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戀上小麥峪 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的去輝渠柘山一帶旅游采風(fēng),或早或晚,總是再輾轉(zhuǎn)到小麥峪的望海山居就餐,小麥峪的青山綠水,小麥裕自然、古樸、清新、原生態(tài)的古村落,小麥峪豐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小麥峪原滋原味的農(nóng)家菜肴,讓人癡迷,讓人留戀,不知不覺,我戀上了小麥裕,戀上了這個深藏在山谷里的古老村落。 小麥峪是一個群山環(huán)繞的山村。東靠鳳凰山、坐論山、望海山,三山相連;西鄰峰山、遠(yuǎn)望有子山;南臨獲鹿山、遠(yuǎn)望城頂山。這些山巒連綿起伏,植被茂密,綠色如黛,裸露的巖石峭壁,被陽光染成古銅色,與綠樹、梯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讓人們無法想象過去的滄桑歲月,如何造就了今天雄偉壯觀的奇峰異景,造就了起伏連綿的峰巒疊嶂。 小麥裕東側(cè)三座山峰,鳳凰山因像極了一只坐臥的鳳凰而得名;坐論山也因孔子來安看望女兒,因山路崎嶇,地形不熟,便讓隨從弟子,分別知會公冶長和有若,來小妹峪東山上觀山景,論儒學(xué),談天下,聊民生,?????三人在村東南坡裸露蓮花狀石的山頂論道至夜幕降臨,附近村民非常感動,連夜上山送吃的,此處山峰因而得名“坐論山”;望海山是小麥峪村東側(cè)的至高點,站在望海山上東望,萬里原野,碧綠無垠,一覽無余,天氣晴朗,可望到東海。 小麥峪南側(cè)不遠(yuǎn)處是風(fēng)景旖旎的城頂山,城頂山山頂?shù)貏蓍_闊,是兵家必爭之地,孔子賢婿愛徒公冶長曾經(jīng)在此山讀書修行,山前建有公冶長書院,公冶長精通鳥語,孔子與公冶長親手所植的兩株銀杏樹至今蒼翠茂盛,枝壯葉茂,相依相偎,情深意長。戰(zhàn)國時期齊國在山上修筑長城,以拒莒國騷擾,至今留有齊長城遺址??箲?zhàn)時期周復(fù)將軍親率51軍將士與日偽軍血戰(zhàn)城頂山,周復(fù)將軍血灑城頂山北麓,為國捐軀,現(xiàn)在人民政府在周復(fù)將軍殉國處,立有紀(jì)念碑,以示后人,代代相傳,永久紀(jì)念。近處便是獲鹿山,相傳先古英雄后羿與嫦娥相戀,結(jié)合以后,曾在此處生活,兩人男獵女織,如膠似漆,為取悅嫦娥,后羿曾在山上射獲一只神鹿,此山因此得名“獲鹿山”,后人看上這風(fēng)水寶地,來此定居取村名曰“獲鹿山前”村。 小麥裕西望是孔子親自為愛徒有若(后世稱之為“有子”)選定的讀書之處——有子山,山上至今還留存著有子讀書處遺址;近處是峰山,李氏先祖安息之地,安丘名門望族“峰山李”即來源如此,相傳國民黨于學(xué)忠部曾與入侵沂蒙山區(qū)的日偽軍在峰山上決戰(zhàn),至今山頂巖石上還存有當(dāng)時留下的彈孔。 小麥峪是一個有溪有泉的山村。山不在高,村不在奇,只要有流動的水,也就有了靈魂,彎彎繞村而過的潺潺小溪和汩汩溢出的泉水,是小麥裕的點睛之處,也是小麥峪的靈魂,賦予了小麥峪幽靜、俊美和靈秀。 在小麥峪村前,一條小溪從遠(yuǎn)方蜿蜒流來,在村南劃了一個大大的“S”型,仿佛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巧奪造化而來,幾座小橋,各具特色,一座滾水橋,一座平地石板橋,一座弧形石拱橋,是小麥峪村民和旅游觀景者,來來往往的的通道,與蜿蜒流動的小溪形成極美的畫面。村東一座石橋修建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末,時任夏坡公社黨委書記的王士勤同志,經(jīng)多方論證,決定修建這座石橋,他籌集資金,親臨現(xiàn)場,主持考察設(shè)計施工。石橋建成后,小妹峪村民從此結(jié)束了靠攀爬石梯上山的日子,村民為感激王士勤書記,將此橋取名“士公橋”,是小麥裕村民上山的唯一通道,也是去蓮花官莊、崔家峪的必經(jīng)之路,如今成了天路到小麥裕的一道靚麗風(fēng)景。 小麥峪村有“鳳凰泉”、“金龜泉”、“精靈泉”、”珍珠泉”等泉子,錯落有致,泉眼沿著水脈汩汩溢出,成了村中一道獨(dú)特的風(fēng)景。泉水匯入南來的小溪,陪伴著小溪蜿蜒從村東向北流去。