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后,俄國人就在中國內蒙滿洲里的扎賚諾爾煤礦挖煤,隨著后來礦坑越挖越大,越采越深,有人不斷在烏黑發(fā)亮的煤炭中發(fā)現(xiàn)像煤又不是煤的伴生物,當時掌握礦權的蘇聯(lián)人沒有當回事。 1904年的日俄戰(zhàn)爭后,勝利方日本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南滿鐵路長春至大連段的權益,日本隨即成立了臭名昭著的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名義上是個鐵路公司,實則是日本推行擴張侵略計劃的代行機關,成立伊始就籌辦了一個地質調查所,目的在于掌握我國東北蘊藏的各種礦產資源,為伺機掠奪作準備。 1908年2月,滿鐵地質調查所調查發(fā)現(xiàn)了阜新具有大煤田; 8月調查發(fā)現(xiàn)鞍山附近的鐵石山、西鞍山、東鞍山等處鐵礦埋藏量極為豐富。1913年7月,滿鐵在遼寧蓋縣轉子山、大石橋一帶發(fā)現(xiàn)罕見的菱鎂礦石,且儲量巨大;菱鎂礦是煉鋼工業(yè)所必需的耐火材料,當時,只有匈牙利出產菱鎂礦石,日本的八幡制鐵所和中國的漢陽鐵廠,都從匈牙利進口這種礦石。由于過分依靠進口在國防上很不利,日本曾經(jīng)用國產的鉻鐵礦作為代用品。這種菱鎂礦在南滿鐵路沿線的發(fā)現(xiàn),當然很快就納入滿鐵囊中。 不過,嚴重缺油日本最希望找到的還是石油資源。 多年來,滿鐵秉承天皇內閣的旨意,竭力在東北進行石油資源調查,然而,東北的地域遼闊,大范圍的山川地貌都是原始狀態(tài)的處女地,地質學意義上的研究一片空白,日方經(jīng)多年秘密勘查,仍一無所獲。 1913年,北洋政府與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簽訂了《中美辦油礦合同》,美方組織了一個專家團和地質勘測隊伍,從我國的山東竄到河南,經(jīng)過陜西再到甘肅,繞到河北后再奔到東北地區(qū),就為了在中國大地上發(fā)現(xiàn)石油寶藏。 美國利用超前的技術與設備到處找石油,其中于1915~1917年在最有希望出油的陜西北部地區(qū),打了7口鉆井,可惜耗資不菲卻收獲不大,其他地方幾乎沒看到丁點油苗。 最后,這個美國的地質隊伍中的權威克拉普(clapp)和富勒(Fuller)下了定論,中國的這些地方都是陸相地層及其相關的淡水地層,基本產不出大量石油,即使零散發(fā)現(xiàn)石油,提煉成本也及其高昂,沒有任何開采價值。 20年代,西方盛行海相生油結論,堅信地球上所有產油層幾乎皆存在于海相地層或與海相地層密切相關的淡水地層,而美國是當時高端科學技術的翹楚,美國專家的結論等于宣判了中國天生就是貧油地區(qū),根本生產不出大量石油來。 1928年,不死心的“東北王”張作霖,再次邀請美孚石油公司來東北進行石油調查;不知道美孚公司出于什么目的,或許是收了銀子得有個好交代,含糊地說發(fā)現(xiàn)了多處油苗。 這一消息刺激了預謀獨霸東北的日本,他立即派出地質專家新帶國太郎到東北來打探消息。新帶國太郎的公開身份是日本滿鐵株式會社地質調查所的參事,暗中執(zhí)行覬覦東北礦產資源的特殊使命,專門負責搜集東北地區(qū)有關石油方面的情報。 1929年春天,滿鐵出錢、新帶國太郎出力,購買了2 0 匹肥壯的騾馬馱運器材和給養(yǎng),招募了 1 0 名逃難到東北的前沙俄破落貴族當顧問,還雇了幾名熟悉路徑的中國人做向導,拼湊起一支探訪石油的考察隊,從哈爾濱出發(fā),沿著中東鐵路線向東徒步行進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帶進行沿途踏查。 