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強烈推薦你讀這本書,并且要多看幾遍,因為這本書是需要對照著去實操的。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時間管理的書,更是一本管理人生效率的書,我們關(guān)于成長的大部分核心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以前我寫過一個觀點,人生=輸入+思考+輸出。 其實我們一生都在輸出,考試是輸出、面試是輸出、談戀愛是輸出、結(jié)婚生子是輸出。 而輸出的結(jié)果如何,主要取決于輸入+思考的質(zhì)量。 想想看,是不是這樣? 我們聽課、讀書、向別人取經(jīng)、在戀愛中反思、在生活中總結(jié),這都是輸入+思考的過程。 但其實,對于這個公式,我一直有個很大的困惑,那就是到底該如何思考,什么才是正確的思考,如何提高它的質(zhì)量?進而,能大幅提升我輸出的質(zhì)量? 而這本書所提到的人生效率體系,完美給出了答案。 所謂人生效率體系,就是一個通過輸入和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和單位時間應用率,然后通過輸出最終達到目標的過程。 人生效率體系=輸入+自我管理+輸出。 答案幾乎就呼之欲出了,思考=自我管理,整個自我管理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 想明白這一點,我們就知道應該如何指導自己行動了。 ok,接下來,老陳就根據(jù)這個公式,分享一下我讀完這本書的幾點收獲,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fā)。 1、關(guān)鍵是目標 如果沒有目標,就不會有精準的輸入,甚至你不會主動輸入; 如果沒有目標,就不會有良好的自我管理,甚至你不會主動管理; 如果沒有目標,就不會有方向的輸出,甚至你不會主動輸出。 人生的關(guān)鍵,是找到自己的目標。 就像你在高中時,為什么那么拼命的學習? 是因為你有一個考上大學的目標。 而為什么大部分人一上大學就懈怠了?因為一下子失去了目標。 董宇輝曾說過,人有三次命運轉(zhuǎn)折點, 第一是,原生家庭 第二是,婚姻伴侶 第三是,覺醒的自己 我認為,所謂“覺醒的自己”,就是終于開始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并愿意為此而努力奮斗的那一刻。 那你可能會說,我也知道找到人生的目標很重要,可這太難了,我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 別著急,這本書里就提供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這個方法叫作,七個人物法。 先找到七個目標人物,他們是你的榜樣,學習對象。 這七個人物要分出高中低三個層級。 高層級是也許你一生也無法達到的高度,是你特別向往成為的人,這一層級可以寫2-3個人,中層級是5-10年能達到的高度,這一層級也可以寫2-3個,低層級是1年內(nèi)可以達到的高度,這一層級可以寫1-2個。 當然,也許一開始你可能寫不出來7個人,那就空著也可以,能寫幾個就寫個,同時要注意去尋找這樣的榜樣人物,讀自傳、網(wǎng)上尋找等等。 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這么發(fā)達,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 然后接著寫下,這七個人的三個硬本領(lǐng),一共是21個。接著把21個硬本領(lǐng)計數(shù),重復的加在一起,最終排序,得分最高的三個硬本領(lǐng),就可以當作你一生學習的目標。 我自己在沒接觸到這個方法時,就已經(jīng)無意識用上這個方法了,比如我把阿貓讀書、逆熵増者都當作榜樣,然后去讀書、寫作。 讀書、寫作、時間管理等都是我正在學習的硬本領(lǐng)。 最后,當你真的達到了最低層級的那個標準,你就需要再換一個目標,接著學習突破。 其實,學習就是以人為師。所有的學習最開始都像是在照鏡子,無非是學到了再換一個老師,換一面鏡子,直到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你的新的鏡子里是你自己,你就有你自己的方法了,你就可以做別人的鏡子了。 大家不妨按照上面的方法試試,相信也一定能找到你想要成為的人,然后堅定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就行啦。 02、修煉硬本領(lǐng) 當然,找到目標,只能算是開始,更關(guān)鍵的是,我們要把榜樣的硬本領(lǐng)給學到手。 硬本領(lǐng)是那些牛人之所以能成功的核心原因。 這就需要我們能夠進行高效學習,但大部分人都被卡在這一步了。 主要有四個原因。 一是,不懂時間的寶貴,沒有緊迫感; 有個概念叫,人生電池圖理論,如果一個月算一格電池的話,一個人能活到75歲,那我們一生也就只有900格電池,它是不能充電的。 如果你現(xiàn)在30歲,那么你已經(jīng)耗盡了360格電池,剩下不足三分之二,想想還挺恐怖的。 珍視時間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要做到還是挺難的,我自己也會開小差,趨易避難是人的天性。 所以我就會經(jīng)常寫時間很重要、時間很寶貴,就是要把這個概念深植到大腦里,寫的多了就會有效果。 二是,很多人學習不遵循累加法則。 所謂累加法則,就是每一項新知識要構(gòu)建在舊知識體系之上,就像蓋房子一樣,一定要先打地基,地基打不好,房子就蓋不起來。我們大部分人學習不成體系,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導致最后沒什么收獲。 三是,沒有建立總結(jié)和反饋機制 學習是一個封閉的結(jié)構(gòu),需要先深入認知,然后輸出實踐,最后還有很重要的一步總結(jié)和反饋。 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人只關(guān)注深入認知,比如很多人愛讀書,但讀完不輸出總結(jié),這樣收獲最少; 另一部分人能深入認知,也能輸出實踐,但不去建立總結(jié)和反饋機制,這樣就不能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無法優(yōu)化調(diào)整。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有意識的總結(jié)和關(guān)注反饋,這樣的人進步最快。 