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石渡口的擺渡人白雞公 ——觸“圖”生情憶往事之三 周宜地 武岡論壇《圖文武岡》欄目中,鳥人工作室發(fā)布的《探訪古城老街——半邊街、放生街、由斯街》里有好幾幅擺渡人與渡船的照片。圖片照得十分的逼真,只是船上好像少了一種工具——劃船的木槳。 湘西南地區(qū)的渡船,一般都備有竹篙與槳。竹篙,開船與停靠時要用。尤其是渡船不劃了,停在河邊,更離不開竹篙,要用竹篙來固定船。竹篙一般選用長而細的竹子做成,一頭裝有鐵尖并用一個鐵箍箍緊,不讓其脫落。船停岸邊時,擺渡人將竹篙從船頭正中間的孔中插下去,插進河泥中,便可將渡船固定于岸邊了。開船時,擺渡人抽出竹篙,往岸邊一撐,渡船便離了岸。然后,擺渡人操起木槳,將船劃向?qū)Π?。因此,木槳也是渡船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p> 鳥人照片上的渡船,為什么沒有木槳?我想,大概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如今的資江流過武岡城的河段已經(jīng)很淺,用竹篙就可以將船撐過河去,用不著劃槳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很有點悲哀了。在我的記憶中,從縣城由斯街這邊劃船過河處,河水深且清,擺渡人是要使用木槳的。 鳥人照片上的渡船,倒是地地道道的資江武岡流域的渡船。吃水比較淺,船頭、船尾、船艙都比較寬。船艙里鋪的船板,離船底層的間距也很小。這種設計,大概是因為可以多載人而不太容易翻船的緣故。如果搭乘船的人不太多,乘船的人還可以分別坐在兩邊船舷上,只要不是一邊坐得太多另一邊坐得太少使船失去平衡就行。過渡的人若要是走了遠路,往船舷邊上一坐,還可以用手從河中捧水洗洗臉上的灰塵,解解乏,愜意得很。 看到鳥人照片上的渡船,讓我想起的往事當然遠不止是這些。我的思緒,被牽向了我的老家,老家的白米石渡口,還有那擺渡人——白雞公。 白米石,在武岡也算是比較有名的風景。白米石的出名,不僅僅是那里風光旖旎,更在于有一個關于白米石的傳說。 白米石渡口靠我家這邊,是河灘地,而河的對岸,則是陡峭的石崖。石崖下,有一條沿河蜿蜒而行的石板路。石板路靠河的一邊,有一株古老得說不出年齡的大柏樹。柏樹下,有一塊斜斜的大石板。大石板旁邊有一級一級的石階,也就是白米石渡口。 離渡口不到五十步處,陡峭的山崖上有一個四四方方的石坑。石坑如鄉(xiāng)民們量米用的升子般大小,鄉(xiāng)民叫做石升子。這一個石升子,生發(fā)出一個廣為流傳,給人啟迪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擺渡人成年累月守著渡口來往劃船渡人。一天中午,擺渡人劃船劃得很累了,便坐下來拿起帶在身邊充當午飯的一個紅薯,準備吃飯。這時,河對岸突然有一個老人喊過河,他將紅薯重新揣進懷中,駕船將老人接了過來。老人已經(jīng)好久沒吃東西了,顫悠著下不了船。擺渡人將老人攙扶下了船,扶他在石板上坐下。老人說,我餓了,你能給我一點吃的嗎?看著老人可憐的樣子,擺渡人便將揣在懷里的紅薯拿出來,給老人吃了。老人吃了紅薯,緩過勁來,對擺渡人說,你將自己的午飯送給我吃了,你是一個好心人。好心自有好報,你明天到路邊崖下去看,那里會有一個石升子。以后,石升子每天會涌出一升白米來,供你一天食用。不過,你要記住,千萬不要去動這個石升子。記住了嗎?