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著名作家老舍寫了長篇小說《離婚》。這是老舍本人最滿意的作品。 《離婚》以一群中年夫妻鬧離婚的故事穿針引線,講述了婚姻內(nèi)外的人生百態(tài)。如今八九十年過去,老舍筆下的生活并沒有消失,無數(shù)普通人仍困在其中。
讀完《離婚》才懂,原來對“理想伴侶”的執(zhí)著,是婚姻中最大的災(zāi)難。 小說的主人公老李,是追求浪漫主義愛情的典型代表。他一心想找個“詩意”的太太,然而偏偏有個老土的鄉(xiāng)下太太。老李,試圖對太太進行改造,卻又不得不一次次放棄,最后只能妥協(xié)。 相對無言的痛苦和寂寞,日夜蠶食著老李的內(nèi)心。 無意中,老李發(fā)現(xiàn)隔壁的馬少奶奶正符合他的“詩意”。 但他看到,老馬帶著外遇回家,馬少奶奶不吵不鬧地跟情敵同桌吃飯,晚上又默許丈夫進了房,她的妥協(xié),使得老李的理想碎了一地。 走過半生,才明白一個扎心的真相:這世間哪有什么理想伴侶?伴侶不是橡皮泥,不是想捏成什么形狀,就能捏成什么形狀。 教授戴建業(yè)說過:“對愛情婚姻,萬萬不可胸懷大志,志向越大,必然痛苦越深。要求越多,收獲越少。兩人世界里,你可以對自己高標(biāo)準(zhǔn),但不能對伴侶嚴(yán)要求。” 幸福的婚姻,從來都不是因為遇見了完美的彼此,而是理解和接納了彼此的不完美。 人生海海,遇見什么樣的人不重要,你是什么樣的人才重要。
財政所張大哥被革了職,兒子被抓進了監(jiān)獄。曾經(jīng)受過他恩惠的人,對他避之不及。單位里小趙甚至趁火打劫,稱若給他一處房產(chǎn),再把女兒嫁給他,他便救人。 面對如此卑劣的要求,知恩圖報的仆人丁二挺身而出。在小趙救出張大哥兒子后,殺了小趙,保住了張家的財產(chǎn)和兒女。 然而,事后,所有人都這事漠不關(guān)心,只有老李愿意幫丁二避風(fēng)頭。 人心不古,人性難測,能夠時刻恪守善念的人寥寥無幾。人都是會變的,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感情、原則、尊嚴(yán),似乎都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 看完一出出鬧劇后,老李辭了職,帶著丁二和妻兒回歸了鄉(xiāng)村生活和樸素的家庭。 有人慶幸他騰出職位,有人嘲笑他行事愚蠢,也有人替他感到惋惜。然而,老李的選擇其實是最明智,也最勇敢的。 眼見婚姻無趣之后,還是選擇承擔(dān)自己的責(zé)任;知悉人生險惡之后,仍舊對生活有熱烈的向往,保留著心底的善良真誠。 陶勇醫(yī)生在《目光》中說過:人性的善惡就像是硬幣的兩面,分不開。我們能做的是盡量營造一個環(huán)境,讓人性像流水一樣,盡量流向善的一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