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論,中國古籍中有哪些奇花?那么印譜無疑是其中之一。它不僅為印學(xué)研究和藝術(shù)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而且推動了篆刻藝術(shù)的蓬勃發(fā)展。 特別是中國篆刻藝術(shù)進(jìn)入明清以后,涌現(xiàn)出了眾多領(lǐng)銜印壇的篆刻家和鑒藏家,而這一階段也是印譜的輝煌時期。 △西泠八家印選(丁輔之 輯) 印譜真的很重要,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明清印譜的輝煌,就不會有后來波瀾壯闊的印譜史。這絕對不是空言。 在當(dāng)今社會,有很多篆刻家或者收藏家對印譜的收藏都情有獨(dú)鐘,但在金石君的印象里,唯獨(dú)林章松先生的那種狂熱勁兒才是最讓人欽佩的。 △林章松 林章松,1950年生,字秉承,號松蔭軒主。廣東海豐人,生于香港。畢業(yè)于香港領(lǐng)海藝專,隨曾榮光習(xí)書法及篆刻。隨任真漢習(xí)畫。作品參加第1、2、3屆漢城國際篆刻展。曾參加全國印社聯(lián)展,海峽兩岸聯(lián)展等?,F(xiàn)任新進(jìn)海產(chǎn)有限公司董事及經(jīng)理?,F(xiàn)為西泠印社香港社員、蘭亭書畫會員、庚子畫會會員、香港友聲印社社員、“中華民國篆刻學(xué)會”會員、韓國國際篆刻研究會終身名譽(yù)理事。傳略編入《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界名人錄》等。 一、漁業(yè)大佬愛上印譜收藏 林章松大學(xué)本科學(xué)的是商業(yè)設(shè)計,但因緣巧合的進(jìn)入了漁業(yè)行業(yè),由于做的十分出色,后來索性就自己辦起了公司。或許您會有所疑惑,為什么漁業(yè)大佬會熱衷于印譜收藏? 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林章松本人非常喜歡篆刻。在上世紀(jì)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一直是跟著篆刻書法名家曾榮光學(xué)習(xí)篆刻。當(dāng)時,曾榮光老師經(jīng)常拿印譜給他看,這讓他對印譜也漸漸有了興趣。 △林章松所藏印譜(吳隱制)稿本 二是因為被拒絕。有一天,曾榮光為了讓林章松開闊眼界,就帶他去一位篆刻家里看一本很有名的印譜,但遺憾的是,“師徒”二人被別人拒之門外,而且是三次,當(dāng)時,那位篆刻家還聲稱“找不到了”! 這件事讓曾榮光很是感慨,回去之后就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把自己珍藏的所有印譜都送給了林章松。而且還囑咐林章松要把這些印譜研究透,而后擴(kuò)大收藏,最終把研究成果免費(fèi)公布出來。 △林章松所藏兩部不同的《超然樓印賞》 曾榮光認(rèn)為,喜歡篆刻的人那么多,但能看到的印譜卻少之又少,他要打破這種局限,這種壁壘,讓更多的篆刻愛好者受益。 也正是因為老師的囑托,林章松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收藏各種各樣的印譜,最后一發(fā)不可收拾。經(jīng)過多年后的努力,終于蔚為大觀。 二、中國印譜收藏第一人 其實(shí),林章松早期的收藏不僅限于印譜收藏,他還收藏各種文物,比如古銅印、錢幣、古磚、瓷器、佛像等等。但是后來,就完全集中在印譜的收藏中了。 △林章松所藏古銅印 林章松認(rèn)為收藏印譜很有趣,很好玩,當(dāng)然除了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價值可研究,對篆刻書法藝術(shù)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據(jù)了解,現(xiàn)在全世界的印譜共有6000多種,而林章松私人收藏的就多達(dá)2000多種,占了三分之一,是中國印譜收藏第一人。而且還據(jù)說,其收藏的印譜不僅數(shù)量多,質(zhì)量也非常的高。 三、充滿愛的“松蔭軒” 林章松的2000多種印譜都存在一個叫“松蔭軒”的地方,“松蔭軒”是林章松收藏印譜的堂號,它“藏”在香港葵涌的一座工業(yè)大廈里,充滿文化氣息的“松蔭軒”似乎與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 △松蔭軒 在“松蔭軒”里,有幾排十?dāng)?shù)個寬大的玻璃柜,每柜六格,里面都是林章松收藏佛像、瓷器、錢幣等其它收藏品,放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幾無縫隙。而他收藏的印譜則都放在書房靠墻一排的書柜里,每格又是內(nèi)一排外一層。 “松蔭軒”儼然成了小型的博物館,至于林章松為什么將自己的堂號起為松蔭軒?這其中是有兩個充滿“愛的原因”。 第一個“愛的原因”是林章松和其太太的名字中都有一個“松”字,其解釋了林章松堂號“松蔭軒”中的“松”字,這也見證了他們夫妻之前的小愛。 至于另一個“愛的原因”是什么?金石君希望印友們自己能夠想一想(詳情見文末思考問題,解答有獎哦)。給點(diǎn)提示:它是解釋“蔭”字的,關(guān)于大愛的。 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其實(shí),現(xiàn)如今也有不少的篆刻家喜歡印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只是想對各家流派以及印文布局有所借鑒,希望對自己的篆刻有所幫助而已。 △林章松所書的印譜側(cè)簽 但林章松卻不同,他會對自己收藏的每一本印譜著錄各種信息,包括書名、卷數(shù)、作者、版本、序文、跋文、裝潢、扉頁、牌記、版權(quán)頁以及各種書目情況進(jìn)行研究,并且為每一本印譜做提要。 這項“枯燥”的工作,林章松一做就是20多年。據(jù)了解,截止至目前,林章松已經(jīng)著錄出1255種印譜的提要,字?jǐn)?shù)達(dá)到了數(shù)百萬之多。 可是,林章松現(xiàn)有的印譜中,依然有近千種的提要沒有寫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他還在不停地買入,每多一部,他都會給自己增加新的研究和寫作工作。 △林章松所藏剪貼本的《雙虞壺齋印存》(此印存無序無跋) 由于有些印譜實(shí)在難于考證,要弄清楚來龍去脈,需要查閱很多的相關(guān)資料,這對于林章松來說是苦中作樂,但更多的是一種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 五、視自家印譜為公器 收藏各種印譜是第一步,為每本印譜做著錄提要是第二步,除此之外,對于林章松而言,還有更重要的第三步——讓更多篆刻愛好者受益。 一般來說,公家的書,你想閱覽都有一套規(guī)矩,除了證件之外,有的館規(guī)定每次看書,還要收閱書費(fèi),至于想拍兩張照片,資料費(fèi)等都是堂而皇之有明文規(guī)定的。 △松蔭軒印譜專藏一角 可林先生則不同,他完全不藏私,將自己的印譜看作是“公器”,認(rèn)為這些藏品只是暫時為自己保存,而且他一直記著曾榮光老師的囑托,那就是讓更多的人分享到古代的篆刻之美。 所以林章松才會將自己所藏的印譜,一部一部搞著錄、做提要,最后把印譜圖片和著錄文字分享在網(wǎng)絡(luò)上,免費(fèi)讓使用者下載和觀看。 林章松曾說:“我希望我還清醒的時候,把提要都寫好。”這是他的愿望,也是我們所有篆刻愛好者的愿景。金石君認(rèn)為,林章松先生不僅僅是收藏印譜,更是為國家、為民族保存文化遺產(chǎn),他雖善奏刀,但并不想做篆刻家,更想做一個印譜收藏者,將文化分享給每一個愛它的人。 附:松蔭軒藏印譜目錄 一畫《一足印稿》 二畫 《二銘室印譜》 《二金蜨堂印譜》 《二金蜨堂印譜》 《二弩老人遺印》 《二十三舉齋印摭》 《二十三舉齋印摭續(xù)集》 《二樹紫藤花館印選》 《十六金符齋印存》。另名《十六金符齋印譜大全》 《十六金符齋印存》 《九華室印存 》 《丁吉甫印選》 《丁佛言自用印印集》 三畫 《三長兩短齋印存》 《三硯齋印譜》 《三十六鴛鴦館印存》 《小石山房印苑》 《小石山房印苑》 《小石山房印譜》 《小石山房印譜》 《小石山房印存》 《小庵印存》。另名《小庵印存》。 《大同石佛龕印存》 《大鶴山人印集》 《大吉碑館印存》 《大康印稿初集》 《干支紀(jì)年印譜》 《千璽齋古璽選》。另名《千鉥齋古鉥選》 《千字文百顆印譜》 四畫 《太上感應(yīng)篇印譜》 《太上感應(yīng)篇印譜》 《太上感應(yīng)篇印譜》。另名《感應(yīng)篇印譜》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戰(zhàn)國鉥選》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漢魏私印選》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漢魏官印選》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箴言吉語印選》 《天童十景印譜》 《上海西泠印社潛泉印泥發(fā)行所出品目錄》 《止原印略》。另名《二十四詩品印譜》 《王成璐用印集》 《王冰鐵印存》 《王福庵印譜》 《五石齋印存》 《日光宀印存》 《水仙花館集印》 《文三橋先生印譜》 《文溎自用印集》 《文信國正氣歌印譜》。另名《適安草堂藏印》 《文石齋印譜》 《文雅堂宋元古印輯》 《友石山房印存》 《仁奉印草》 《仁龢浣蘤齋過眼名印錄》 《介堪印存》 《介堪印存八集晶玉類》。另名《介堪手刻晶玉印》 《心經(jīng)印譜》。另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印譜》 《巴社印選》 《中國古璽印新編》 《中國名人印譜》 《中國首都博物館印章選集》 《去疾治印》 《瓦當(dāng)印譜》 五畫 《古今名人印譜》 《古溪書屋印集》。另名《古溪書屋印集》 《古印甄初集》 《古高士傳印譜》 《古玉印匯》 《古官印存》 《古印溯源》。另名《古印溯原》 《古印留真別集》 《古鉥印選初.二輯》 《石壽山人印存》 《石壽山房印譜》 《石頭記評詞印》 《石帆劫后藏印》 《石言館印存》 《可園印存》 《可能齋印存》 《丙甫印存》 《玉球生印存》 《玉蘭仙館印譜》 《未虛室印賞》 《半舫印存》 《半丁印存》 《白石山翁印集》 《永和室印集》 《泛鳧亭印擷》 六畫 《亦草堂印譜》 《亦愛廬印存》 《亦無樓宋元古印輯》。另名《亦無樓宋元銅印輯》 《西泠八家印譜》 《西泠六家印存》。