,如果太陽病依然存在,那就是太陽少陽并病或太陽陽明并病,甚至三陽并病。 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第4條是傷寒一日太陽受之,這里是傷寒二三日。都是一個疾病早期的階段,疾病從陽證來看,分為表陽證、半表半里陽證、里陽證,分別是太陽、少陽、陽明。如果少陽陽明證不見者,那就說明疾病仍然在表陽的太陽病,就是不傳。 那少陽、陽明的常見癥狀代表是什么呀?其實就是上一條所說的,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等癥狀表現(xiàn), 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jīng)盡故也。若欲作再經(jīng)者,針足陽明,使經(jīng)不傳則愈。 本條說的也是一個傳變的問題,太陽病有頭痛,如在太陽病提綱條文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頭項強痛當然包括了頭痛,大家在感冒的時候,頭痛也是常見的癥狀。 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人體都有自動祛邪、恢復健康的機能,對于身體健康的人,正氣充足,他可能感冒7日左右的時候呢,能夠邪氣自去,頭痛自然痊愈。假若機體不能依靠本身力量祛除邪氣,那就需要治療,用藥物或針灸等辦法扶助正氣、扶正祛邪了。 針足陽明,指的是經(jīng)絡的穴位,如足三里,起到一個補益氣血、扶正祛邪的目的,促使疾病向愈,阻斷了疾病的傳變。 1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風家也是外感的一個代指,表解,但部分癥狀不了了,不多也不重,但就是沒有完全好,像是留了個小尾巴,比如臨床上見到很多感冒患者,感冒的時候沒有咳嗽,在感冒快好的時候,卻出現(xiàn)了咳嗽,也稱之為感染(感冒)后咳嗽,其實就是感冒沒有好徹底留下的小尾巴,就是表解而不了了者。 表證大部分解了,但是余邪未盡,也不重,怎么辦呢?也不需要治療,正氣充足的情況下,會自行慢慢的痊愈,大概經(jīng)過12天這么一個意思。如果正氣偏虛,可以考慮桂枝湯,陽虛明顯則加附子。 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胡希恕先生認為各經(jīng)欲解時,是沒有臨床意義的,我們把六經(jīng)欲解時的六個條文,放在課程最后,統(tǒng)一分析。這里暫略。 總結:臨床上判斷疾病是否傳變、是否有傳變的趨勢,比較重要,仲景就告訴了我們要觀察的要點“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其實也是少陽病、陽明病的診斷要點。同時對于正氣偏弱的,如“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需要加以解表。對于“若欲作再經(jīng)者”,可采用“針足陽明”等辦法,扶正以截斷其傳變,也都是關注正氣的體現(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