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俞穴的功效與作用膈俞歸屬于足太陽膀胱經(jīng),為八會穴之血會,具有和血理血、祛瘀行血、通膈降逆,是治療膈肌病變之常用穴,血證之要穴。
本穴首見于《靈樞·背俞》?!半酢?,指橫膈。本穴內(nèi)應(yīng)橫膈,橫膈之氣系于背,又因穴近膈膜,而為之俞,故名“膈俞”,別名“七焦之間”。
(1)膈俞有通膈降逆的作用。本穴近于橫膈,膈之功用在于隔塞上下,使氣與谷不相亂也,膈間氣機以降為順,又食道下行,亦有膈肌穿過,故刺之能開通關(guān)格,降逆和胃,臨床上可用于嘔吐、呃逆、飲食不下、腹部脹滿不適等病,尤其對呃逆療效甚佳。
(2)膈俞是治療血證之要穴。本穴為八會之血會,可活血、補血、理血,治療一切與血有關(guān)的疾病。補之則能補血養(yǎng)血,常與足三里、三陰交、脾俞等合用;瀉之可以活血化瘀,常與太沖、血海、肝俞、支溝等合用;也可以用于各種出血證,如咳血、便血、尿血、崩漏出血等。早在《循經(jīng)考穴編》中載“膈俞主諸血癥妄行”,《醫(yī)宗金鑒》中載“更治一切失血癥”。
(3)膈俞是治療皮膚病的常用穴。中醫(yī)中言“治風(fēng)先治血,血行風(fēng)自滅”。中醫(yī)認(rèn)為皮膚病的發(fā)生多為風(fēng)邪侵襲肌膚所致,因膈俞為八會之血會,用膈俞可有行血活血之功。故可用于某些皮膚病,其運用原理和血海相同,臨床兩穴常常合用加強療效。如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等病,最適宜刺血為用。
(4)膈俞用于治療心肺疾患。本穴近于心肺,根據(jù)“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理論,可用于心肺疾患的治療。如肺部疾病的咳嗽、哮喘、支氣管炎等癥;心臟疾患的心動過速、心臟肥大、心膜炎等癥。
(5)膈俞其他方面的治療作用。臨床還常用于某些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胃脘痛、胃炎、胃潰瘍、肝病、食道癌、胃癌等病的治療;也常用于某些氣血虛弱、五勞七傷之虛證。
膈俞穴主治咯血 衄血 便血 心痛 心悸 胸痛 胸悶 嘔吐 呃逆 盜汗 蕁麻疹
(1)各種出血證:用于嘔血,衄血,便血,咳血,崩漏。
(2)消化系統(tǒng)疾?。簮盒模瑖I吐,呃逆,胃痛。
(3)過敏性疾?。喊a疹,皮膚瘙癢,痤瘡。
(4)心肺疾患:咳嗽,哮喘,胸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律失常。
(5)可活血、理血、補氣血:氣血虛弱,潮熱,盜汗,五勞七傷,貧血。
(6)其他:頸淋巴結(jié)核,精神分裂癥,黃疸,背痛等。
膈俞穴穴性寬胸利膈,降逆和胃,養(yǎng)血活血,理血化瘀(根據(jù)其穴性,臨床可用于西醫(yī)學(xué)中的膈肌痙攣、惡心、嘔吐、胃脹、胃痛、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皮膚疾患等)。
膈俞穴位置在脊柱區(qū),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
斜刺0.5?0.8寸,不宜直刺深刺??删?。
膈俞穴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連線與脊柱相交椎體處,下緣旁開2橫指處。
膈俞穴療法按摩:用大拇指按揉。
用大拇指按揉膈俞約200次,或按揉3?5分鐘,每天堅持,能治療各種血癥。
膈俞穴配伍嘔吐、呃逆:膈俞配內(nèi)關(guān)。
(1)膈俞配中脘、內(nèi)關(guān)治療胃痛、呃逆。
(2)膈俞配膽俞,名曰“四花穴”,可治療五勞七傷、氣血虛弱,尤善于用灸法。
(3)膈俞配足三里、三陰交、脾俞治療血虛證。
(4)膈俞配太沖、血海、地機治療血瘀證。
(5)膈俞配行間、勞宮治療血熱證。
(6)膈俞配孔最治療咳血。
(7)膈俞配上星治療衄血。
(8)膈俞配承山、孔最治療便血。
(8)膈俞配天鼎、氣舍治療喉痹、噎膈,咽腫不能消食飲不下。
(9)膈俞配陰谷治療腹脹胃脘暴痛。
(10)膈俞配肝俞治療癲疾。
(11)膈俞配膏肓治療痰飲。
(12)膈俞配胃俞、大椎、血海、足三里治療貧血。
(13)膈俞配曲池、三陰交治療蕁麻疹、皮膚瘙癢。
膈俞穴宜忌因膈俞深層有肺臟,所以在針刺時不宜過深,應(yīng)注意針刺角度與深度,一般深度為0.5?0.8寸,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氣胸。臨床常以點刺放血最為常用。
膈俞穴古藉摘要(1)《針灸甲乙經(jīng)》卷八:咳而嘔,鬲寒,食不下,寒熱,皮肉骨痛,少氣不得臥,胸滿支兩脅,鬲上兢兢,胸脘暴痛,上氣,肩背寒痛,汗不出,喉痹,腹中痛,積聚,默然嗜臥,怠惰不欲動,身常濕,心痛,膈俞主之。
(2)《針灸大成》卷六:主心痛,周痹,吐食翻胃,骨蒸,四肢倦怠,嗜臥,痎癖,咳逆,嘔吐,膈胃寒痰,食飲不下,熱病汗不出,身重常溫,不能食,食則心痛,身痛腫脹,脅腹?jié)M,自汗盜汗。
(3)《類經(jīng)圖翼》:渚血病者皆宜灸之,如吐食翻胃、衄血不已,虛損昏睡,血熱妄行,心肺二經(jīng)嘔血,臟毒便血不止。
(4)《千金要方》:膈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中脘);膈俞、噫嘻、京門、尺澤,主肩背寒痓,肩胛內(nèi)廉痛。
(5)《針灸資生經(jīng)》:配命門、太溪,治療痎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