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記載,紀曉嵐是學富五車的大文豪,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稍谒砟陼r候,因為經(jīng)歷了朝堂風云變幻的洗禮,以及嚴酷的皇權壓制,導致他變得不愿意說太多話,也不愿意發(fā)表太多政治見解。 與此同時,他將自己的思想都注入到一部小說中,這部小說也是紀曉嵐為數(shù)不多的文學作品《閱微草堂筆記》。在這部小說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紀曉嵐超前的思想意識,以及他正直善良的品格。 飽讀詩書,主持科舉紀昀(1724年-1805年),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紀曉嵐能夠博覽群書,源于原生家庭對他的熏陶。在紀曉嵐出生的那年,父親紀容舒已經(jīng)是舉人。紀曉嵐7歲時,父親考中進士有了官職。 紀容舒之所以讀書,不僅是為了考取功名,更多的是源于他對文學的喜愛。紀容舒有兩部作品《唐韻考》和《玉臺新詠考異》,都是音韻學和考據(jù)學領域的重要典籍。 在父親的影響下,紀曉嵐的文學啟蒙很早,他曾說:“余自四歲至今,無一日離筆硯。”四歲就開始讀書的紀曉嵐,據(jù)說機敏過人,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他還工詩、善賦、能文,尤其擅長聯(lián)語對句。 在雍正八年,紀曉嵐參加了童子試,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神童的稱號。紀曉嵐長大后的科舉成績更是令人矚目,他17歲就考中秀才,24歲中了舉人,是當時鄉(xiāng)試第一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省狀元。 那一年的鄉(xiāng)試主考官是乾隆的老師劉統(tǒng)勛,紀曉嵐高中之后,就拜在了劉統(tǒng)勛的門下,成為了劉統(tǒng)勛的門生。眼看紀曉嵐的官路即將暢通無阻,可意外卻發(fā)生了。 在第二年的會試上,紀曉嵐落榜了。緊接著,母親張氏病故,紀曉嵐根據(jù)大清律法回家守孝三年。三年守孝期滿后,31歲的紀曉嵐在會試上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績,考中進士入主翰林。 紀曉嵐剛入翰林時,只不過是一個沒有品階的翰林院庶吉士。他為了能夠謀求更大的官職,就開始給乾隆寫詩,歌頌乾隆的功德。紀曉嵐的詩不僅數(shù)量多,詩的質量更是高,詩詞不僅語言優(yōu)美,更是經(jīng)常引經(jīng)據(jù)典,漸漸地乾隆發(fā)現(xiàn)了紀曉嵐的才學。 在乾隆二十四年,紀曉嵐被提拔為山西鄉(xiāng)試的主考官。紀曉嵐幽默詼諧,為人豁達開朗,能言善辯。他在主持鄉(xiāng)試時異常認真。按慣例,紀曉嵐身為主考官,只需要對最后選出來的試卷進行匯總審查即可。 但紀曉嵐秉持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他把每一張試卷都親自審閱一遍,邊審閱邊批注。他想讓考生把自己的卷子領回去之后,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 紀曉嵐挑選出不少人才,不僅能力強名聲也好。由于大家對于紀曉嵐的主考風格評價很高,乾隆也十分認可。于是,紀曉嵐被乾隆連續(xù)委派當各地的主考官或者學政,乾隆期望紀曉嵐能夠為大清選拔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紀曉嵐前半段的官場之路,可謂是順風順水,不僅他的才學得到了乾隆和廣大學子的認可,他的政治能力更是有口皆碑。然而,人生本就如海浪一樣此起彼伏,紀曉嵐也不例外。 宦海沉浮,編撰《四庫全書》在乾隆三十三年,兩淮鹽引案爆發(fā)。乾隆收到了一份密報,密報上面說,自乾隆十一年起,二十二年間,兩淮地區(qū)長期存在著官商勾結,歷任兩淮鹽政共貪污國家公款1090萬兩以上。 乾隆看完密報后震怒,將歷屆兩淮鹽政全部革職,還秘密派人南下,查抄這些人的家產(chǎn)。擔任兩淮鹽政時間最長的人是盧見曾,而盧見曾的孫子是紀曉嵐的大女婿。 此時的紀曉嵐已經(jīng)是翰林院四品侍讀學士,長期侍奉在乾隆左右。