擺渡人將信將疑,點了點頭。這時,老人說,好了,我要走了。說完,騰空而起,駕云而去。擺渡人一見,知道碰上神仙了,慌忙倒地便拜,連呼神仙保佑。 第二天,擺渡人按照仙人的吩咐,走到崖邊去看。沒想到真的如仙人所說,原本什么都沒有的崖壁上真的露出一個四四方方、量米升子般大小的石升子。沒等擺渡人緩過勁,那石升子里突然冒出滿滿的一升子白米。自此之后,擺渡人再也不愁餓肚子了。每天清早,石升子都會涌出滿滿一升雪白的白米。 年來日往,擺渡人有點不滿足了。心想,怎么一天就只涌出一升白米呢?要是多出些米該多好,不僅有飯吃,還可以用米換酒喝呢。心里有了邪念,自然就有了邪主意。他想,將石升子鑿大一點,白米不就出得多了嗎?于是,他將仙人留下的話丟到腦后,找來工具,叮叮當當把石升子鑿寬了話多。讓擺渡人沒想到的是,將石升子鑿寬之后,第二天出了一升谷子,第三天出了一升谷糠,第四天什么也不出了。 這個故事,是老父親講給我聽的。記得講完之后,老父親特意教導我,說,人哪,不能貪心,貪心就什么也得不到。不信,你去看看那石升子,擺渡人鑿上的道道痕跡還在呢。后來我去對河讀讀高小時,真的去看了那石升子。正如父親說的,那石升子邊上確實有一道一道被鑿的痕跡。我相信了,人哪,真的不能貪心。 留給我石升子同樣深刻印象的,還有那個被人叫做白雞公的擺渡老人。白雞公與他的白米石渡口,我曾在發(fā)表在《湘江文學》上的短篇小說《雞公渡》里有過很多描述。直至現(xiàn)在,一看到鳥人照片上的渡船,白米石渡口與擺渡人白雞公,依然十分清晰地浮上腦海,仿佛又讓我聽到了他那有點惋惜又有點不屑的勸告:“長安好耍,不是久戀之家!” 小學四年級,我是在公堂小學讀的書,叫做讀初小。高小,則是在河對岸的九塘小學讀的。那是一座設在唐家祠堂里的民辦小學。從我家去唐家祠堂上學,必須經(jīng)過白米石渡口。除了夏秋之交河水淺了,我們這幫男孩子為了趕近路涉灘而過去上學,一般都要坐白雞公的渡船過河。因為要坐船,自然與白雞公有了許許多多的交道,也就深刻地認識了這個被人喚做白雞公的擺渡人。 白雞公當然不是他的本名,只是他的外號。他的本名究竟叫什么,我至今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姓唐,一個人過日子,年復一年地與渡船相伴。不管天晴落雨,只要你在河邊一聲喊:“過河喲——”他便將船劃過來,將你渡過河去。 按理說,常年守在河邊,白雞公比不上浪里白條,也應該能在水中撲騰幾下,來幾個狗爬式什么的,可白雞竟然從來就不敢下水。因為不會水,白雞公也就吃了不少苦頭,被我們幾個調(diào)皮男孩折騰了不知多小回。 每逢我們上了船,白雞公就會被我們弄下“崗”。生活在河邊的小男孩,誰都會下河洗澡,會操槳劃船。因此,我們一上船,就會爭著去搶那一葉木槳,爭著劃船。沒搶到槳的,更不會安寧,會在船上起哄鬧事。一邊哇哇地叫喊,一邊使勁地用腳揣著船舷搖船。在我們的高聲大叫和放肆的笑聲中,小渡船甚或蕩漾得河水幾乎能涌進船艙來。女同學嚇得哇哇直叫著相擁在一堆,有的甚或閉著眼不敢看。當然,最狼狽不堪的要數(shù)擺渡人白雞公了。他蹲在船頭,蹶著屁股,雙手緊緊地抓住船舷,嘴里不住地喊叫:“鬼崽崽喲,別搖了喲,會出事的喲……”白雞公的喊叫,哪能唬得住我們這幫天不怕地不怕的調(diào)皮鬼?直至到了岸邊,我們一窩蜂似地跑遠了,他還會在那里抓住船舷不松手,嘴里罵著人,好一陣才會直起身來去料理他的渡船。 盡管我們這么給他找麻煩,他卻從不去學?;蛭覀兗依锔鏍?,有的是時時擔心著我們的安全。記得有一次資江河發(fā)大水,我們到了河邊的時候,發(fā)現(xiàn)渡船不在對岸上而是被拴在靠我們這一邊的一株大柳樹上。