林海莽莽,遮天蔽日,即便有當?shù)厝艘?,他們也不敢離開鐵路線太遠。新帶國太郎一行沿途查看巖石露頭,歷時兩個多月的艱難跋涉、踏查,沒有得到任何與石油有關的發(fā)現(xiàn),無功而返。 不過, 扎賚諾爾的煤層中存在像煤又不是煤的伴生物,這個毫不起眼、不以為意的小道消息,還是傳到了日本人耳中,滿鐵地質調查所的日本人欣喜萬分,那不就是石油生成物瀝青嘛,極有可能意味著附近地域有石油的存在。 由于扎賚諾爾煤礦當時不在日本控制的勢力范圍之內,滿鐵必須征得蘇聯(lián)鐵路當局的同意才能前去鉆探。 1930年4月,在美國駐哈爾濱領事館工作的俄裔美國人托里斯基的指點下,新帶國太郎等人乘火車前往滿洲里的扎賚諾爾煤礦,滿懷信心進行第二次找油。為了隱蔽,他與向導在火車上也分開來坐。 通過賄賂煤礦的俄方管理層,躊躇滿志的新帶國太郎在扎賚諾爾露天礦坑西側的邊緣布下了4處井位;鉆探開始了,最淺的一口鉆至153.53米,最深一口鉆到215米,取出巖心進行觀察描述,布鉆在孤山(亦稱外山)的第2號探井中首先鉆遇了硬化的瀝青。立功心切的新帶國太郎就此撰寫了地質調查報告,認為海拉爾盆地是最有希望發(fā)現(xiàn)石油的有利地區(qū)。 他們將采集的礦樣帶往大連,先經(jīng)滿鐵中央試驗所化驗,后來又經(jīng)日本德山海軍燃料研究所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樣品中確實含有不少石油類成分。 消息一經(jīng)披露,立即引起轟動,1930年哈爾濱發(fā)行的日文和俄文報紙上相繼出現(xiàn)了簡要的報道:“滿鐵投入了很大的經(jīng)費,計劃在北滿探索石油資源,歷時多年,終于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油田。為此,滿鐵已經(jīng)投入了三萬多日元,云云?!?/span> 喜歡捕風捉影的記者,顯然夸大了新帶國太郎的發(fā)現(xiàn),把一處油苗說成了油田,但是在東北發(fā)現(xiàn)了石油露頭卻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東北到底有沒有油田?當時還是霧里看花,當時,擋不住各方勢力聞油而來;20世紀30年代初,至少有美國、俄國、日本和中國4個國家的地質工作者,在東北進行了以尋找石油為目標的地質概查,范圍大致是沿著北滿鐵路的東西方向進行,從牡丹江到滿洲里;基本上是在松遼盆地以外的地域做了分段的地面調查,并沒有深入到盆地內部進行地質鉆孔,僅僅是在地表尋找石油露頭。 日本人非常重視新帶國太郎等人發(fā)現(xiàn),但礙于北滿是蘇俄國的勢力范圍,他們也不敢輕舉亂動。 1931年,日本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隨后不久就占領了東三省全境,這時候的日本根本不再把蘇聯(lián)放在眼里,“滿鐵”的多個探礦隊立刻肆無忌憚地開始在東北各地探尋戰(zhàn)略資源,最主要目標當然是石油。 滿鐵地質調查所再次派出上床國夫、遠藤隆次兩名地質學者到海拉爾盆地,展開了更大范圍的石油地質調查。他們從扎賚諾爾的小孤山到達賚湖邊,沿著伊敏河兩岸對海拉爾盆地南部做了油苗踏查,發(fā)現(xiàn)裸露的粗面巖及玄武巖中存在瀝青,隨即布鉆了一口720米深的探孔,可是并未鉆到石油。 1933年,滿鐵與日本石油公司合作,用金剛石鉆機在扎赍諾爾煤礦西邊6-10公里的地方,挖掘了4口153~215米深的鉆探井,在其中一口井中的樣本礦石里發(fā)現(xiàn)了石油類瀝青,這不就有油的征兆嗎! 1935年,偽滿洲國政府出資65萬日元,滿鐵株式會社出資85萬日元,日本石油公司建筑了職工常駐宿舍,計劃打14口上千米深的探井放手一搏。 首先開鉆的兩口探井,1936年分別鉆達了1114米,由于遇到了堅硬的地層兩個月沒有進尺,再也鉆進不下去了,不得不而終止。