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活中或許聽到過這樣的聲音:
「查姥簡仔著卡笑市面咧,跡解得儂疼(女孩子要經常臉帶微笑,才會惹人疼愛)」 「查姥簡仔著應該……」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語言性別歧視也成了性別議題中一個頗受關注的主題。語言除了幫助人們達到良好的交流目的外,也如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信仰和價值觀等。而語言的性別歧視,普遍指的是在語言上對女性的歧視。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種文化的語言文字里,似乎都潛藏著對女性的偏見。比如英語中有一些表示職業(yè)的詞,其構詞法往往具有標記性,平時指演員用actor,但是說女演員時就是actress。而從漢字的造字角度來看,進入父系社會后,很多“女”字旁的字都含有貶義,比如奸、嫖、娼、奴、妖等字。一些跟女性有關的詞語或俗諺也隱含著歧視意味,比如“長舌婦”“婆婆媽媽” “紅顏禍水”“兩個婆娘一面鑼,三個婆娘一臺戲”等。 閩南語中同樣存在著語言性別歧視。古早的閩南人很重視傳統(tǒng),閩南語這門兼具美感與地氣的語言,也夾帶著對女性的一些歧視。 說到婦女的言語行為,閩南語中我們可能會馬上聯(lián)想到諸如“虎姑婆”“虎母”“虎豹母”“赤查姥”,這幾個詞都是用來形容兇狠的女人?!?span style="color: rgb(229, 108, 89);box-sizing: border-box;">虎姑婆[h?3 k?1 p?2]”是閩南地區(qū)童謠、童話里的反面人物。一頭兇猛的母老虎假扮成老太婆,到處害人。她嘴甜心毒,特別愛誘騙和吞噬兒童?!?span style="color: rgb(229, 108, 89);box-sizing: border-box;">虎母[?bu3]”“虎豹[pa?]母”則相當于普通話中的“母老虎”?!俺嗖槔选币馑嫉韧凇盎⒛浮薄盎⒈浮?,“赤[??ia??]”指兇悍、蠻不講理,常用于形容女性。 這些詞語似乎都被用在指責脾氣大的女人,認為她們不可理喻,恰恰也暴露了過去男性對干練女性的畏懼與防衛(wèi)。這無疑是社會刻板印象對女性形象的一種約束,淑女與潑婦的形象對立正是這種性別規(guī)訓的映射。女性被期待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如果她不能兌現(xiàn)這種預先被給予的期待,想要更放肆地表達自己,想要呈現(xiàn)自己更多樣的情感和欲望,往往就會被視為一個歇斯底里、毫無理性的“赤查姥”。 虎姑婆 ?王家珠 Eva Wang 閩南語中還有一些常用于或只用于女性的形容詞,多數(shù)為貶義詞。比如“姣[hiau2]”,它被用來形容女子舉止輕佻、風騷,相同含義的詞語有“花纈[hue1 hiat?]”,形容色彩鮮艷,也用來比喻女性妖冶輕佻,“花靈[li??2]花體[t?ue3]”則指女性花言巧語或做作的行為。 “漚貨[au? h??]”指品質壞的人,同樣多指女性?!?span style="color: rgb(229, 108, 89);box-sizing: border-box;">尾頁精[?b?3 ia?? ??1]”則形容一天到晚都喜歡在外面逛蕩閑游的女人,含貶義。 譏笑女性傻氣,言行舉止有悖常理,在閩南語中叫做“三八[sam1 pat?]”。有時候這個形容詞也可以使用在男人身上,不過此時的含義不太一樣,通常是指一個男人犯了一點過錯時,對他有輕微責備的意思。無論如何,閩南語里的“三八”是一個負面的形容詞,因此在使用前要仔細斟酌。 閩南方言中不乏關于女性的俗語,涉及女性言語行為、婚姻嫁娶、容顏舉止等方方面面,其中一些俗語或幽隱或直白,展現(xiàn)了過去傳統(tǒng)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和規(guī)訓。 