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孝道[191]-家教文化 | 家訓中的孝道及其價值意蘊

 趙站長的博客 2022-12-30 發(fā)布于北京

家教文化 | 家訓中的孝道及其價值意蘊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眰€人德性的成長、家族的興盛、國家的安定繁榮,無不與家庭治理密切相關。因此,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重視家教、重視家風,視家庭為人倫教化的核心場域、文化傳承的重要空間。周公誡伯禽、孔門庭訓、孟母三遷等事例,皆是中國家教傳統(tǒng)悠久歷史的見證。與家教相輔相成,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為宗旨的家訓,也鋪就了一條圣人教化之學通向百姓日常生活的橋梁,凸顯著民族文化基因傳承的中國方式。在“以孝治天下”思想的浸潤下,借助于家訓這一獨具特色的文化載體,儒家所倡導的孝道融滲于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成為中華文化最具特色的精神標識和最強大的文化基因。

孝文化的原點在家庭。中國人所講的家,既包括家庭,也包括家族。尤其是在中華傳統(tǒng)家國一體的社會模式下,孝不僅僅屬于維系家庭和諧的倫理道德,也由家庭倫理延展至調節(jié)家庭之外人倫關系的社會倫理。在家盡孝、為國盡忠,凝聚著中國人對生命價值的深刻體認。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銀色浪潮”席卷而來,傳統(tǒng)家庭結構、贍養(yǎng)功能和人倫關系正經受著巨大沖擊,如何闡揚傳統(tǒng)孝道所蘊含的積極元素,促使其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以更好地發(fā)揮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和效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孝為立身之本

《顏氏家訓·勉學》云:“孝為百行之首?!蓖蹶埔矎娬{說:“孝敬仁義,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比绱朔N種,無不蘊含著對子孫的諄諄告誡和殷殷期望,也突出體現了孝在民眾心中無與倫比的地位。傳統(tǒng)家訓作為古代教育子弟做人、做事乃至治生、為官的素質教育載體,為什么這樣注重孝的道德教化呢?

從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來看,修德做人可謂最為核心的內容??鬃釉?“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朱子釋此章曰:“修德是本。為要修德,故去講學。下面徙義、改過,即修德之目也?!睋Q言之,修德、講學、徙義、改過,看似并列的四個方面,其實徙義、改過皆是修德題中應有之義?!洞髮W》開篇亦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币饧凑蔑@自身光明的德性,進一步擴充涵養(yǎng),推己及人,是達致人生至善之境的根本所在。于此可見,修德是中國文化的重中之重。而修德的起始則是孝,人的一切善良品德都是由孝逐漸積累、培養(yǎng)起來的。明人姚舜牧所作《藥言》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字是八個柱子。有八柱始能成宇,有八字始克成人。”怎樣才能稱得上一個真正的人?姚舜牧認為必須做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孝在修德成人中的地位最為首要,即如他所說:“一孝立,萬善從,是為肖子,是為完人?!敝袊幕瘡娬{人禽之辨,孟子云:“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比饲莸姆忠熬驮谟谌擞辛贾?、能知義、能盡孝悌之道,故《禮記·冠義》曰:“孝弟忠順之行立,而后可以為人?!焙翢o疑問,孝是人禽之別的根本標志之一,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題中要義。

孔子一生致力于重建禮樂文明秩序,造成一個仁愛的世界,而教人孝悌便是立根本、使仁周遍天下的入手之處。有子嘗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是孔子儒家最為根本的道德原則。何謂“仁”?《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指出仁就是“己與人相親愛”之意。朱子釋仁曰:“愛之理,心之德。”所謂“愛之理”,意指愛自仁出,仁是根,愛是苗,苗必定是從根上萌發(fā)、生長。所謂“心之德”,意為仁是愛之本根,義、禮、智皆心之所有,而仁為之主,必有此心,方能知辭遜、羞惡、是非。也正是基于對“仁”的理解,朱子對“孝弟為仁之本”作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愛親愛兄是行仁之本。仁便是本了,上面更無本。如水之流,必過第一池,然后過第二池,第三池。未有不先過第一池,而能及第二第三者。仁便是水之原,而孝弟便是第一池。”又說:“論仁,則仁是孝弟之本;行仁則當自孝弟始?!贝朔N觀念,在《禮記·祭義》中即有明確的表達:“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臂`行仁愛之道,如果做不到從事親、從兄開始,結果只能是如《大學》所言“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因此,《孝經·圣治章》明確指出:“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一個人不孝不悌,即使有其他善德,也是不值得稱道的。

