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琦 讀寫結(jié)合視域下小古文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所以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是其總目標之一。同時要求小學高年段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閱讀評價時重點考察學生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由此可見,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在小學階段進行以讀寫結(jié)合為策略的小古文教學,是體現(xiàn)課程標準要求,幫助學生閱讀文言文,積累文言知識,提升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徑。 一、統(tǒng)編教材視域下小古文教學的實施困惑 小古文指的是貼近兒童生活的,淺近短小的文言文和半文言文?,F(xiàn)行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在三年級上冊課本出現(xiàn)了第一篇文言文——《司馬光》,隨后分別出現(xiàn)了《守株待兔》《精衛(wèi)填?!贰锻跞植蝗〉琅岳睢贰赌椅炓棺x》《鐵杵成針》《少年中國說》《古人談讀書》《自相矛盾》《楊氏之子》《伯牙鼓琴》《書戴嵩畫牛》《學弈》《兩小兒辯日》,共14篇。 已有研究已闡明了小古文教學的目標,即:“……進入高年段,則要求學生借助注釋和相關資料,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建立在中年段的學習基礎上的,中年段提出的一些常規(guī)要求如朗讀、講述故事內(nèi)容等,還需要繼續(xù)在教學中落實。此外,圍繞對文章的理解,高年級體現(xiàn)出一定的進階要求。” 小古文雖然短小精煉,但比較晦澀難懂,古今異義、斷句、省略等知識點造成了學生在理解上的偏頗,甚至完全不能理解。對于沒有文言基礎或者文言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說,若不能很好地理解,就更談不上自如地運用了。“進階要求”要達到怎樣的高度?言語實踐如何真實發(fā)生?這是教師們共同的困惑。 基于此,筆者選用了朱文君老師創(chuàng)編的小古文教材《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作為統(tǒng)編教材的補充,通過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來進行小古文教學的實踐。這套教材內(nèi)容由易到難,覆蓋整個小學階段,主題豐富,形式多樣,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便于讓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嘗試了解、認識文言文,培養(yǎng)文言語感,對于整個小學階段文言知識體系的建構(gòu)、文言的表達與運用,有較好的支撐作用。 二、讀寫結(jié)合視域下小古文教學的實用策略 語文教育家趙謙翔先生說:“學寫舊體詩,有利于養(yǎng)成煉字煉句、合轍押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起承轉(zhuǎn)合、布局謀篇的功夫?!边m當?shù)男」盼淖x寫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對古文的感悟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讀寫結(jié)合是內(nèi)化學生語文學習所得的重要方法,通過有意識的讀寫訓練,可以達到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提升學習能力的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引導學生趣讀,樂寫,讀寫結(jié)合,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強烈的表達沖動,叩開小古文學習之門。 (一)仿寫:聚焦讀寫共通點 馬克斯·范梅南曾經(jīng)說過:“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極富模仿能力是每個兒童的天賦?!