另名《西泠六家印譜》 《西泠四家印稿臨摹本》 《西泠四家印譜》 《西泠印社同人印傳》 《西泠印社勝跡留痕》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印譜》 《西泠印社藏徐三庚印集》 《西泠印社四創(chuàng)始人印譜》 《西藏存世鐵匯》 《名印傳真》 《名人印拓留真》 《名家金石留印集》 《名人印拓留真》 《行素草堂集古印譜》。另名《槐廬集古印譜》《次閑篆刻高氏印存》 《印文詳解》 《印史》 《印商.原鈐二冊本》 《印商.景印二冊本》 《印林》 《印匯》 《印匯》 《印癡篆稿》 《印證》。另名《敦好堂印證》 《印鑒》。另名《印鑒》 《印癖》 《印跡留痕》 《印藪搜奇》 《印海遺珍》 《印史留遺》 《印譜知見傳本書目》 《印集》 《印譜》 《缶廬印存初集》。另名《缶廬印集》 《缶廬印存二集》。另名《缶廬印集》 《缶廬印存》 《缶廬印存初集》。另名《缶廬印集》 《缶廬印存二集》。另名《缶廬印集》 《缶廬印存三集》。另名《缶廬印集》 《缶廬印存四集》。另名《缶廬印集》 《西泉印存》 《西京職官印錄》 《西泠四家印譜附存三家》 《西泠八家印選》 《次閑印譜》 《守硯生印存》。另名《守研生印存》 《吉金齋古銅印譜》 《仲穆摹刻秦漢印存》 《百美詩圖章》。另名《百美詩印譜》 《百美圖篆》 《百全印選》 《百壽圖考》。另名《百壽圖考印譜》 《百壽印集》 《百壽印集》 《百歲紀(jì)年印譜》 《交泰殿寶譜.原鈐一冊本》 《交泰殿寶譜.景印一冊本》 《伊蔚齋印譜》 《朱其石印存》 《朱柏盧先生治家格言印譜》 《朱子治家格言印譜》 《朱葆慈印稿》 《江孔殷集印》 《存養(yǎng)齋印存》 《老蠶自用印集》 《旭齋集趙古泥印》 《安昌里館璽存》 《安處樓外集》。另名《來楚生印稿》 《池上印稿》 《竹雪軒印集》 《竹盦印存》 《再續(xù)封泥考略》 《冰鐵戡印印》。另名《王冰鐵印存》 《冰暉閣印掇》 七畫 《何薩奴印略》 《何雪漁印存》 《何氏語林印語》 《何庸齋印存》 《完白山人印譜》 《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另名《鄧石如印存》 《谷園印存》 《谷園印譜》 《孝慈堂印譜》 《李鉥齋印存》 《李茗柯鉥印留真》 《李晉元集印》 《吳蒼石印譜》。另名《吳倉石印譜》 《吳昌碩印集》。另名《吳昌碩印選》 《如水閣印譜》 《伴石草堂主人印集》 《希呂印存》 《沈蘊(yùn)山印稿》。另名《印稿》、《張述賢印稿》 《沈秋帆氏治印》 《似鴻軒印稿》 《屈廬印稿》 《求是齋印存》。另名《求是齋印譜》 《求是齋印譜》 《求志居集印》 《求自慊齋印存》 八畫 《明印遺珠》 《明印剩痕》 《明清名人篆刻選—小石山房藏印》 《金農(nóng)印譜》 《金櫑山人印存》。另名《金櫑山人印譜》、《金櫑道人印存》 《金罍山民印存》 《金罍山民印存》 《金罍山人印譜》 《金拱北印存》。另名《蕅廬戊午印存》 《金薤留珍》 《金薤留珍》 《金石篆刻研究》 《金禹民先生印存》 《采柏園古印澤存》 《松雪堂印萃》 《松浦印存》。另名《紀(jì)松浦印囊》 《松崖藏印》 《松窗遺印》 《松筠桐蔭館印譜》 《松筠桐蔭館印譜》 《松筠桐蔭館集印》。另名《百歲紀(jì)年印譜》 《松霜閣印集》 《松竹齋仿古印存》 《吳讓之印存》 《宜翁叢印孓遺》 《東山草堂印林》 《東皋印人傳》 《治家格言印文》。另名《朱子治家格言印譜》 《蕓花樓主人印存》。另名《朱子家訓(xùn)全集》 《或存齋獲古錄》 《季木藏印》 《抱冰廬印存》 《味秋吟館紅書》 《拊焦桐館印集》 《林洵印稿》。另名《瓢道人印譜》 《林鶴田印譜》 《來楚生印跡》 《來楚生篆刻》。另名《來楚生印稿》 《來楚生朱跡》。另名《然犀室肖形印集》 《來楚生朱跡.一輯.