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多數蔬菜病害一樣,在番茄常見的病害中,生理病害占有較大的一部分,給番茄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多數生理病害往往發(fā)生在結果期,且和某些侵染性病害在癥狀上頗為相似。因此,需要對常見的生理病害進行了解,避免在開始診斷上就走錯了路。 番茄的生理病害大體上是由幾種非生物因素引起,包括溫度不適、營養(yǎng)失調、水分過量或不足、藥害和肥害等。實際上有些生理病害往往是由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防治起來也和多方面的管理措施有關。因此,為避免生理病害的發(fā)生,更需要注意提早預防。 需要強調的是有些生理病害在發(fā)生的初期及時地防治后癥狀可以得到緩解,早救治往往可挽回較多的損失。下面將常見的7種番茄生理病害列述如下。 1 番茄日燒病 番茄日燒病是番茄果實上的一種常見的生理病害,如果按上面的大類來分,應當屬于溫度不適而引起。 該病一般以夏、秋季露地栽培番茄發(fā)生較重。癥狀多出現(xiàn)在果實膨大期,先在果實向陽面果皮上形成白至黃褐色病斑,病斑呈革質狀,稍凹陷,有的有皺紋。后病部果肉褐色,干縮變硬。此外,發(fā)生時間長了病部表面生菌腐生菌(如黑霉),甚至腐爛(圖1)。 圖1 番茄日灼病病果 日燒病的發(fā)生直接原因主要是葉片對果實的遮擋不足,局部果面受強光直射引致,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除了和番茄的品種特性有關外,還和其他病蟲害的發(fā)生有關。此外,與棚或室的管理有關。土壤缺水和放風不及時往往會促進日燒病的加重。特別是在夏、秋季,光照強烈,氣溫高,果實較易受強光直射,發(fā)病重。 日燒病主要采用栽培措施進行預防,包括: (1)選用枝葉繁茂的品種,如中蔬5號、中蔬6號、蘇抗8號、蘇抗9號等,這些品種生長勢較強、枝葉繁茂,選用這些品種種植發(fā)病較輕。 (2)加強栽培管理,適當密植。摘心時在最頂層花序上面留2~3片葉子,避免果實受陽光直射,減少日灼。此外,還應及時防治葉部病蟲害,防止早期落葉。 (3)保護地要加強通風,使果面溫度下降。陽光過強時可采用遮陽網覆蓋,降低棚溫。 (4)做好病毒病、生理卷葉的防治,以減少日燒病的發(fā)生。 空洞果俗稱“辣椒果”,是一種果實內有空洞、外形有棱角、使結出的果實好似“辣椒”的番茄??斩垂m然可以正常的轉紅,但切開果實可見果實胚座發(fā)育不良,與果壁間產生空腔。此外,果實內果膠物質不發(fā)達,果膠少,幾乎沒有種子(圖2)。 圖2 番茄空洞果剖面 關于番茄的空洞果,說法較多。有人認為是營養(yǎng)缺乏胎座發(fā)育不良,還有人認為使用生長素不當而致。但筆者認為主要是棚室內溫度管理的問題,即在番茄開花期,遇低溫或高溫、日照不足,不成熟花粉增多,使種胚無法正常授精,導致只有果壁發(fā)育,種子發(fā)育不良,形成的無籽番茄所致。 預防番茄空洞果的發(fā)生,應當采取以栽培措施為主的綜合措施進行,包括: (1)選擇適宜的品種,即選用多心室或早熟小果型的品種可避免空洞果的產生。 (2)注意控溫,苗期2~4片真葉展開期的溫度不能連續(xù)低于12℃,開花期要避免35℃以上高溫,減少過高、過低的溫度對授粉的影響,以促進胎座部的正常發(fā)育。 (3)合理使用生長素,做好疏果。從第1花序的花50%以上開花時開始使用生長素蘸花,蘸花3d后,如見子房開始膨大,說明果已坐住,應及時選留3~4個果,其余的花和果全部疏掉,以保證養(yǎng)分的集中供應胎座;同時,加強生育后期的水肥管理,及時補肥,以防植株早衰,避免因營養(yǎng)不良而導致空洞果的形成。 番茄臍腐病又稱“蒂腐病”,從幼果時即可發(fā)病。病斑發(fā)生于果實臍部。