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品展”近日在良渚博物院開幕,展出170余件(組)精美文物,以玉器為主,輔以少量青銅器和金器,其中展示重點是西周晉侯墓地出土玉器。 作為晉侯墓地的主要發(fā)掘者之一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長徐天進,昨天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晉侯墓地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是中國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中組合完整、器類豐富的玉器是這項考古成果中最重要、也是最引人矚目的構(gòu)成部分,希望通過對晉國玉器的展示以點帶面、以小見大,呈現(xiàn)西周玉文化的整體面貌,也從另一角度詮釋以“文”為特征的西周禮樂文明。 展覽現(xiàn)場 玉組件 澎湃新聞:作為“郁郁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品展”策展人,請您談談這個展覽的緣起以及你們選定的展覽名稱所要傳遞的內(nèi)涵? 徐天進:早在10多年前,良渚博物院就有計劃地做中國玉文化的展覽與研究。此次與展覽同步舉行的還有中華玉文化中心第七屆年會,重點討論“良渚玉器玉文化”與“西周時期玉器玉文化”的比較研究。當年張忠培先生倡議成立中華玉文化中心,因為玉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是良渚文明最重要的考古學證據(jù)。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跟政治、宗教、祭祀相關的代表權(quán)力和信仰的玉器。過去也相繼做過紅山文化、凌家灘文化、夏朝和東周的玉文化展覽與研究。中華玉文化中心年會原本就計劃按中華玉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做成系列展,此次展覽是該系列的重要一環(huán)。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標題“郁郁乎文哉”出自孔子《論語·八佾》篇里的一句名言,“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贝笠庵浮爸艹亩Y儀制度借鑒于夏、商二代,是多么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边@既是孔子對西周禮儀制度的一種贊許,用在這個展覽上,也能夠比較好地反映出這批文物的特質(zhì)。 西關M10:36 嵌玉碑孔雀石牌飾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郁郁乎”既有濃郁熱烈的涵義也含有豐富多樣的意思,“文”是禮儀制度,更是大文化的一部分,跟這次展覽玉器的精美紋樣很契合,其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和特征也很能反映西周玉器的整體藝術面貌。周文化的一個特質(zhì)就是“文質(zhì)彬彬”,那么的確從器物上我們也能感受到文和質(zhì)之間的關系,所以就用了這么一個標題來突出主題,也希望能引發(fā)觀眾感受周代的禮儀制度、審美趣味等。 橫水M2158:26玉牌飾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該展緣何聚焦西周晉侯墓地出土玉器,您曾參與曲村天馬遺址的發(fā)掘,該遺址出土玉器有哪些特征,可以反映哪些西周玉文化特色? 徐天進:晉侯墓地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是中國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組合完整、器類(功能)豐富、制作精良、琳瑯滿目的玉器是這項考古成果最重要、也是最引人矚目的構(gòu)成部分。首先西周晉國玉器考古發(fā)現(xiàn)的材料應該是其它同時期遺址中最豐富的,相比較而言年代上也是最完整的,年代跨度從西周早期到春秋戰(zhàn)國,其它同時期的遺址較少有這樣完整的年代跨度的考古材料。其次是墓葬等級的完整性,所謂墓葬等級的完整是從晉國的國君、夫人到中小貴族、平民,不同時段不同等級的墓葬都比較完整,所以玉器作為隨葬品最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相對保存的也比較好。 