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哪些名不副實的“進校園”讓中小學教師有點煩? 開學在即,教育、消防、衛(wèi)健、市場、食品、安監(jiān)、公安、交通、宣傳、文化、廣電、環(huán)衛(wèi)、城管……有的派人駐校園,有的發(fā)文到校園,有的在校園外護校園,有的在網(wǎng)絡(luò)空間凈校園。應該說,各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中小學順利開學提供了堅強保障。這是必要的。家長,學生,教師,甚至廣大市民無不感佩。 開學之后,在教育過程中,讓主旋律、正能量潤物細無聲地進校園也是必須的。比如核心價值觀,不單要進校園,而且要進課堂,進頭腦。 但是,某些披著光環(huán)的“進校園”,卻令不少教師如鯁在喉,總覺有點煩。 歸納起來,大致有四點煩: 一煩其多。這些年,老師們見識過的進校園,如足球進校園,誦讀進校園,書法進校園,反腐倡廉進校園,禁毒進校園,防艾進校園,消防安全進校園,電信防詐進校園,掃黑除惡進校園,環(huán)保進校園,愛國衛(wèi)生進校園,植樹造林進校園,家鄉(xiāng)美進校園,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進校園,鄉(xiāng)風民俗進校園……不勝枚舉。 二煩其累。既然進校園,按照當前抓鐵留痕的工作要求,每一項須有實施路徑、督查評估、保障措施等;細化下來,即學校要有宣傳櫥窗,班級要有壁墻報,小組要有手抄報,學生要有筆記,教師要有備課、上課、案例分析和成果記錄等等,徒增不少工作量。 三煩迎檢。工作結(jié)束,檢查組入住學校,拿著放大鏡,對照評估條款逐一檢查你的推進情況,是一種什么滋味?筆記幾大本,成果幾大盒且不說,專家不從資料中挑幾個問題,顯得他不夠?qū)I(yè),不負責任;而且抽出的問題,的確讓你無話可說。 四煩作假。有些工作明明沒有開展,但為了集體榮譽,為了個人“前途”,不得不連夜“做資料”,累得半死不說,有時還得讓學生配合作假。 由于這些“進校園”帶有強烈的行政色彩,往往一進校園就帶有 “中心工作”“首要任務”“壓倒一切”的力道,分分鐘碾壓“正份”——學科教學。雖然這些工作大多具有階段性性質(zhì),但由于其多,你一階段,我一階段,最終教學反倒成配角。 事實上,這些紛至沓來的“進校園”,不少是對教材及教學本身的割裂,比如,足球難道不是體育課的應有之義么?誦讀、書法難道不是語文的基本要求么?防艾難道不是衛(wèi)生課的教學內(nèi)容么? 眾所周知,目前中小學執(zhí)行的是國家課程標準,選用的是人教社教材。那些“進校園”的內(nèi)容,基本都能從教材體系里找到。另一方面,學校在實施學科教學過程中,有標準,有計劃,有“六認真”檢查,有考核評價,其管理體系整體來說是科學而嚴謹?shù)?。那些“進校園”的教學,無非是在正常教學基礎(chǔ)上的強化突出而已。 某些“進校園”以及伴隨的“任務落實”,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勞動負擔,而且在一定程度沖擊了正常的學科教學。 有老師抱怨說,用在應付雜事上的精力,比用在學科教學上的精力還多。 客觀地講,“進校園”的初衷都是好的,體現(xiàn)了諸如“學校社會家庭三結(jié)合”“教育從娃娃抓起”等教育思想,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必要的、合理的。而且,有些進校園,比如法制教育,紅色文化,公民道德等,還需要加大進的力度。 但是,當它們“合力”進校園,同時又被格外強化時,其對教師工作熱情的影響是必然的,對學科教學的影響是必然的。 那么,如何破解呢?著重點是控制數(shù)量還是改進教學及評估方法?是減輕師生負擔還是提高教育效益? 相信教育部門、中小學校定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立刪) |
|
來自: 漸華 > 《繼續(x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