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cocoa。 ▼ 色彩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看看窗外的天空、樹木就能了然。全球權(quán)威色彩機構(gòu)(PANTONE)潘通,12月1日正式官宣了2023年度色彩為非凡洋紅(Viva Magenta 18-1750),并稱其是“非常規(guī)時代的非常規(guī)紅色”。 非凡洋紅Viva Magenta是一種充滿活力的紅色調(diào),它是一種全新的力量信號,激發(fā)人們積極、勇敢、無畏的精神。 在這個充滿挑戰(zhàn)的變化年代,人們與虛擬世界連接緊切,也渴望現(xiàn)實世界的回歸,Viva Magenta非凡洋紅正是這樣一種平衡虛擬與真實世界的混合色調(diào)。 它是一種“微妙的深紅色調(diào)”,潘通表示,這是一種關(guān)于人類精神韌性的顏色。這種具有強韌生命力的色彩,來源于胭脂蟲——最珍貴的天然染料之一,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濃烈、最明亮的紅色之一。
它古老而悠久,與人類的過去和現(xiàn)在都有著深切聯(lián)系,歷經(jīng)數(shù)千年,卻依然煥發(fā)生命力,代表一種強韌的精神。 2023年,Viva Magenta非凡洋紅將在設(shè)計、時尚、藝術(shù)、家居等各個領(lǐng)域,引發(fā)全球流行風尚,以飽滿明亮的色彩,為新年注入活力與生機。 其實早在500年前,這種紅色就已在文藝復(fù)興時代的歐洲,掀起過一場長達三個世紀的時尚美學風潮。 15世紀,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收到了一份來自阿茲特克帝國的禮物——用胭脂蟲染制的紅色華麗布匹。如此飽和的紅色,讓國王深為贊嘆,他立即寫信給科爾特斯,要他把這種染料帶回歐洲。 從此,這種神秘的紅色染料,讓西班牙暴富,并引發(fā)了歐洲的紅色熱潮。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南美洲人就開始用胭脂蟲來生產(chǎn)顏料。從胭脂蟲提煉的色素可以用作繪制文本和壁畫的顏料,染布料和羽毛,甚至是藥品。大航海時代,歐洲人開始在美洲開辟新大陸。16世紀初,西班牙人深入中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發(fā)現(xiàn)在特諾奇提特蘭城(今墨西哥城)市場上有許多鮮艷的紅布,以及一種濃郁的紅色染料。至今在墨西哥城,這種紅依然是當?shù)氐膫鹘y(tǒng)特色。舉世聞名的墨西哥女藝術(shù)家弗里達·卡羅,在上個世紀就曾穿著胭脂紅與靛藍染制的傳統(tǒng)服飾,以特立獨行的姿態(tài),驚艷了巴黎的時尚圈。 這種染料便是出自胭脂蟲。分布于墨西哥與中南美洲,以仙人掌汁液為食。雌胭脂蟲體內(nèi)含大量“胭脂紅酸”。碾碎、過濾后,可以提取紅色素。染出的紅色也稱為胭脂紅,又叫洋紅,色彩濃郁,是一種略帶紫調(diào)的深紅色。這個發(fā)現(xiàn)讓西班牙人欣喜若狂。要知道,對于歐洲人來說,千百年來,紅色都太稀缺了。從古典時代到中世紀,染匠和商人不斷在尋找適用的紅色。