孝不僅是仁在實踐上的出發(fā)點,也是家內生活最為推重的美德?!吨杏埂费浴疤煜轮_道五”: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五者之中,父子、昆弟尤為本根之所在。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孝悌,其心必和順柔遜,于君臣、夫婦、朋友之倫,處之必得其宜,無犯上作亂、悖理亂常之事。所以,儒家主張“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實際上,人倫的基本關系,不論是父子、夫婦、兄弟,還是君臣、朋友,能夠和睦無怨、上下有序,皆與孝德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說,孝確為“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故孔子施教,“先之以詩書,導之以孝悌”,使人人樹立對父母的愛敬意識,確保家庭、社會的親善融洽、敦睦和諧。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無論是卿大夫、諸侯之家,還是士庶之家,在孝德的要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按照儒家的觀念,“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能夠“出色踐行家族美德的人,被認為也是能夠出色踐行家族外政治生活美德的人”?!吨芤住ぜ胰恕吩缇吞岢觥敖滔葟募沂肌薄罢叶煜露ā钡闹鲝?《大學》更是明確地將修身、齊家作為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中國古代的家訓受此影響,尤其注重孝德的培養(yǎng),無不把“事父母孝”列為家訓的核心內容,大力倡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本之本也”的孝悌之道,以期擴充本性之善、修治眾德,冀仁道之大成。

二、古代家訓的孝道教化及其實現機制

家訓作為中華文化中極具特色的部分,不僅名稱多種多樣,如家誡、家規(guī)、家范、家箴、族規(guī)、世范、祠規(guī)等等,而且內容豐富廣泛,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飲食起居、言語舉止、婚姻、教子、治生、睦鄰、交游、為官、喪葬禮儀、宗教信仰、置祭田、立宗祠等。家訓凝聚著祖先治家的智慧,蘊含了父母教子的心得,盡管其內容包羅萬象、各有側重,但無可置疑的是,孝道教化始終居于家訓的首要位置。林林總總的家訓著作中,“首孝親”“先孝順”“孝父母”“敦孝悌”“敦孝敬”“敦孝友”“崇孝悌”“盡孝養(yǎng)”等勸孝文字隨處可見,且常常列為家訓首條,顯示出對孝道教化的格外重視。

孝源于人類自然的血緣親情,它首先反映的是子女對父母養(yǎng)育恩情的回報和敬養(yǎng)之責。中國孝道文化尤其強調“父慈子孝”,既注重父母對子女的撫養(yǎng)、關心和愛護責任,更強調子女“善事父母”的敬養(yǎng)責任。父慈子孝可以說是維系家庭親睦關系的基石,也是家庭倫理最為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

《孝經·開宗明義章》記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眢w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這是中華文化對孝最核心的詮釋。孝既然“始于事親”,顯而易見,“事親”是孝的基本內涵。如何“事親”?許多人只是狹隘地理解為贍養(yǎng)父母、滿足父母的衣食所需,即如孔子所批評的那樣——“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其實,孝道的內涵和要求極為豐富,具體說來,“善事父母”的孝包含著“養(yǎng)親”和“愛親”兩個方面,只講“養(yǎng)親”而忽視“愛親”的所謂孝,不是真正的孝道。這種凝聚著愛敬忠順倫理精神的孝道文化,可以透過家訓得到直觀而充分的認識和把握。

1.盡心養(yǎng)親

《詩經·小雅·蓼莪》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從物質上對父母盡贍養(yǎng)之責,是孝的最起碼要求,也是子女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報答,誠如南宋袁采所言:“父母于其子嬰孺之時,愛念尤厚,撫育無所不至?!狡渥映趺撎ヂ阎H,乳飲哺啄必極其愛。有傷其子,則護之不顧其身?!边@種親子之愛發(fā)自肺腑,痛于肌骨,毫無功利之心,飽含無私奉獻之情,子女即使“終身承顏致養(yǎng),極盡孝道,終不能報其少小愛念撫育之恩,況孝道有不盡者”。湖南湘潭《石蓮曾氏七修族譜·三修家訓》勸勉孝道更是言之切切:“自受氣成形,十月懷胎,分嚴父之血脈,三年乳食,分慈母之膏脂,舉動則跬步不離,疾痛則夢魂不安,罔極深恩,其不可不報也明矣?!?/strong>

