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里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span> 所謂智者,往往是懂得避開爭辯的人,他們不屑于無謂的爭論和抬杠。 而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杠精”涌現(xiàn)出來,他們酷愛抬杠。 殊不知,“杠精”式的人生其實正在悄悄的毀掉自己。 習(xí)慣性爭辯,輸贏毫無意義 醒讀 《莊子》有云:“大辯不言?!?/span> 真正的聰明人,善辯卻不辯,不故意彰顯口才,而是收斂言行。 無謂的爭辯,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損人不利己。 戴爾·卡耐基說過:“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span> 其實在爭辯中,沒有真正的贏家,口頭上占上風(fēng),只是一時的痛快。 如果過分爭辯傷到別人的自尊,只會讓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隔閡。 如果爭辯獲勝之時獲取了利益,或許失去長久的利益和發(fā)展。 《人性的弱點》一書中富蘭克林曾說: “如果你辯論、爭強、反對,你或許有時會獲得勝利;但這種勝利是空洞的,因為你永遠(yuǎn)也得不到對方的好感了?!?/span> 一味的爭辯只會損人害己,輸贏與否,只會讓自己陷入錯誤的深淵。 杠精贏得的是短暫的口頭上風(fēng),失去的卻是一顆溫暖的人心。 其實,凡事不爭不杠,是給別人留顏面,更是給自己留余地。 人生真正的贏家,從來不是贏得無謂的爭辯,而是贏得自己更好的一生。 總喜歡找茬,逐漸迷失自我 醒讀 俗語云:“雞蛋里挑骨頭——無中生有?!?/span> 在雞蛋里掏骨頭,相當(dāng)于沒事找事,故意找茬兒。 杠精就是這樣的存在,他們總喜歡沒事找茬,甚至通過找茬獲取快感。 你說喜歡山川湖海,他說山高路遠(yuǎn)海深危險; 你說人要自愛自強,他說這又不能當(dāng)成飯吃。 每找到一點小茬,就會沾沾自喜。 得到回應(yīng)時,繼續(xù)杠;得不到回應(yīng)時,接著找。 找的茬越多,抬杠愈演愈烈,他以為那是充實生活; 看別人窘迫,于是變本加厲,他以為自己高高在上。 殊不知,成為杠精以后,正在慢慢拉低自己的檔次,逐漸把自己淪為眼界低、格局小的小人; 在別人的世界里刷存在感,自以為是的快感和成就感都要與給別人找茬相掛鉤,實屬可悲。 短暫的快感過后,其實是靈魂的空虛。 試圖找到強烈的存在感,實則活在內(nèi)心卑微的世界里,與那個真實的自己漸行漸遠(yuǎn)。 只容納自己,淪為井底之蛙 醒讀 《左傳》中曰:“人非圣賢,孰能無過?!?/span> 而杠精只會無止境放大別人的錯誤,損言挖苦;卻對自己無限包容,放縱自己。 他們?nèi)莶幌滤朔赶碌囊欢↑c錯誤,只會一杠到底,沒完沒了。 其實,越是杠精般的人,越是各方面都過得不如意的人。 而越是硬杠,越不盡人意。即便贏了口舌,卻是輸了前程。 他們總是企圖通過踩壓別人的過錯來尋求內(nèi)心的平衡感,實質(zhì)上處處不如別人。 《周易》有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span> 而杠精不允許別人的不同,他們天真的認(rèn)為只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才是對的。 向來不認(rèn)同別人和自己有所差異的看法,殊不知這正在暴露自己的膚淺和無能。 智者心有乾坤,容得下自己,更裝得下別人;杠精只容納自己,容不得別人的過錯和與眾不同。 杠精最喜歡對別人提出質(zhì)疑和否定,卻容不下別人對自己否定的聲音。 越是這樣,內(nèi)心就變得越來越狹隘,無限縱容自己的無知,逐漸把自己淪為了“井底之蛙”。 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止步不前,沒有進步,喪失前途。 楊絳先生曾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span> 不爭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也是一個人的格局和氣度。 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我們允許每一種聲音的存在。但很多時候,杠精傷害了人心。 杠精的爭辯、找茬和無知,其實也正在慢慢的毀掉自己。 余生很貴,不要讓“杠精”式人生淪為你的后半生;不要和杠精走得太近,及時遠(yuǎn)離。 與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