歐洲的紅色染料太少,顏色也不夠鮮艷,易脫色。他們已經(jīng)找到了滿意的黃、綠、藍和紫色,唯有鮮艷的紅色,一直難求。在漫長的歷史時光中,無論東、西方,紅色都很尊貴,代表神祇、王權(quán)、或是權(quán)勢地位。在歐洲,紅色是神圣的,最有權(quán)勢和地位的人,國王、神職人員、貴族階層才能穿紅色衣服。1523年底,胭脂蟲紅染料首次運到西班牙,從此成為國家商業(yè)機密。/《卡洛斯帝王》劇照 直到西班牙人從美洲帶回這種神秘染料,歐洲人終于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紅色。這是他們所見過的最漂亮的紅色,且染色效力是其他染劑的10~30倍。除了深紅色,還能調(diào)制出玫紅與粉紅色。此后,歐洲的貴族和富商終于心滿意足地穿上了絢麗的紅衣服。鮮亮明艷的紅色,在那個時代就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征。 16世紀中葉,胭脂紅在歐洲廣泛使用,到19世紀的近300年間,這種神秘染料是西班牙最賺錢的商品之一。一直以來,各國都派人探究胭脂紅染料,直到18世紀顯微鏡的發(fā)明,人們才在微觀鏡頭下發(fā)現(xiàn)了胭脂蟲的秘密。然而市場需求遠遠大于產(chǎn)量,胭脂蟲價格居高不下,堪比黃金。直到19世紀,合成染料的時代到來。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合成茜素,這種新染料成本很低,顏色卻與胭脂蟲紅同樣飽滿濃厚。此后新的紅色染料不斷面市,更鮮艷,也更便宜。隨著紅色染料的普及,人們對紅色不再那么熱衷,胭脂蟲紅的貿(mào)易之爭也淡出歷史舞臺。 東西方的藝術(shù)史上,從物件到畫作,以紅為貴的文化審美,讓紅色總是最受矚目。尤其是文藝復(fù)興時代的意大利,紅色更長期代表著權(quán)利與地位。 出口到歐洲的胭脂蟲主要用于染布和繪畫。宗教歷史畫和貴族肖像畫,是當時主流創(chuàng)作題材,圣母的長裙,神職人員的衣袍,王公貴族的外衣、貴婦的珠寶發(fā)飾胭脂口紅,總督的帽子等,都需要鮮亮的紅色。左/提香《教皇保羅三世》,右/貝里尼《總督》所以,文藝復(fù)興的大師們,對紅色的調(diào)制都有自己的心得。 長久以來,歐洲能獲得的紅色,主要來自赭石、朱砂、茜草、紅鉛、巴西木、以及從多種植物中獲取的紅色樹脂、有機染料與明鞏混合調(diào)制的紅色紫膠等。無論哪一種提取方式,成本往往很高,結(jié)果卻不盡人意。中世紀時,阿拉伯商人將中國人發(fā)明的朱紅帶到歐洲。朱紅在十六世紀開始流行,價格也比較昂貴,且不穩(wěn)定,但因色彩度比其他的染料更好而受到歡迎。朱紅,也被稱為中國紅,是由朱砂粉調(diào)制的橘紅色染料,在文藝復(fù)興時受到好評。提香的作品以華麗的紅色著稱,他喜歡用朱紅色。他還專門調(diào)制了一種特別的紅色,叫提香紅,在當時整個意大利只有他能調(diào)出這種紅色。提香,《紅衣主教Alessandro Farnese》 胭脂紅隨著西班牙艦隊回到歐洲,最初是只是作做染布料,接著掀起紅色風潮,影響愈來愈廣,進而改變了人們的審美。佛羅倫薩圣瑪麗亞德爾胭脂紅壁畫 這種紅色顏料的出現(xiàn),甚至影響和推動了歐洲藝術(shù)史。看看文藝復(fù)興時代的名家畫作,就知道胭脂紅有多受寵了。