小溪清澈見底,溪邊散見縷縷水草,溪中有小魚兒自在地游來游去,小溪逐漸匯集成小河流,在村東蜿蜒向北流淌,河水流過的地方,形成幾個深潭,分別是金龜潭、弓背潭、雙象潭、石碧潭、石脈潭、精靈潭、甲魚潭等,潭潭相連 ,潭內(nèi)有青青的水草在搖晃,魚兒在水草中穿梭,水面上三五成群的鴨子在嬉戲,仿佛一幅絕美的鄉(xiāng)村田園風(fēng)景畫。蜿蜒流動的小溪,游來游去的魚兒和嬉戲玩耍的鴨子,為小麥峪平添幾分靈氣,讓這個古老村莊有了靈性。沉浸在寂靜和祥和中,讓心情放松愉悅,讓歲月溶入這幽靜的自然風(fēng)景里,將身心安放在這青山綠水中,享受片刻的美好與寧靜,那是多么美妙的時刻! 小麥峪是一個古樸典雅的山村。整個村莊成“人”字形,村莊依勢而建,西高東低,一進(jìn)村就看到石磨砌成的風(fēng)景墻,別具風(fēng)情,村中除了中心自西向東的泊油路,全部都是石板鋪就的小路 ,也有用石磨摻雜在石板中,鋪成路面,別具匠心,石板小路,縱橫交錯,蜿蜒著,在村子里穿行,石板路的兩旁是石板砌成的民房,古樸蒼老的房屋星羅棋布,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幾棵綠樹點綴在房屋之間,仿佛給這個山村披上了彩妝,在藍(lán)天的映襯下,美得讓人心醉。 走在絢美中透著靜謐的村子里,就像在歷史的隧道里穿行,感受著小麥峪曾經(jīng)的過往與滄桑,如今的古樸與沉靜。每一條石板鋪就的小路,每一處蒼老古樸的房屋,每一塊斑駁錯落的墻體,無不體現(xiàn)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仿佛彌漫著古老的韻味,流淌著歲月的痕跡。六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淀,伴隨著裊裊炊煙,悠悠溪水,以一種恬淡閑適的姿態(tài),深藏在這靜謐的山谷里,深藏在這靈秀的綠水間,默默訴說著往事,激起人們無盡的遐想,歷盡滄桑的古樸村落,是那樣的幽靜恬美,讓人過目不忘,流連忘返。 小麥峪歷史悠久,蘊(yùn)藏著深厚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相傳元末明初大元上將李士禎戰(zhàn)敗后,行軍到此,看到這里山清水秀,便帶領(lǐng)部將,在峰山北邊李家溝隱居下來,并改名李十一,后人尊稱為李十一公。李士禎生有一子一女,兒子李佰良,女兒李佰翠,李佰良生七子,李佰翠是半仙之體,終生未嫁,哥哥李佰良便將二兒子過繼給她,她便是人們所說的李氏“二門”之祖,在李家溝東這個依山傍水,叢林茂密的風(fēng)水寶地,定居下來,十一公遂將此地稱為“小女峪”。十一公去世后,哥哥李佰良覺得再稱“小女峪”不合適了,于是改稱“小妹峪”,文革中破四舊,人們將“小妹峪”改為“小麥峪”,一直沿用至今。 小麥峪村山上有一處仙人洞,據(jù)說以前有“黃鼠狼仙”“狐貍仙”在此修練成仙。用狐仙文化點綴村子的古老文明,彰顯村人與眾仙同駐美麗家園的愿景,這些神奇的傳說,也為村子帶來些許神秘的色彩。東山上有棵年代久遠(yuǎn)的千年古槐,村民說非常靈驗,有求必應(yīng),庇蔭著方圓百里的百姓。 小麥峪原滋原味的農(nóng)家菜肴,讓人垂涎留戀。望海山居農(nóng)家樂,按照原有的房舍改造而成,整潔,樸素,讓人有回到了自己山里老家的感覺,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菜肴有炒小笨雞、油炸山蝎子、油炸小螞蚱、油炸小河魚、香煎笨雞蛋,還有地皮菜、山蘑菇、洋槐花、山野菜等山里特有的美味,也有當(dāng)?shù)貢r令新鮮的蔬菜。在這寧靜溫馨的農(nóng)家小院里,山里人用一桌原滋原味的農(nóng)家菜肴,拼成獨(dú)特的山里味道,讓饑餓和疲憊的跋涉者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受到了老家的祥和溫馨,頓時消除了長途奔波的勞累和疲憊,得到了暫時的安寧和休憩,讓人念念不忘,留戀往返。 小麥峪,你周圍群山的雄壯巍峨,你村邊山泉小溪的幽靜俊秀,你古村落里的滄桑古樸,你深厚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還有望海山居里特有的山里味道,無不讓我癡迷留戀,讓我念念不忘,你是我睡夢中的囈語,你是我心中永遠(yuǎn)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