二輯》 《兩浙印林》 《兩罍軒印考漫存》 《兩罍軒印考漫存》 《周秦古鉥》 《周秦古鉥》。另名《周秦古璽》 《近鄦齋印存》 《玩月草堂印存》 《叔玉藏見印》 九畫 《看篆樓古銅印譜》 《退庵印寄》 《退穎盦印存》 《秋曉庵古銅印譜》 《秋景盦印譜》。另名《秋景庵主印譜》 《秋蘋印草正集》。另名《秋蘋印草正集》 《秋蘋印草續(xù)集》。另名《秋蘋印草續(xù)集》 《秋水軒印存》 《垂棘山房藏印》 《胡匊鄰印存.八冊本》 《胡匊鄰印存.二冊本》 《胡毅生印譜》。另名《隋齋藏印》 《柏葉盦印存》 《香雪莊藏印》 《香雪海堂印譜》 《苦鐵印選》。另名《苦鐵印選》 《春暉草堂印始》。另名《印始》 《春草堂印譜》 《春來閣印存》 《侶廬印存》 《待時軒仿古印草》 《畏齋藏璽》。另名《畏齋藏鉥》 《陋室銘圖章》。另名《陋室銘印譜》 《枹廬印稿》 《查梅舫印譜》 《查梅舫印譜》 《拜石山房印譜》 《紉芳簃印存》 《紉芳簃印歷》 《星堂印存》 《思復(fù)室印存》 《思善堂印存》 《思齋范石》 《封泥集存》 《封泥考略》。另名《封泥考略》 《匋齋藏印》 《匋齋藏印》 《匋齋藏印》 《匋齋藏印》 《帝君陰騭文刀法百種》 《染倉室印存.原鈐四冊本》 《染倉室印存.景印四冊本》。另名《槐堂爪痕》 《革命勝跡印譜》 《郁重今印存》 《南京博物院藏明清印選》 《南海葉氏藏古璽印譜》 《首都博物館藏古璽印選》 十畫 《問可齋印章》 《孫氏養(yǎng)正樓福祿壽印譜》。另名《養(yǎng)正樓印存》、《孫氏養(yǎng)正樓印存》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印譜》 《袖珍印品》 《袖珍印賞》 《袖石齋集成古今印存》 《秦漢銅印》 《秦漢三十體印證》 《秦漢百壽印譜》 《秦漢百壽印譜》 《秦淮印舫》 《秦官印封泥聚》 《秦漢古鉥印選》 《秦漢初古印聚》 《殷用霖印存》 《唐醉石印稿》。另名《醉石山農(nóng)印稿》 《恧廠印存》 《晉銅鼓齋印存》 《徐星州印存.第一集》。另名《徐星洲印存》 《徐星州印存.第二集》。另名《徐星洲印存》 《徐新周印聚》 《徐鄂印譜》 《徐氏印譜》 《悔遲齋印存》 《海日廔印存》 《海隅錢蓮士集印》 《師米齋集古印存》 《高士傳印譜》 《荃樓印稿》 《耕石軒印存》 《耕石室印稿》 《病鶴印存》 十一畫 《添茅小屋古銅印譜》 《研山印草》 《陰騭文印譜》 《陰騭文印譜》 《陰騭文印文》。另名《陰騭文圖章》 《清儀閣藏名人遺印》 《清代名家印叢》 《清代浙派活頁印譜》 《清游印譜》 《寄情于此印譜》 《現(xiàn)代篆刻》 《陳半丁印存》 《陳寅恪印存》 《陳漢弟家藏印譜》 《陳少梅自用印廿八鈕》 《陳左黃篆刻》 《飛鴻遺跡》 《飛鴻堂印譜》 《飛云閣印譜》。另名《云飛印稿》 《雪廬百印》 《雪廬百印續(xù)冊》 《梅石印譜》 《梅景書屋印選》 《梅景書屋印蛻》 《干修齋古印集存》。另名《古印集存》 《干修齋古印集存》 《閑中弄筆》 《閑中弄筆》 《梁于渭印譜》 《淑度印草》 《黃賓虹藏古鉥印》。另名《黃賓虹藏古璽印》 《黃牧甫印存手稿》。另名《黃穆甫印存續(xù)補(bǔ)》 《黃澹盦先生印譜》 《紹極印譜》 《費(fèi)璋士庵印存》 《眷秋廬印存》 《偏愛集印》 《陸青崖印集》 《啟齋藏印》《晚清民國六家印譜》 十二畫 《游藝齋印譜》 《琴鶴堂印譜》 《琴齋印留初集》 《琴齋印留二集》 《琴齋印存》 《琴石山房印譜》 《補(bǔ)羅迦室印譜》 《補(bǔ)羅迦室印譜》 《集古官印考證》 《集古官印譜》 《集古璽印存》 《游戲三昧》 《琛如印譜》。另名《朱子家訓(xùn)格言印譜》 《尊漢閣印存》 《尊古齋古璽集林》。另名《古鉥集林》 《無雙譜印玩》 《無隅集印》 《程荔江印譜》。另名《師意齋秦漢印譜》 《皕印廬印存》 《婆羅花樹館藏印》。