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功名,含金量要遠高于現(xiàn)代的學位。 現(xiàn)代人所說的學位,是指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guī)定標準的學術稱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 而我們從讀小學開始,到大學畢業(yè)(包括研究生),這期間所接受的教育,則叫做學歷教育。 學位和學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一點很重要。 弄清楚這個問題后,我們再來看,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以及狀元等各種功名,相當于如今的什么學位。 綜合來講,現(xiàn)代的學位,比不上古代的功名。 為什么這么說呢?很簡單,古代的書生在考取功名后,所能帶來的實際效益,是現(xiàn)代學位無法比擬的。 先說最低一級的秀才。 別看秀才是古代功名中的最低一級,但僅是這個,在古代就讓無數(shù)人熬白了頭,甚至窮盡一生都考不上。 要想考中秀才,第一個基本條件就是先得考上“童生”。 而要想考上童生,按照明清時期的規(guī)定,需要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才行,你問考不上怎么辦?要么繼續(xù)考,要么就此放棄讀書之路。 因此,在明清時,四五十歲,甚至五六十歲,依舊還沒考上童生的人大有人在。 而考上童生的人,就可以參加下一步考試,也就是院試,只要能通過院試,并且成績佼佼者,便可以成為秀才。 說起來似乎并不難,但實際上難度極大,根據(jù)資料記載,有清一代,童生的總人數(shù)大約為200萬到300萬之間,而秀才的人數(shù),則僅有46萬左右。 更重要的是,清朝的總人口為已經(jīng)破億,但在兩百多年的時間里,僅產(chǎn)生了不到五十萬個秀才,其中的難度有多高可想而知。 不過,雖說難考以及錄取率低,但如果真的考上了,那帶來的好處,是相當巨大的。 首先,秀才有幾大特權。 比如見官不下跪、受審不用刑,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秀才,那么看到縣太爺?shù)脑挘涂梢哉局f話,而不像小民百姓一樣跪在地上。 同時,縱然是牽涉到一些官司,縣太爺是不敢輕易對你用刑的,必須請示了上一級的學政之后方可。 而這還是最基本的,更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服徭役。 這一點,是古代很多平民夢寐以求的事情,畢竟在古代,徭役是強制性且無償?shù)模坏┏蔀樾悴?,那么別人在辛辛苦苦又不掙一分錢服徭役的時候,秀才卻能優(yōu)哉游哉的讀書寫字。 所以,單是不用服徭役,就羨煞旁人。 更重要的是,成為秀才之后,就相當于邁進了地方上的士紳階層,而在“皇權不下鄉(xiāng)”的古代,士紳階層是地方上十分重要的力量。 這就意味著,一個秀才,就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因此,一旦遇上地方上的爭執(zhí),或者平民要與官衙打交道,通常都得由秀才出面。 總之就是,能考上秀才,其身份就已經(jīng)與普通的“民”有了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算是摸到古代士大夫體系的門邊了。 而這些放到現(xiàn)代,就拿大學畢業(yè)生來說,可能達到嗎?就算是名牌大學畢業(yè),照樣也是該找工作找工作,至于說想在地方上成為一個有頭有臉的人,至少在沒有做出一定成績之前,是想都不要想。 即便是拿到了碩士、博士學位的人,頂多也就是在選擇面上要比普通的大學畢業(yè)生更多一些,但若是說想達到古代秀才那種社會地位,還是有點難度的。 當然,秀才也就是僅僅摸到了門邊,要想成為真正的士大夫,徹底脫離普通階層,秀才還得繼續(xù)努力,也就是成為舉人才行。 舉人是通過鄉(xiāng)試考出來的,雖說考試的名字叫做鄉(xiāng)試,但實際上是在省里舉行的,也就是說,全省的秀才將會匯集一處,通過考試,決出最優(yōu)秀者。 既然是在省城考試,那么秀才自然就需要前往省城,別以為這是一句廢話,在古代,普通人能離開家鄉(xiāng)去一趟省城,那就是值得吹上好幾年的事。 而秀才就可以,你說這值不值得驕傲? 當然,秀才去省城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觀光,而是參加鄉(xiāng)試,通過鄉(xiāng)試者,便是舉人,也叫做舉子。 舉人有多難考呢?還是以清朝的數(shù)據(jù)為例子,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一共產(chǎn)生了大約十五萬個舉人,平均下來的話,每年也就不到六百個。 而在現(xiàn)代,每年考上碩士、博士等學位的人,少說得幾十萬個吧。 一年幾十萬,和一年僅有不足六百個,誰的難度高誰的難度低,那是一目了然,因此,單從這方面,現(xiàn)代的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就無法與古代的舉人相比。 再一個,由于錄取率極低,因此在古代,要是某個地方出了一個舉人,那就是可以給地方官增加政績的,到年底的工作匯報上,必然會添上“教化有方”這四個大字。 由此就可以發(fā)現(xiàn),舉人在古代是多么重要。 單說這些可能沒有什么太大感覺,具體的例子,我們可以參照范進,范進在沒有中舉之前,可謂是過的要多憋屈有多憋屈,街坊鄰居、老丈人等,均對其看不起,而一旦中了舉,老丈人也好,街坊鄰居也罷,甚至當?shù)赜蓄^有臉的人,都主動來和范進攀關系。 為什么會這樣,很簡單,因為一旦中舉,那就意味著,正式踏入了“官”的行列。 在古代,官與民之間的差距,可以用鴻溝來形容,哪怕是衙門里七八品的小官,在老百姓眼里,都是屬于“大老爺”的存在,是需要仰視的。 而舉人,再不濟,也至少能當上一個七八品的正式官職。 