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若是沒有人生目標,縱然每天有吃、有喝、有書讀、有班上,也會像一個迷失的人一樣,內心沒有喜悅,生活沒有激情,甚至會厭惡自己,因為目標是存放我們熱情和精力的地方?!墩J知覺醒》 這是暢銷書作家周嶺在《認知覺醒》中說的一句話,我們活著這世上,終其一生,都不過是想要過得更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然每天忙忙碌碌圖個什么呢? 為了維持生計,我們辛苦努力地工作,為了考上好大學,我們日復一日埋頭學習,時間久了,對生活也產(chǎn)生了倦怠感,感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被動的,從而陷入了一種混沌和頹廢的死循環(huán),覺得日子能夠一眼望到頭。 大多數(shù)人長時間待在自己的舒適圈里,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時間久了,看著同齡人買了房,買了車,自己卻還在辛苦打工,一個月靠著微薄的收入過日子,稍不留意,就會淪為負債。 看著別人升職加薪,旅游玩樂,而自己無論怎么努力生活都不見好,所以焦慮又猴急,但卻毫無用處。 為此,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躺平,就這樣行尸走肉般生活著,每天只要一下班,沒其他事可做,就會習慣性地拿出手機,刷視頻,看段子,嘻嘻哈哈就這樣過去了。 之前好歹還能出去旅行,現(xiàn)在因為疫情的緣故,人們只能在自己家附近溜達,失去了詩和遠方的自由,我們只能被迫面對家里一道墻,大多數(shù)年輕人沉溺于浮躁的網(wǎng)絡世界,也漸漸喪失了對新生活的樂趣,更別提怎么去面對挑戰(zhàn)了。 我們不僅缺乏目標,還容易被潛意識左右,浪費了太多時間不說,更重要的是焦慮卻在一天天地增加。沒長能力就算了,精力卻一天不剩一天。擺爛逐漸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的常態(tài)。 1、懂得克制自己,就意味著比以前更強大 要想讓腦子清醒,不受外界的干擾,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目標,然后再具體細化,更要懂得克制自己。 比如你早上醒來第一件事,總是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然后開始刷視頻、刷微博和朋友圈,看個半天才起床,其實你完全可以嘗試把每天早上看手機的這個動作,改為拿起床頭的一件衣服。 雖然大多數(shù)人都習慣了不動腦子,也常常被自己的惰性支配著,很難真正投入一件事,那就需要我們想清楚,到底做什么事才真正有意義,要時刻明確自己的下一步要做的事。 比如某一天,你的領導要求你晚上十點之前,務必把產(chǎn)品策劃做好發(fā)給他,可你明明已經(jīng)約好跟朋友一起去看電影,這時你只能克制住自己,想要去電影的欲望,老老實實在家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 周嶺最開始也是一個成天只知道玩游戲,通宵刷微博的人,他的自制力比一般人差了好多,而且他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也是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總想著一天都這樣輕松度過,結果虛度了不少光陰。 后來周嶺每天清晨一起床,就開始做一些有助于培養(yǎng)注意力的事情,比如:讀書、鍛煉、跑步等,讓每一天的開始 ,都在規(guī)律的生活中獲得力量,而不是沉浸在手機里,把一天當中最美好的時段都浪費掉了。 如果你每天早上保持跳操,你的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那么時間久了,你也會漸漸從焦慮的死循環(huán)中解脫出來,這樣對你的工作也有幫助,人也會越來越精神,為什么說那些跳廣場舞的大嬸們,看起來總是精神飽滿呢?就是因為他們堅持做有益身心的事。 本來人上一天班就已經(jīng)很累了,如果這時候再去看手機、刷抖音,只會平白無故吸走我們的注意力。 如果我們的疲憊感還沒有得到釋放,就又被手機給吸走了,那些積累在大腦中的垃圾,只會一度破壞我們的專注力。 如果自制力太弱,就會很容易被周圍的誘惑給牽絆住,好多人之所以無法順利完成一件事,就是因為太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所以在剛開始行動的時候,就要專心致志,這樣你的心力就不那么容易跑偏了。