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 關(guān) 穴在髀股外前方,膝上一尺二寸處。其經(jīng)氣由小腹斜走髀外側(cè)。乃于小腹之陰達于股前之陽也。凡屬經(jīng)絡(luò)之氣,當陰側(cè)與陽側(cè)互通之處,不論橫通斜通,多稱“關(guān)”,稱“門”,即陰陽交關(guān)之意。故稱本穴為“髀關(guān)”。 本穴治腰膝寒痛、足麻不仁、小腹及喉痛多效,以其有牽引下行之力也。與用牛膝、大黃等藥,以治陽亢充血頭痛,同一意義。用針用藥理可互參。 伏 兔 《針灸大成》謂:“膝上六寸起肉之處。正跪,坐而取之,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狀,因以此為名。”其義未盡,余為補充之。凡動物類臥伏牢固者,莫過于兔。人當跪坐之時,則腿足之氣沖至兩膝以上,則雙腿股直肌,肌肉繃急,推捏不動,猶兔之牢伏也。若僅依三指推捺,何以辨其為兔為貓?其云伏者,意在穴位處,肌肉牢堅,乃喻兔伏之性,非喻兔伏之形也。 《考工記》車軸兩端著輪處,亦稱“伏兔”。其處嵌鑲鐵鍵,取其耐磨,此鐵鍵俗稱車釧,亦以其處牢固不動,而得“伏兔”之名也。本穴之稱“伏兔”,乃指股直肌繃起處,全部肌肉著骨牢固而言,此穴則以點代面耳。 陰 市 本穴與足太陰經(jīng)之血海穴相對照。治癥亦與血海穴同功。善治小腹脹痛、月事不調(diào)等癥。蓋謂本穴雖居陽經(jīng),而所治則多屬陰癥。猶與足太陰經(jīng)之血海穴交易互市。故名“陰市”。本穴治腰膝如注水、寒疝痿痹、風濕、陰濕等癥。凡諸陰寒疾患,皆可取此。猶治諸陰病之市集也,亦“陰市”命名之一義也。因揣本穴性能,為陽為熱,富于火力,故能散陰翳。故其別名又稱“陰鼎”,按鼎為爐灶。此穴 《針灸大成》禁灸,《甲乙經(jīng)》不可多灸。用熱遠熱也。倘遇陰極之癥,必不得已乃灸之,可遵 《甲乙經(jīng)》不可多灸之戒。寒痹之重癥宜用之。 梁 丘 本穴在膝上筋肉夾隙中,陰市穴下一寸許,兩筋間。曲膝取之。骨亙?nèi)缌海瞠q小丘,穴在臏上,因名“梁丘”。以其近于膝關(guān)節(jié),其性開瘀,故治膝關(guān)節(jié)痛之關(guān)于寒者,使之屈伸。承陰市穴溫散之力也。 犢 鼻 穴在膝下直筋外側(cè),其處形如牛鼻,因名“犢鼻”,取象形也。《素問·刺禁論》曰:“刺膝髕出液為跛?!薄肚Ы鸱健吩疲骸盃俦悄[,可灸,不可刺。”又 《甲乙經(jīng)》曰:“犢鼻腫,可刺其上(即刺鶴頂穴),堅則勿攻,攻之者死?!?/p> 足三里 本穴名釋義有二。 《靈樞·九針十二原》曰:“陽有陰疾者,取之下陵三里?!豹q言陵下三寸處也。《太素·五節(jié)刺》楊上善注:“一里一寸也。”此以地位而論,言其體也。 《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天樞以上,天氣主之;天樞以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北狙ńy(tǒng)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諸癥,古“理”與“里”通,是以謂之“三里”。本穴在下肢,故名“足三里”,示別于“手三里”也。 《靈樞·海論》云:“胃者,水谷之海,其輸在氣街,下至三里?!币牢牧x推之,氣街以下,至于“三里”,統(tǒng)為胃之腧穴。華元化謂“三里”主治五癆、羸瘦、亡陽、虛乏、乳癰、胸有瘀血等癥。秦承祖謂:諸癥皆治,但以治胃為主。觀此可知本穴功能,不僅應于腹部,而兼治全身上中下也??膳c“手三里”互參。 上巨虛 本穴原名“巨虛上廉”。按“巨虛”二字之義,即大空隙也;廉,側(cè)也,隅也。本穴位于下腿外側(cè),大空隙之上端,故簡稱“上巨虛”。 本穴為大腸之合,故能治大腸諸疾。取此穴須足跟稍揚,足翹則本穴弛張,乃可進針。凡取腧穴,均須先使孔竅開,乃刺之。 條 口 本穴與兩巨虛同在一條縫隙中,上巨虛穴在縫隙上端,下巨虛穴在縫隙下端,本穴在其正中。