痹趶V泛的閱讀和厚實的積累下,小古文獨有的語言神韻潛移默化地扎根在學生內(nèi)在意識之中。只有適時地加以練習,學生才能不斷汲取小古文的語言營養(yǎng),不斷向簡潔、精煉、形象邁進。 小古文在語言運用上有獨特的風格,值得學生深入探究與思考的價值點也很豐富。因此,教師可以在夯實理解意趣的基礎上,多創(chuàng)設扎實的實踐平臺,從而促進學生的認知素養(yǎng)不斷提升。一個文本的語言訓練點是多樣的,而課堂教學時機卻有限。教師在解讀教材時不要貪多求全,要牢牢把握統(tǒng)領全篇的讀寫交融點,且這樣的讀寫交融點,既要符合學生的學情(閱讀寫作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有所提升,但又不能脫離學生的學習實際和年段教學目標。聚焦讀寫交融點,循序漸進,有層次地仿寫,力求小古文讀寫課堂有實效,“一課一得”。小古文中的語氣詞、疊詞、象聲詞、動詞、比喻句、擬人句、反問句、對偶句、對比句、排比句等,皆可提供很好的范例。 筆者在執(zhí)教小古文《春》時引導學生朗讀并背誦課文,體會擬人、對偶在文中的表達效果,把握于細微處見知著的寫作特色,開展遞進式讀寫活動,有層次地仿寫小古文。 1.一讀:體會音律之美。 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嘗試讀出韻律,接著教師結(jié)合音樂引導學生讀出音韻美。最后組內(nèi)練讀,匯報合作背誦。 2.二讀:體會擬人、對偶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師:當你洗耳聆聽時,定會感受到“百鳥和鳴”的韻律;當你駐足觀賞時,定會欣賞到“千花競發(fā)”的唯美。 “百鳥和鳴”,奏出的是春天的贊歌。 燕子“啾啾啾啾”,是在告訴大家,春天到來了! 布谷“布谷布谷”,是在催促大家,農(nóng)耕采桑了! 喜鵲“喳喳喳喳”,是在提醒大家,喜事到家了! “千花競發(fā)”,展現(xiàn)的是春天的華麗。 迎春、櫻桃爭春艷,菜花、李花遍地連,海棠、牡丹當枝俏,麥花、柳花隨風搖。更有數(shù)不盡的野花鋪滿了山坡、填滿了溝壑、點綴了庭院…… 師:除了寫花和鳥,你認為春天的哪些其他景物可以寫呢?把你感受到的美具體說一說?(暢聊個性化體會) 師:瞧,“田畯舉趾于南畝”。在田間,農(nóng)官們正悠閑地巡邏呢! 看,“游人聯(lián)轡于東郊”。在郊野,游人們正結(jié)伴騎馬賞春呢! 仔細分析這十四個字,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這就是對偶。你還能說出類似的例子或詩句嗎? 3.三寫:把握于細微處見知著的寫作特色并進行仿寫。 師:作者寫春,抓住了景物和人的活動來寫。關于春天,你還會想到什么?風光如此美妙,游賞如此愜意,難道還有比春天更好的季節(jié)嗎?作者簡單的語句中暗藏玄機,我們也來模仿著寫寫春天吧! 筆者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礎上,探尋作者具體描寫了哪些景物,文章是怎樣體現(xiàn)這些景物的特點的,讓學生感受作者描寫景物時觀察的細致。在細膩的描寫過程中滲入了豐富的情感,于是就有了學生這樣的仿寫: 生1: 首四時,春也。氣暖則冰雪化,匯成清泉,萬物復蘇,百花齊放,至美也!適郊游。一日吾去草地嬉戲,發(fā)現(xiàn)一株嫩芽,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吾愛春也。 生2: 春,乃萬物復蘇之際,鳥語花香之時。遠山翠色欲滴,近處紅花似火。白云悠悠,春風柔柔,鶯雀啼鳴,萬里晴空。時見三四風箏,飛于高空;一二良友并肩而行。 此不為游賞玩樂之佳時也? 以上設計,目標清晰,逐步深入,引導學生體會小古文語言反復錘煉的功夫,啟發(fā)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于細微處見知著,淡處知濃,無需華麗的辭藻,無需用難字僻典,返璞歸真,自然純美。 (二)改寫:豐富讀寫著力點 小古文無處不可讀,無處不可寫。課外閱讀從來都是小古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的關鍵。小古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策略的展開,也應從做好學生課外閱讀處延伸。筆者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將課外書籍的閱讀與小古文創(chuàng)編巧妙勾連,豐富讀寫著力點。