人生最大之恩源于父母,故中國孝道文化特別注重事親要盡心竭力,即所謂“事父母,能竭其力”,“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家訓勸勉孝道更是如此。湖南常德《楚南敦本堂詹氏家政》言:“農夫事親,竭力耕田,務本安分,菽水承歡。儒者事親,志致心專,凌云步月,誥贈椿萱。牽車服賈,洗腆給鮮。百工技藝,營利圖錢。供養(yǎng)高堂,欲報昊天?!睆娬{子女要以發(fā)自內心的愛親之情,切切實實地去做,此所謂“生事盡力”。廣東南?!斗鹕搅尉S則堂古訓》云:“人生貧富有分,事父母以實不以文,論心不論貌,古人啜菽飲水盡其歡,豈在口腹之養(yǎng)耶?然富貴人貌言菽水,貧賤人有待旨甘,均非養(yǎng)親實事,須要隨時隨地能竭其力,必誠必敬能盡其心?!奔覠o論貧富,身無論貴賤,總宜篤念生我長我之恩,貧則菽水承歡,富則備供甘旨,真正做到內盡其心、外竭其力。

養(yǎng)親,古代家訓更為注重及時行孝??鬃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彪S著父母年歲的增長,子女更要懂得“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道理,立足當下,盡心竭力以奉養(yǎng)雙親。家訓中勸誡子女及時行孝,言語尤為懇切。湖南常德《楚南敦本堂詹氏家政》云:“嗚呼老矣,父母之年!及時行孝,慎勿虛延!”湖南湘鄉(xiāng)《上湘成氏敬愛堂族約》更是婉曲勸說:“人子父母年登耄耋者,世間幾人?孝子事親,所以切切愛日。孟子曰:父母俱存,一樂也。倘定省曠、音聞疏,未克承歡膝下,則一旦永訣,追悔不及?!惫识辉俑嬲],為人子者要“知喜知懼,及時奉養(yǎng)”。尤其是在父母年邁體衰之時,更需兒女恪盡孝道,以使其安享天倫之樂。

2.愛敬至上

對父母的物質供養(yǎng)只是人倫之孝的初始要求,能不能做到精神方面的愛敬,才是衡量孝德孝行的準繩。對于敬在孝道中的地位,孔子曾強調指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一個“敬”字,把人子養(yǎng)親與養(yǎng)犬馬區(qū)別開來。敬親以愛親為基礎和前提,只有建立在愛親情感之上的敬親,才是真正合乎孝道的?!洞蟠鞫Y記·曾子事父母》記載:“單居離問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愛而敬?!睈鄱痪?自非真愛;敬而不愛,亦非真敬;愛敬合一,方稱得上明曉事親之道。

愛敬之道,尤為家訓所崇尚。湖南益陽《南峰堂龔氏家訓》明確要求子孫:“依依膝下,始終孝敬第一?!闭憬B興《唐氏宗約》針對貧富之家子女對父母愛敬疏離的現象,一再重申愛敬合一的道理,其云:“寒素之門,其于父母不難于親愛而難于尊敬,則藐忽易生;膏粱之家,其于父母不難于尊敬而難于親愛,故闊絕多有其實。真能愛親者,未有不敬其親者也。愛則生敬,敬本于愛,愛敬總屬一心,孝親原非作意?!倍纪怀隽诵⒃诰駥用娴木答B(yǎng)之義。

敬親必遵禮。在敬這一點上,孝與禮貫通一體。孔子所言“生,事之以禮”,曾子所言“盡力而有禮,莊敬而安之”,強調的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要表達出對父母的恭敬。甘肅蘭州《金城世孝堂顏氏家訓十條》細致羅列了子女敬養(yǎng)父母的禮節(jié),即:“凡吾子孫事父母,早起,必向父母問安,而后治他事。晚必俟父母寢,而后自臥。飲食必奉甘旨之物,衣服必應寒熱之時。冬必進以暖具,夏必安于涼所。呼之必即應,有所使必從之,有所不許必不行。出必告以所往,反必告以所來。事無大小必請命。有疾必晝夜侍起居、奉湯藥。歲時生日必具慶?!睙o論是冬溫夏凊、昏定晨省、出告反面,還是飲食起居、侍疾奉藥、慶生賀壽,其間蘊含的無不是對父母的禮敬。

敬親,要在悅親上下功夫。悅親,就是讓父母精神愉快、心情歡悅?!抖Y記·祭義》曰:“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根植于對父母的敬愛而表現出來的愉色婉容,是悅親的基礎。古人從切身的生活實踐中認識到,滿足養(yǎng)體、養(yǎng)目、養(yǎng)耳、養(yǎng)口等物質需求并不困難,但要做到“承顏養(yǎng)色”等精神層面的悅親卻非易事,故而反復強調子女務必“內存深愛,外著婉容,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竭力以服其勞,承歡以養(yǎng)其志,謹疾以解其憂,和家以致其順”,“無論貧富貴賤、常變順逆,只是以悅親為主。蓋'悅’之一字,乃事親第一傳心口訣也”。

