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系簡圖 我們知道,贛江是長江的一條重要支流,也是江西省內(nèi)最大的一條河流。贛江由南向北注入長江,縱貫江西南北。 贛江得名,主要是贛江源頭有兩支,一支名貢水,一支名章水,二水在贛江市匯合后始稱贛江。因為章水、貢水在漢代時另有別稱,故贛江得名應(yīng)該不早于漢朝。 在贛江兩岸,從南向北依次分布有萬安縣、泰和縣、吉安市、吉水縣、峽江縣、新干縣、樟樹市,豐城市、南昌市。
萬安 萬安縣。南唐保大元年(943年),析地設(shè)萬安鎮(zhèn),為龍泉縣管轄?!叭f安”這個名字開始出現(xiàn)。據(jù)南宋胡銓分析:立鎮(zhèn)之時,辟地得石,上書云:“地界兩川,神秀所螺,更為都邑,萬民以安?!惫嗜∶f安。這里就包含“萬民安康”的美好寓意。 到了宋熙寧四年(1071年),考慮到萬安“鎮(zhèn)當(dāng)水陸之沖,舟車之會,控扼贛江之咽喉,凡漕運重寄皆屬于此”,于是割龍泉、泰和、贛縣三縣的部分地區(qū)設(shè)縣,沿用“萬安”這個名稱,萬安縣自此有之。
泰和 泰和縣。最早叫新陽縣。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因為泰和這個地方“地產(chǎn)嘉和,和氣所生”,改名泰和。此后有一段時間,稱為太和縣,也叫過首太縣。1959年4月,恢復(fù)原名泰和縣。
吉安廬陵老街 吉安。古稱廬陵、吉州。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為吉安路。寄托了“吉泰民安”的意思。吉安此名自此始。 為什么取吉安這個名字呢? 在元朝,廬陵一帶曾經(jīng)發(fā)生過“騷亂”,平定后不久,仁宗皇帝認(rèn)為如果還以吉州之名統(tǒng)轄原吉州轄區(qū),而不包括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四州不妥,于是就取吉州和安福的首字,改吉州路為吉安路。 2000年5月,吉安設(shè)立地級市。
吉水 吉水。隋煬帝大業(yè)末年(615-617),分廬陵縣的十一個鄉(xiāng)設(shè)置吉水縣,因贛江與恩江在縣城南部匯合,在它們中間有青湖洲,二水繚繞,看起來像一個“吉”字,吉水由此得名。 在土地革命時期,吉水縣一度被稱為“廬吉縣”。建國后,吉水縣名不變,延續(xù)至今。
峽江 峽江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改廬陵為吉州,并入新淦縣,以峽江為名。 為什么取這個名字呢?贛江流經(jīng)該縣時,將縣境分為東西兩半。在該縣城南有玉峽山、刀劍山兩山對峙,贛江江面到此處突然變窄了,故名峽江。 在明朝嘉靖五年,又析新淦地置峽江縣,設(shè)縣至今。
新干 新干縣。春秋時期,該地稱上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推行郡縣制,新淦縣始建,縣治設(shè)在淦陽(今樟樹鎮(zhèn))。 其命名緣由是境內(nèi)有紫淦山,淦水從驪嶺流經(jīng)縣治淦陽,故設(shè)立該縣時,取“淦”為名。 1957年,因“淦”字好多人不認(rèn)識,也不好寫,改縣名為新干。
樟樹 樟樹。位于江西省中部,原名清江縣,主要是因為縣治旁的贛江江水清澈見底而有此名。 1949年6月19日,在樟樹鎮(zhèn)建立清江縣人民政府。后來縣政府遷到臨江鎮(zhèn)。1950年3月27日又遷回樟樹鎮(zhèn)。 1988年,改撤清江縣為樟樹市,因為樟樹鎮(zhèn)是江西四大古鎮(zhèn)之一,名氣較大,于是就以鎮(zhèn)名名市。
豐城 豐城市。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即建縣,此時縣名富城縣,因地處富水上游,此時縣治在富水之西。 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割原縣東境分立廣豐縣、新安縣、豐城縣。此時已有豐城縣之名,后三縣又復(fù)合。 隋仁壽二年(602年),因避楊廣諱,改廣豐為豐城。 1988年,撤豐城縣,改立豐城市。
南昌滕王閣 南昌市。南昌別名眾多。漢朝稱“豫章”,隋唐稱“洪州”,宋稱“隆興”。南昌之名,始于西漢,寓意為“昌大南疆”或“南方昌盛”。 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后,開始設(shè)市。
贛江沿岸縣市簡圖 從以上九縣市的命名來看,像萬安、泰和兩縣的命名考慮到了吉祥字詞,而峽江則選取了該地的自然特征,吉安則是復(fù)合了兩個縣的縣名,也寄托了美好寓意,吉祥平安。至于豐城,則是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響,因避諱而改名。而清江改成樟樹,更多的是從知名度、影響力的角度考量的。南昌則是綜合了方位詞和吉祥字。 昆山為什么會有一條祖沖之路? 一文讓你分清吳中、吳下、吳縣、吳江與吳山、東吳與三吳 一文淺談安徽省各縣命名由來 一文淺談河南省各縣命名由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