估計是頭天晚上有人自己劃船過了河,將船拴在樹上就離開了。這種事是常有的,一般都要等河這邊的人自己將船劃到對岸之后,白雞公才能把握住渡船。這種事,我們也常常碰到過,自己劃船過河。問題是,這一次正好碰上發(fā)大水,撐船的白雞公卻在對面河岸上。我們一幫天不怕地不怕的調(diào)皮鬼,當然不會將發(fā)大水當作一回事,為了不遲到,決定自己劃船過河。我們一伙中,劃船劃得最好的是一個叫維明的同學。河里發(fā)了大水,我們不敢太充能干爭著劃船了,一致推舉維明當劃手。對岸的白雞公一見我們不等有大人來就要劃船過河,急得大喊大叫,要我們不要自己劃船??墒?,我們哪會聽他的,仍然準備自己劃船。白雞公沒辦法了,大叫著我們將船往上游拖一段距離才往對岸劃。他的這個建議倒是讓我們采納了,一幫人拉著渡船往上游拖。我們一邊往上游拖,河對岸的白雞公一邊大叫“再拖上去一點”,指揮著我們往上游方向拖了差不多半里地,才讓我們向?qū)Π秳澊?/p> 渡船離開河岸向?qū)Π秳澣r,一幫調(diào)皮鬼再也不打不鬧,安靜地或蹲或坐,看著維明劃船。渾濁的江水不時地拍打在船舷上,高高濺起的水花一陣又一陣地澆在我們身上。利用船與碼頭的落差,我們好不容易將船劃到了對河岸邊。船一靠近碼頭,白雞公立馬就雙手緊緊地抓住船舷,生怕船從手中滑走。他長長地喘著氣,好像這船是他劃過來似的。等到我們上了岸,他才說:“嚇死人了,下回你們可別這么干了……” 我們呢,卻早已哈哈大笑著飛快地跑了。 其實,我與白雞公早就相識。每年正月十五之后,白雞公會挨家挨戶收渡口米。開始我不明白,只要他一到,左鄰右舍的人都會自動地給他量上一筒米(四分之一升),一個都不會落下。長大之后才弄懂,這是鄉(xiāng)民們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因為要過河,每家都會給擺渡人量上一筒米以作報酬。收下一筒米之后,白雞公會說幾句很吉利的話,比如發(fā)財、平安、發(fā)子發(fā)孫等。他說吉利話時,說得十分地流利,那樣子極不像一個擺渡的人,而像讀書之人。直到有一天,我與小伙伴們常常貪玩逃學,坐在渡口斜石板上下“五子飛”棋,他看著我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了那句讓我至今忘不了的“長安好耍,不是久戀之家”的話,我才知道他原本是一個讀書人。 我不懂“長安好耍,不是久戀之家”是什么意思,便回家去問父親。父親說,那是告訴你,不要將下棋玩當作正經(jīng)事,好好讀書才是正經(jīng)事。就是這一次,我從父親口中得知白雞公幼年時讀過私塾,背過不少子曰詩云,只因后來家道敗落才沒讀下去。父親還告訴我,白雞公其實是我們家親戚,他的母親與我奶奶是堂姐妹,依照輩份,我應該叫白雞公表叔。 知道白雞公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之后,我不再與小伙伴們一道去捉弄他。在我心中,白雞公不再是以前那個挺窩囊的擺渡人,我對他多了幾分敬重。 現(xiàn)在,白雞公已經(jīng)作古多年,白米石渡口早就沒有了他的身影。只有他說的“長安好耍,不是久戀之家”,永遠地在我心里生了根,從來沒有忘記過。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武岡人網(wǎng)實名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