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一并引導學生進行讀書筆記的撰寫,整理自己的讀書感受。教師通過課外閱讀交流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閱讀的課外好書,并說一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本書。這樣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適宜的閱讀環(huán)境,使學生在氛圍的帶動下更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閱讀中,還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情況,提升寫作能力,讓學生在一段時間的積累后進行小古文寫作。 如在學生閱讀完楊保中的《雙麂戰(zhàn)狼》后,用小古文寫下了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 一母正懷兒,一鹿從門奔入。母大駭曰:快逐之!因“鹿子”諧音“無子”。父持梃擊之,鹿腳斷,吾不忍,曰:放之可否?父嘆之,為鹿上支架。 不久,母產(chǎn)下一子,喜曰:是鹿賜福于吾。自此,吾家門前常有鹿影伴之。久之,又來一公鹿與母鹿相伴。母鹿懷子。父曰:此鹿必懷二子。吾聽之大喜。秋收時,父母下田收谷,有一母狼窺伺,叼吾弟而急走。父持槍嚇之,不敢開火,危機時,母鹿挺身而出,與狼搏之。終不敵,遍體鱗傷。公鹿躡足擁去,趁狼不備,用角奮力一頂。狼傷,二鹿齊心斗之,激戰(zhàn)數(shù)時。公鹿頸被狼咬住,不得掙開,與狼同歸于盡。母鹿果產(chǎn)下一公一母。 父為報鹿之恩,取弟名曰:念鹿。 學生何以如此輕松地駕馭文言表達?對于他們感興趣的言語形式,從讀的“輸入”到寫的“輸出”的過程是自然流暢的,同時也和兒童認識事物的整體性有關。正是這種特性,讓他們能忽略個別文言詞句的使用錯誤或不當,從整體上把握文言精髓,敏銳地抓住語言的特點,寫出令自己有獲得感、讓同伴有認同感的文字來。 (三)創(chuàng)編:對接讀寫遷移點 靈性的放飛是學習小古文最終的目的,就在于能內(nèi)化成為自己的語言,成為烙刻在靈魂深處的語言特色。因此,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小古文就是放飛學生靈性、展示學生文化底蘊的最好方法。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中的內(nèi)容分為不同的組別——“鄉(xiāng)村即景”“天的魔術”“別樣的爭和辯”“讀書要得法”“智慧少年”“寓言故事”“那些勤奮的人兒”“聽孔夫子講課”“小故事里的大智慧”“我們是山川大地的孩子”,囊括了寫人、寫事、寫景、寫物等諸多題材。在簡練生動的文字背后,有許多值得咀嚼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言范式、角色形象、文章內(nèi)涵進行研讀,對接讀寫遷移點,進而達到指向表達的目的。 1.揣摩語言范式 對小學生而言,小古文的創(chuàng)作宜小步前行,字斟句酌,降低難度。如小古文《蘆花》中的“花飛如雪”,這一“如”字,我們可以找到它的替換字“像”“似”“若”等,這樣創(chuàng)編的語言就活泛了。 2.想象角色形象 小古文的語言雖精煉,卻不妨礙我們結(jié)合文字去想象。《北人不識菱》中的北人生而不識菱,卻不懂裝懂,故事中的語言描寫使強裝鎮(zhèn)定、自以為是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結(jié)尾處一言以蔽之——“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展開想象,創(chuàng)編角色形象飽滿的小古文。 3.提煉文章中心 小古文《性緩》講述了一個慢性子的人鬧出的笑話。執(zhí)教時,可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生動的對話中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學會概括、提煉、升華內(nèi)容。以下是教學片段: 師:來,我們一起替慢性子來曰一曰。 生齊讀:“有一事,見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傷君。然則言是耶?不言是耶?” 師:衣服被火燒之人聽了,如何?(ppt出示:人問何事) 過渡:人家都急死了,別賣關子了,慢性子仍不緊不慢地說:“火燒君裳?!?