3.順親為大

孔子論孝親之要在“無違”,孟子倡言“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這種尊敬、順從父母的理念滲透在傳統(tǒng)文化之中,被視作人子孝親的鐵律。孝以順親為大,就是此種觀念的典型反映。

順親,顧名思義,即孝順父母。子夏問孝,孔子告之“色難”。人子為何難于愉色婉容以事親?朱熹曰:“人子胸中才有些不愛于親之意,便有不順氣象,此所以為愛親之色為難?!憋@然,必有愛親、敬親、悅親之心,然后方能順親。然《中庸》言順親,《孟子》言悅親,悅與順有什么區(qū)別呢?吳澄曰:“悅親者,人人可能;順親者,學晞圣賢而后能也。悅者順之基,順者悅之極。孟子言悅以該順,蓋通乎上下而欲使人人可能也。”無論悅親還是順親,反身不誠,皆非事親之道。故江蘇丹陽《大港趙氏宗訓》特別指出:“善事父母兄長者,必內盡其誠,外將其敬,顯而飲食奉養(yǎng)之間,微而意念思慮之際,一一深愛曲體,以求得其歡心,所謂敦也?!?/strong>

過去有些人一談到孝順,馬上就想到“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絕對順從。其實,孔子之言“無違”“色難”,其目的在于為世人指明孝順之方:“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即生事葬祭必以禮。倘若“有以茍且事親而違禮,有以僭事親而違禮”這些“不當為而為”的行徑,非不孝而何?

家訓對順親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甘肅隴西《鮮氏家訓八條》云:“訓誡則和顏祗受,使令則竭力服老,疾病則謹慎調醫(yī),衰邁則殷勤侍掖。凡事須先意承志,以至揚名顯親。孝非一端,而大要不外乎此?!彼^“先意承志”,是指孝子體諒父母的心意,了解父母所思所想,順應滿足老人的意愿,即悅其心、順其志、榮其名。江西萬載《郭氏家規(guī)》揭示了衡量順親的標準:“無論貧富,總要隨力所及,隨時隨處奉承,曲體周到,使父母心里歡喜暢快,方為得親順親?!泵魅鍏卫ひ蔡岢?孝子事親“不可有沉靜態(tài),不可有莊肅態(tài),不可有枯淡態(tài),不可有豪雄態(tài),不可有勞倦態(tài),不可有病疾態(tài),不可有愁苦態(tài),不可有怨怒態(tài)?!弊优拔┏稚菩摹⑿泻系览硪晕扛改浮?使父母悅而無憂、榮而無辱,才不愧為真孝子。

當然,父母偏愛之私,在所難免。作為子女,又該如何自處?浙江杭州《武林裘氏先世家訓》對此有極為暢明的解析:

父母愛子之心,固無不公,而偏愛之私,亦不能必無。丈夫每惜多才,而婦女多憐幼子,此偏愛之所自來也。然父母之所以愛之,亦必有故;父母之所以不愛,亦必有故。其偏之之心,正其公之之心也。為子者但當自悔,其所以不見愛于父母者何故?又思彼之得被愛于父母者又何故?平心自想,可以得父母之心矣。若果父母溺情不明,為之子者更能曲體父母之心,以將其愛,尤為能子。故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作為子女不能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抱怨父母偏私不公,尤須體諒父母之苦心,以盡人子的本分。父慈子孝,乃人情之常;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尤其值得稱道。

4.諫親從義

毋庸諱言,對孝順之強調往往也面臨著親情與道義的沖突。順親并非事事都秉承父母旨意而行,假如父母行事有違綱常倫理,子女應當勸諫父母,促其改過。孔子倡導“事父母幾諫”,即用合禮的方式委婉地勸諫父母。面對父母的過失,“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實為不孝。因此,順親并不意味著子女對父母盲信盲從,甚至對父母的一切過錯視若無睹,而是要對父母的過失有明確的判斷,在“從”與“諫”的矛盾對立中尋求一個合情合理的平衡點:“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則諫。從而不諫,非孝也;諫而不從,亦非孝也?!睆呐c不從,皆以是否符合道義為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家訓對諫親的要求更多地立足于維護親情的角度,提倡動之以情,反對直行己志。江西萬載《郭氏家規(guī)》云:“縱父母亦有性情偏宕乖戾者,人子當以情感,不可以理爭。事小則曲從,事大則從容婉告,以待其悟?!奔偃粽J為正義在自己這邊,而對父母言辭峻暴、冷酷無情,那就是“先自陷于大不義”。司馬光《居家雜儀》言:“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記而佩之,時省而速行之。事畢,則反命焉?;蛩胁豢尚姓?則和色柔聲,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許,然后改之。若不許,茍于事無大害者,亦當曲從。若以父母之命為非,而直行己志,雖所執(zhí)皆是,猶為不順之子,況未必是乎?”江蘇無錫《吳氏家訓》也認為,子女“自以為是而直行己志,非順父母之道也”。金小燕、傅永軍先生指出,尋求諫親與順親的平衡點,“不僅需要子女的真情善意、勞而無怨的態(tài)度,也需要子女實踐理智能力選擇恰當合理的表達方式行動”。顯然,諫親與順親能否協調,在傳統(tǒng)家訓看來,既是子女德性修養(yǎng)和實踐智慧的展示,同時也是在禮義規(guī)范下避免家庭關系趨于疏離的保障。