初呈水浸狀,暗綠色,初期病斑直徑1~2cm,后嚴重時可擴展到小半個果實。很快病斑變?yōu)榘岛稚蚝谏?,病部呈扁平狀,果肉也變褐,表面凹陷,有時發(fā)生龜裂。發(fā)生臍腐病的病果往往較正常果提前變紅,由于不是真正的成熟,果實干硬,使其毫無商品價值。在潮濕情況下,病部常腐生多種腐生菌,而具白色、墨綠色或粉紅色霉狀物。該病與番茄日燒病容易搞混,它們的區(qū)別在于番茄日燒病的病斑主要發(fā)生在果實的向陽面,而番茄臍腐病僅發(fā)生在果實的臍部(圖3)。 圖3 番茄臍腐病病果 研究表明番茄臍腐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是果實膨大期間鈣素供給不足,但更多的情況下是因水份供應失調而誘發(fā),包括土壤過干、地溫過高、氮肥過多及土壤鹽堿性較強,使根系對鈣的吸收受阻,造成果實大量失水,引起果實臍部組織缺鈣、壞死,形成臍腐。 番茄臍腐病一般多發(fā)生在第1穗果進入綠熟期的前后。多與植株在果實膨大前的過度控水有關。特別是遇到干旱的年份,一些植株就更容易出現(xiàn)缺鈣,果實中鈣含量低于0.2%時,易導致臍腐病的發(fā)生。臍腐病的發(fā)生還與根系發(fā)育不良、突然遭受干熱風的襲擊、葉部蒸騰量超過根部吸水量有關;此外,不同品種間也存在差異,果臍端花器不易脫落和花痕大的品種易遭受腐生菌腐生,使果實受害加重。 番茄臍腐病應當采取以栽培措施為主的綜合措施進行防治。包括: (1)選用抗病品種:如奇果、長春1號、L-402等品種較抗病。 (2)適時澆水:必須保證水分的均衡供應,尤其是結果期更要注意。干旱地區(qū),定植后可在行間覆蓋麥秸,以減少水分蒸發(fā)。田間澆水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在易發(fā)生臍腐病的地區(qū),果實膨大期的控水要適當,遇到干旱的年份,可提前結束控水。 (3)改良土壤:應選擇保水力強、土層深的地塊種植番茄,還要增施有機肥,以利于土壤中鈣的吸收。 (4)加強栽培管理:在開花結果后,及時摘除枯死花蒂和病果,并適當整枝和疏葉,減少植株水分蒸騰;此外,適時摘心,以促進鈣向果實轉移,減輕病害。 (5)合理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整地施用過磷酸鈣,避免氮肥過多。必要時采用根外追肥,即當頭穗花結果后,噴灑加有5%萘乙酸的0.5%氯化鈣或綠芬威3號,每10d左右施1次,連噴3~5次。 番茄筋腐病是番茄轉紅時常發(fā)生的一種生理病害。即在果實著色時顏色不均勻,果實表面凹凸不平,橫切后可見果肉維管束組織呈黑褐色,且從果頂到果柄部都出現(xiàn)這種“黑色筋”。發(fā)病較輕的果實,部分維管束變褐壞死,果實外形沒有變化,僅維管束褐變部位不轉紅;發(fā)病較重的果實,果肉維管束全部呈黑褐色,病果胎座組織發(fā)育不良,部分果實伴有空腔發(fā)生,果實表面呈現(xiàn)明顯的紅綠不均,嚴重時發(fā)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變硬。故有人稱之為“烏心果”(圖4)。該病僅在果部出現(xiàn),發(fā)病植株的莖、葉沒有明顯癥狀。 圖4 番茄筋腐病病果 發(fā)生較輕的植株,有時果實的維管束不變成褐色,僅形成一些近白色、發(fā)硬的斑塊,有人稱其為“白筋腐病”(圖5)。 圖5 番茄白色筋腐病病果 筋腐病的發(fā)生與果實膨大期日照和積溫不足關系密切。例如,種植棚室的周圍因為有樹和建筑物遮擋,或棚膜較臟,光照不好,光合作用較差,引起植株的糖分供應不足。此外,植株土壤過濕或板結、根系發(fā)育不良、氮肥過多、缺鉀和鐵等因素可導致植株糖分不足,進而引起筋腐病。歸根結底筋腐病是植物的生理需求與供給之間不協(xié)調,影響光合作用及光合產物的運輸積累,使代謝作用紊亂所致。 