這次鉆探雖然沒有任何收獲,但是日本人并沒有泄氣,認為沒有選對地方,決定重新確定井位再做深層鉆探。 1937年,日本地質學者吉姆笠倉、牛丸吉田等人來到滿洲里,已對扎賚諾爾完全失望的他們,這次換了個方向,在海拉爾盆地的東部邊緣進行油苗踏查,感到呼倫湖畔一帶很有希望,布鉆了一口1000米深的探井,結果發(fā)現(xiàn)的還是瀝青,并不是想要找的石油。 海拉爾盆地生成石油的蹤跡若隱若現(xiàn),令人日本人欲罷不能。 1940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的前夕,迫于日本軍方的壓力,滿鐵下屬的滿洲石油株式會社下了狠心,調來一臺R式旋轉鉆機,耗費了一年的時間,鉆成了一口2000米的探井。 這次日本人有了新發(fā)現(xiàn),不但鉆遇了瀝青,還見到了少許黏稠、含硫量很高的重質石油,經(jīng)評價不具備工業(yè)開采價值。 依日本當時的煉油技術,無法將重油提煉為成品油,除非從美國導入新的技術和設備,可美國為了能夠向日本多出口油品,并控制住日本的經(jīng)濟、軍事命脈,根本不愿意分享它的先進煉油技術,所以大失所望的日本人放棄了繼續(xù)在此處找油的計劃,轉往盆地他處碰運氣。 鉆探接連受挫的日本人不肯善罷甘休,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繼續(xù)進行普查,史料中記載:從1938年到1942年,日本人在呼倫湖西岸做了兩次小區(qū)塊的重力勘探。資料顯示,海拉爾盆地的地質復雜遠遠超出日本地質學者的想象,發(fā)現(xiàn)石油的幾率實在是太渺茫。 日本人在海拉爾盆地斷斷續(xù)續(xù)鉆探了12年,累計鉆深淺探井多達60口,可就是不見油流,有的連瀝青都沒見著,江郎才盡的日本人再也折騰不起了,于1942年沮喪收場,徹底停止了對海拉爾盆地的勘探。 話說回來,海拉爾盆地不是沒石油,真是太深太難開采了,直到2001年,我國才在這里打出了第一口日產百噸以上的油井——蘇131井,之后每年穩(wěn)步遞增,2006年,年產量突破50萬噸。 在勘探海拉爾盆地的同時,日本人也在東北其他地方努力尋找寶貴的石油。 1934年,1500多公里外的阜新盆地吐呼嚕地區(qū)卻傳來讓日本人興奮的消息,在露天煤礦的煤層中發(fā)現(xiàn)了“黏性油狀物”,日本人陡然來了精神。 滿鐵地質調查所和軍方的國防資源調查小組立即派人員前去核實情況,結果證明真的是石油。日本以為這是天照大神賜予皇軍圣戰(zhàn)的吉兆,決定在阜新盆地展開石油鉆探。 當時,負責尋找大油田的任務已改由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教授高橋純一擔綱的,高橋是日本地質界的權威,他的石油生成理論依據(jù)的是“海底腐泥來歷說”,也就是說,石油生成的條件必須是海洋堆積型地質結構,藻類和微生物死骸堆積構成的有機物在地熱的效果下分化而成,埋藏在具有海相堆積的地質區(qū)域。 根據(jù)這個理論,在北滿白忙了幾年的日本,便將找油重心放在遼寧南部地區(qū),原因是這里比較靠近海邊。 1936年5月8日,布鉆在現(xiàn)阜新縣政府院內的第一口淺探井完鉆,于深53米處的頁巖層中首次見到瀝青,86米處再見出現(xiàn)瀝青,153米深的角礫巖地層滲出了黑黝黝、黏糊糊的石油。日本人大喜過望,感到日思夜想的油藏就在附近掩藏,于是,決定在出現(xiàn)油狀物的土呼魯煤層開掘水平巷道,直接查看含油煤層的走向和分布。 根據(jù)日本地質人員的判斷,1936年11月,他們在土呼魯?shù)V區(qū)豎起鉆機,鉆成了一口1000米深的探井;果然有了更大的收獲,在614~655米的地層中出現(xiàn)油氣顯示,取到了70升油樣;加深鉆進到700~780米層段再次滲出石油,取到了60升油樣。 