5.喪祭遵禮

事親包括“事生”和“事死”兩大范疇,生則養(yǎng),沒則葬,喪畢則祭,構成了孝道實踐的完整鏈條。如果說養(yǎng)、敬、順、諫是“事生”的內容,那么喪、祭則是“事死”的內容。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奔矣枌τ趩始赖闹匾?尤其能夠展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于生命的深厚人文關懷。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視喪葬??鬃釉?“喪事不敢不勉?!泵献釉?“養(yǎng)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避髯釉?“禮者,謹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眴试嶂Y凝結著生者與死者之間的精神聯系,蘊含著生者對死者的無盡哀思。湖南湘鄉(xiāng)《上湘成氏敬愛堂族約》有言:“人生大故莫如喪親。當其生也,今日有缺,明日猶可補完。至于送死,有一不至,后悔無益?!币虼?家訓歷來強調“子孫臨喪,當務盡禮”,不僅主張“三年之喪”,在居喪儀節(jié)方面也有一些具體的要求,如三日不食、蔬食飲水、睡草墊、枕土塊、不言樂等等,以充分表達孝子對父母的哀戚之情。

毋庸諱言,在中國古代社會,厚葬之風綿延不絕,風水之說更是大行其道,種種陋俗,莫此為甚,古代家訓對此多有規(guī)誡。《永豐木塘源曾氏族譜·家規(guī)》云:“吾族子孫,凡居親之喪,附身附棺之具,固須竭力備辦,除此而外,飾儀文當稱家之有無。富貴得為而有財從厚,不為奢;貧賤不得而無財從薄,不為嗇?!眴识Y的本質在于“思哀”,提倡的是情感上的質樸與純真,而不在于奢侈鋪張。那些在父母生前不盡孝道,父母死后卻不惜財力經營喪葬,念經超度,聲樂鼓吹,以博取孝子之名的所謂孝道,與養(yǎng)生送死之義,不啻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故前賢達人,多提倡薄葬之說。如陸游云:“厚葬于存歿無益,……至于棺柩,亦當隨力?!救胪林?好惡何別耶?”林俊在《林氏家訓》中甚至提出:“葬親陋俗,風水之說,謂先人葬佳地,后人可致富貴。從無此理,亦無此事?!駝t舉行火葬,事簡而費省。當視親之生前意愿而行,不違親意,即是盡孝?!边@些觀念,在今日看來,仍是了不起的開明之見。

針對惑于陰陽風水之說,或者貪求吉地遷延日久,或者既葬多疑屢行啟掘以求福澤之速效的寡知淺謀之行,家訓更是諄諄勸誡,如曰:“古人卜地之義,惟是孝子慈孫重親遺體,不為風水所侵,不為蟲蟻所蝕,不為耕犁所及,他日不為道路,不為城郭溝池,如是足矣。豈以親之骸骨,為子孫福利之具哉?則風水不必貪也?!薄霸岜負竦?然不可泥風鑒之說。”如迷信風水,延久不葬,以致棺木弊壞、骨骸暴露,實為大不孝。至于營葬“必覓發(fā)達之地,多費心力以求謀,甚至損人而利己”的惡習,姚舜牧認為“最是傷天理”,敦誡子孫“切不可為”。

祭祀的關鍵是誠敬和守時。古代家訓尤其注重祭祀之誠,《朱子治家格言》曰:“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人生百世之后,雖然不見祖宗之面目,然祭祀不失其禮,就是孝。這正是《中庸》所倡導的“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精神實質。盡管家有貧富之分,祖先有遠近之別,但祭祀時的感念之情和崇敬之心是一樣的。正如江蘇無錫《板村蔡氏家訓恒言》所說:“祭物肴饌,稱家有無,必用均一。物器俱要潔凈,不可茍且,勿被人先食及蟲畜所污。葷則俱葷,素則俱素,多則俱多,少則俱少,毋使遠者薄而近者厚,務要一體,是乃盡誠之道也?!?/strong>