番茄筋腐病的發(fā)生在不同品種之間差異明顯,如西粉三號、早豐、中雜7號、中雜8號、中雜9號較抗病,而一些薯葉類型的番茄在日光照不到或果實相互重疊的部分最易發(fā)生。有研究表明,越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2~3穗果坐果時大量發(fā)生,冬春栽培的番茄多在第1~2穗果大量發(fā)生。此外,連作地塊、土壤較黏、有機肥使用少、土壤過濕或過干旱都有利于發(fā)病。 應當采取以栽培措施為主的綜合措施番茄筋腐病,包括: (1)選用抗病品種:西粉1號、中雜7號、中雜8號、中雜9號、早豐等品種較抗病。 (2)輪作:避免連作,對于發(fā)病重的大棚實行輪作、換茬尤為必要,其主要目的在于緩和土壤養(yǎng)分的失調。 (3)增加光照:選擇光照條件比較好的棚室種植番茄,盡力改善棚室的采光條件,及時清潔棚膜,提高棚膜的透光度,還可掛銀膜增加光照;此外,適當稀植、及時整枝打杈、適當疏掉遮蓋果實的葉片、及時摘除病葉等都可促進果實著色,減輕筋腐病的發(fā)生。 (4)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化肥要合理搭配,果實膨大期少施氮肥,多施鉀肥和鐵元素。 (5)不要大水漫灌,防治土壤過濕,雨后一定要及時排濕。 番茄芽枯病主要發(fā)生在夏秋保護地和無灌溉條件的山地番茄上,一般在每年高溫季節(jié)出現(xiàn),有的農民稱其為“換頭”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番茄的正常生長。 番茄芽枯病癥狀:在靠近生長點下出現(xiàn)一條縱向的裂縫,縫的形態(tài)各異,一般為線形或“Y”字形,也有的呈三角形,嚴重時里面出現(xiàn)空洞(圖6)??p中有時為褐色,但無蟲糞(圖7)。此外,在靠近生長點附近的側枝常變短粗、堅硬,縫隙出現(xiàn)后植株生長不良,靠近縫處易折斷。 圖6 芽枯病引起的番茄莖孔洞 圖7 芽枯病引起的番茄莖內變褐 據分析在保護地中芽枯病主要由于夏季中午未及時放風或遮陰,高溫下幼嫩的生長點失水,使莖受傷而引起。在番茄第1穗果長到核桃大前,一般需要控水,但控的要適當,控過了頭,番茄的生長點晴天就會發(fā)生永久性萎蔫,給植株造成傷害,因此時植株正處在旺盛的營養(yǎng)生長時期,迅速生長的組織就將枯死的組織擠成了縫,或出現(xiàn)空洞;但是,有時土壤并不太干,也會出現(xiàn)這種病,這往往是番茄生長的前一段時間陰天多,植株生長的比較嫩,突然出現(xiàn)了高溫天氣,使植株水分失去平衡,而引發(fā)芽枯病。 也有人認為土壤中營養(yǎng)失調也會引起芽枯,例如:氮素過多,鉀、鈣素不足,生長點缺硼導致體內的生長素不能被氧化,以及過高的生長素促使細胞過快分裂,造成莖變粗,出現(xiàn)條溝,且開裂成洞。 預防防治番茄芽枯病的發(fā)生,應當采取以栽培措施為主的綜合措施,包括: (1)番茄定植后注意中午放風,棚溫避免超過35℃,必要時使用遮陽網覆蓋,防止高溫使植株受到危害。 (2)注意不要過量地施用氮肥。在定植前一定要澆足底墑水,定植時注意幼苗的整齊度,將同等大小的苗定植在一起,方便成株期的水分管理。 (3)在育苗期和定植苗后,葉面噴施0.1%~0.2%硼砂液各1~2次,以滿足對硼的需求。 (4)定植緩苗后的蹲苗要適當,在遇到天氣干旱或突然的高溫時,要注意給植株適宜補水。 (5)如果芽枯病已經發(fā)生,要立即將一些“瘋杈”打掉,并在適當的位置留1穗生長周正的花序,即用它代替失去的果穗。 番茄的果實在近成熟期果皮表面出現(xiàn)裂紋統(tǒng)稱為裂果。不僅種類多,原因也比較復雜。常見的裂紋有放射狀、環(huán)狀和條紋裂果3種類型。放射狀裂果初始于果實綠熟期,在果蒂附近產生微細的條紋開裂,轉色前2~3d裂痕明顯,以果蒂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圖8)。