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介紹一下石窟文化,就是沿山壁開鑿而成,窟內雕有佛像及宣揚佛教教義和佛教故事的壁畫等。我國尤其是以四大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弊顬槌雒?!正如大家所見,四大石窟內有二座佇立在甘肅境內,但是甘肅境內可不僅僅是只有這二座石窟,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河西走廊上的石窟。論名氣可能不是很出名,但是歷史文化底蘊可不遑多讓!喜歡歷史文化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第一座: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于中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開鑿在黃河北岸大寺溝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層。最早稱為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唐代稱龍興寺,宋代稱靈巖寺,明朝永樂年后稱炳靈寺,“炳靈”為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是“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 存有窟龕183個,共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溝西岸長約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懸崖高處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其主體。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炳靈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譽為中國佛教文化研究的活化石。由于其跨度較大,因此能看到很多朝代的文化縮影。例如: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不同時期的社會風貌。 歷史上,關于炳靈寺的記述,曾見于北魏人酈道元《水經注》卷二“河水”條,《水經注》中記曰:“河峽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五丈。西二里,有時亮窟,高百丈、廣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書五笥?!痹?967年興建劉家峽水電站時, 為保護石窟,特在窟前修筑防水大堤,長約200米,高約20米,壩前粼粼碧波,壩后巖窟崔巍,形成了獨特的地理奇觀。 建議參觀游覽時,請導游講解較佳,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石窟其中有一部分石窟是不對外開放的。 第二座: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xiāng)燈山村,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為“石窟鼻祖”。 而天梯山是一支從祁連山分離出來的東南-西北走向小山脈,山勢陡峻,斷崖如削,登臨之難,猶如上天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之名,公元4世紀前涼時已見于史冊(《晉書》卷八六《張軌·子寔》)。石窟開鑿在天梯山南北長130米、高30米至60米的崖壁上,大體可分為4層。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云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游勝地。 第三座:馬蹄寺石窟 馬蹄寺石窟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屹立于石窟藝術之林。而氣勢恢弘的“三十三天石窟”,以五層二十一窟呈寶塔形開鑿于懸崖峭壁,令人嘆為觀止。 不同于陜西懸空寺外部支撐而建,馬蹄寺是沿著巨大的山體內部進行開鑿,在陡直平整的紅色崖壁上硬是被古人開鑿了上下七層有如迷宮般的洞窟。洞窟層層疊疊,猶如山壁上的巨大堡壘,氣勢雄渾! 第四座:莫高窟 莫高窟,無疑是這些石窟中最為出名的一座石窟,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堅時期,后歷經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西夏、元朝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莫高窟的開鑿前后歷經一千多年!在長達1680米的懸崖上面,開鑿出了735個洞窟!內有泥質彩塑2415尊!藏有各類文獻70000余卷!壁畫45000平方米!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佛教文化勝地! 第五座:西千佛洞窟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與莫高窟僅隔一道鳴沙山。距離敦煌市區(qū)約35公里,開鑿于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年代從北魏、西魏、北周一直延續(xù)到五代、回鶻時期。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藏于巴黎的敦煌遺書記載,西千佛洞的開鑿時間應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時期。 經過河水的長期沖刷、侵蝕、坍塌,所以現在保留下來只有22個洞窟?,F存22個洞窟里面,保留下來最早的就是北魏,然后有西魏的洞窟,還有隋代、唐代、五代、宋。 現在這座千年石窟就在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靜靜陳坐千年,伴著夕陽看黃沙,化作往事塵埃。 第六座:榆林窟 榆林窟 ,又名萬佛峽、榆林寺、上洞子,位于甘肅省瓜州縣(原安西縣)城南70千米處,屬于敦煌研究院管轄之內。洞窟開鑿在榆林河峽谷兩岸直立的東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樹成林而得名。 洞窟鑿在山谷東西兩側,東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開于唐以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河西走廊:河西石窟群,一條滿是石窟文化的長廊!代續(xù)有建造?,F存壁畫和塑像中,多為唐宋作品,也有不少西夏和元代作品。 由于受密宗的影響,出現了水月觀音,密宗曼陀羅等前代少見的題材。 第七座:文殊山石窟 洞窟依山勢開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東西2.5公里的范圍內?,F存窟龕100多個,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禪窟1座,窟前寺院遺址28處?,F存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萬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為穹隆頂、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文殊山石窟是中國早期佛教遺存,屬涼州模式石窟的范圍內,是研究十六國時期佛教藝術的珍貴資料,也是研究我國佛教藝術早期壁畫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其壁畫具有河西地區(qū)早期洞窟壁畫的布局特點,有些壁畫內容可彌補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則是敦煌藝術的延續(xù)和發(fā)展?,F存的西夏時期的壁畫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繪畫藝術的重要資料。 第八座:昌馬石窟 昌馬石窟,位于甘肅省玉門市昌馬鄉(xiāng)水峽村西面緊靠村莊的地方,坐落著一座南北走向的約50米的山崖,山體南北長約500米。昌馬石窟開鑿于五代宋初,后歷元明又有續(xù)鑿和修復。原有石窟共計24座,分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昌馬石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從洞窟開鑿形成上看,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相似之處很多;從藝術價值上說,其彩繪和彩塑的手法新穎,形象逼真,風格色麗,大多數壁畫入選《河西石窟圖譜》,其精彩壁畫還常做為《中國美術史》的封面出版;從洞窟的壁畫和雕塑內容看,主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狀況,當然在其中也滲透了較為濃厚的佛教思想。其藝術手法,與敦煌及新疆等古絲綢之路的石窟藝術手法極為相似。有些已經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以上石窟都分布在河西走廊,大多沿著祁連山開鑿。反映出河西走廊曾經佛教文化的興盛! |
|
來自: singer0852 > 《城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