祭祀的原則是不失其時。江蘇丹徒《柳湖田氏家規(guī)》云:“人子欲報罔極之深恩,莫大于養(yǎng)老送終;欲展如在之孝思,莫大于時祀墓祭?!痹跁r祭方面,古代家訓有較為詳細的要求,如《孝友堂家規(guī)·家祭儀注》規(guī)定:“朔望,焚香拜。元旦昧爽,設祭四拜。四仲月,用分至日,各設祭,行四拜禮。凡佳辰令節(jié),寒食寒衣,皆拜,設時食。忌辰,設食拜,子孫素食,不宜享客。吉慶事,卜期設祭?!薄妒Y氏家訓》也規(guī)定:“每月朔望,弟子肅衣冠,先謁家廟,行四拜禮;春秋祭掃祖塋、祖墓,行四拜禮。家中時祭,元旦奉祀三代祖先五日;春祭清明,夏祭端午、夏至,秋祭中元、十月朔,冬祭長至、除夕?!?/strong>

總體而言,家訓的孝道教化涵括了“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等事親的主要方面,構成了強化子孫的倫理責任、維護家內和諧秩序的普遍化規(guī)定。必須指出的是,孝固然以親子血緣關系為核心,但孝養(yǎng)、孝敬、孝享的對象并不僅僅局限于雙親,還包括一切具有血緣關系的先輩尊長。中國孝道文化格外重視“善事父母”的核心內涵,但也反對囿于親子之情、家庭之愛,而要求做到“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提倡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這個基礎做起,漸次外推,由己及人,由近及遠,由親及疏,施予兄弟姐妹、親戚族人、鄉(xiāng)鄰朋友。從這個意義上說,孝不僅是家庭倫理的一項基本要求,同時也是社會倫常道德的基礎。

自從漢代倡導“以孝治天下”,注重孝治便成為后世具有相當延續(xù)性的統(tǒng)治政策,孝道教化因此受到中央與地方、朝廷與家族的共同重視。宋明以降,伴隨著宗法人倫關系的強化和家族組織的日益發(fā)達,家族成為落實孝治、推行孝道教化的重要機制,家訓與國法相輔相成,政教功能愈發(fā)凸顯。廣東東莞《梁氏崇桂堂家規(guī)》說:“家有訓誡,猶國有律令也。賞罰不可弛于國,勸懲顧可緩于家乎!族中子姓繁昌,賢愚不等,欲正其舉動,當有道以一其行;欲端其習尚,當有道以一其情。故水無隄防則其流無止極,馬無銜轡則其行無軌度?!卑不胀┏恰睹献谧V·家規(guī)》也說:“家規(guī)者,即綱常之散著者也。一家猶一身也,一家遵行一家治矣;天下猶一家也,天下遵行天下治矣?!币虼?傳統(tǒng)家訓的制定,主要基于禮教、教化、國法三個原則,不僅要合乎禮教,也注重教育感化、長善救失,更要符合國法。

禮教的核心是三綱五常,傳統(tǒng)家訓大多以此作為制定家訓的理論支撐,突出孝順父母、敦親睦族、和睦鄉(xiāng)鄰、勤儉節(jié)約、各安生理等儒家教化思想,同時也告誡子孫遵守國法,急賦稅、禁賭博、戒盜竊、禁秘密結會等等。湖南湘潭《顏氏續(xù)修族譜·家規(guī)》闡明了訂立家規(guī)之初衷:“家有規(guī),禮也。禮與法相維系,法不嚴則禮不立,禮不立,家是以無規(guī)。……竊慮族屬渙散,有初鮮終,故復兢兢業(yè)業(yè),恪遵朝廷之章程,體貼祖宗之訓誡,寓法于禮,嚴立家規(guī)?!睆V東新會《玉橋易氏家訓》在每一則家訓文字之后,即附以律條,以彰“國法懲創(chuàng)于已然,家法警惕于未然”之效,家訓與國法融為一體的特色尤為突出。有些制定者更是將家規(guī)族約作為國法的補充,以輔國法之所不及,如江蘇宜興《堵氏族譜·祠規(guī)》就明確宣稱:“《祠規(guī)》之設,所以濟國法之不足。先事而匡失,教成而善俗。古之人行修于家,化行于國,用是道也?!敢哉n子,兄以課弟,折節(jié)率行,終身弗忘,則家規(guī)立而國法不可犯?!?/strong>

