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 【品種來源】芫菁科昆蟲南花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干燥全體及其提取物。主產(chǎn)于河南、廣東、安徽、江蘇、湖南、貴州等地。夏、秋季捕捉,悶死或燙死,曬干備用。 ![]() 【別名】芫菁、花殼蟲,黃豆蟲等。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歸經(jīng)】入肝、胃、腸、腎經(jīng)。 【功效】攻毒逐瘀,散結(jié)消癥,抗癌抑癌。用于食管癌、肝癌、胃癌、腸癌、乳腺癌、皮膚癌等。此外,中醫(yī)尚用本品治療風濕痛、神經(jīng)痛、肝炎等。 ![]() 【現(xiàn)代研究】本品主要含有斑蝥素、多種微量元素、脂肪、樹脂、蟻酸等化學成分。此外,本品有明顯的抗病毒、抗真菌等作用。近代臨床應用研究證實,本品對肝癌、食管癌、胃癌等確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日常應用】本品抗癌,日常應用以單味或復方研末服為主,亦有與雞蛋燉服或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注射液用。
斑蝥健肝粉:斑蝥、陳皮、糯米。先將糯米淘干凈,瀝干,加入斑蝥后在鍋內(nèi)用微火炒至焦黃,揀去斑蝥,研碎糯米;另將陳皮研粉,與糯米粉混合均勻,即成。 ![]() 【使用注意】孕婦及心、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按語】由于本品有毒,過量則會出現(xiàn)尿閉、尿痛、尿血、腹痛、腹瀉等泌尿道和消化道的刺激癥狀,個別患者可出現(xiàn)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等,反應程度隨用量大小而異,且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內(nèi)服需嚴格掌握用量與用法。 |
|
來自: 忍思靜誠 > 《生活醫(y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