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155年—191年),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人。東漢末年,孫堅曾參與平定黃巾軍、討伐董卓等戰(zhàn)役。特別是在進攻董卓的時候,孫堅擊敗胡軫,斬殺華雄,讓董卓都感到害怕。不過,對于這樣一位猛將,在擁有數(shù)萬部下的前提下,依然選擇依附于袁術。對此,在筆者看來,原因主要分為以下三點。 一 就第一點來說,則是孫堅沒有穩(wěn)定的根基,需要袁術提供糧草上的支持。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fā)后,孫堅和曹操、劉備等人一樣,都參與到平定黃巾軍的戰(zhàn)役中。彼時,孫堅把他的家眷都留在九江郡壽春縣,在淮、泗一帶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隨他在下邳縣當差的同鄉(xiāng)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孫堅便率領這一千多士兵,隨朱儁南征北戰(zhàn)。 汝潁的黃巾軍,處于困境,無路可走,固守宛城。孫堅領兵進攻,他獨當一面,親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墻。他的部眾受此鼓勵,紛紛緊隨其后,于是,攻下了宛城。朱儁把孫堅的事跡全部呈報給朝廷,朝廷任命孫堅為別部司馬。 在南征北戰(zhàn)的過程中,孫堅又收攏了不少叛軍。誠然,在殺掉荊州刺史王睿后,孫堅已經(jīng)擁有數(shù)萬人馬。不過,孫堅在荊州沒有立足的基礎,而數(shù)萬人的糧草供給則是一個大問題。在此背景下,袁術因為割據(jù)淮南等地,錢糧眾多,能夠為孫堅提供支持。等到后來討伐董卓的時候,孫堅更是聽從袁術的號令,這也是因為袁術隨時可以切斷孫堅的糧草供應。 二 就第二點來說,則是得罪朝廷的孫堅,需要袁術的庇護。公元189年,董卓廢掉漢少帝,改立劉協(xié)為皇帝,這直接導致天下大亂。而就孫堅來說,在討伐董卓之前,便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二是殺害了南陽郡的太守張咨。 王睿曾和孫堅一起平定零陵、桂陽。因為孫堅是武官,所以,他在言談中,常常流露輕蔑之意。對此,孫堅早就心存不滿,并率軍包圍了王睿。 孫堅逼殺王睿之后,引軍到達南陽。下公文給南陽太守張咨,請他供應軍糧。當時孫堅部下已有數(shù)萬人,袁術也已上表,奏請以孫堅為代理中郎將。孫堅以牛酒為禮物去拜訪張咨,張咨第二天只好也來答謝。孫堅設宴款待,然后令部下將張咨推出去斬首。 到了這個時候,孫堅不僅得罪了荊州本地的士族,也有被東漢朝廷追究責任的可能。在不可能投靠董卓的前提下,孫堅只能選擇依附于一個強大的諸侯,不然其他諸侯完全可以用殺害朝廷命官作為借口,從而消滅孫堅,并吞并他的兵馬。 同時,孫堅自己的出身相對一般,而袁術則來自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投靠袁術之后,孫堅也能提升自己在英雄豪杰中的影響力,從而招募更多的人才。反之,如果繼續(xù)單打獨斗,孫堅很可能連自己的兵馬都難以維持。 三 最后,就第三點來說,則是孫堅和袁術意氣相投。根據(jù)《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袁術年輕的時候,就以俠氣聞名天下,并得到不少豪杰的擁護。因此,袁術在離開洛陽后,得以迅速割據(jù)一方,乃至于在后期僭越稱帝。而就孫堅來說,史料也記載他是性格豁達、講義氣的人,這促使他和袁術是比較聊得來的。 同樣的道理,劉備之所以重用法正這位謀士,不僅是因為他的能力出眾,也和二者性格接近存在直接的關系。對于孫堅和袁術來說,因為惺惺相惜,加上利益一致,自然形成了比較穩(wěn)固的同盟,因為袁術也需要一位猛將來幫助自己擴張勢力。 于是,在孫堅來到魯陽后,袁術上表東漢朝廷,冊封孫堅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不過,因為關東諸侯之間貌合神離,互相爭斗,孫堅討伐董卓的行動沒能持續(xù)下去。公元192年,袁術派遣孫堅進攻劉表,因為遭到了劉表部下黃祖的埋伏,孫堅不幸陣亡。此外,孫權稱帝后,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葬于高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