羊舌M1:88玉神人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其它同時期的遺址在周原、豐鎬都有發(fā)現(xiàn),但是都破壞比較嚴重,完整的大型墓葬比較少。當然也有部分跟晉國墓地在年代上有重合的諸侯國也有非常重要的發(fā)現(xiàn)。比如西周晚期到春秋初年的三門峽虢國墓地;還有陜西韓城梁帶村遺址芮國墓地也出土了非常精美的玉器,但是就整體的完整性而言,晉國玉器可能是出土最多、種類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從展示西周的玉文化來講,晉國玉器可以說是目前來講最好的一個考古樣本。 羊舌M1:3玉蟠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跟商代或東周時期的玉器相比,有學者評價,中國古代玉文化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至西周時期已達到一個頂峰。誠然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器或者良渚文化玉器也是達到一個高峰,但它還沒有達到像西周時期的這樣一個程度,這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禮”的方面,玉文化是西周禮樂制度的重要表征之一,文獻里有大量的記錄,在不同的禮儀、祭祀活動中大量使用玉器;另外一個面向是“俗”的方面,比如各種日常佩戴的玉飾漸成主流。玉佩飾中,西周組玉佩在歷代玉組佩中獨樹一幟。玉器色彩的豐富性、制作的精美程度在此都有特別好的體現(xiàn)。此外還有葬玉系統(tǒng),基于某種信仰為保存尸體或其他目的而專門制作的隨葬玉器,如玉琀、玉塞、玉握、綴玉覆面、玉衣及玉趾等。也有學者認為,漢代以后發(fā)現(xiàn)的王墓墓主身上穿的金縷玉衣的傳統(tǒng),其源頭最早或可追溯至西周時期。 四聯(lián)璜玉組佩 本次展覽玉器 北趙M63:21、129、187玉人像合影 另外有一些特殊的器型,比如人與動物合體題材的玉雕,在西周的玉器中尤為多見,其中尤以人龍合雕玉器為數(shù)最多,造型也最為豐富。而人龍合雕玉器究竟含有怎樣的寓意,迄今難有統(tǒng)一解釋。 西周時期的琢玉工藝也有鮮明的風格,這次展覽也是圍繞這些問題分了幾個單元,希望觀眾通過這個展覽能夠感受到西周在用玉、玉器加工、藝術風格等方面的一些特征。 左西周玉琮;右良渚玉琮 孔子說“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是指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二代,所以它對夏商二代在文化和制度上是有損益的,有損有益。這也反映在玉器上。這次展出的很多玉器,雖然是在晉侯墓地或其他貴族的墓葬里面出土的,但是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前朝的玉器,甚至還有更早的新石器時代的玉器,體現(xiàn)出玉器在國人心目中的珍視程度。比如我們這次借展到了一件玉琮,是從晉侯墓地8號墓出的,現(xiàn)收藏于山西考古研究院。有考古經(jīng)驗的人一看認為就應該是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但是玉琮上的紋飾、神面紋等跟良渚時期的風格相比又很不一樣。這次布展我們把良渚文化的琮和晉侯墓地出土的琮并排陳列,對比展出,從形制上看二者也很接近。前些日子我們通過光譜測試玉琮的礦物成分,得出的結(jié)論它跟良渚的玉料成分也是一樣的,可以肯定它是良渚文化的玉琮,但是在商代或西周時期它被局部加工過,它的紋樣也被重新刻畫過。我一直戲稱,這次兩件玉琮能并排展出,是失散幾千年的兄弟重新聚首,雖然他的膚色和臉上的皺紋已經(jīng)不太一樣了,但是原本應該還是一家。 澎湃新聞:玉琮是良渚文化考古發(fā)現(xiàn)的最為重要的代表性器物之一,過去我們常將良渚玉器與同為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玉器做比較,此次展覽會呈現(xiàn)良渚玉文化與西周玉文化之間的哪些學術關聯(lián)? 徐天進:良渚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玉琮、玉璧,在西周的墓葬中也大量存在玉璧,所以這次展覽我們也將西周和良渚時期的玉琮、玉璧并置于同一展位對比展出。 展覽現(xiàn)場 左西周玉鉞;右良渚玉鉞 從源頭上追本溯源,像玉琮和玉璧這種形制可以追溯到良渚。