阿爾布雷希特·丟勒,《圣母與鳶尾花》,圣母衣袍用胭脂紅來調(diào)制威尼斯畫家丁托列托,他父親是很有名的染匠,他繼承了提香對色彩的變化控制,尤其是紅色調(diào)的應(yīng)用,他在畫中就常用胭脂紅來表現(xiàn)戲劇性的色彩張力。丁托列托,《Christ with Mary and Martha》胭脂紅染料的著色好,而且可以調(diào)制不同色度的紅色,尤其是飽和濃厚的深紅色,便于畫家表達色彩張力,營造豐富的層次。巴洛克繪畫的先驅(qū)卡拉瓦喬,也以胭脂紅作為他風格的一個重要元素,這種紅因此也成為巴洛克繪畫的代表風格之一。卡拉瓦喬,《瑪莎和抹大拉的瑪利亞》卡拉瓦喬》1598年此外,魯本斯、安東尼·凡·代克、倫勃朗等大師,都曾用胭脂紅來體現(xiàn)畫面的豐富層次。巴洛克繪畫風格,有著明暗強烈對比、色彩飽滿、裝飾華麗,情感奔放熱烈,充滿動感。胭脂紅是他們最完美的紅色之選。西班牙畫家,魯本斯,《伊莎貝拉·勃蘭持》委拉斯凱茲,《瑪格麗特公主》到了19世紀中葉,胭脂紅被合成染料所取代,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仍然在用這種天然顏料。經(jīng)后世的分析檢測,高更、雷諾阿、梵高的畫作中都曾用過天然的胭脂紅成分。雷諾阿,靜物及人物肖像 雷諾阿的畫作,色彩大多明亮鮮妍,人物的神態(tài)、氣韻,顯得嫵媚嬌麗。高更則擅長使用顏色 ,來突出畫作中的層次重點,尤其是濃郁的紅色。馬蒂斯是第一個嘗試合成顏料的畫家。1910年鎘紅面市,他試圖讓雷諾阿嘗試這種鎘紅,但遭到了拒絕。和文藝復(fù)興的大師們一樣,大多數(shù)印象派畫家都有自己的調(diào)色習慣。上圖為馬蒂斯《Rojo interior》,下圖為高更的靜物及人物梵高除了用紅鉛,也用到胭脂紅,他畫面色彩表達更飽和,表現(xiàn)手法與高更不同,其作品《在阿爾勒的臥室》,畫面中的紅色,成為視覺和色彩的重心。這幅作品存世有5個版本,上圖為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藏,下圖為芝加哥博物館藏 此后,曾經(jīng)貴比黃金的胭脂蟲染料就此淡出了最初的布料與繪畫領(lǐng)域,但由于它純天然無毒性,轉(zhuǎn)而投入工業(yè)和食用色素的使用。1597年,英國劫了三艘運送染料的西班牙商船,據(jù)說這是16世紀最大的一起胭脂蟲海盜事件。連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都覺得,這次的數(shù)量足夠英國用很多年了。《伊麗莎白》電影劇照 除了染布制衣、做顏料,這種珍貴的染料對于女王來說,還有一個寶藏用途。這位開創(chuàng)英國黃金時代的女王,跟埃及艷后克里奧帕特拉一樣,愛江山更愛美妝,也是個時尚達人。她用胭脂紅、阿拉伯膠、蛋清和無花果乳調(diào)制了一種深紅色的口紅。《伊麗莎白》電影劇照 中世紀的歐洲風氣保守,對女性諸多限制,教會禁止女性涂抹唇紅。但伊麗莎白一世不管這些,她要擦最白的粉,涂最鮮艷的口紅,穿最華麗的衣服,帶最多的珠寶,是真正的霸氣女王范,時尚界的天花板,引領(lǐng)英國新一輪時尚風潮。左為公主伊麗莎白,未涂唇紅; 右為女王伊麗莎白,涂著自創(chuàng)的口紅 同樣狂愛口紅的,還有克里奧帕特拉。據(jù)說她當年也曾用胭脂蟲調(diào)制的洋紅來做口紅。這種介于紅色和紫色的經(jīng)典口紅色,至今還被命名為“克里奧帕特拉紅”。