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著孩子在公園玩,我聽到兩位老爺子在聊天。老爺子說自己身邊只有一個女兒,當初外孫出生的時候兩口子高興的不行,兩口子不僅照顧老伴,更是全心外孫,外孫上小學前幾乎都是兩口子帶大的,給外孫買玩具,買吃的,眼都不眨。 后來外孫上小學,由于親家那里離學校近,就開始由親家?guī)е⒆?。慢慢的就覺得外孫和我們在一起就再也沒有以前的親近和熱情了,而說起爺爺奶奶卻是眉飛色舞。唉,外孫和孫子終究是不一樣的。 聽著這位老爺子的話我也陷入了深思。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很常見,很多孩子從小是外公外婆帶大的,長大后反而更親爺爺奶奶。為啥很多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長大反而更親爺爺奶奶?現(xiàn)實很無奈。 親疏關系跟姓氏,宗族有一定關系不可否認,中國人的宗親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孩子小時候不覺得,外公外婆照顧他,他們會把外公外婆當成最親近的人。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們逐漸明白了姓氏和宗族的含義。而且社會主流不承認外孫是外公外婆家的后人,大家說去外婆家是去走親戚,回爺爺奶奶家是回家。在這種社會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很多人心里自發(fā)就對自己姓氏有歸屬感,覺得和自己一個姓的才是一家人,而外公外婆這一個外字,就在所有人心里有一道隔閡。 尤其是男孩,很多地方和爺爺奶奶生活會有很多儀式感的東西。比如姓氏,同族的長輩,兄弟會強化這種意識。還有例如填表中的籍貫,官方定義是爺爺出生的地方。到了過節(jié)過年磕頭,上墳,宗族的概念更會具化。 這也是現(xiàn)在很多女性思想覺醒后,努力爭取孩子冠姓權,讓孩子隨母姓的理由。孩子姓氏跟著誰,對哪方會更有歸屬感和親近之意。 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孩子小時候不懂,很多時候也聽不明白大人們的玩笑話,就算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由外公外婆帶大,期間也不會有什么不自在的,這個時候也是最快樂的時候。 但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慢慢會被周圍環(huán)境影響。有些外公外婆帶娃,雖然也是真心實意疼孩子,但很多心里總覺得這是別人家的人,受這些影響,平時經常把:“現(xiàn)在對你再好,以后也只親爺爺奶奶,外孫是狗吃完就走等等這些親疏有別的話掛在嘴邊,孩子長大后是能感知到的。 再加上外婆家慢慢的有舅媽,有表弟表妹等。再去外婆家,就算外公外婆沒有明顯的表現(xiàn),舅媽們也會把自己當成客人對待。和表哥表弟們起沖突有矛盾的時候,自己是個外人的表現(xiàn)更明顯,在外婆家會越來越不自在。 但在爺爺奶奶家,只要爺爺奶奶也疼孩子,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就像在自己家,不用看其他人的臉色,也不用太過拘謹。孩子慢慢就喜歡爺爺奶奶了。 當然親密的親子關系不僅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需要后天培養(yǎng)。孩子后天和誰更親近,除了先天的血緣關系,還有出生后的培養(yǎng),父母的教育引導,還有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