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史上,僧格林沁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一方面,他率兵擊敗太平天國;另一方面,因為他的一些軍事思想與清政府政策之間存在矛盾而被稱為“異端”;但在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民族英雄,作為晚清時期中國近代化軍事變革最主要的推動者和組織者之一,在同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對清廷實行軍事改革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作為晚清第一個封疆大吏,僧格林沁以其軍事才干和政治智慧而聞名于世。 一、從鎮(zhèn)壓太平天國到抗擊外國侵略者 1851年8月26日爆發(fā)太平軍起義后不久,曾國藩即率湘軍在安徽太湖地區(qū)與太平軍作戰(zhàn)。太平軍頭領李秀成向曾國藩求救。咸豐皇帝命令僧格林沁為欽差大臣前往安徽前線組織指揮作戰(zhàn)。僧格林沁受命后,立即率領清軍與太平軍戰(zhàn)于采石磯而大獲全勝。 采石磯是安徽安慶的門戶要地,太平軍欲奪取采石磯以切斷清江通往安慶的道路,并使安慶成為孤城。面對太平軍的進攻威脅和清軍的抵抗壓力,咸豐皇帝在1860年10月14日下了一道“死”命令:“著該大臣會同兩淮督撫及湖北巡撫、兩江總督會同布置各營官兵奮力作戰(zhàn)”;并要求僧格林沁在采石磯一線“筑城堅守”;命令曾國藩迅速派兵增援;僧格林沁還決定將采石磯作為“進兵之口”。 這道死命令下達后幾天之內(nèi)即收到了效果:在咸豐皇帝親自部署和指揮下,湖北、安徽各地清軍及湘軍共2萬余人先后從四個方向向采石磯發(fā)動進攻——其中包括太平軍統(tǒng)帥陳玉成派來援鄂的湘軍水師第二營和湘軍水師第三營。太平軍在攻占采石磯后即在長江上游設置了四個水寨,其中兩個是湘軍水師第二、第三營的根據(jù)地。 在太平天國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的形勢下,為了使這支主要由北方人組成的軍隊可以長期駐守長江上游一帶地區(qū)不受外國侵略者侵犯和威脅,清朝政府決定在咸豐十年(1860年)底開始對清軍進行大規(guī)模改革:第一步,將原先駐防采石磯的湘軍水師第二、第三營和由湘軍水師第三、第四營改編而成的湖北新軍陸續(xù)移駐長江中游和下游地區(qū);第二步又于1851年8月1日將湖北新軍第一營改編為第一團和第二團;第三、第四團也由原來駐防采石磯的湘軍和淮軍主力分別改編為第八團和第十團。 僧格林沁的死,泄掉了滿清提著的最后一口氣。 滿清失去了最后一支驍勇善戰(zhàn),維護滿人利益的武裝力量和統(tǒng)帥,八旗軍自此成為了一支一打仗就跑,見好處就上的廢物兵。 難怪老慈禧會哀嘆:“僧格林沁在,我大清國在,僧格林沁亡,我大清國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