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像歷史專欄作家張嵚所著的歷史書《大漢400年》一樣擁有多面魅力的書并不多。 但如果你有興趣深入了解漢朝的歷史,不妨從這部作品入手。 在這本書里,張嵚帶我們走進漢朝400年的歷史,他分別從帝王、后宮、文臣、武將四個側(cè)面,生動地講述了漢朝建國、治國的關(guān)鍵事件、關(guān)鍵人物。 張嵚文風質(zhì)樸、潔簡,也不失幽默,精準又引人入勝地描繪了大漢帝國的興衰存亡史。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帝國,到“文景之治”,漢武大帝勵精圖治、再到“昭宣中興”,西漢王朝的國力達到真正的巔峰。西漢之衰,始于元成兩帝。后,王莽篡漢,西漢滅。 漢光武帝劉秀建東漢,使新莽末年分崩戰(zhàn)亂近20年的中國大地再次歸于一統(tǒng),并將東漢打造成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隨后“明章之治”將東漢推向又一盛世。后,東漢歷經(jīng)外戚干政到宦官專權(quán)、黃巾起義、董卓把持國政,到最后,末代皇帝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曹丕,東漢滅。 在敘述歷史的進程時,張嵚講述了創(chuàng)造歷史事件參與者的經(jīng)歷,也會不時評價他們在事件中做出的決定在歷史回溯中彰顯的意義。 開國皇帝劉邦,不拘一格降人才,“西漢三杰”(蕭何、韓信、張良)助力他奪取天下。同時,劉邦還是中國歷史上主持祭孔大典的第一任皇帝。 西漢大儒叔孫通,在開國后為劉邦制定了西漢王朝的君臣朝儀,這成為2000年封建王朝的禮儀模板。 漢武帝文韜武略,人才輩出。除了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這些征戰(zhàn)匈奴的英雄,拓通西域的杰出外交家張騫,還有諸如桑弘羊、卜式的經(jīng)濟學家。 同時,漢武帝還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方略,重用儒生,影響深遠。 “人才是第一生產(chǎn)力”這一理念,在漢武帝時代彰顯的淋漓盡致。絲綢之路的建立和經(jīng)濟改革的舉措,對現(xiàn)代提升經(jīng)濟增長仍有建設(shè)性意義。 東漢水利科學家王景治理黃河的功效,被《資治通鑒》盛贊“王景治河,千年無患”。 司馬遷著《史記》,班固著《漢書》,許慎著《說文解字》,王充著《論衡》;蔡倫造紙、張衡發(fā)明地動儀,這些都是留給后世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 張嵚還強調(diào)了,強大的漢王朝,沒有被外力擊垮,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其中,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朝廷官員腐敗、皇帝寵信宦官及后宮干政、外戚專權(quán),而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動亂。 作者在書寫過程中,始終確?!爸鞲珊椭θ~”的主次分明,邏輯清晰,以專門的篇章/主題來敘述波瀾壯闊的大漢興衰史。 歷史學習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古與今的對話,去偽存精,為我們所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