要想辦法提高自制力,是邁出舒適圈的第一步。 2、只有讓自己行動起來,才能讓自己一點一點變好 很多人看著身邊的朋友拿了高薪,或者自己創(chuàng)業(yè),掙了許多錢,有的人考入了名牌大學,擁有一份鐵飯碗工作,你一邊羨慕著,一邊焦慮著。 你曾心中有無數(shù)幻想,幻想自己當了老板,幻想自己有朝一日暴富,幻想找到有錢的伴侶,這輩子吃穿不愁,幻想能跟他們一樣成功。 可別人的始終只是別人的,跟你無關,反而是,你想的越多,就越不成事,也就越難開始行動。 正確的行動方法則是,斬斷一切跟自己毫無關系的幻想,讓心中不該有的雜念消失,只有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若只是眼巴巴盯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往往會分散自己的心力,也很難真正去行動。 如果你想要學習一門外語,或者想通過寫作月入過萬,那么就應該樹立好目標,更不能只依賴21的習慣養(yǎng)成,為什么有的人做一件事堅持的時間也不短,可為何1年過去了,就不再堅持了呢? 每個人吸收知識的能力不一樣,習慣養(yǎng)成的時間也就不一樣,過于依賴習慣的力量,往往也容易半途而廢。 很多人因為缺乏耐心,堅持了一段時間看不到成效,于是干脆放棄了,主要原因還是自己太心急,好多知識都還一知半解,就妄想在短時間內就參透,大大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比如你學英語就練了兩三個月,只記住了一些少量單詞,連句子的語法都沒有搞懂,就發(fā)現(xiàn)自己學的很糟糕,然后就放棄了。 另外,很多人覺得自己讀了好幾本書,或者看過許多比較有意義的紀錄片,就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實際上并未對自己產(chǎn)生過什么樣的改變,原因就在于大多數(shù)人,只是為了讀而讀,完成之后也只是理解表面意思,而對于書中的內容,自己并沒有親自實踐過。 比如一篇文章告訴你,早起早睡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可你偏要熬夜,偏要睡到中午才起床,明明已經(jīng)告訴過你,怎樣做才能實現(xiàn)目標,可你偏不做,那就相當于白讀了這些書。 所以說學習沒有捷徑,正是那條漫長且低效的路,才是真實且具體的。 3、深度比速度重要,讀的多不一定是好事 經(jīng)常會在某個社交平臺上看到別人曬自己讀過的書,讓旁人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可有的人只是一味地追求閱讀的數(shù)量,而不怎么理解書中的內容,實際上也并不會產(chǎn)生多大效果。 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讓讀過的書真正被自己吸收的重要方式,就是嘗試著將書中的某個點,跟自己的實際情況聯(lián)系在一起,然后去拓展和延伸,這樣才能將這些書真正吃透。 比如說我們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小說,看到明蘭不僅在管家方面很有方法,對待愛情也相當理性,你就可以將這個點套用在生活經(jīng)歷上,比如遇到不好相處的婆婆,你就可以用明蘭的方法去試一試,如果某一天,我們遇到了渣男,也可以學明蘭的方法對付渣男。 只有將讀過的書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才能真正體會閱讀的實用性,而不是單一去追求文字的數(shù)量,而忽視了其中表達的意思。 《認知覺醒》一書中不僅教我們怎樣樹立目標,怎么養(yǎng)成習慣,怎樣克服惰性,他更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真實寫照,并不是單純的雞湯雞血文,而是切合實際給人們提供方法。 幫助那些焦慮又迷茫的人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從而有效地提升自己,一點一點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 相信每個人讀過此書的人,多少都會有所收獲。 商務合作/互推/約稿/等請加微信:(harryaipot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