譬如“花紅惹[lia3]黃蜂(紅花艷艷,引來了黃蜂,形容美女的吸引力很強)”“查姥不認丑,丈夫不認戇[?g???](沒有自認難看的女人,也沒有承認自己是傻瓜的男人)”等話語,貌似中性實則暗含偏見。男女的存在價值被系于不同的評判標準之上,似乎女性值得一提的唯有相貌,除此以外,無一是處。 女性言行舉止方面的俗語也有不少,比如“好否菜蜀步燒,好否查某蜀步笑(菜無論好壞都要熱,女子不論好壞都要笑)”,展現(xiàn)了當時人們的固有認知:女性應該要友善親切,見人要笑口常開,這也是強加在女性身上的一種標簽。 “重食查姥綴[t??]儂走(女人貪吃,很容易被引誘而跟著人走)”,這句俗語喻指貪圖享受或利益的人,易受誘騙跟著人走或掉進陷阱。它的用字反映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認為女性更易受騙。為什么是貪吃的女人,而不是貪吃的男人呢? 這些俗語多多少少帶有貶低女性的文化語義,似乎有姣好的容貌和含蓄的舉止,才是女性該有的樣子。 婚姻嫁娶方面的閩南俗語大多也充斥著封建意識殘余,比如“飼[??i?]后生養(yǎng)老垂,飼查姥囝別人個”。傳統(tǒng)觀念中,認為父母的贍養(yǎng)不能靠女兒,而是要靠兒子,生男孩將來才可以養(yǎng)老,女孩出嫁以后就是別人家的。 在舊社會,好像女性的人生就是那么苦,像俗語“查姥囝仔,油麻菜籽命”中所描述的一樣。這句話用“油麻菜籽”的超強繁殖能力,寓意女子出嫁,可以為夫家開枝散葉,快速而大量繁衍后代。隨風而飄的油麻菜籽,落在肥沃的土地上就長得很好,落在貧瘠的土地就長得很差。而“查姥囝仔”就像油麻菜籽一樣,地位高低、生活好壞身不由己,全掌握在人家(丈夫)的手里。 又如“查姥未嫁是金,嫁了是銀,生了是涂[t??2](女人未嫁時像金子,出嫁之后像銀子,生孩子之后就像土了)”,舊時,根據(jù)婚前和婚育各階段對女人的不同評價是帶有偏見的。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的觀念會有所轉變。閩南語中也有“油柑好尾味,查姥囝著罔[?b??3]飼”這樣勸誡人們不要遺棄女孩的俗語。正如小小的油柑入口時會覺得苦澀,之后越嚼越有味一樣,女孩子也要“姑且”養(yǎng)育成人。事實上,它同樣反映了傳統(tǒng)上閩南人重男輕女的思想。 閩南語在封建社會中形成、發(fā)展,因此俗諺中確實存在著較為普遍的性別偏見和父權制意識形態(tài)。如今距離中國擺脫封建社會還不到百年,要完全剔除這些糟粕仍是任重道遠,語言性別歧視的消除也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過去傳統(tǒng)社會貼在閩南女性身上的標簽依然存在,但作為閩南方言的使用者,我們或許可以從自身做起,慢慢地撕掉那些標簽,干自己想干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任何形容女性的語句其實都有可能是在定義女性該有的樣子。沒有人可以規(guī)定,你一定要是什么樣子的,不管是男是女。我們要尊重女性,也包括尊重任何群體,大可簡單一點:好好說話。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1]張榮榮. 閩南方言詞匯中的女性文化透析[J]. 漢字文化, 2011(2):80-83. [2]江寶釵(Bao-Chai Chiang). 臺灣閩南語謠諺中反映的性別意識[J]. 臺灣文學學報, 2016(28):1-32. [3]佚名. 閩南方言俗語大詞典[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 點亮“在看” 留言評論分享 你聽過的那些帶有歧視意味的 閩南語詞匯或俗語 我們將根據(jù)點贊數(shù)及內容選出若干則留言 贈送 說閩原創(chuàng)周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