取此穴時,足尖稍揚。以其關(guān)于趾長伸肌也,揚足尖,則三處穴形成一大條口。故以“條口”名此穴。 下巨虛 本穴原名“巨虛下廉”,位于條口穴之下。為小腸之合,能治小腸諸疾,及寒濕胻腫、小腸癰,均可取兩巨虛,或取條口穴。按此三穴,同在一條縫隙之中,故其所治癥大致相同。上巨虛穴合于大腸,下巨虛穴合于小腸,條口穴居二巨虛之間,其與二腸有關(guān),想可知也。以其所在部位而論,三穴在腿,故其治濕痹脛酸,亦當有效。 豐 隆 豐隆,雷神名也?!峨x騷》屈原吟“召豐隆使先導兮”“吾令豐隆乘云兮”。《淮南子》“季春三月,豐隆乃出”,注曰“雷神也”。本穴在人體下肢,猶雷起地下也。于 《易》在卦,則為“復”“豫”之象,“順動來復也”。本穴司氣分之升降,于體則豫,于用則復。猶地氣升為云,天氣降為雨?!稄V雅·釋天》曰:“云師,謂之豐隆?!?/p> 觀本穴所治,為胸膈痰滯,沉昏頭痛。一切頭腦不清,如云霧蒙蔽之狀,均屬天陽失律,陰氣彌漫之證,藉此下陽上達,而消在高在上之陰翳也。故本穴寓有云雷之意,而名以“豐隆”。再以字義測之,既豐且隆,乃豐年大有之象。本穴治癥頗多,且多治豐盈充滿之癥,亦具豐隆含意。若依穴在下肢外側(cè),肌肉豐隆處,名以“豐隆”,意則薄矣,不若取意云雷之意為佳。 解 溪 本穴在足關(guān)節(jié)當前正中,脛骨距骨相接之凹隙處,因名以“溪”(谿);又以其處易于脫臼,故名之以“解”,而曰“解溪”。 《靈樞》“手太陽之脈……出肩解”之句,其“解”字,與此“解”字義同,均以其易脫臼也。兩穴意可互參。(時賢黃錦曰:“谿”字形近于“鞵”。曰“解谿”者,穴在解鞵帶處也。其說頗奧。可余) 本穴治足膝痿痹,又治癲癇、煩心、眉稜骨痛、目赤等癥,以其能引上焦郁熱下行也。 沖 陽 本穴在足跗外側(cè),與太沖穴為鄰,故名“沖陽”?!皼_”具當前正迎之意。凡人舉足邁進,或揚腳撩踢之時,足跗首當其沖,即沖陽之意也。治口渴、齒齲、腹堅、寒熱,以及跗腫、足緩等癥。以經(jīng)絡(luò)所在,導引下行也。 陷 谷 穴在足跗,內(nèi)庭穴之后,歧骨凹陷中,故名“陷谷”。以上四穴,俱治頭面胃腸等處之疾,蓋以本經(jīng)外循之線,發(fā)端頭面,內(nèi)循之線屬胃絡(luò)脾,兼通二腸也。 內(nèi) 庭 門內(nèi)曰“庭”;主屋正室,亦曰“庭”。本穴之下為厲兌穴。“兌”于 《易·說卦》為口,為門。本穴猶在門庭之內(nèi)也。又其所治癥,多不在穴位近處,而在頭腦腹心者居多,是其功用有關(guān)于內(nèi)也。于體則庭,于用則內(nèi),故名“內(nèi)庭”。 厲 兌 《說文》謂:“厀上曰厲?!薄肚皾h書·王褒傳》載“駕嚙厀”,注曰:“良馬低頭口至厀,故曰嚙厀?!卑磪w,蹄上前凸屈伸處,以馬蹄喻人足指甲也。本穴在足次指爪甲角外側(cè),猶馬蹄上凸之處,正其厀上也。故名之以“厲”,而曰“厲兌”。《易》曰:“兌為口。”以口加厀,正合嚙厀之意,故名之為“厲兌”。且示意本經(jīng)之氣,由頭面行抵足指之端也。 《易》曰:“兌為門?!薄皡杻丁闭?,即巨門也。大門以內(nèi),即是“內(nèi)庭”。古人于此穴名,頗具深意。 又陽明屬金。金,于 《易》為兌?!皟丁睘闈桑瑸樯倥??!皾伞迸c少女,俱屬陰象。又“厲”字之義,危也,虐也,病也,又涉水沒帶曰“厲”?!墩撜Z》云:“深則厲?!狈干蠟閻涸粎枴>鶎贅O陰之象。陽明為陽之盛,故其末穴,象陰之極。陽明根于厲兌,即陰陽互根也。 竊考足三陽之氣,俱發(fā)于頭面,下達于足。以傳于足之三陰。其陽經(jīng)末端之穴,均以陰象命名,示意陽接于陰也。如足太陽經(jīng),終于至陰;足少陽經(jīng),終于竅陰;足陽明經(jīng),終于厲兌。三穴意同。其他各經(jīng)之結(jié)合,各有其安排用意,個中微妙,自有高深意旨,須加深玩索,或有深得。愿與同道共同推敲,庶針道無隱乎爾。 |
|
來自: 昵稱6582038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