環(huán)狀裂果在果蒂周圍呈環(huán)狀淺裂,多在果實近成熟時出現(xiàn)。條紋裂果是在果實頂部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條狀裂紋。 圖8 高溫引起的番茄果實開裂 果實開裂的原因比較復雜,一般和成熟期的環(huán)境條件有關。若在果實發(fā)育后期遇晴熱天和陰雨天、干旱和暴雨天交替出現(xiàn),果皮的生長與果肉組織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時膨壓增大,會出現(xiàn)放射狀的裂紋,而土壤中硼元素缺乏或吸收受阻,導致果皮老化,此時也容易發(fā)生裂果。此外,裂果的發(fā)生和種植的品種關系密切,特別是薄皮品種,采收不及時更容易發(fā)生裂果。 主要采用栽培措施預防番茄裂果,包括: (1)選擇抗裂、枝葉繁茂的品種。 (2)控制好土壤水分,尤其結果期不可過干或過濕。大雨前不宜過干,雨后及時排除積水。雨季或大雨前要及時采收。經常受到降雨危害的地區(qū)可搭建防雨棚進行遮擋。 (3)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提高保水力。 (4)晚秋注意做好番茄的防寒工作。日光溫室要注意防寒保溫,塑料大棚(又稱冷棚)番茄在我國北方如不能過冬,為防止降溫引起裂果,可以在番茄果實的綠熟期將果實提前摘下,并于夜間進行覆蓋,促使其在棚內后熟。 (5)噴灑0.5%氯化鈣溶液或0.1%硫酸鋅,可提高抗熱性,增加抗裂果能力。 在番茄的栽培過程中,過量使用農藥往往會造成藥害。藥害的種類較多,限于篇幅這里僅介紹2,4-D引起的藥害。 2,4-D是一種生長素,只能用來蘸花,但在操作時遇到下列情況,會產生藥害,包括: (1)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配制藥液,使用2,4-D藥液濃度過高。(2)使用2,4-D時,人為無意將藥液滴(噴)在幼嫩的葉片或果實上。 (3)使用2,4-D蘸花時,棚內的氣溫逐漸升高,增強了藥力,產生了藥害。 (4)在我國北方有小麥種植的地區(qū),春季有使用2,4-D類除草劑殺滅麥田中雙子葉雜草的習慣。如果這樣的麥田處于番茄田的附近,施用2,4-D時(特別是使用風送式機動噴霧器時更為嚴重),隨風飄移到番茄田間,造成危害。 2,4-D藥害的表現(xiàn)往往會使受害番茄葉片或生長點向下彎曲生長,新生葉不能正常展開,受害葉多變得細長,且葉緣扭曲畸形,莖蔓或葉脈凸起呈雞爪狀(圖9)。果實顏色變淺導致畸形(圖10),雖仍有一些產量,但商品價質明顯下降。 圖9 2,4-D引起的番茄葉部藥害 圖10 2,4-D引起的果部藥害 預防2,4-D藥害的方法包括: (1)嚴格掌握2,4-D的使用濃度和方法,定植后氣溫15~20℃,2,4-D的濃度以10~15mg/L為宜。氣溫升高后,根據當時天氣條件及不同番茄品種適當降低使用的濃度,必要時濃度可降到6~8mg/L。此外,將蘸花時間安排在08:00—10:00和15:00—16:00,以避免因棚溫過高而引起藥害。 (2)蘸花要適時,當天開的花蘸早了易形成僵果,晚了易裂果。前期氣溫低,花數少,每隔2~3d蘸1次;盛花期最好每天或隔天蘸花。 (3)防止重復蘸花,避免因濃度過高,出現(xiàn)裂果或畸形果;因此,可在溶解好的2,4-D中加入顏料(如食用紅色素或紅廣告)。 (4)使用2,4-D時,要小心,防止藥液蘸到嫩枝或嫩葉上,最好不用噴灑的方法施藥,如果使用此法,一定用手遮擋住花后面的葉片。若田間花數量大,可改用防落素25~40mg/L噴花。 《蔬菜》2023年第2期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李明遠研究員 朱煥煥 |
|
來自: 深海之星ccpsl0 > 《番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