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別名】飴糖(《補缺肘后方》),軟糖(《蜀本草》)。 【來源】本品為米、大麥、小麥、粟或玉蜀黍等糧食經(jīng)發(fā)酵糖化制成的糖類食品。 【產(chǎn)地與產(chǎn)地加工】全國各地均產(chǎn)。 【歷史沿革】唐代有皆湯成下(《千金》),熬令焦,酒服法(《食療》)。明清兩代主要沿用熬焦酒服法(《通玄》)。現(xiàn)行有制飴糖法(《河南》),烘烤法(《云南》)。 【炮制方法】炮制 1.飴糖 將米或其他富含淀粉的可食物質(zhì)碾碎,加適量水拌勻,放置片刻,待水分吸收后上甑,分層鋪勻,每鋪一層待有蒸汽上升后再鋪第二層,約歷半小時加滿,再蒸40分鐘出鍋,拌人麥芽(7%),保持50℃以上發(fā)酵,發(fā)酵完全后(約需3小時),移入D內(nèi),加水至料浮起,以80℃蒸煮,約經(jīng)2小時后,溶出所有糖分,除去渣,濃縮(《河南》)。 通常以糯米或粳米磨成粉,煮熟,加人麥芽,攪合均勻,微火煎熬而成(《中華藥?!?。 2.烘烤用火烘烤,烤泡服用或烊化兌服(《云南》)。 【成品性狀】飴糖:飴糖有軟、硬之分,軟者為黃褐色濃稠液體,粘性很大;硬者系軟飴糖經(jīng)攪拌,混人空氣后凝固而成,為多孔之黃白色糖餅。藥用以軟飴糖為佳。質(zhì)粘稠,味甘。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溫。歸脾、胃、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緩中止痛,益氣補虛,生津潤燥。用于勞倦傷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用法與用量】30~60g,烊化兌服;熬膏或入丸劑。 【處方應(yīng)付】處方寫飴糖、軟糖付飴糖 【炮制作用】制成飴糖后,具有緩中、補虛、華津潤燥之效?!侗静萁?jīng)疏》公:“飴糖,甘入脾,而米麥皆養(yǎng)脾之物,故主補虛乏,” 【化學(xué)成分】含麥芽糖89.5%另含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Bz,維生素C及煙酸等。 【貯藏與保管】貯干燥容器中,置陰涼干燥處 |
|
來自: 新用戶8819Qt8G > 《日用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