這個結果讓日本軍政兩界為之矚目,樂觀地認為阜新盆地蘊藏的石油具有投資開發(fā)的經(jīng)濟價值;他們馬上在偽滿“首都”新京(長春)召開聯(lián)合會議,擬定了10年的實施計劃,將阜新盆地劃分成6個區(qū)域,進行鉆探和開采。 但是日本人笑得太早了,他們高估了當時手段下阜新盆地的產油能力。 日本人在最早發(fā)現(xiàn)油氣顯示的阜新縣城,使用1臺巖心鉆機連鉆4孔,僅見油砂和微量滲出的原油,感到?jīng)]有希望而放棄。 日本人在取得130升原油樣品的土呼魯,使用1臺旋轉鉆機和1臺巖心鉆機,鉆成了5口探井。后來,據(jù)當年的鉆工李振芳說:“進行了2000米深的鉆探,油是出在角礫巖中”,但是構不成工業(yè)開采價值的油流。 日本人認為地質構造宏大的清河門出油的希望很大,便布鉆了400~1000米深的3口探井,結果大失所望,只見油砂未見油流。 日本人對沙海地區(qū)本來就沒抱多大的希望,用1臺巖心鉆機鉆了3孔,也是僅見油砂不見油流。 由于在阜新盆地鉆探結果不理想,日本人喪失了去義縣地區(qū)鉆探的信心,干脆沒有布井。 日本在1937年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對石油的需求,量更大了,也更加迫切,滿鐵地質調查所的魔爪又延伸到華北地區(qū),到處找尋石油,他們還派特務秘密潛入陜北延長、甘肅玉門等地,搜集當?shù)氐挠吞镔Y料,為日后的侵占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這是他們的癡心妄想,陜北始終牢牢在我軍手中。 當然,日本人在東北大地勘測、鉆探還經(jīng)常受到東北抗日軍民的襲擾,工作只好斷斷續(xù)續(xù)、匆匆忙忙,野外作業(yè)都得提心吊膽。 阜新盆地飄忽不定的油脈,讓日本人左右為難。 后來,他們咬牙動用大小鉆機9臺,在前次沒布井的義縣東崗營子,鉆井26口;這次給他們帶來了點希望,其中有4口井噴涌出天然氣和少量的石油。據(jù)遺存的日偽檔案資料記載了試油的初期產量:C 1井日產油約500升、C5井日產油約2000升、C16井日產油約1000升、出油最多的C14井,日產量高達10000升,按原油比重折算每天有7~8噸的原油產量。 1940年5月,日本人正式高調宣布在阜新發(fā)現(xiàn)了油田,強迫“偽滿洲國”政府撥款500萬元,說是打算以阜新為中心展開詳探與開發(fā)。其實,這是日本人的障眼法,東崗營子的那點出油量根本引不起日本人的興致,主要還是想掩蓋他南進的意圖,同時趁機敲詐“偽滿洲國”一筆。 從技術上來說,日本當時把世界范圍內所有能夠采用的石油勘探技術,幾乎都在東北試驗過,但是除了花費巨資之外,最終沒有任何所獲。 日本人沒在中國東北找到石油,但他還是在東北搞到了些石油。這又是怎么一回事? 貪婪的日本人還是很有本事的,在尋找天然油藏屢遭失敗的陰影下,它還是想盡辦法做了多種準備,那就是油頁巖取油和煤制油。 早在1920年,有人在撫順大山炭坑(日本人的叫法,指露天煤礦)廢棄的礦渣中,意外發(fā)現(xiàn)從高處滾落的石子,會因為摩擦產生火花,有的還可以燃燒。日本軍方立即派人進行調查,1921年將1000公斤樣品分別送到瑞典和德國進行鑒定分析,得出的結論那是油母頁巖,這玩意能煉出油!但是含油率只有1%~2.75%,尚達不到工業(yè)化煉油的標準。 急需得到液體燃料油的日本海軍對此非常感興趣,出資對撫順古城子露天煤礦的油母頁巖進行細致勘探,發(fā)現(xiàn)了含油率5.5%的優(yōu)質油母頁巖礦層,而且儲量非常大,含油巖層達135米之多,當時估算相當于2億噸原油的可采儲量。滿鐵株式會社理事赤羽克己評價:“僅撫順頁巖油,可供日本每年600萬桶,至300年而不竭?!?/span> 這一發(fā)現(xiàn)令日軍欣喜若狂,預示著以后就可以擺脫美國對其石油的控制了。 日本海軍急不可耐地催促滿鐵:“趕緊打報告開始干吧,我們急需石油??!”