如果說國家治理側重于以道德規(guī)范對官吏、民眾加以引導,并輔之以法律懲戒,那么家族治理則借助于家訓對家族成員加以教誨,制定家規(guī)族約予以約束。漢代以來,朝廷推崇孝治,提倡尊老,旌表孝行,察舉孝廉,于史志中設立孝子傳,孝道教化的媒介多元而豐富,對不孝的懲處亦極為嚴厲?!缎⒔洝の逍姓隆吩?“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南北朝時期,即將“不孝”列入十惡不赦的大罪。家族亦效法官方,對于孝子賢孫不僅給予具體的獎賞,而且族長也會動員全族力量呈請朝廷旌表。家訓在勸勉表彰孝道的同時,對不孝也制定了一些具體懲罰條款,以達到自我激勵、自我矯正的教化效果。

湖南湘潭《顏氏續(xù)修族譜·家規(guī)》指出:“孝不一端,隨事合理皆可言孝。不孝亦不一端,事茍悖理便屬非孝?!泵鞔纸多嵤弦?guī)范》所列舉的不孝行為,不僅包括對父母供養(yǎng)有缺、以言語詛詈父母、居喪嫁娶、匿不舉哀等,還包括對整個家族的不孝行為,如出賣公產、私置產業(yè)、沉迷酒色、妄肆費用、專事佚游等等。不孝之罪,罪大惡極;不孝之人,為家庭、社會所不容。因此,家訓常常告誡子弟:“若好貨財,私妻子,博弈飲酒,好勇斗狠,而墮世俗所謂不孝,亟宜戒之?!?/strong>

除了和顏婉辭的勸誨之外,對那些不遵約束,或以言語頂撞、酗酒冒犯,或不顧贍養(yǎng)、以不法行為貽累父母的忤逆之子,根據不同情況及行為輕重,家規(guī)皆有相應的懲戒措施。如安徽涇縣《新紫山倪氏家規(guī)》曰:“有不孝者,告諸族長,于宗祠內申明家規(guī),委曲教誨之,不變則撲之,又不變則告諸官長而罪之,屏諸族外?!闭憬嫌荨豆鹆种焓献嬗枟l章》規(guī)定:“倘有薄待其親、忤犯親顏者,會同宗族拘至祠堂,重加箠撻,令其改過自新。如若不悛,宗譜削其名,祠堂木榜中書其不孝之跡,永垂鑒戒?!焙蠟g陽《廖氏舊章·家規(guī)》再三申明:“初次化導懲戒,令立悔約存祠。再犯送官,請依律處治。三犯及情節(jié)重大者,送官嚴辦?!睆慕滹?、笞杖、停胙,到祠內禁錮、削去譜名乃至呈官究治,懲戒雖輕重有別,但較一般違規(guī)行為而言,其懲罰程度明顯加重。不過,對不孝的懲治,家規(guī)亦有維護親情的考量。就以上懲戒條款來看,家規(guī)更為注重懲戒的教育感化功能,大都主張給予不孝者多次改過機會。倘若屢戒不悛、積微成巨,則視其自外名教,為天地之棄人,方采取斷然措施,嚴懲不貸。

從實踐上看,家訓具有寓教于家庭生活、寓教于親情感化的顯著特征。孝道教化之落實,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教孝以明人倫。古代家訓崇尚童蒙養(yǎng)正,教子以義方,以培養(yǎng)子女的孝悌人倫觀念,形成對祖先、父母、兄弟、姐妹乃至家族的認同心理,為篤行孝道奠定基礎。二是立孝以育家風。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在世代繁衍過程中形成的道德風尚,良好家風的形成,關鍵在于父母以身作則,故家訓尤其重視父母的垂范作用。孫奇逢對社會上不注重身教的缺失提出了嚴厲批評,他說:“邇來士大夫,絕不講家規(guī)身范,故子若孫鮮克由禮,不旋踵而壞名災己、辱身喪家。不知立家之規(guī),正須以身作范。祖、父不能對子、孫,子、孫不能對祖、父,皆其身多慚德者也。”除了家訓的教孝內容之外,族規(guī)宗約對不孝的賞罰機制也是落實孝道不可忽視的重要手段。借由家訓對孝道教化的高度重視,加之政治、教育、司法的支持與參與,“孝的教化以多元而豐富的管道傳播,成為穩(wěn)定政治、社會秩序的核心價值”。朝廷與家族的聯手共治,家訓與國法的相互融通,為孝道教化普及于民間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古代家訓孝道教化的現代價值

孝是構成中國禮教文化秩序的基本要素之一。適應傳統(tǒng)宗法血緣社會基礎和政治秩序建構的需要,古代家訓的孝道教化在勸善修德促進個人道德修養(yǎng)、敦親睦族維系家內秩序和諧、醇化世風維護社會秩序和諧等方面彰顯出獨特的價值和功能。時至今日,古代家訓的孝道教化仍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借鑒價值。

