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疳證食療疳證是指小兒脾胃虛損,運化失常,吸收功能長期障礙,臟腑失養(yǎng),氣液干涸,形體虛弱贏瘦,影響生長發(fā)育,病程較長的一種慢性疾患,俗稱疳積。包括西醫(yī)學(xué)中的營養(yǎng)不良、慢性消化不良、小兒厭食癥等疾病。 本病由于喂養(yǎng)不當(dāng)、病后失調(diào)、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日久成疳,并可出現(xiàn)眼疳、帶腫脹及齒衄等兼證。主要有積滯傷脾證、脾虛氣弱證及氣血兩虛證。 本病的犮生因于飲食,是一種慢性虛弱病證。食療及飲食宜忌對本病的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飲食〕 (1)宜補養(yǎng)易消化飲食,以增強體質(zhì)和保護(hù)脾胃。 (2)食少食多餐,飲食宜先素后葷、先稀后干、先少后多,以顧護(hù)脾胃。 (3)不宜生冷瓜果及肥甘類食物,以免損傷脾胃。 (4)不宜油炸香燥類食物,以免增加脾胃負(fù)擔(dān)。 (5)不宜暴飲暴食,以免損傷脾胃。 〔辨證施食〕 (一)識滯傷脾證 〔主要表現(xiàn)〕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毛發(fā)稀琉,精神不振,不思飲食,腔腹脹滿,大便失調(diào),舌苔濁膩,脈象滑細(xì)。 〔食療原則〕消積健脾。 〔食療食物〕雞內(nèi)金、鴨肫、山楂、麥芽、羅卜、陳皮、茯苓、扁豆、山藥、砂仁、香菇等。 〔食療食譜〕 (1)雞內(nèi)金山楂散。雞內(nèi)金研粉,山楂研粉,沖食。用于積滯傷脾。 (2)蘿卜粥。蘿卜,梗米,煮粥。用于食積脹滿,大便溏薄。 〔飲食宜忌〕同小兒疳證一般飲食。 (二)脾虛氣弱證 〔主要表現(xiàn)〕面黃肌瘦,發(fā)結(jié)如穗,精神萎靡,目無光彩,納呆厭食,睡眠露睛,脘腹膨脹,大便完谷不化,溺如米泔,唇舌色淡,苔膩,脈濡細(xì)而滑。 〔食療原則〕益氣健脾消積。 〔食療食物〕山藥、大棗、扃豆、茯苓、豬肚、鵪鶉、砂仁陳皮、薏苡仁、鍋焦等。 〔食療食譜〕 (1)珠玉二寶粥。山藥,薏苡仁,柿霜餅,煮粥。用于益氣健脾。 (2)茯苓粥。茯苓粉,粳米,煮粥。用于脾虛食少,大便糖薄。 〔飲食宜忌〕 (1)宜平補飲食,以利益氣健脾。 (2)宜作湯、粥食,以顧護(hù)脾胃。 (2)不宜過甜食物,以免礙滯脾胃。 (三)氣血兩虛證 〔主要表現(xiàn)〕面色?白,唇干口渴,頭大頸細(xì),骨瘦如柴,皮膚干枯皺折,雖現(xiàn)老人貌,腹部凹陷如舟,發(fā)育遲緩,神疲倦困,哭聲無力,舌淡苔薄,脈細(xì)無力。 〔食療原則〕補氣養(yǎng)血健脾。 〔食療食物〕人參、山藥、茯苓、大棗、藕粉、雞蛋、胡蘿卜、豬肝、牛奶、砂仁等。 〔食療食譜〕 (1) 人參大棗湯。人參,大棗,煮湯。用于大補氣血。 (2)胡蘿卜粥。胡蘿卜,梗米,煮粥。用于小兒疳積。 〔飲食宜忌〕同小兒疳證一般飲食。 (四)兼證 1.眼疳(肝疳) 〔主要表現(xiàn)〕兩目干淫,畏光羞明,白膜遮睛。 〔食療原則〕養(yǎng)肝明目。 〔食療食物〕豬肝、羊肝、聰肝、胡蘿卜、枸杞子等。 〔食療食譜〕 (1)雞肝湯。雞肝,調(diào)味煮湯。用于眼疳。 (2)胡蘿卜粥。胡蘿卜,梗米,煮粥。用于養(yǎng)肝明目。 〔飲食宜忌〕 (1)宜補養(yǎng)飲食,以補血養(yǎng)肝。 (2)不宜辛辣剌激性食物,以免耗血傷肝。 2.疳腫脹 〔主要表現(xiàn)〕形體瘦弱,下肢足踝浮胖,重則延及面目四肢,小便不利。 〔食療原則〕溫陽利水。 〔食療食譜〕 (1)鯉魚湯。鯉魚,煮湯。用于水腫。 (2)蠶豆燉牛肉。蠶豆,牛肉,調(diào)味燉食。用于補氣利水。 〔飲食宜忌〕 (1)宜補益飲食,以加強營養(yǎng)。 (2)不宜過咸,以免加重水腫。 3.齒衄 〔主要表現(xiàn)〕牙齦出血,時出時止,口唇色淡。 〔食疔原則〕益氣攝血。 〔食疼食物〕人參、大棗、花生、藕粉、黑木耳,魚鰾等。 〔食療食請〕 (1)花生大棗湯?;ㄉ?大棗,煮湯。用于齒衄。 (2)藕粉粥。藕粉,煮粥。用于養(yǎng)血止血。 〔飲食宜忌〕 (1)宜補益飲食,以益氣養(yǎng)血。 (2)不宜辛散類食物,以免粍氣動血。 〔單方驗方〕 (1)炸蟑螂。蟑螂油炸進(jìn)食,每天連續(xù)食用。用于小兒疳積。 (2)田鼠羹。田鼠肉,煮作羹食。用于小兒疳積。 (3)炒蠶蛹。蠶蛹炒熟,蜂蜜調(diào)食。用于小兒疳積。 |
|
來自: zd山笑 > 《兒科肺系·脾胃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