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是一個(gè)群島之國(guó),它的領(lǐng),蘇土包括了散布在東南亞海洋上的3000多個(gè)大小島嶼,領(lǐng)土總面積190多萬(wàn)平方千米。這些島嶼散布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形成了從亞洲大陸到大洋洲的一個(gè)過渡地帶。 印度尼西亞可以分為以下4個(gè)部分:一是大巽他群島。包括爪哇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加里曼丹島和這些島嶼附近的一些小島。 二是小巽他群島。主要包括巴厘島,龍目島,松巴哇島,松巴島,弗洛勒斯島,帝汶島及附近等小島。三摩鹿加群島,包括蘇拉威西島和伊里安島之間的一些小島,其中以悍哈馬黑拉島和西蘭島為最大。四是新幾內(nèi)亞島的西部,也就是伊利安島的西部。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gè)多山的國(guó)家,只有在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加里曼丹島,蘇拉維西島等大島上的平原,較為寬闊,其他島嶼只在沿海地帶有些狹窄的平原。 除加里曼丹島之外,其他島上幾乎全有火山,而且火山還經(jīng)常噴發(fā),火山噴發(fā)后堆積了很厚的火山灰,這種土壤極為肥沃,因此與火山的地方往往是油農(nóng)集中的地方。 印度尼西亞橫跨赤道又處于大洋中,因此它屬于典型的赤道海洋性氣候,終年炎熱,多雨沒有顯著的雨季和干季,年平均降雨量為30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6攝氏度,年較差較小。高山上氣溫雖較低,但雨量卻仍然很多。高溫多雨的氣候,使印度尼西亞各島嶼上覆蓋著冒昧的森林。 但因印度尼西亞眾島嶼,散布的地區(qū)極為廣泛,因此各地的氣候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印度尼西亞的河流并不多,但不是很長(zhǎng)。大多具有遠(yuǎn)短流極的山河性質(zhì),水量充沛,水力豐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