另名《娑羅花樹館藏印》 《項季翰集印》 《頌音印存》 《云齋自用印》 《云霞閣印譜》 《道古軒白石印譜》 《鈍伯印存》 《循陔室印存》 《絡(luò)園老人印輯》 《絡(luò)園老人書畫常用印》 《童子雕篆》。另名《童子雕瑑》 《寒月齋主印存》 《寒猗館印選》 《寒云山館印存》 《善吾廬印譜》 《善齋璽印錄》 《萬印樓印選》 《撝叔考藏秦漢印存》 《程淯印存》 《張印三印譜稿本》 《張一川印集》 《張永愷自用印集》 《渴齋印集》。另名《渴齋印草》 《頓立夫篆刻作品集》 《頓立夫印聚》 《頓立夫治印》。另名《頓立夫印存》 《尊古齋古璽集林第一集》。另名《古鉥集林》 《紫璚琴館印譜》 《葉舟所見印偶存》 《葉劍英詩印集》 十三畫 《董巴胡王會刻印譜》。另名《董巴王胡會刻印集》《誠齋印匯》 《意園古今官印勼》 《楊天驥印存》 《楊鵬升印譜》 《楊龍石印存》 《楊龍石印存》 《楊廣泰刻心經(jīng)印譜》 《溥雪齋自用印》 《詩品印譜》 《廉甫印存》 《蒙安自用印集》。另名《孺齋自刻印存》 《蒙泉外史印譜》。另名《冬花庵印譜》 《蒙泉外史印譜》 《寧斧成印譜》 《圣諭十六條印譜》。另名《圣諭印譜》 《圣諭十六條圖印》 《傳經(jīng)堂收藏印譜》。另名《傳經(jīng)堂印集》 《新心別館印存》 《愛石軒印存》 《煮石山房印存》 《感應(yīng)經(jīng)印譜》 《嵩云居藏印》 《甄古齋印譜》 《賓鴻堂藏印》 《敬齋心印》 《楚生石印集》 十四畫 《種榆仙館印存》 《種榆仙館印譜》。另名《陳曼生印譜》 《種榆仙館印譜》 《趙祖歡印存》 《趙撝叔印譜》 《趙撝叔印譜》 《趙撝叔手刻印存》 《趙次閑印存》 《蓬園印萃》 《福廠印稿》 《福盦藏印殘本》 《福臣鐵筆》 《遯庵集古印存》。另名《遯盦集古印存》 《遯齋印痕》 《遯齋印痕》 《遯社印存》。另名《遯社集古》 《遯社印存》。另名《遯社集印》 《壽山印存》《蒲作英用印集存》 《夢坡室金玉印痕》 《夢廬印影》。另名《夢廬印錄》 《夢影草堂印痕》 《夢禪治印集》 《夢禪印存》《赫連泉館古印存》 《赫連泉館古印續(xù)存》《蜨蕪齋自制印逐年存稿》 《齊白石印存》 《齊白石三百石印》 《漢銅印叢》 《漢瓦研齋印稿》 《漢玉合符齋印譜》 《漢璽印存》 《漢印偶存.一冊本》 《漢印偶存.三冊本》 《漢三十二將繡像印譜》 《對山印稿.八冊本》 《對山印稿.前四冊本》 《翠竹山房印譜》 《實(shí)齋印存》。另名《友石軒印存》 《蒼筤軒印存》《劉淑度刻石殘存集》 十五畫 《養(yǎng)竹山房印稿》 《養(yǎng)晦齋印章》 《墨花禪印稿》 《墨香齋印法》 《醉石山農(nóng)印存》 《醉石山房印草》 《醉愛居印賞》。另名《花影集印譜》 《醉蘇簃印存》 《魯盦印選》。另名《慈溪張氏魯盦印選》 《魯庵印存》 《魯盦仿完白山人印譜》 《魯迅筆名印譜》 《魯迅筆名印集》 《魯迅筆名印譜》 《魯迅著譯書名印譜》 《穎川家寶印譜》。另名《馮康侯印稿》 《蔣山堂印譜》。另名《吉羅居士印譜》 《磊齋小璽選存》。另名《磊齋小鉥選存》 《蔬筍館印存》 《適園印印》。另名《適園印存》、《吳圣俞先生印譜》 《摹印十二體》 《鄧石如印存》。另名《完白山人印譜》 《鄧石如印存》。另名《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鄧爾雅印存》。另名《鄧爾疋印存》 《樂只室古璽印存》。另名《樂只室銅印選》 《樂山印萃》 《樂石齋印存》 《樂石集》 《滕王閣序印譜》 《劍秋印書》。另名《古今百二甲子印譜》 《銷毀官印留痕》 《頤淵印集》 《鄭文焯印存》 《劉小亭印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