1928年滿鐵投資850萬日元,在撫順興建日加工4000噸油母頁巖的煉油廠,1929年建成投產,很快,日本就在油頁巖中順利提煉出了石油。 日本人還是高興得太早了,大費周章地用油頁巖煉石油,工序復雜,難度大、成本高、產出低,根本未能如早先預測的那樣可以大量提煉出石油,更關鍵的是,油頁巖中煉制的燃料,品質遠不如天然石油,日本也深知這一點,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有總比沒有好。在二戰(zhàn)爆發(fā)前,撫順的石油占日本全部石油消耗的2%,成為當時日本僅有的四處來源地之一。 到了1945年8月,日本總共在撫順建成了200臺干餾爐,油頁巖的最高年產量達到了25萬噸。 在開發(fā)油頁巖油的同時,日本也效仿德國大力開展煤炭液化制油,畢竟東北有的是煤炭;同樣缺少本土石油的德國,開發(fā)液化煤炭生產“合成石油”水平很高,僅僅花6年時間,這種石油就占到了德國供應的46%,但這遠遠不夠,因此他還是一直覬覦著蘇聯(lián)的石油,后來冒險進攻了蘇聯(lián)。日本人技術沒學到家,到了1941年才實現(xiàn)煤炭液化生產輕油,1943年全年產量也只有13萬噸,只是原野心計劃1500萬噸的零頭。 還有一件事也得交代下,日本在大肆掠奪東北煤炭時,在1942年4月26日下午2時,由于日本人的操作失誤,遼寧本溪湖煤礦發(fā)生了一起世界上迄今為止最為慘烈的礦難,我國遇難人數(shù)達1549人。 長期以來,日本石油都依賴進口,其中來自美國的約占日本全部石油消耗量的80%,荷屬東印度的約占10%、庫頁島的薩哈林油田的約占8%。 為了戰(zhàn)爭,日本偷偷儲備了可維持2年運轉的石油用量,但如果不盡快找到新的石油資源,一段進口被掐斷,日本的戰(zhàn)爭機器將后繼無力。戰(zhàn)爭形勢的發(fā)展也讓日本再也等不起了,它必須走捷徑,去搶占現(xiàn)成的大油田。 蘇聯(lián)那邊碰不得,東北又沒找到石油,撫順的頁巖油也只是杯水車薪,雖然日本為了戰(zhàn)爭需要,靠進口屯了不少油,但這只是權宜之計,石油命脈一直被美國掌控著,要想一勞永逸解決石油問題,還得從東南亞那邊入手。 1940年,日本國內的的石油消耗量約350萬噸,而東南亞當年的石油總產量達到1040萬噸,是日本年需求量的3倍,而且都是輕質油,乃飛機、坦克、輪船的最佳燃料,豈不令日本垂涎三尺。 1940年,對在東北找油徹底絕望的日本滿鐵地質調查所,發(fā)表內部報告,認為東北當?shù)貨]有什么開采價值的油田,必須放棄對該地區(qū)無用的石油勘探,轉向南邊去。 日本石油公司的查詢部長大村,也在1940年8月打報告給日本軍部說:“在滿洲已經(jīng)很難找到石油,仍是馬上到南邊尋覓油田吧”。 高橋等人還是固守靠近海邊才會有石油的理論,建議日本軍部占領東南亞,因為那里都是海島,發(fā)現(xiàn)石油的概率會大得多,同時,當時東南亞的主要石油產區(qū)蘇門答臘島的巨港油田、婆羅洲南部的巴厘巴板以及北部的米里,也佐證了這一論點。 日本為什么會想到東南亞找油呢?而不是向東北的西邊外蒙和蘇聯(lián)的西伯利亞去搞油呢! 其實,日本當年也曾努力過。1939年5月,日軍為實現(xiàn)占領外蒙、蘇聯(lián)遠東地區(qū)的“北進計劃”,日本關東軍和蘇聯(lián)紅軍及蒙古騎兵在在今天的內蒙古新巴爾虎左旗境內諾門罕布爾德地區(qū)及哈拉哈河(今蒙古國)中下游兩岸,大打了一場,史稱諾門罕戰(zhàn)役,朱可夫憑此一戰(zhàn)揚名天下。雙方共投入戰(zhàn)場兵員20余萬人,大炮500余門,飛機900余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戰(zhàn)役歷時135天,戰(zhàn)爭中雙方死傷6萬余人。