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過很多很多的事情來證明我們不努力,比如:
上課不聽課看小說
晚上翹晚自習去上網
周末偷偷補課還怕被同學碰見
仔細回想,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最害怕的時候不是老師生氣的訓斥:“你能不能努力點!”而是同學看到你寫的滿滿的筆記,在一堆同學中大喊:“哇,你真的好用功??!”奇怪的是,被人評價為用功的羞憤感不亞于當眾處刑。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總是這么認為的:如果我努力了,說明我不聰明。
我覺得第一個讓大眾接受“努力意味著不聰明”這個概念的人真的是厲害,他利用了人性的弱點,讓那些心靈脆弱的人迷惑在表象之中,把“勤奮”、“用功”這些詞匯貶義化,成功擊退了一大批自己的競爭者。
可惜,還是有很多聰明的人類看破了世界的真相,并且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成了書,點醒了很多有緣人,讓人們走出了思維的陷阱。這些聰明的人類就包括本書《終身成長》的作者。
其實,人跟人之間的差距不是存在于智力上,而是存在于思維模式中。什么叫思維模式呢?思維模式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框架,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所思所想就是他身體中最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
而《終身成長》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它提出了決定著人們最本質的不同的兩種思維模式-成長性思維模式和固定性思維模式。解釋一下,固定性思維模式就是大家在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觀念和想法,比如說“智力是天生的,再怎么努力也改變不了”。這種思維模式最大的弊端在哪里呢?在于讓我們認命,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別人的天分,再多的努力都是在嘲笑自己的愚笨,我又為什么要努力?
而且,不努力看起來是個最完美的逃避理由,如果我成功了,說明我很聰明,如果我失敗了,我可以說“因為我沒努力啊,如果我努力的話。。。?!笨窗?,人類真是會為自己找借口。
那么再說說第二種思維模式-成長性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才是看穿了世界的本質。哲學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在時時刻刻地變化,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所以,對于我們每個個體來說,我們的智力、情商其實都是一個變量,古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也只是“難移”而不是“移不了”,你要是能做到愚公一樣努力,那么又怎么可能無法改變自己?成長性思維模式讓我們無法再為自己找借口,同時也讓我們可以更從容的面對失敗。成功也好失敗也罷,一切都只是一時的得失,而我知道,我在努力著,我在前進著,我在一天一天變得更優(yōu)秀、更好,這才是正確的人生打開模式。
我對“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這句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確實,在很多時候,別人還沒有出招,愚蠢的人類就自己把自己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