這就意味著,一旦考中舉人,就是踏入了官僚體系,這與秀才那種摸到士大夫門邊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而還是拿到現(xiàn)代來對比,就算是取得了碩士、博士學位的人,能出任官職嗎?別說官職,如果不參加公考,連公務員都成不了。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現(xiàn)代的學位,依舊是沒辦法與古代功名相比的。 雖說古代考中舉人后,再不濟都會當一個小官,但是,考中舉人的人,很少有人會止步不前,因為再往上一步,便可以完成命運質(zhì)的改變。 這個改變,便是考中進士。 基本上到了這個層次,與普通的老百姓關系就不大了,為什么呢?古代的普通人,生活中,或者所能接觸到的人中,等級最高的也就是舉人了,像進士這種人物,通常是很難見到的。 所以我們在看不少古代的民間小說里,一般作為主角的,以秀才、舉人為多,很少有進士出現(xiàn),原因就在于進士等級太高,普通人接觸不到。 而舉人要想考中進士,就需要前往京城參加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會試。 會試說白了,就是全國各地的舉人,全部聚集在一起舉行的考試,而每一個舉人都是各省的精英,要在這么多精英中挑選出最優(yōu)秀者,其競爭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根據(jù)資料記載,清朝時,每一次會試錄取的人數(shù)不等,最多的一次,是在雍正八年,當年共錄取了406名,最少的一次,則是在乾隆五十四年,僅錄取了96個。 平均下來的話,清朝每次會試,大約能錄取200到300個。 試想,從全國的精英之中,三年才選拔出兩百多個最優(yōu)秀的人,這其中的競爭力以及難度,遠不是現(xiàn)代碩士、博士能相比的。 不過,即便是通過會試,此時還不能真正成為進士,而只是“貢士”而已。 要想成為進士,就必須在通過會試之后,參加下一步,也是最高規(guī)格的考試,即殿試,通過殿試者,方才能稱為進士。 殿試中,沒有落榜者,這個規(guī)矩是從宋朝時便已實行,凡是參與均可成為進士,但這其中,自然也會有成績好壞之分。 成績最好的三人,便是我們常說的狀元、榜眼以及探花,這三人會被賜進士及第,這便是一甲,而稍次一等的稱之為二甲賜進士出身,人數(shù)不定,最末一等則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一般來說,只要是考中前三,即一甲的三人,會立即授予其職務,比如狀元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則會授翰林院編修等。 至于二甲和三甲,如果想授職入官的話,那么就需要再參加一次“朝考”,最終結合考試成績,擇優(yōu)選入翰林院。 剩余的大部分人,便會根據(jù)戶部的統(tǒng)一安排,發(fā)各部任主事,或是赴地方任職。 這么看來的話,只要是能考中進士,都至少會有個官職來做的,再不濟者,也會混一個地方上的縣令來當當,而這就比舉人強得多,很多舉人熬了一輩子,臨退休前能當上縣太爺就已經(jīng)謝天謝地了。 而進士起步最差的就是縣令,因此就可以這么說,進士的起點,就相當于舉人的終點。 如果這個進士有能力,那么在未來的時間里,按照正常的軌跡,臨退休混個四五品的知府之類的職務還是可以做到的,更有能力的話,當上布政使、巡撫也不是不可能,而這就已經(jīng)是一方大員了。 并且,明清時期,也不乏有進士最終進入朝廷,最終混了個一二品高官的例子存在。 而對比現(xiàn)代的碩士、博士,要想達到進士這種程度,第一個最大的難關,就是和成千上萬的人一起競爭,即參加公考,而就算通過了公考,將來未必就有如進士這般的仕途結果。 其實說白了,古代的科舉考試,更像是現(xiàn)代的學歷、學位考試,再加上公考合為一體的考試,其考出來的,是正兒八經(jīng)的功名,是可以直接進入仕途的,而不是簡單的學歷和學位,因此,單從前途上來講的話,那么現(xiàn)代的學位是無法與古代的功名相比的。 而如果單從教育方面來對比的話,那么現(xiàn)代的學位,則要比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等功名要強一些。 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古代所接受的教育,與現(xiàn)代所接受的教育,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古代所接受的教育,不管是剛開始讀書寫字,還是到之后的考秀才、舉人乃至進士,主體內(nèi)容,其實還是圍繞《四書》、《五經(jīng)》等固定范圍的內(nèi)容進行考試。 也就是說,不管考試的形勢怎么變化,但核心依然與此有關。 而現(xiàn)代人所接受的教育呢,范圍就比古人要廣泛的多了,光是學習科目就有不少,更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外語等多個古人不曾涉及到的學科。 而這些還是基本的學科,如果要繼續(xù)深造,比如考研、考學位,以及那些特別的專業(yè),那需要學習的知識只會更多。 因此,從受教育獲取的知識方面來講,現(xiàn)代的碩士。博士,自然是要比古人強不少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說現(xiàn)代人接受的知識要比古人多得多,卻并不代表現(xiàn)代人就能輕輕松松的考取到古代的功名。 毫不夸張的說,就算是現(xiàn)代的碩士、博士,如果讓他完全按照古代科舉的標準去參加考試,考中秀才、舉人應該沒太大問題,但往上一步,也就是考進士,甚至是獲得狀元之類的最佳成績,那未必就能達成。 而讓古代的狀元來到現(xiàn)代去參加各種考試,他也未必能有一個學習優(yōu)異的大學生成績好。 總之就是,時代不一樣,所受到的教育方式,以及所接受的知識不一樣,決定了兩者是有很大差別的,同時,古代學子考取的是功名,其所能得到的實際效益,以及社會地位,也是現(xiàn)代碩士。博士無法比擬的,因此,拿古代的功名與現(xiàn)代的學位進行對比,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上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