在這次戰(zhàn)爭中,日軍首次將生物武器應用于實戰(zhàn),但仍遭到慘敗,傷亡5.4萬人,最后被迫停戰(zhàn)講和。諾門罕戰(zhàn)役的慘敗,使得日本不得不放棄北進計劃,一心南進。 1940年日本占據(jù)了法屬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下一步是控制整個印度支那,奪取荷屬東印度群島,攫取那里的石油、橡膠等戰(zhàn)略資源,以保證持續(xù)戰(zhàn)爭的巨大需求。 日本人這么做,觸犯了原先一直觀望、坐收漁利的美國人的底線。1941年7月28日,美國宣布對日本進行經(jīng)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最關鍵的是實行石油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紛紛效仿,英國切斷了婆羅洲向日本的石油供應,荷蘭東印度公司停止向橫濱和長崎運送石油。 日本每年約300萬噸的石油進口途徑被徹底封死,到1941年8月,日本的戰(zhàn)略石油儲備840萬公升,其中:陸軍120 萬千公升,海軍650 萬千公升,民用70 萬千公升,這個儲備量僅夠戰(zhàn)時15個月所用,至于15個月之后呢?日本自己都不敢想象,只能放手一搏,硬鋼美國。 12月8日清晨,日本海軍聯(lián)合艦隊偷襲珍珠港,二戰(zhàn)中的太平洋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開戰(zhàn)一周后,日軍相繼占據(jù)爪哇區(qū)域的油田和煉油廠,到1942年2月,日本占據(jù)了如今印尼境內主要的油田和煉油廠,他們制訂的東南亞未來十五年掠奪計劃,其中石油數(shù)量為2000萬噸。 由于油田、煉油廠在日軍到來前被荷蘭、英國徹底炸毀,日本只得從各地調大批技術人員和設備前往修復油田和煉油廠,部署在中國東北的石油勘探人員和設備統(tǒng)統(tǒng)都調往南洋各地油田,日本在東北的找油工作徹底結束。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東北重新回到中國人手中。埋藏在廣闊東北平原下的巨量石油(大慶油田、遼河油田),任憑日本人折騰了30幾年,愣是沒被他們發(fā)現(xiàn),實乃我中華之大幸,也是歷史對貪婪日本人開了一個大大的諷刺玩笑。 1959年9月26日上午,東北松遼盆地的松基3井噴出來油流,技術人員很快就確定,這里的石油儲量能夠保持穩(wěn)定可靠的生產,因為當時已經(jīng)臨近建國10周年的大慶日子,時任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建議將這地方改名叫做大慶;石油大會戰(zhàn)后,世界級特大砂巖油田—大慶油田誕生了;到2021年,大慶油田累積生產原油達23.7億噸。 1970年代后期,位于在遼寧省遼河下游的大型油氣田遼河油田建成,遼河油田產量持續(xù)穩(wěn)定在1000萬噸以上,日本人當年勘測的地點,離最近遼河油田僅一山之隔。 不過,日本人對我國遼河油田的發(fā)現(xiàn),倒也沒啥后悔的,只是酸不溜秋地感嘆說:“當時即便站在油田正中央,也找不到石油”;畢竟遼河油田的高流動性原油大多埋藏在地下6000米處,當年日本的勘探技術只能下探到2000米,他們的確挖不到油。 令他們耿耿于懷的是大慶油田! 民間一直傳言,當年日本人鉆探的一口井,距大慶第一井“松基三井”只有2公里距離,還有日本鉆井深度是1000米,而“松基三井”鉆到1300米就開始噴油了,僅僅300米深的距離,就改變了日本的二戰(zhàn)命運。而大慶油田主力產油區(qū)的“薩一井”,鉆到680米就遇到了出油層,而當年日本鉆探的一口井僅距“薩一井”1公里。