1910年,嬌蘭研制第一支管狀口紅,1923年第一款旋轉(zhuǎn)式金屬管口紅面市,無論形式如何變化,胭脂紅一直都是口紅配方中的天然紅色素。二戰(zhàn)時期,這種口紅還一度被視為鼓舞士氣的重要物品。雖然物資緊缺,但英國首相丘吉爾卻從未限制口紅的戰(zhàn)時配給,當時很多品牌還順勢推出戰(zhàn)時特制口紅:如勝利紅、戰(zhàn)斗紅等。身處至暗時刻,這一抹明艷的紅,讓女性振奮精神,對生活平添幾分勇氣。1937年的《時尚芭莎》寫道:“口紅傳遞著勇氣,紅色賦予顫動的嘴唇以堅定?!?/span>1952 年《生活》雜志,名模蘇茜·帕克。 新一輪的紅色時尚風潮,是在50年代的巴黎。面對戰(zhàn)后的蕭條與百廢待興,時裝設(shè)計師們大膽選用鮮艷的紅色來鼓舞人心,鼓勵人們積極、樂觀、勇敢地面對生活。 時尚大師們深知紅色所能帶來的能量與感召。迪奧曾說:“紅色充滿能量,是生命的顏色,每個人都應(yīng)有一款適合的紅色?!蹦切┚脑O(shè)計的美麗紅裙、紅色套裝、紅色帽子等,給頹喪的人心注入熱情與活力。《甄嬛傳》中再次進宮的熹妃娘娘,不就以深紅色的唇裝,一秒切換大女主范了么。鈕鈷祿·甄嬛也許沒有涂過胭脂紅做的口紅,但她一定用過胭脂紅釉的瓷碗。明清的單色釉,紅色是最難燒制的顏色。康熙晚期創(chuàng)燒出“胭脂紅釉”,釉料是由歐洲引入的低溫彩釉,由荷蘭人Cassias發(fā)明,經(jīng)傳教士帶入中國,康熙年間在景德鎮(zhèn)使用,被稱為“洋紅”。清乾隆胭脂紅纏枝蓮八吉祥燭臺一對 胭脂紅釉頗受雍正的青睞,在他的影響下達到燒造頂峰。呈色由深及淺,顏色介于紫色與正紅之間,華貴佚麗。根據(jù)釉中含金的不同,色澤有胭脂粉、胭脂紅、胭脂紫之分。四個世紀過去了,胭脂蟲從阿茲特克帝國來到歐洲,直至風靡世界,遍及制衣、繪畫、口紅、食品、藥品等各個行業(yè)。直到今天,人們對胭脂蟲的使用也沒有停止。潮流來來去去,這美麗的紅色染料,卻始終是世界上最純粹、最天然、最動人的紅。20世紀以來,極簡主義美學興起,有人說“顏色正在從世界上消失”。世間兒女見慣了精英式黑白簡約高級灰冷淡風,都忘了紅色曾經(jīng)有多美,曾經(jīng)令多少人心馳神往。紅色曾是一個國家的興衰榮辱,紅色曾讓無數(shù)人歡欣雀躍;紅色曾是主教的威嚴,是女王嘲笑時代的紅唇,是雍正手中盛世的胭脂紅瓷,是美人項間的紅寶石;紅色是巴黎50S年代的紅裙,是弗里達的勇敢無畏的紅披巾。紅色是西班牙紅的熱情奔放,也是中國紅的喜慶祥和。每個晦暗的時刻,紅色總能帶來振奮人心的力量。無限溫暖,堅定有力,充滿熱情、充滿希望,是人生重要時刻、重要場合都要穿的主打色,也是大女主們逆襲人生的出場必備色。在這個寒意蕭瑟的冬天,再沒有什么比紅色更振奮人心了。Viva Magenta非凡洋紅,這個帶著意大利式歡呼氛圍的色彩,無疑是在給世界一個熱情的召喚,不僅是歲末冬日,更讓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經(jīng)歷千年,許多物種早已滅絕,胭脂蟲卻存活下來,向世界展示其美麗的色彩。于墨西哥人而言,胭脂蟲紅始終與祖先神明相關(guān)聯(lián),會一直保佑著那些穿著用胭脂紅染制衣服的人。新的一年,我們又將在這種紅色能量的鼓舞下,振作信念,一往無前。請多點“在看”才能不錯過小鹿的推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