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社會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建國初期確立的糧油供應體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計劃經濟時代市民日常生活中非常倚重的糧證、糧票徹底成為了歷史,以至于如今許多年輕人對此竟茫然不知。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親歷者,我將自己所見所知記錄如下,希望能對愿意回憶或了解那段往事的人有所幫助。 1955年,國家根據國內糧食生產和消費具體情況,對糧油供應采取了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政策。通俗地說,就是把農民生產的糧食,由國家統(tǒng)一收購,糧油商品由國家按計劃向城鎮(zhèn)居民統(tǒng)一供應。這一政策執(zhí)行了近40年。從改革開放后的1992年開始,國家陸續(xù)對糧油供應由計劃調節(jié)向市場調節(jié)轉化。到1996年,這一轉化基本完成。 糧油供應計劃管理的表現(xiàn)形式是,城鎮(zhèn)居民購買糧油,需持糧證到國有糧店購買。城鎮(zhèn)居民的糧油供應有統(tǒng)一的定量標準,標準由當地的糧食局制定。具體地說,體力勞動強度是標準的參照依據:重體力勞動者像火車裝卸工,采煤工等,每人每月供應55斤;汽車裝卸工,炭素電極工,每人每月供應48斤。輕體力勞動者,如醫(yī)生,教師,行政人員,每人每月供應31斤。 供應量內,玉米面、玉米碴子等粗糧占比較大。細糧如面粉,大米,占比較小。拿吉林市來講,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每人每月細糧供應只有6—8斤(一般大米3—4斤,面粉3—4斤),豆油每人每月半斤。剩余供應量只能購買粗糧。 當年供應的糧油品種比較單一。主要有標準粉、大米、玉米面、玉米碴子、掛面、豆油。其中面粉供應分為若干等級:特一粉也叫七零粉(相當于現(xiàn)在的精粉),特二粉也叫七五粉,標準粉也叫八五粉,黑面是九二粉(也叫全麥粉,麥皮和麥芯一起磨成粉)。不同的面粉與不同的小麥加工出品率,以及加工小麥時篩子的篩目(指篩眼大小)有關。另外,逢年過節(jié),在計劃供應量內,會適量增加一點細糧數量。比如大米5斤,特一粉5斤(平時供應的是標準粉)。在供應量外,還會增加一點花生和葵花籽的供應,例如每人半斤花生,半斤葵花籽。 作為零售點,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糧店在布點時,已兼顧了市民生活的便利性。以昌邑區(qū)為例,1985年時,共有站前、哈達灣、維昌3個糧油供應站,管理著44個糧店。另外在上海路和天津街有兩處議價糧的糧店。糧店的布局大致與居民委的分布相匹配。具體情況,可詳見下列表格: 購買糧油的居民,要帶糧證,自帶包裝口袋、油瓶到上述國有糧店購買。計劃經濟時,糧油價格比較便宜,大米0.185元一斤。標準粉0.185元一斤。豆油0.81元一斤。玉米面0.095元一斤。糧店收款員收款后,開出付糧憑條。居民拿付糧憑條到付貨窗口,由付貨員按憑條品種數量約稱,然后把約好的糧食倒進居民自己帶的口袋里,把約好的豆油倒進居民自己帶的油瓶子里,拎回家去。每到月初或年節(jié)時,糧店會出現(xiàn)排隊買糧油的現(xiàn)象。 當年全市200家國有糧店(含郊區(qū))供應的糧油商品,是由本地的糧油加工企業(yè)生產的。這些企業(yè)有:吉林市面粉廠,主要生產各種規(guī)格的面粉;東關糧庫(第二糧油加工廠),主要生產玉米面,玉米碴子;西關糧庫(吉林市糧油加工廠),主要生產大米,面粉,豆油;江北糧庫(江北糧油加工廠),主要生產大米,豆油;孤店糧庫(第一糧油加工廠),主要生產大米,面粉。另外,吉林市生產掛面的企業(yè)有江北糧油加工廠和吉林市糧油供應公司掛面廠——在糧店買掛面也是在定量內限量供應的。 計劃經濟時期,由于糧油供銷執(zhí)行嚴格的計劃。如果到外地出差,尤其是跨省,涉及影響省際糧食計劃,這時就需要到糧店“起全國糧票”。沒有全國糧票光有錢,到外地吃不了飯。另外在本地飯店吃飯,除了交錢也要交地方糧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兩角錢四兩糧票就可以吃一頓飯(四兩大米飯,一盤炒豆腐)。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全國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深圳在全國率先取消了糧證糧票后,吉林市也在1993年取消了糧票的使用。到1996年,各地陸續(xù)取消了糧票糧證,國有糧店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與此同時,私人經營糧油的店鋪遍地開花。銷售的品種增多了,價格提高了,包裝精細了,消費者購買糧油商品,挑選的余地擴大了。如今在本地的超市,就可以買到全國各地生產的糧油商品。這是市場經濟給老百姓帶來的好處。 不過,任何歷史事件都有積極的一面。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計劃經濟在保障居民糧油供應、保持社會穩(wěn)定、集中力量搞建設方面,確實起到過十分積極且重要的作用。作為一段特殊的集體記憶,它記錄著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因而不該被后世輕易忘記。 本文為張兆榮先生授權發(fā)布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請與作者聯(lián)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