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執(zhí)導的電視劇《回響》播完了,實話說,看完之后,百感交集。 很難衡量是爛尾還是不爛尾,總莫名覺得上當了。 可以說,看完這部劇唯一的收獲就只有“啜妮”這個演員了。 在劇里,她飾演的是徐山川的“原配妻子”沈小迎。 聰明、冷靜、清醒、大氣、知性但也有其隱秘的惡。 沈小迎深諳平衡的藝術(shù)。 正室和外室、金錢和感情、家庭和婚姻、愛與恨、得與失,她都力求平衡。 只是在她如此費盡心思“裝點門面”的時候,內(nèi)里的潰敗還是讓人一目了然了。 她呈現(xiàn)在外的人間清醒有多讓人敬佩,背后的滿地狼藉就有多讓人唏噓。 可以肯定的說,雖然戲份少得可憐,但這個角色是劇里為數(shù)不多的亮點了, 啜妮內(nèi)斂的演繹給觀眾很大想象空間的同時,也讓角色立住了。 劇里,演技好的卻是神神叨叨作天作地,人設好的卻被爛演技毀了,出彩的女性角色幾乎沒有。 沈小迎倒是讓人耳目一新,顏值大氣,演技自然,人設也討喜。 這部劇大多數(shù)時候得靠快進來避免浮夸矯情段落的荼毒,只有沈小迎的戲份值得慢下來品味一番。 能靠幾場戲就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個女演員是讓人刮目相看的。 啜妮,33歲,長得不是很驚艷,也沒啥流量,但看得出來她是在認真演戲的。 《我的前半生》里的洛洛; 《生逢燦爛的日子》里的范榮; 《創(chuàng)業(yè)時代》里的楊陽洋; 《上鎖的房間》里的秦左漫; 《熱愛》里的李貌; 《天涯熱土》里的沈丹寧; 《生活萬歲》里的龐文靜; 《北撤南轅》里的司夢; 《聽說我喜歡你》里的丁意媛...... 看得出來,啜妮的資源不是很好,畢竟絕大多數(shù)都還是配角。 但是在有限的戲份里,她的表演幾乎都能“抓住觀眾的眼球”,這是不容易的。 只是相比于同齡的李沁、譚松韻、李一桐這樣演技顏值占優(yōu)還頗有流量的女演員,啜妮“默默無名”得多。 可以說,啜妮似乎生生把自己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了。 她的起點相較而言高得多。 出生于北京的啜妮有著一對雙雙奔赴于表演前線的父母。 母親是從小學戲曲的演員,父親啜二勇是名老戲骨。 《三國演義》里的呂范,《弘一大師》里的文熙,《水滸傳》里的張文遠,《北平無戰(zhàn)事》里的侯俊堂,《大江大河》里的費廠長等都是啜二勇出演的。 顯然,他在演藝圈是沒啥名氣的。 但其實啜二勇的舞臺在話劇圈。 他不僅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一級演員,還是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 顯而易見的是,在表演上都有深厚功夫的父母成為了啜妮的領路人。 父母對表演的熱愛,她從小就深有體會。 耳濡目染下,啜妮很小的年紀就開始確立了自己的目標——當演員。
從小到大,啜妮不是在話劇舞臺后臺,就是片場劇場,那是她除了家之外最親切的地方。 這就是領先優(yōu)勢。 當別人還對表演毫無概念的時候她對片場各個工種如數(shù)家珍了,當別人還拘泥于理論知識的時候,她已經(jīng)能投入實踐,進行真表演了。 不意外的,她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 意外的是,她還讀了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 這一步就注定了啜妮很難走紅了。 因為她壓根就不想紅。 想紅干嘛考研究生啊,畢竟高中都沒畢業(yè)的都能靠爛演技被夸得天花亂墜,甚至還能擁有頂級流量。 而啜妮呢,從出道以來就跟一切商業(yè)活動或者花邊新聞切斷了聯(lián)系。 這也導致了作為演藝圈一份子的她顯得很“無聊”。 大家都喜歡湊熱鬧,誰會對一個踏實演戲默默耕耘的演員熱切關注呢? 在外人眼里,啜妮是有點浪費家里的好資源的。 但她注定做不了“星二代”,因為他父母就不是明星。 他們家的家風就是“把演員當成一個職業(yè),而非成明星的跳板”。
有一天,她出門,一個阿姨叫了她“楊陽洋”。 那是啜妮角色的名字。 她高興極了。 一直以來,啜妮都很“偏執(zhí)”地認為: 如果因為緋聞被別人記住自己會很屈辱,只有因為角色被被人記住才會很自豪。 這跟胡歌是一樣的。 他對此也深有理會。 《瑯琊榜》播出后,他跟靳東去飯館吃飯,被人認出來了。 這是很稀疏平常的一件事,但對兩個人的稱呼讓胡歌很受刺痛。 對靳東,大家喊的是瑯琊閣閣主,對胡歌,大家喊的是胡歌。 同樣是《瑯琊榜》里的角色,他也希望大家叫他“梅長蘇”,更希望大家能因為角色記住他。 好演員都希望角色比自己本人出名。 啜妮也是。
她的偶像是周迅,她希望能成為像周迅一樣的演員。
周迅是一個一部戲演完之后,半條命就沒了的演員。 雖然很難企及,但她是她的方向。 除了周迅之外,陳道明、顏丙燕也是她在演員道路上的明燈:
當然了,任何一個被社會毒打過的成年人都會覺得這番話太過天真和傻氣,甚至不接地氣。 啜妮的確與浮躁逐利的演藝圈有點格格不入。 她不喜歡這個時代,她向往的是70年代。 那個年代更簡單、更穩(wěn)定,感情上也更純粹。 不像現(xiàn)在,復雜得多。 經(jīng)商的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不一定富裕,有錢的也可能只是個拆二代,錢賺得多的不一定是演得好的。 如果能走捷徑,可想而知的是沒有那么多人能抵制住誘惑。 很多明星不是這樣嗎? 用短暫的青春掙完這輩子的錢后下半輩子就剩揮霍了。 有的時候,是需要一些天真的理想主義者來堅守一些行業(yè)的底線的。 如果不是如此,啜妮也不會得到陳道明的賞識。
在《我的前半生》里,啜妮扮演的壽司店員工洛洛與陳道明有不少的對手戲。 但她毫無怯場,甚至跟老戲骨對戲的同時還能保持自己的鋒芒,不至于被陳道明的氣場淹沒,讓觀眾記住,這實屬不易。 對踏實演戲的年輕人,陳道明一向很欣賞。 在片場,他教給了啜妮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 后來,啜妮能出演《熱愛》都是陳道明推薦的。 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 好演員能走在一起,好演員也是惺惺相惜的。 演員和明星是壁壘分明的。 當你選擇做明星,那就很難回到演員這條路了。 成了明星,一堆人伺候你,明星就活成了關在籠子里的金絲雀。 慢慢地,它失去了飛的能力,他失去了感知事物細枝末節(jié)的能力。 失去了敏感度,失去了角色感知力,失去了人物創(chuàng)作力,演員的表演就套路化模板化了。 諸如此類的所謂演員不計其數(shù),只能讓人徒留惋惜。 能堅守初心的演員是難得的。 啜妮如果能耐得住寂寞,那她就能憑借角色讓觀眾記住。 而《回響》里的沈小迎就讓她多了一個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