紀曉嵐聽說這件事后,就給盧見曾寫信提醒。盧見曾接到紀曉嵐的信之后,直接將家產(chǎn)轉移出去。 等乾隆派下來的人到盧家抄家時,只抄出了幾十兩銀子,無金銀首飾,衣服所剩無幾,這擺明就是有人通風報信。乾隆知道此事后大怒,將盧見曾下獄,又將泄密者紀曉嵐查出,并將他貶到新疆軍前效力。 為了能夠早日擺脫新疆的艱苦生活,紀曉嵐每日都辛勤工作,只盼望著乾隆能夠早一點把他調回京城。后來,新疆的將軍覺得紀曉嵐是一位好官,就給紀曉嵐報了一個虛假的軍功,這份軍功得以讓紀曉嵐重返京城。 此時的朝堂早已經(jīng)物是人非,而紀曉嵐也只能當最底層的正七品翰林院編修。50歲的紀曉嵐再次回到官場的起點,這讓他很是傷感,他不禁自嘆道:“少年意氣已蕭索,傷禽寧望高飛翻?!?/span> 當時已經(jīng)年邁的乾隆,想修訂《四庫全書》,他想起了那個曾經(jīng)寫詩極佳的紀曉嵐,就任命紀曉嵐為《四庫全書》總編撰。 《四庫全書》共耗時九年完成,收錄了三千五百多本書籍,接近八萬卷,參與編撰的學者多達三千六百多人。紀曉嵐能夠被任命為《四庫全書》的總編撰,說明乾隆非常信任紀曉嵐,而紀曉嵐也不辱使命,兢兢業(yè)業(yè)、晝夜不懈地工作著。 在編撰時,乾隆一直以一家之言來指揮整個編撰工作,導致很多書籍被毀,甚至修改了書籍原有的意義。這讓紀曉嵐明白,此時的文化環(huán)境并不友好,如果一言錯誤,就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所以,晚年的他選擇沉默寡言,明哲保身。不過,乾隆還是很喜歡紀曉嵐的,六下江南每次都讓紀曉嵐伴駕。紀曉嵐后來也升到了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太子少保等重要職位。 在嘉慶十年,紀曉嵐因喘病復發(fā),病逝于京城珠巢街,享年八十二歲。嘉慶帝賜白金五百治喪,親作祭文、碑文,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 寫《閱微草堂筆記》抨擊封建禮教現(xiàn)在,有人質疑紀曉嵐的文學成就,說他留下的詩詞大多數(shù)都是迎合乾隆的,根本沒有文學價值。而唯一一部小說《閱微草堂筆記》,更是和《聊齋志異》一樣,充滿著一些匪夷所思的神鬼故事。 實際上,紀曉嵐不敢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寫出太多的好詩。因為乾隆喜歡寫詩,要是比皇帝寫得還好,那可是一件會掉腦袋的事情。 但紀曉嵐在詩詞評論方面成就相當高,晚清著名文學家許印芳,就非常推崇紀曉嵐的詩詞評論,認為“乾隆以來,論詩最為公允者,首推紀曉嵐先生?!?/span> 而紀曉嵐所寫的小說《閱微草堂筆記》,不僅內容本身足夠精彩,更是對中國小說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堕單⒉萏霉P記》記載了上千個短篇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數(shù)都是神怪小說,但每個故事的后面都有紀曉嵐對這個故事的點評。 故事中所傳達的思想,往往都是提醒官員要勤政愛民,夫妻要和睦相處,為人要安分守己不能貪心,大抵上都屬于儒家學派的傳統(tǒng)美德。 除此之外,紀曉嵐作為一個儒家士大夫,一個在封建禮教體制中的利益既得者,卻能夠反思封建禮教的不合理之處,這些思想成為這本書中文學水平最高的部分。 《閱微草堂筆記》里每篇小說,篇幅簡短但文筆嚴謹,力求塑造真實感,基本上不用什么渲染手法。因此,從觀賞性來看相比《聊齋志異》差很多。 但就小說史而言,卻比《聊齋志異》更重要。《聊齋志異》是在蒲松齡去世后大半個世紀,才開始廣為流傳。而《閱微草堂筆記》早在紀曉嵐正式完成本前,就已經(jīng)火遍了整個北京城。 魯迅先生也對《閱微草堂筆記》的評價很高,“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辯,亦有灼見。”紀曉嵐在乾隆法紀最嚴的年代,敢借文章以攻擊社會上不通的禮法、習俗,以當時的眼光看,算得上是很有魄力的一個人。 “走的是人間的道,扛的是頂風的旗。”紀曉嵐一代文學大儒,在教育人才上不拘一格,在編撰《四庫全書》時兢兢業(yè)業(yè)。雖然他在晚年的時候緘默不言,卻用筆書寫出一部抨擊封建禮教的小說,被公認為文壇泰斗,學界領袖,一代文學宗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