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過年了,除了偶爾的鞭炮聲和天上的煙花。趕集的人沒那么擁擠了,年貨供過于求,什么時候去都能買得到,只要你有錢。 過年了,人們依舊往家跑,但每年都會漸漸少。工廠放假了,但效益好的依舊沒停工。人們豐衣足食了,年味兒反而淡了。 過了年,人少串了,怎么留很少在那吃飯了。喝酒喝醉的現(xiàn)象極少見了。 總覺得二三十年前的春節(jié)才叫過年,現(xiàn)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大孩小孩你別饞,不到過年躲遠點。 到了臘月十幾,就要開始趕年集,我們稱作“花花街”集。對啊!集上到處都是年貨,到處紅紅火火,花紅柳綠,并且人山人海的,都說是學生放假的原因,都跑集上來了。 紅色的新衣服,燈籠,糖塊,水果,凍梨,凍柿子,春聯(lián),鞭炮,掛歷… 當然,還有年畫、中堂和灶王爺。還記得下面這幅畫嗎? 過年了,一定得割肉,只是多少的事兒。下圖肯定是今年圖。 雞,雞、魚、肘子、排骨,很早是地主老財家的必備,后來是上產(chǎn)隊長和其他村干部家的。九十年代才上尋常百姓的餐桌。 年夜飯那天得吃活魚,也是這兩年才有的事兒吧。 蒸一鍋又一鍋白白胖胖的大饅頭,其中還有菜饅頭,當然還少不了粘棗窩窩。 過年得吃餃子,平時過節(jié)就吃,說明好吃還是餃子?。?br data-filtered="filtered"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冰糖葫蘆到現(xiàn)在人們都愛吃,納悶了,這個冰糖葫蘆在沒蘸糖以前,誰都沒食欲呢? 過年得買花糖,不能光買軟糖高粱飴什么的,花錢多還吃不著數(shù)。一塊硬糖吃在嘴里,斯哈小半個時辰。有小孩來串門玩,遞過兩塊這是最好的開銷。 這個高粱飴盒裝的更貴,數(shù)量還少。 脆糖酥糖大蝦糖,一咬一掉渣,吃到齁嗓子 臘月二十四,那場怎么逃也逃不過的大掃除,早飯時,父母就囑咐好了,哪也不能去!大人孩子齊上陣。擦玻璃,擦天棚,每個角落都清掃一遍,一般到中午一點差不多。 臘月二十七八就可以放鞭炮了。女孩子戴花,蠟紙花。男孩子放炮仗。一掛鞭炮拆開來放,舍不得一下放完了。下圖應(yīng)該是最早的機鞭,收工鞭20頭19響含一乎乎。 二十九貼春聯(lián)。先是買來紅紙請人寫,老師最吃香了,從我當上老師,春聯(lián)都是買現(xiàn)成的,也越來越好看。 貼窗花也都不見了,那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不是都會剪的! 貼春聯(lián)時別忘了糧食囤上“五谷豐收”牛欄羊圈里“六畜興旺”,還不能忘了院子里的“天地三界”和灶臺上的“一家之主”。 到現(xiàn)在還保留著車上的“車動平安”“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年三十兒那頓年夜飯是最豐盛的,往往吃一半剩一半。這圖也是現(xiàn)在圖,舊時一碗餃子年夜飯。 年夜飯,團圓飯看似一桌滿滿的幸福,幾杯酒下肚想起了家堂桌上的神,未免有些傷感。 大年三十晚提前坐在電視機前,盼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家里沒電視的跑到鄰家,小朋友嫌自家是黑白的跑到小伙伴家看彩電。都在議論著趙本山幾點出來。 節(jié)目再精彩也別耽誤午夜12點吃餃子,還會放一大盤鞭炮,然后幾個二踢腳,放完吃完看完才叫過年!其實這都是近幾年,早年俺家沒有電,除了小朋友們在大街上捉迷藏玩到大半夜。 回到家母親給洗頭洗腳,明晨換上新棉襖。 現(xiàn)在只知道娶媳婦時需要穿全新的衣服,以前我們過年時也是這樣。盡管有些事翻新的,穿在身上也是新的。 我還依稀記得有一年父母沒給我買新帽子,走姥姥家我就不去,保住前街有線廣播大竹竿就是不走。 結(jié)局肯定是去了,因為父母答應(yīng)過年開集就給買。 平時不買新衣服,鞋子帽子也如此,媽媽做的棉鞋也是過年開始穿新的。還記得母親做的套棉襖的外衣是假兜。 過年要穿紅衣服,就圖個吉利! 新年不許說粗話,不許掃地,不許倒臟水,可留待初一出太陽以后倒水倒馬桶。還不許哭。灶間或爐子滅了不能說死了。過年的餃子不能數(shù),意思是多之又多,沒數(shù)! 拜年一定得磕頭,給花生瓜子和糖塊,男人敬煙,女人遞茶。近門近枝還會給孩子壓歲錢。 別看壓歲錢幾塊錢,當時來說是巨款! 父母說是給保管,咱得說準何時還?。 這天串門兒要嘴甜,滿載而歸把家還。 年后走親戚大聚會,小朋友還會遇到親戚的親戚他親戚,就說從此多了一家新親戚。 過年家里最溫暖, 生活做飯煙不斷, 親戚朋友大團圓, 過完今年聚明年, 小朋友數(shù)算著都會盼。 轉(zhuǎn)眼來到23年,人多車快卻少見。 逢到過年聚一聚,要不親情都玩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