/p> 師:那你再猜猜,當那人聽到自己的衣服被火燒了會怎么樣? (生猜) 師:讓我們回到現(xiàn)場去看看。(出示: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 誰來讀一讀? (生讀) 預設:那人是怎么樣收起自己的衣服的?(迅速,馬上) 評價:再不快點,估計要火燒屁股了。 師:這篇小古文通過一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你能用小古文寫個故事嗎?若是能蘊含一定的道理,那就更妙了! 學生的練筆亮點紛呈: 生1: 蚯蚓和蟒蛇 一蟒草中睡,有一蚯蚓路過,蚯蚓見蟒身長,心生羨慕,便躺于蟒身邊,拉長自身,以期和蟒一般長。然用力過猛,身斷。 曰:無視自身條件,盲目與強敵競爭,必敗。 生2: 北風和太陽 北風與太陽爭強大,二者決定比賽分勝負。值一行人走來,曰:“誰能去人衣者,誰勝?!?/p> 北風先始,勁道頗足。行人頓覺甚冷,便多加衣裳。太陽持續(xù)發(fā)熱,行人將傍身之衣脫去,后,太陽愈熱,行人便脫去衣裳下河游之。 曰:一事十法,但需選擇最適合者為宜。 這堂課挖出了“緩”中無限的精彩,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帶領學生領略了成功創(chuàng)編小古文所傳遞的自信與快樂。 三、讀寫結(jié)合視域下小古文教學的收獲與反思 筆者在進行小古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除了注重讀寫指導外,還很看重講評,有時候甚至是輕指導,重講評。課堂上進行讀寫訓練之后,筆者會對學生的創(chuàng)作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尤其關注煉字造句、謀篇布局。 背書 一兒讀書,不解其意。兒曰:“吾讀之但不會背?!备冈唬骸白x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眱褐x父而過。須臾,便會背也。 老師點評:只言片語道出一個好故事,一個充滿哲思的好故事。 愚人飲水 一愚人在友家做客,茶苦而不飲。愚人要糖,糖在房中,愚人入門而尋糖,見白鹽,誤認作糖,倒入茶中,咸而棄飲。友大笑,愚人氣而走。 老師點評:精當而巧妙的表述,讀后有思,真得小古文精髓呀! 孩子們將小古文朗讀從課堂帶到室外,或在綠林深深處、流水潺潺間朗讀《山川之美》;或身著漢服,互為伙伴,朗讀《五官爭功》;或自制模型,標注角色,朗讀《父子性剛》;或制作微視頻,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輔助下創(chuàng)新朗讀呈現(xiàn)形式。 更多的學生會將生活作為寫作的素材,在創(chuàng)作中體味文言的秘妙。 好玩者,吾表哥也 吾表哥生性好玩,以電游為甚。 暑假至,吾客居祖父家,未見表哥身影。吾推門而入,見吾表哥既不曾助其母于堂上,亦不曾照拂表弟于廳前,而是以手機為伴,熱火朝天。 一日,祖母命吾喚表哥前來用餐,吾聞令而動。待吾滿頭大汗跑至其屋,千呼萬喚,軟磨硬泡,然則表哥巋然不動,淡然曰:“待吾了結(jié)此局,自會前去,勿擾。”吾耐心等待,將近半個時辰過去,彼早已進入下一局。吾怒曰:“汝到底去不去?!”“不去!莫擾!”吾頓覺其無可救藥,憤然離去。 吾嘗聞玩物喪志,果然! 不囿于一方窄小天地,不拘于一類讀寫形式,小古文教學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的潛能。 有明確的朗讀目標,讀有層次,步步推進,逐層深入,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在課境之中與寫作結(jié)合是小古文教學的常用形式。值得進一步探究的是讀與寫的無痕連接,如何讓學生知道文本寫了什么,是怎么寫的,并將習得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將領悟到的生命境界融入自己的血脈里,進一步落實語文學科素養(yǎng),最終實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統(tǒng)一,還需要我們一線語文教師繼續(xù)深思。 注1:本文首發(fā)于《新課程評論》雜志。 注2:本文作者為湖南省長沙市一中金山橋?qū)W校語文教師,長沙市卓越教師左琦。 注3:本文系長沙市“十三五”課題“小學階段小古文課程開發(fā)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CJK2017097)階段性研究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