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翔宇醫(yī)療 01 什么是卒中后肩痛? 卒中后肩痛是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病率約在21%~72%,一般在腦卒中后2~3月內發(fā)生。 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偏癱側肩痛,伴有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肩痛不僅在靜止體位時存在,而且在進行被動活動時也存在疼痛。 肩痛嚴重影響卒中的預后,可引起患者嚴重抑郁,影響夜間睡眠,妨礙日常生活護理,降低日常功能活動能力(如進食、穿衣、洗漱、活動等),阻礙患者自理能力提升。 02 卒中后肩痛病因 可能的機制包括肩肱節(jié)律紊亂、肩胛骨位置改變、肩袖損傷、肩關節(jié)半脫位、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yǎng)不良、肩關節(jié)囊粘連、肌痙攣等。 卒中后肩痛盡管是多種因素、多種機制作用的結果,但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癱瘓、肌肉張力增高痙攣所繼發(fā)引起的骨骼、關節(jié)、肌腱、關節(jié)囊等一系列病理變化。 03 卒中后肩痛的預防與治療 1.早期良肢位擺放。 2.上肢被動訓練與主動訓練。 3.肩部吊帶。 4.物理因子療法。 如電刺激療法、蠟療、肌內效貼、深層肌肉刺激儀等。 (△深層肌肉刺激儀療法) 5.針灸治療。 04 精準特色療法 針刺肌筋膜觸發(fā)點聯合深層肌肉刺激儀治療老年卒中后肩痛。 卒中后肩痛患者肩胛骨長期處于下旋、內收、后撤位置,易導致肩胛下肌、背闊肌、岡上肌和胸大肌等肌肉的肌張力過高,前鋸肌、斜方肌等肌肉張力下降,從而導致肩關節(jié)前屈、外展、外旋、內旋和后伸時被動活動度明顯受限及疼痛。 而針刺治療時先觸診到偏癱側相關肌肉(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肩胛下肌等)的肌筋膜觸發(fā)點,進行準確的快速反復穿刺。 再利用深層肌肉刺激儀,針對深部肌肉組織進行擊打與振動,使緊張的張力帶得以放松,肌筋膜得以松解,不僅可以減輕肌筋膜疼痛,而且可以降低肌肉的痙攣,從而有利于對痙攣肌肉的牽張,增加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范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