如果日本人當年打井方位再偏移1公里,或者多嘗試鉆探幾口井,歷史就會……。當我們公布找到大慶油田的消息后,早年負責在東北地區(qū)開鑿油田的多名日本指揮官,直接自殺了。關于大慶油田的艱辛發(fā)現(xiàn)過程和輝煌歷史,將在下一篇文章講述。 在日本現(xiàn)代史里,很多日本人都認為,如果當時日本在大慶找到了油田,就不會在太平洋貿然和美國開戰(zhàn),有了大慶的石油,日本的戰(zhàn)敗就有可能避免等等無稽之談。要知道,二戰(zhàn)期間,日本一年的石油需求也只不過才300萬噸左右,而大慶油田的年產量從60年底起,曾27年連續(xù)穩(wěn)定在5000萬噸,這怎能不刺激到他們! 日本始終為沒能找到大慶油田感到“痛心”和“遺憾”,并對個中原因進行了“反省”。原東京工業(yè)大學教授森川清在回憶“滿洲的石油開發(fā)”時說,之所以沒能找到大慶油田,“是因為戰(zhàn)前日本鉆探的深度只達到大約800米,而大慶油田最淺的油層也有1000米深,還差約200米?!睂嶋H上,標志大慶油田發(fā)現(xiàn)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開鉆到1357米~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印證了這種說法。 當時的日本和世界各國都信奉“海相生油理論”。 該理論認為,浮游生物和枯萎的植物的尸體在海洋中混合,然后被淤泥和鹽分覆蓋,在海底產生沉積物,沉淀物變厚并變成堅硬的巖石,這就是海相沉積巖,石油就生成于海相沉積巖。就連盛產石油的中東石油和當時已知的石油,全部都是在海相沉積巖之中發(fā)現(xiàn)的,這理論確實誤導了日本人。 其實,在我國東北鉆探石油的日本人不僅缺乏智商,亦有先進的技術裝備,據(jù)遺存的日偽檔案記載:1939年日本在我國東北在用的鉆機有19部,其中具備2000米深鉆井能力的鉆機就有7部,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統(tǒng)計在我東北累計鉆成可以稱為探井的就有81口,總進尺達35200米,不過大多是在阜新一帶。 還有說法是,當時日本雖有相當不錯的探礦公司,比如“日本礦業(yè)”就是采用最先進美國設備找油的公司,但日本軍方擔心在東北找油的消息一旦被美國人知道,就勢必暴露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所以沒用這家公司。 近年來,關于大慶油田的發(fā)現(xiàn)在日本還有一種傳聞,認為早在1920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大慶油田。但美國政府卻不讓美孚石油公司公布這個發(fā)現(xiàn),反而讓美孚石油公司對外宣稱在中國東北沒有找到石油,還裝模作樣地提出一個“中國貧油論”的理論。 有歷史學者認為,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當時東北處于日本人的勢力范圍。由于當時日本90%的石油依賴從美國進口,美國害怕日本有了石油,就失去了遏制日本的最有效手段。日本人雖然在中國東北各地勘探石油,但凡美國人去過的地方日本人就不去了,因為他們相信美國人認為沒有石油的地方就真的沒有石油,豈不知自己上了美國人的當,也相信了美國人的“中國貧油論”,最終停止了在中國東北的找油工作而轉向東南亞,但這種說法目前沒有史料可以證實。 歷史不可能假設,也沒有如果一說,沒有讓日本發(fā)現(xiàn)大慶石油,大慶石油沒有變成侵略者的戰(zhàn)爭工具,而是成為了新中國建設的推動器,這一切都是天意,都是國運使然吧,祝福祖國明天更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