這也是我們在“禮之玉”的部分,把琮和璧放在比較醒目和重要的位置的原因,畢竟它在良渚展覽,也是希望告訴大家,雖然遠在千里之外的黃河流域,年代上中間相隔2000多年,但是這種文化的流傳,今天依然能看得到他們之間這種若隱若現(xiàn)的聯(lián)系。這也是比較有趣的地方。 展覽現(xiàn)場 澎湃新聞:請您介紹下此次展覽的策展思路,還會呈現(xiàn)哪些亮點?展覽會對晉國玉器、西周玉文化作出哪些新的解讀么? 徐天進:此次我們展出的170余件(組)精美文物以玉器為主,還有少量青銅器和金器。展品大多出自山西曲沃北趙的晉侯墓地,少部分由曲沃羊舌、翼城大河口、絳縣橫水、洪洞永凝堡,黎城西關、聞喜上郭、侯馬西高共8個遺址出土。希望通過這個展覽,以點帶面、以小見大,讓公眾了解這一時期玉文化的基本面貌。 展覽現(xiàn)場 通過玉器可以解讀的角度是很多的,可以從玉的材質(zhì)、工藝特征、文化制度、跟禮制的關系等,這些角度在過去的一些玉器展中也多有涉及。我覺得過去的展覽講玉器的歷史價值講得比較多,在商周時期的考古展里面,唯獨講器物的藝術價值比較少,這次我們想把其他的點弱化,突出文物之美。通過這個展覽,能讓觀眾記住西周的玉器之美,我們這個展覽的目的就算達成了。 展覽現(xiàn)場 永凝堡M14:18紅瑪瑙串飾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藏 共381顆,其中有3顆玉珠。 此次展覽主要分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玉之美”,從玉器的藝術特點出發(fā),具象呈現(xiàn)西周玉器的絢爛色彩、多變造型和華麗紋飾?!坝裰馈庇址至巳齻€小單元,第一單元“璀璨琳瑯”呈現(xiàn)西周玉器絢爛的色彩,用不同顏色的玉來呈現(xiàn),有紅瑪瑙、孔雀石……為此我們還專門借展一組同時期的黃金飾品,體現(xiàn)玉器的色彩搭配關系。 本次展覽玉器 羊舌M2:33玉鹿 玉鹿 玉魚 第二單元“煥然可觀”展現(xiàn)玉器多變的造型,展出特別豐富的動物造型,魚牛鹿兔龜蟬……明年是兔年,還專門借了小兔子造型的玉器。第三單元講玉的紋飾,比如西周玉器上最常見的龍紋和鳳紋,通過龍鳳紋等在不同幾何形狀玉器上的不同刻畫呈現(xiàn)玉器的華麗紋飾。 展覽現(xiàn)場 第二部分“禮之玉”,從玉器的功能制度出發(fā),分類敘述西周玉禮制度的前代繼承、用玉創(chuàng)新和材質(zhì)延展。除了剛才提到的晉侯墓出土的玉琮,還借展了齊家文化系統(tǒng)的玉琮、銅鑄造的仿琮形制的容器等,呈現(xiàn)琮這種器型在后世的演變和對后世的影響。 北趙M63:110-111、113-114、62玉戈合影 此次還將呈現(xiàn)由前世舊玉新改制的“玉戈”,一定數(shù)量的“人龍合體玉雕”的集中展出……還有一組很特別的展品,出自晉穆侯墓地63號墓,為晉侯“次夫人”的墓葬,出土玉器800余件超過其夫君。其中一個小銅盒,盒子已腐朽,里面裝載了30多件小玉器,近一多半是商代玉器的遺留,無論從用料、造型、雕刻技法都非常精妙。我們借展了其中的20多件,希望通過它讓大家看到古人對玉的喜愛。 展覽現(xiàn)場 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藝術風格,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西周時期的藝術風格,我們還借展了5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它們的共同之處就是器身上都有鳳鳥紋。通過不同器物上鳳鳥紋的表現(xiàn),能夠?qū)@個時代的美術風格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此次展覽我們也采取了一種很新穎的形式,比如我們的展廳里除了簡單的前言,其它區(qū)域是沒有文字的,展廳背景也是非常干凈,我們希望能營造一個特別安靜的空間,讓觀眾能夠把視線直接聚焦到展品本身而不被其他因素干擾,我們希望觀眾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去感受和體會一些東西。 展覽現(xiàn)場 這個展覽也沒有結(jié)語,展覽最后我們羅列了20多篇跟內(nèi)容相關的文獻,我們叫推薦閱讀,有心的觀眾如果對展覽真正有興趣的話,可以把這些書和文章找來,再做深度解讀。 展覽現(xiàn)場 對于這個展覽我們并沒有絞盡腦汁去講文物的各種故事,觀眾要看懂這個展覽可能是要付出一些勞動,我們只是做了一些引導,想著怎么能讓觀眾慢慢學會自己看展,拋開灌輸式的知識輸入,去嘗試一種更高層級的學習方法。 |
|
來自: 君臨天下100 > 《文化遺產(chǎn)》