1.汲取家訓孝道教化的以孝立身觀念,塑造人格

成人之道是中國文化關注的重心,如何成為一個自覺承擔家庭、社會倫理責任的人?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小培育子女的孝心,樹立五倫莫先于親、百行皆源于孝的道德意識,引導子女明人倫、走正道、拒邪僻,“在對人特別是對親人的感情中認識人生、理解生命,……在無邊的親情世界中'成為人’”。中國文化認為人應該在人群中做人,家訓進而強調人首先應該在家庭中做人,從子女對父母的情意上培植愛心善德。中國歷史上的眾多家訓,無一不把教子做人、教子成人視為家教的核心內容。無論是讀書、務農,還是做工、經商,都要做好人、做孝子,“立身以孝悌為基”,“家之興替在禮義,……而孝友敦睦為首務”,這是中國人對子孫后代的期許,也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孝悌作為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可謂啟迪善端、擴充善性的最佳途徑。在道德失范現象屢見不鮮的今天,倡揚以孝立身,對于個體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健康發(fā)展不無裨益。

2.發(fā)揮家訓孝道教化的陶冶熏陶作用,孕育家風

家風的形成有賴于家教,家教的源頭在家訓。中國文化歷來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孝道教化作為家訓的首要內容,對家族的和諧穩(wěn)定、興旺發(fā)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古往今來,有識之士都把孝作為齊家的基石和家道長久的保障。曾國藩諄諄告誡家人:“吾細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盡,其子孫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毙⒂阎抑阅芫d延久長,就是因為形成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良好家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可謂受到空前的重視,但大多側重于對子女智力、才藝和技能的培育與開發(fā),而對道德引導、人格養(yǎng)成卻往往重視不夠,以致于頂撞、辱罵、毆打、遺棄乃至戕害父母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孝悌家風的式微,正嚴重侵蝕著社會的健康肌體。繼承和弘揚古代家訓以孝齊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既注重言傳與身教并施,也注重嚴教與慈教結合,有利于化解家庭矛盾和沖突,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孕育優(yōu)良家風。

3.闡揚家訓孝道教化的敦風化俗功能,醇厚世風

禮教衰則風俗壞,風俗壞則人心邪,人心邪則世道亂,自古而然。古代家訓的孝道教化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凝聚著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最大共識。社會公序良俗的形成與和諧秩序的建立,與孝道對人心的維系和社會風俗的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孝經·廣至德章》嘗言:“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庇杉彝炔康摹靶⒗蠍塾H”擴展為全社會的尊老敬老,實乃孝道教化的題中應有之義?!袄衔崂弦约叭酥稀?不僅承載著古圣先賢不懈追求的和諧社會理想,更是社會公序良俗的表征。面臨嚴峻的老齡化挑戰(zhàn),吸收、融合古代家訓孝道教化的有益元素,發(fā)揮傳統(tǒng)孝道根深蒂固的影響力,有助于激發(f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間和基層的活力,醇厚社會風氣,構建社會文明生態(tài)系統(tǒng)。

家教、家訓、家風三位一體,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民族文化基因傳承的中國方式。單就家訓而言,羅國杰先生在為《中國家訓史》一書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傳統(tǒng)家訓“內容之豐富、涉面之廣博、影響之深刻,是世界各國文化中所沒有的”。盡管傳統(tǒng)家訓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烙印,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局限性,但總體上仍不失為先人們留下的一筆豐厚而寶貴的文化遺產。傳統(tǒng)家訓所依托的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社會架構和政治體制雖已消失,但這“并不意味與之相結合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思想和行為方式都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作為家教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指導,傳統(tǒng)家訓所倡導的孝親觀,在新的時代,對于養(yǎng)成健全人格、陶冶美德善行、塑造家國情懷,依然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http://www.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發(fā)!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国产精品不卡免费视频| 熟女白浆精品一区二区| 激情视频在线视频在线视频| 好吊日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免费| 东京热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午夜福利|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青青草原| 最新午夜福利视频偷拍| 亚洲妇女黄色三级视频| 欧美精品久久99九九|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免费| 欧美色欧美亚洲日在线| 大屁股肥臀熟女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色一欲一性一乱—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欧美不雅视频午夜福利| 久久人妻人人澡人人妻|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爽又黄同志|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 色婷婷成人精品综合一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四虎| 在线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好吊日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有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欧美| 日韩特级黄片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国产二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人妻| 日韩和欧美的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在线一区二区| 日本加勒比在线观看不卡| 老富婆找帅哥按摩抠逼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