比如去年我讀了50多本書,在年底我就全部梳理了一遍,整理出了15條重要的思維方式,用來指引我今年的生活,這也是總結(jié)的一種。 四是,理論和實踐不能相結(jié)合。 老陳覺得這個問題,是從小受教育的影響,我們的學習模式一直就不注重實踐,所以我們也并沒有養(yǎng)成學習后實踐的習慣。 所以最好從現(xiàn)在重視起來,學習后去用、去寫、去講,把知識內(nèi)化。 那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學習? 我們需要先定義,什么是高效學習。 可以用一個公式表達。 高效學習=精準輸入+良好的自我管理。 通常我們的輸入方式有四種,閱讀、以人為師、參加培訓、行走看世界。 而所謂精準輸入,就是圍繞“硬本領(lǐng)”去輸入,比如你要學寫作,就要讀寫作書,去跟寫作高手學習,去付費參加寫作課等等。 自我管理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過的,目標管理、效率管理、精力管理、時間管理,我們?nèi)粝氚炎约汗芾砗?,這些技能就要都學會,并反復實踐。 關(guān)于如何做到高效學習,書中提到了十大秘訣。 · 分享法 分享兩點我認為最重要的。 一是,必須要構(gòu)建精學體系。 所謂精學體系,就是與你目標相關(guān)的、需要通過大量刻意練習的知識體系,也就是我們的硬本領(lǐng)。 每一項硬本領(lǐng)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所以你必須有大塊的時間投入,如果工作太忙,可以利用早起的時間。本書的作者,就是每天5點起床,學習3-4小時硬本領(lǐng)。 二是,一定要學會分享。 因為在開始學習的過程中,特別是技能還沒什么進步的時候,堅持是非常痛苦、掙扎的,因為你原來的思想觀點都要被重塑,需要重新生成一套思想體系,這個過程很容易放棄。 分享,一方面可以鞏固自己所學,因為分享就是輸出,相當于一次復習、實踐; 另一方面,分享也是一種變相的監(jiān)督方式,當你把自己的知識分享出去的時候,你就會受到一種無形的監(jiān)督力量。 因為,這時候,你自己已經(jīng)成了別人學習模仿的對象。這種監(jiān)督的壓力,也會變成一種動力,就會不斷的促進你進行迭代和自我完善。 這就是分享的力量。 比如,我自己在公眾號寫作,就是一種分享;包括最近建了一個共讀群,也是想通過社群的力量,倒逼我進步。 果然效果很好,一是自己要努力提高分享質(zhì)量,另外是被罵了……就刺激自己想更努力。 03、時間管理 最后,在分享一點關(guān)于時間管理的收獲。 關(guān)于時間管理,我之前寫過《只管去做》的讀書筆記,那本更傾向于從年目標向下拆分的過程,而這本,更注重細節(jié)和微操,這兩本書是可以搭配著看的,效果會更好。 關(guān)于時間管理的知識點比較多,我就分享做好時間管理最重要的3個原則。 第一是,目標性原則。 我們的時間管理一定是和完成目標相關(guān)的,如果你沒清晰的確定目標,那時間管理就沒意義。 關(guān)于如何設(shè)定目標,大家可以參考SMART法則。 第二是,要事優(yōu)先原則。 要根據(jù)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分出事情的輕重緩急,特別注意要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盡量少做或不做不重要的事情。 并且應該不要貪多,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先做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習慣每天打卡做很多事情,而且很多事情交織做,不停來回切換,這樣就會越來越累,哪一件事都做不好做不精。 那些牛人,都具有一次只做好一件事的能力,比起做了多少事,做事的專注力以及聚焦力更為重要。 那如果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我們就要先知道,做事的優(yōu)先順序是什么,我們要根據(jù)優(yōu)先原則,對我們的計劃清單進行排序。 應該如何判斷哪些事情優(yōu)先做? 管理大師德魯克給我們提供了四項判斷標準: 第四點,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時間管理的第三個重要原則是,組織計劃性原則。 我們首先要對自己的時間有個劃分。知道哪些是可控時間,哪些是非可控時間。知道哪些是高質(zhì)量,中質(zhì)量,低質(zhì)量時間。 其次,我們要能知道哪些是自己的高質(zhì)量可控的整塊時間,這是我們修煉硬本領(lǐng)的時間。 另外,還需要從兩個維度去對自我認知進行思考。 一是,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二是你的現(xiàn)狀是什么?一個對應長期目標,一個對應短期要做的事。 總之,目標決定了你的時間管理。而目標管理必須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可以按照可控和非可控,時間的高質(zhì)量、低質(zhì)量、中等質(zhì)量,去做組織和計劃。 04、構(gòu)建人生效率體系 如果你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過更有價值的人生,那么,就必須努力構(gòu)建自己的人生效率體系。 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輸出的結(jié)果,而輸出的質(zhì)量,就取決于你如何輸入,以及如何消化和吸收這些輸入。 人和人之間的不同,本質(zhì)上就在于此。 人生效率體系=輸入+自我管理+輸出。 我們要像打造一個系統(tǒng)一樣,打造自己的效率體系,如果這個系統(tǒng)裝備精良,高效運轉(zhuǎn),我們就可以越來越順,把我們學到的知識全部順暢的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最終收獲能力和財富。 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 作者:老陳,在三線城市做過建筑工程師,后北漂轉(zhuǎn)行互聯(lián)網(wǎng),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工作6年。現(xiàn)專注讀書成長,每天讀書3小時,寫作2000字,分享高價值好書、個人成長干貨。歡迎關(guān)注我,2023陪你一起慢慢進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