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12/3115/258372288_6_2022123103093011.jpeg)
《上海歷史地圖集》:方浜東路一帶乾隆末年(1795年)對照圖
![圖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12/3115/258372288_7_20221231030930308.jpeg)
方浜路、集水路-東門路街景
![圖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12/3115/258372288_8_20221231030930464.jpeg)
方浜東路中華路遺址*
方浜東路商賈云集。其中以漁業(yè)、魚行、水果業(yè)最多。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上海有魚行326戶。三十年代上海成了全國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原有的十六鋪魚行街已難以承擔整個上海的魚貨交易。因此,相關同業(yè)公會在此設立。方浜東路9號2樓鮮魚商業(yè)同業(yè)公會;9號3樓漁輪商業(yè)同業(yè)公會;55號3樓水果地貨業(yè)同業(yè)公會。理事長是杜月笙;76號芝麻麻油業(yè)同業(yè)公會。
1934年,國民政府實業(yè)部上海魚市場籌備委員會成立。經籌備會實地考察,選定了楊樹浦底的定海島(今復興島)作為上海魚市場的場址。
1935年5月12日凌晨3時正式開業(yè),這是全國設施最完善、交易量最大的魚市場。“八一三”凇滬會戰(zhàn)爆發(fā),上海魚市場被迫停業(yè),魚行同業(yè)仍舊回到十六鋪營業(yè)。
1949年前后,仍有魚行數十戶,為上海水產品集散地之一。流動人口多,交通方便,三大綢布莊是不會放過的。東頭的國華銀行和西頭的寶成銀樓、(隔街方浜中路口的)裘天寶銀樓和中國銀行在此設置分店或辦事處。方浜中路116號的寶成銀樓為轉銀樓公所同業(yè)公會。
![圖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12/3115/258372288_9_20221231030930730.jpeg)
《指南》:方浜東路(路南、路北拼接而作)。眾多的魚行、水果行,卻沒有查到具體商行的資料。
![圖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12/3115/258372288_10_20221231030930917.jpeg)
中山東二路方浜東路口,右側方浜東路1號國華銀行南市分行在建。1936年前是中國實業(yè)銀行辦事處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這是方浜東路中山東二路南側,國華銀行舊址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這是方浜東路中山東二路西望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方浜東路東段北側2005年時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方浜東路80號樂申食商行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信大祥公私合營照片。釋文有“方浜東路93號”和“中華路16號”。前者與門面不符、后者與時代和門面都不符。孔夫子拍賣網說是1956年時,應該沒問題。說是南京東路614號比較可信。
“信大祥”是舊上海南京路綢布業(yè)中頗有名氣的“三大祥”之一。創(chuàng)辦于1929年,最初開設于小東門大街87—91號(后方浜東路93號)。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暫遷石路(今福建中路)營業(yè)。1938年盤進南京東路原寶成銀樓店基開業(yè),方浜東路93號老店改為分店。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寶大祥舊照片及包裝紙實物。這張照片很可能是方浜東路99號1935年時。
丁方鎮(zhèn)1908年進協(xié)大祥棉布號當學徒,后任總出納。1922年在浙江路和樂坊合伙開設和豐棉布號,任經理。1924年,與人集資在方浜東路99號開設寶大祥洋貨號,任經理。以后在同一地段開設寶大祥南號、西號、新南號和寶大祥協(xié)記等分店多處。1937年八仙橋金陵中路16號寶大祥新號開業(yè)??谷諔?zhàn)爭勝利后,寶大祥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50年在南京東路(今寶大祥商廈位置)開設第二支公司。1955年公私合營。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寶大祥綢布店,1955年12月28日, 董事長丁方鎮(zhèn)掛上新店牌。地址南京東路685號。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協(xié)大祥不同年代實物,包裝紙。以前買布料,總有一張包裝紙包裝后再用紙制的細繩輕扎。包裝紙同時是廣告。
丁丕山、柴春年于1912年在小東門大街(今方浜東路102號)開設“協(xié)大祥布莊”,聘浦東人孫琢璋任經理,這是上海棉布業(yè)中開辦的首家大型綢布店。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協(xié)大祥廣告:總店小東門大街(方浜東路102號)、第一支店金陵中路58-66號、第二支店西藏南路25-27號(舊址尚存)、第三支店南京東路580號(原新鳳祥銀樓,現培羅蒙門店)。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協(xié)大祥1956年公私合營。公私合營后,各分支店相對獨立。這張照片應該是金陵中路門店。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協(xié)大祥1952年的南京東路門店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協(xié)大祥方浜中路126號門店*1999年設立(2013年拍攝),是銅錫業(yè)同業(yè)公會舊址。
南京東路協(xié)大祥商廈于1992年翻建后,改名為“上海協(xié)大祥商廈”。2000年被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收購。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7788文物網:仁記野荸薺實物。實物的文字說明,小東門(外)大街111-113號、霞飛路541號野荸薺茶食是一家(淮海中路541號淮海電影院隔壁的門店是1949年以后的事)。實物也證明復興東路1111號的野荸薺與淮海中路無關。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方浜東路116號小東門地段醫(yī)院掛號證。
方浜東路116號寶成德記銀樓舊址,建于1919年,磚木結構假四層,水泥外墻立面線型,建筑面積1125平方米,后由小東門地段醫(yī)院使用,底層開設唐城珠寶行。
小東門地段醫(yī)院成立于1953年。1961年邑廟區(qū)第二聯(lián)合診所、第十五聯(lián)合診所及十六鋪保健醫(yī)院三家私人診所并入,成為總部。另有2處門診部在老太平弄180號和鹽碼頭街188號。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原釋文:照片邊上小東門地段醫(yī)院,路口是食品店再往里走方浜東路陰塑路就是菜場。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方浜東路西望中華路的5號裘天寶銀樓舊址。
與方浜東路相交的有小裕興街、陽朔路、陸家石橋、嘉魚路、周浦路。均已湮滅。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小裕興街方浜東路2005年時(左下角的圖片清晰顯示是方浜東路132號)。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陽朔路2005年時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陸家石橋是方浜東路唯一在路南的交叉路。也是以橋命名的、少有的馬路。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嘉魚路30方浜東路路口2005年時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周浦路方浜東路路口2005年時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方浜東路伸向周浦路老住宅2005年時
△△△△△拾遺△△△△△
方浜東路24號上海市勤奮塑料制品廠
方浜東路303號海燕童鞋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